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回避”流于形式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4-24 18:52:17 486 人看过

2011年12月12日,中共中央组织部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共同发布了关于印发《公务员回避规定(试行)》(以下简称《规定》)。相较于《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规定》进一步统一了公务员回避的管理规范、丰富了公务员回避的具体内容、明确了公务员回避的适用范围、强化了公务员回避的监督机制。在充分考虑我国当下具体国情、实际需要的情况下,适当借鉴国外优秀的理论实践经验,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紧跟时代建设的公务员回避制度。对加强对公务员的管理和监督,确保公务员依法、公正执行公务,促进机关廉政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先前的《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及《公务员法》均对公务员回避问题有所涉猎,但公务人员徇私枉法、贪污腐败等现象时有发生、屡禁不止。因此,好制度还得强落实,严防回避流于形式。

加强立法建设是当务之急。《规定》作为规章,其法律效力低于法律法规,加之其对未履行回避行为的公务员仅规定了追究行政责任的处罚,而并没有法律强制制裁措施,《规定》就缺乏权威性和威慑力,因此应当适时将公务员回避问题纳入法律或行政法规领域,并对严重违反公务员回避制度的行为追究其刑事责任,用国家强制手段保障回避制度顺利施行。

保证信息公开是必要手段。在不侵犯公务员个人隐私前提下,将公务员任职、地域、公务回避的信息公开化、透明化。同时扩大公开方式,包括利用机关公报、网站、新闻发布会以及报刊、广播、电视等便于公众知晓的方式公开公务员回避信息,以保障社会公众的知情权,也有利于预防公务员假公济私、以权谋私等腐气败习出现。

完善监督机制是重中之重。包括内部监督、上级监督和社会监督。内部监督可具体为:设立公务员回避监督办公室,主管公务员回避的一切事物,包括严格审查拟录用、调整、调任公务员的回避情况,对发现公务员存在回避事项立即进行调查处理,对存在违反回避制度行为的公务员及时公示处罚,以及公务员回避涉及的其它事物:强化公务员回避投诉机制,包括设立投诉热线、投诉箱、开通网络投诉平台,按时接收,仔细调查,及时通报投诉信息。上级监督具体为:采取全面检查、专案督查、重大问题调查、审查下级机关关于公务员回避工作报告等方式监督下级机关公务员回避工作,对发现存在违反回避制度行为的公务员,按照《规定》涉及的相关惩处条款要求相关机关及时处理并汇报处理结果。社会监督具体为:

