一般达到五十万以上,还要超过一定幅度才可能被判无期。诈骗公私财物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司法解释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数额特别巨大。
被判无期徒刑减刑后不得少于多少年
无期徒刑是介于有期徒刑和死刑之间的一种严厉的刑罚。无期徒刑是剥夺犯罪分子终身自由的刑罚方法。
无期徒刑罪犯在刑罚执行期间,确有悔改表现,或者有立功表现的,服刑二年以后,可以减刑。
无期徒刑减刑后的期限为:
(1)确有悔改表现,或者有立功表现的,一般可以减为二十年以上二十二年以下有期徒刑;
(2)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减为十五年以上二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3)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罪犯减刑后,实际执行的刑期不能少于十年,其起始时间应当自无期徒刑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可以结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在前款规定的数额幅度内,共同研究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备案。
-
18岁时期若涉及网络欺诈罪,将面临何种法律后果?
183人看过
-
网络欺诈20万涉及犯罪吗?
270人看过
-
涉及财物的欺诈行为的法律界定
372人看过
-
涉及国际期货交易欺诈罪行的法律适用
470人看过
-
欺诈性金融行为是否涉及犯罪?
93人看过
-
开发商欺诈法律后果
136人看过
管制是指对犯罪分子不实行关押,依法实行社区矫正,限制其一定自由的刑罚方法。 管制具有以下特征: 1、对犯罪分子不予关押,不剥夺其人身自由。 2、被判处管制刑的罪犯须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其自由受到一定限制。 3、被判管制的罪犯可以自谋生计,在劳... 更多>
-
合同欺诈的概念及其法律后果香港在线咨询 2024-11-12欺诈合同是指以订立合同为手段,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欺骗方法骗取公私财物的行为。 欺诈合同的法律后果包括侵权民事责任、违法行政责任和犯罪刑事责任。欺诈行为导致被欺诈人人身和财产受到损害,因此应承担侵权民事责任。欺诈行为还可能导致交易参与方缺乏安全感,市场缺乏稳定的信用支持,从而受到罚款、吊销营业执照等行政责任。如果欺诈行为情节严重构成犯罪,则应承担刑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
-
哪些情况属于销售欺诈??销售欺诈行为涉及的涉及的法律法规有哪些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4-26销售欺诈涉及的情况较多,需要具体分析,例如,一、标价内容与实际不符。标价签、价目表等所标示商品的品名、产地、等级、质地与实际不符。如某眼镜公司在标价签上将产地为“东莞”的jojo牌眼镜的标示为“美国”等。二、低价招徕高价结算。如某超市在销售北极甜虾时,标价为24元/公斤,但实际结算时却为32元/公斤。三、误导性标价。常见的如“零利润”“最后一件(套)”“最后一天”等;典型的如“全场5折”,而实际只
-
欺诈罪涉及到的合同金额山东在线咨询 2024-11-14个人合同诈骗,数额不满5000元的,处单处罚金刑;数额5000元以上不满1万元的,为拘役刑;数额1万元的,为有期徒刑六个月;每增加1200元,刑期增加一个月。 根据《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
-
欺诈合同是否涉及法律制裁?重庆在线咨询 2024-11-20在合同欺诈事件发生后,相关当事人可能会受到多种形式的法律制裁,包括侵权民事责任、违反行政法规的责任以及构成犯罪的刑事责任。 1. 侵权民事责任:在侵权行为领域内,通常所说的侵权行为是指个人或团体因过失导致他人财产或人身损害而必须承担的民事赔偿责任。合同欺诈行为符合了这一侵权民事责任的主客观条件。 2. 违反行政法规的责任:对于合同欺诈行为,其严重后果在于它严重干扰了相对人在签订合同时的自主意志
-
合同欺诈的概念是什么,合同欺诈行为涉及到什么犯罪新疆在线咨询 2022-03-06一、合同欺诈的概念合同欺诈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根据其性质不同,合同欺诈包括两种即民事欺诈和刑事意义上的欺诈。合同欺诈是以订立合同为手段,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欺骗方法,骗取公私财物的行为。认识上,人们对合同欺诈行为易产生混淆,如合同欺诈与合同诈骗犯罪相等同。二、合同欺诈的方式合同民事欺诈是指一方当事人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或者故意隐瞒真实情况,诱使或误导对方基于此作出错误的意思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