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明属于个人债务。夫妻离婚前的个人债务应该由个人偿还。但是如果婚前个人债务是用于夫妻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或者用于共同生产经营的债务都属于夫妻共同债务,夫妻共同债务是需要夫妻共同清偿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六十四条
【夫妻共同债务】夫妻双方共同签名或者夫妻一方事后追认等共同意思表示所负的债务,以及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属于夫妻共同债务。
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不属于夫妻共同债务;但是,债权人能够证明该债务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产经营或者基于夫妻双方共同意思表示的除外。
一、哪些情形可以认定为夫妻个人债务
1、夫妻一方婚前所负的债务。债权人就一方婚前所负个人债务向债务人的配偶主张权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债权人能够证明所负债务用于婚后家庭共同生活的除外。
2、夫妻双方约定由一方个人负担的债务,但如果将共同债务约定为一方的个人债务,或者将一方的个人债务约定为另一方的个人债务,必须经债权人同意,否则不具有法律效力。
3、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一方以个人名义所负债务,夫妻一方能够证明债权人与债务人明确约定为个人债务的。
4、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一方以个人名义所负债务,夫妻一方能够证明债权人在债权债务关系成立时知道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约定归各自所有的,即债权人明知夫妻约定实行分别财产制的,夫或妻一方对外所负的债务应认定为其个人债务。
5、其他应由个人承担的债务,如一方因个人实施侵权行为所负的债务。
-
一方贷款前怎么做离婚后不承担债务
93人看过
-
不想要承担债务在离婚后应该怎么做
304人看过
-
离婚后不承担债务应该如何做
163人看过
-
婚前债务离婚多久可以不再承担
192人看过
-
股权转让前的债务承担该怎么做
207人看过
-
谁来承担离婚时的婚前债务?
157人看过
债权人是债的主体之一,债的主体包括双方当事人,即债权人和债务人。债权人是指有权请求对方当事人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人。在债的关系中,债权人和债务人都必须是特定的。债权人既可以是一人,也可以是多人。... 更多>
-
一方贷款前怎么做离婚后不承担债务湖南在线咨询 2023-01-29一方贷款前与配偶签订协议约定该债务为借款方的个人债权,出借方知道该约定,且属于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的,则不属于夫妻共同债务,离婚后,另一方不需要承担偿还责任。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四条 夫妻双方共同签名或者夫妻一方事后追认等共同意思表示所负的债务,以及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属于夫妻共同
-
不想要承担债务在离婚后应该怎么做山东在线咨询 2023-09-19离婚意味着婚姻关系的结束,但并不意味着婚姻相关的所有法律关系都走向终结,离婚后的抚养权问题、债务问题等依然需要进一步明确权利义务,避免纠纷。 我国的民间借贷因为当事人往往对法律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不够,容易出现约定不明、时效不确定等问题,而在离婚后继续给当事人带来困扰的债务也成为了离婚纠纷当中的主要问题之一。 因此,本文将会对离婚后债务如何承担、如何认定个人债务与夫妻共同债务等问题进行介绍,帮助大家明
-
离婚后如何做可以不承担债务西藏在线咨询 2023-09-24离婚意味着婚姻关系的结束,但并不意味着婚姻相关的所有法律关系都走向终结,离婚后的抚养权问题、债务问题等依然需要进一步明确权利义务,避免纠纷。 我国的民间借贷因为当事人往往对法律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不够,容易出现约定不明、时效不确定等问题,而在离婚后继续给当事人带来困扰的债务也成为了离婚纠纷当中的主要问题之一。 因此,本文将会对离婚后债务如何承担、如何认定个人债务与夫妻共同债务等问题进行介绍,帮助大家明
-
双方在离婚之前负债离婚债务怎么承担甘肃在线咨询 2022-07-06夫妻离婚债务怎么承担责任方面可以根据《婚姻法》第四十一条规定:“离婚时,原为夫妻共同生活所负的债务,应当共同偿还。共同财产不足清偿的,或财产归各自所有的,由双方协议清偿;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由此可以看出离婚时夫妻共同生活所负债务属于法定的共同债务,应由夫妻双方承担偿还义务,如果共同财产不足以清偿债务时,由双方协商确定,协商不成由法院判决确定各自的承担比例,但需要指出的是此处的协议清偿和判
-
婚后债务婚前谁承担离婚时怎么算云南在线咨询 2021-11-19婚后夫妻共同生活或者履行抚养、赡养义务的债务,视为夫妻共同债务,离婚时以夫妻共同财产清偿。下列债务不能视为夫妻共同债务,一方应以个人财产清偿:1。夫妻双方约定由个人承担的债务,但以逃避债务为目的的除外。一方未经对方同意,擅自资助与其无抚养义务的亲友承担的债务。一方未经对方同意,独自筹资从事经营活动,其收入确实不用于共同生活所承担的债务。4、个人应承担的其他债务。因此,如果属于上述情形之一,不能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