1、公众监督。保障公众充分发挥自身参与权、表达权,通过批评建议、检举、揭发、申诉、控告等基本方式对公务员回避制度的实施进行监督。

2、媒体监督。改革新闻媒体机制,大力支持媒体真实、效率、独立的报道、揭露和评论。对公众和媒体检举揭发的问题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积极进行调查处理,并将整改结果或查处进展情况向有关部门、公众及媒体反馈。总之要确保公务员用人制度在公众和媒体的监督下运行,保证权力真正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9月17日 10:26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知情权相关文章
  • 刑事诉讼回避情形
    附带民事诉讼
    一、刑事案件回避的情形刑事案件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应当回避的情形有:(一)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是当事人的近亲属的;(二)本人或者他的近亲属和本案有利害关系的;(三)担任过本案的证人、鉴定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等。二、刑事诉讼回避如何申请?属于回避人员范围内的人员自行回避的,可以口头或者书面提出,并说明理由。口头提出申请的,当记录在案。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的回避要求,应当书面或者口头提出,并说明理由,应当提供有关证明材料。三、刑事诉讼回避的主体包括哪些?(一)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是当事人的近亲属的。这种情况主要是指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本人就是本案的当事人,包括是案件中的被害人、自诉案件中的自诉人、刑事案件中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和被告人,或者是这些当事人的近亲属的,其中包括是他们的丈夫、妻子、父母、子女或者同胞兄弟姊妹的。有这种情况的案件显然是不能再由他们办理。作为案件的办案人员
    2023-03-16
    268人看过
  • 专家呼吁最高法收回流于形式的死刑复核权
    看来我今年要用大量时间为死人申诉了。昨天下午,中国律师协会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主任佟丽华在从唐山返回北京的路上告诉记者,他手头掌握了两个有冤情的案子,一个是被告未满18周岁就被执行死刑,另一个是被告患有精神病,也被执行死刑了。而这两个案子最大的共同点在于程序违法:二审法院是省高院,死刑复核时还是省高院,这无异于省掉了死刑复核这一法定程序。从枪下留人到陈尸法场4月21日,佟丽华用特快专递向全国人大寄出《公民建议书》,除请求全国人大关注并督促最高人民法院重审高攀一案外,他建议全国人大修订与死刑核准制度相关的法律。直接引发这份《公民建议书》的是高攀一案,而高攀就是佟丽华所说的未满18周岁就被执行死刑的被告。今年3月1日,高攀家人收到一份通知。通知说,高攀因犯抢劫罪,依法判处死刑,已于2004年2月6日执行枪决,尸体已予火化,请家属在3月26日之前领取骨灰。富有戏剧性的是,高攀随后从看守所打来电话,
    2023-04-22
    315人看过
  • 刑事诉讼法关于回避的情形有哪些
    1、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是当事人的近亲属的。2、本人或者他的近亲属和本案有利害关系。3、担任过本案的证人、鉴定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4、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处理案件。一、具体情况1、申请回避权是诉讼当事人享有的一项权利。在诉讼中,当事人认为审判人员、书记员、翻译人员、鉴定人员或勘验人与本案有利害关系或者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审判的,有权申请审判人员回避。当事人申请回避,应当说明理由,在案件开始审理时提出;回避事由在案件开始审理后知道的,应当在法庭辩论终结前提出。对当事人提出的回避申请,人民法院应当在3日内以口头或者书面形式作出决定。当事人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当事人的辩护人、诉讼代理人不直接享有申请回避权,需要当事人的授权。司法人员因与案件或案件当事人有某种特殊关系而不得办理该案件。目的是防止徇私舞弊或发生偏见,以有利于案件的公正
    2023-03-03
    102人看过
  • 办理案件回避的情形
    审判委员会
    一、办理刑事案件回避的条件有哪些1、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自行回避,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也有权要求他们回避:(一)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是当事人的近亲属的;(二)本人或者他的近亲属和本案有利害关系的;(三)担任过本案的证人、鉴定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四)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处理案件的。2、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不得接受当事人及其委托的人的请客送礼,不得违反规定会见当事人及其委托的人。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违反前款规定的,应当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权要求他们回避。3、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的回避,应当分别由院长、检察长、公安机关负责人决定;院长的回避,由本院审判委员会决定;检察长和公安机关负责人的回避,由同级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决定。对侦查人员的回避作出决定前,侦查人员不能停止对案件的侦查。对驳回申请回避的决定
    2023-04-01
    414人看过
  • 法官需要回避的情形
    一、法官需要回避的情形为确保司法公正,根据人民法院组织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和其他法律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判人员严格执行回避制度的若干规定》的有关规定,审判人员回避制度有如下一些规定:审判人员应当自行回避、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权要求回避的条件:审判人员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自行回避,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也有权要求他们回避。(一)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与当事人有直系血亲、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及姻亲关系的;(二)本人或者其近亲属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的;(三)担任过本案的证人、鉴定人、勘验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四)与本案的诉讼代理人、辩护人有夫妻、父母、子女或者同胞兄弟姐妹关系的;(五)本人与本案当事人之间存在其他利害关系,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处理的。二、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权要求回避的条件审判人员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权要求回避,但应当提供相关证据材料。(一)
    2023-04-20
    252人看过
  • 刑诉法官回避的情形
    一、法官回避的情形1、审判人员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自行回避,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也有权要求他们回避:(l)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与当事人有直系血亲、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及姻亲关系的;(2)本人或者其近亲属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的;(3)担任过本案的证人、鉴定人、勘验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4)与本案的诉讼代理人、辩护人有夫妻、父母、子女或者同胞兄弟姐妹关系的;(5)本人与本案当事人之间存在其他利害关系,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处理的。2、审判人员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权要求回避,但应当提供相关证据材料:(1)未经批准,私下会见本案一方当事人及其代理人、辩护人的;(2)为本案当事人推荐、介绍代理人、辩护人,或者为律师、其他人员介绍办理该案件的;(3)接受本案当事人及其委托的人的财物、其他利益,或者要求当事人及其委托的人报销费用的;(4)接受本案当事人及其委托的人的宴请,或者参加由其支付费
    2023-03-09
    484人看过
换一批
#消费者权利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知情权
    词条

