赡养是指子女对父母的供养,即在物质上、经济上为父母提供必要的生活条件。子女对父母要在精神上和生活上给予关心、帮助和照料,尤其是对年老体弱、丧失劳动能力、生活有困难的父母,更应该自觉地履行赡养义务,使老年父母安度晚年。
赡养老人的方式,或共同生活直接履行赡养义务,或提供给老人的生活费用,由权利人和义务人根据各自的情况商定。子女不止一人时,应根据“条件好的多负担,条件差的少负担”的原则,共同履行这一义务。我国法律对赡养义务的量的方面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如果非要有一个标准,我国民法典有个规定,就是让父母过上正常人的生活即可。综上,子女对父母的赡养既是一种法律义务,同时也是道德上的要求。对父母的赡养,不仅包括物质上的帮助,物质上的帮助以当地实际生活水平为参考,结合赡养人的经济水平,确定一个赡养金额,且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而提高。此外,赡养义务还包括精神上的赡养,就是一个月或一个星期要抽时间去看望老人,与其沟通聊天等。
一、赡养义务有哪些
赡养义务包括:
1、物质上的赡养,生活费用的提供是最基本的。当被赡养人患病时应当提供医疗费用和护理。应当妥善安排老年人的住房。不得强迫老年人迁居条件低劣的房屋。老年人自有的或者承担的住房,子女或者其他亲属不得侵占,不得擅自改变产权关系或租赁关系。老年人自有的住房,赡养人有维修的义务。赡养人有义务耕种老年人承包的田地,照管老年人的林木和牲畜等,收益归老年人所有。赡养人不得以放弃继承权或者其他理由,拒绝履行赡养义务。赡养人不得要求老年人承担力不能及的劳动。赡养人配偶应当协助赡养人履行赡养义务。
2、日常生活中的扶助,对于年老体弱、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的父母给以照顾、扶助,对生病的父母应给予悉心照顾。
3、精神上给予慰藉,父母进入老年后需要亲情的慰藉以克服孤独感。精神赡养是社会经济发达以后更为重要的赡养义务。因为物质条件会随社会经济发展而提高,国家和社会对老年人能够提供更多的物质保障,许多父母不依靠子女提供物质上的帮助,所以物质赡养会弱化。而日常生活的料理扶助也可依靠社会服务保障体系得到解决。唯有子女对父母的孝敬、关心、体贴、安慰是无法从其他途径得到解决。赡养老人这一义务显得更为重要。
-
老年人怎么赡养,老年人家庭赡养问题?
367人看过
-
关于赡养老人的家庭纠纷
396人看过
-
处理老年人家庭赡养问题的策略
410人看过
-
赡养赡养老人的问题
76人看过
-
养老金如何用于赡养老人的问题
148人看过
-
关于赡养老人子女怎么分配的问题
249人看过
-
关于不赡养老人要上法庭的问题甘肃在线咨询 2022-07-30民事起诉状 原告:xxx,男,汉族,19**年6月18日生,xxxx, 被告:xx,男,汉族,xxxx,系原告长子被告:xx,男,汉族,xxx,系原告次子 被告:xxx,男,汉族,xxxx,系原告三子 诉讼请求1、请求判令被告承担原告的赡养费,每月支付元2、本案诉讼费由被告承担。事实与理由原告生有三子三女,子女均以成人立户。2008年,原告妻子不幸辞世,因家境贫寒,由几个女儿出钱安葬。此后,原告将
-
关于变更老人的赡养权的问题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12-02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七条规定: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无劳动能力的或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子女付给赡养费的权利。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十三条,老年人养老以居家为基础,家庭成员应当尊重、关心和照料老年人。 第十四条,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 赡养人是指老年人的子女以及其他依法负有赡养义务的人。 赡养人的配偶应当协助
-
赡养老人的家庭问题该怎么处理?陕西在线咨询 2022-07-271、赡养义务是基于亲权关系而产生的,一般情况下不能解除 赡养义务是基于亲权关系而产生的只要赡养义务的权利人和义务人之间的身份关系存续,这种权利义务就一直存在。只有在一些法定的情况下赡养义务才能解除,比如成年的养父母子女之间解除收养关系,并且养父母有足以维持当地基本生活水平的经济收入的情况等。 2、赡养义务属于人身性的专属义务,是不可转让的 赡养义务属于具有人身专属性的义务,是不可以转让的义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