    消费者知情权是指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或服务前有权获得充分、明确、真实的信息,包括产品特性、价格、质量、安全性等方面的信息。 这一权利旨在确保消费者能够做出理性、明智的消费决策,防止商家隐瞒或误导消费者,从而保障消费者的权益和安全。知情权要求企业... 更多>

    #知情权
    相关咨询
    • 回避的形式有哪些
      河南在线咨询 2021-11-20
      在我国的回避制度中,我们经常可以接触到审判回避制度。在许多情况下,法官或代理人回避的原因因因案件的性质而异。在法定范围内的人员,如有下列情形之一,应当回避:(1)是本案当事人或者当事人的近亲属;(2)与本案有其他直接利害关系;(3)担任过本案的证人、鉴定人、辩护人和诉讼代理人;(4)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处理。回避有两种方式:自我回避和申请回避。在刑事诉讼中,法官、检察官和侦查人
    • 员回避的形式有哪些?
      安徽在线咨询 2022-10-28
      (1)自行回避。自行回避即仲裁员认为自己具有法定的回避事由,从而主动提出回避的请求。仲裁员的自行回避,应当向仲裁委员会提出。该仲裁员是否回避,由仲裁委员会主任决定;仲裁委员会主任担任仲裁员时的自行回避,由仲裁委员会集体决定。(2)申请回避。当事人认为仲裁员具有应当回避的事由,有权提出要求该仲裁员回避的申请。当事人提出回避申请,应当说理由,并在首次开庭前提出。回避事由在首次开庭后知道的,可以在最后一
    • 公证回避形式,公证员回避的法定情形有什么?
      广西在线咨询 2022-08-03
      与本公证事项有利害关系。是指办理公证事项的结果与公证人员自身的利益有一定影响。与本公证事项的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正确办证的。
    • 仲裁员的回避形式有哪些
      山西在线咨询 2021-10-28
      首先自行回避。自我回避是指仲裁员认为自己有法定的回避理由,从而主动提出回避请求。仲裁员自行回避,应当向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员是否回避,由仲裁委员会主任决定;仲裁委员会主任作为仲裁员自行回避,由仲裁委员会集体决定。二是回避申请。当事人认为仲裁员有回避的理由,有权申请仲裁员回避。当事人应当说明理由,并在第一次开庭前提出回避申请。第一次开庭后知道回避原因的,可以在最后一次开庭结束前提出。当事人的回避申请
    • 回避流XX
      海南在线咨询 2022-08-24
      1、回避的提出回避的提出有两种方式:一是申请回避。二是可以自行回避。当事人申请回避,可采用口头或书面形式,但应当说明申请回避的理由。法官和其他有关人员自行回避的,应当向审判长、院长或审判委员会提出并说明理由。2、申请回避的时间民事诉讼法规定,当事人申请回避,应当在案件开始审理时提出;回避事由在案件开始审理后知道的,也可以在法庭辩论终结前提出。3、回避的决定院长担任审判长时的回避,由审判委员会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