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公示规章制度才利于举证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13 16:24:47 376 人看过

规章制度如何公示才有利于举证

规章制度制定后,在劳动争议处理过程中并不会当然的作为处理依据,还必须经过公示程序。《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九条规定,用人单位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条之规定,通过民主程序制定的规章制度,不违反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及政策规定,并已向劳动者公示的,可以作为人民法院审理劳动争议案件的依据。

《劳动合同法》第四条第四款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将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公示,或者告知劳动者。

规章制度公示与告知的方法与技巧:

(1)员工手册发放(要有员工签领确认);

(2)内部培训法(注意一定要包括:培训时间、地点、参会人员、培训内容、与会人员签到);

(3)劳动合同约定法;

(4)考试法(开卷或闭卷,保留试卷);

(5)传阅法(保留员工签名);

(6)入职登记表声明条款(保存有员工签名的登记表);

(7)意见征询法(保留员工意见的签名和书面资料)。

尽量避免如下公示方法:

(1)网站公布;

(2)电子邮件告知;

(3)公告栏,宣传栏张贴。

从举证角度考虑,不推荐网站公布法、电子邮件通知法、公告栏张贴法,因为这三种公示方式都不易于举证。

3、对于已经存在的劳动规章制度进行合法性审查,从内容和程序两个方面加以补正。对不符合法律规定的要进行修订或删除,甚至推倒重来,并重新履行法定程序,以使其具有法律效力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3月30日 18:01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劳动者相关文章
  • 单位的规章制度是不是必须公示才有效
    单位的规章制度需要公示并且需要和劳动者协商。根据《劳动合同法》第4条,用人单位应当将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公示,或者告知劳动者。因此,今后凡是没有经过公示或告知劳动者的规章制度,就不具有规章制度应有的法律效力,否则该规章制度是不能适用于公司的劳动合同管理,据此做出的处理决定可能就会被认定为无效。《劳动合同法》第四条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履行劳动义务。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有关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定额管理等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在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实施过程中,工会或者职工认为不适当的,有权向用人单位提出,通过协商予以修改完善。用人单位应当将直接涉及劳
    2024-04-29
    370人看过
  • 如何宣传规章制度有利于证明
    规章制度如何公示有利于证明规章制度制定后,不会作为处理劳动争议的依据,而必须经过公示程序。《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九条规定,用人单位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四条的规定,通过民主程序制定的规章制度,不违反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和政策规定,并已向劳动者公示的,可以作为人民法院依法审理劳动争议案件的依据。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条第四款的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将直接关系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和重大决策予以公布,或者告知劳动者。规章制度宣传与通报的方法与技巧:(1)员工手册发放(需员工签字);(2)内部培训方式(注意事项必须包括:培训时间、地点、参加人员、培训内容、出勤情况);(3)劳动合同协议法;(4)考试方法(开闭式,保留试卷);(5)流转法(保留员工签名);(6)入职登记表申报条款(保留员工签名登记表);(7)咨询法(保留员工签名登记表)签名和书面信息)。应尽量避免以下
    2023-05-31
    213人看过
  • 公司客户部规章制度规章制度
    1、遵守国家法律、法令和有关政策规定,不得从事非法经营;2、遵守公司所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和条例规定,不得以公司的名义获得个人商业利益;3、爱惜公司设备,严格按规定做好备件登记,不偷窃、误用及破坏公司的资产;4、积极参加部门组织的各项活动,维护集体荣誉;5、服从领导,做好本职工作;6、团结同事,互助友爱,同仁之间要谦虚礼让,如对公司或管理人员有异议时,可向上级主管申诉,不允许背后诽谤;7、严禁泄露公司机密及客户信息;严格遵守公司保密制度,工作时间离开办公室要把桌上的文件、资料收好。电脑在使用完离开时务必退回桌面或是关闭显示器。8、上班不迟到、不早退、不擅自离岗、窜岗;9、因公外出应事先向部门经理报告,如有特殊情况,应在事后主动向部门经理做出解释和说明;10、遵守排班秩序,若因疾病而导致无法上班,必须事前通知管理人员,因故请假必须按规定程序申请;11、不利用上班时间用工作电脑上网做与工作无关的
    2023-06-05
    411人看过
  • 对单位的规章制度进行公示规范吗
    单位的普通规章制度不是必须经公示才有效,但是对于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的决定,一般要经公示才有效,或者直接告知劳动者本人。一、提前辞职不给工资合法吗劳动者为用人单位付出劳动后,就相应地有获得劳动报酬的权利。这是劳动法赋予劳动者的基本权利之一。因此,为公司工作了,公司就必须支付工资,如果不支付工资,是违法的。而即使是自动离职,但毕竟是为公司工作过,同样需支付工资。公司可因自动离职作适度的工资扣减,但这必须建立在合乎程序的规章制度度之下,比如规章制度经民主程序讨论经大部分职工认可,进行公示,员工入职有进行培训并签名确认等,或者劳动合同中有约定。二、事业单位连续旷工多少天会被开除事业单位连续旷工15天,累计旷工30天的,就可以开除。员工旷工的原因各种各样,有些旷工难以避免。员工确实生病,某些家庭事宜如孩子生病等无疑需要占用时间,在这些情况下,企业不可能要求员工上班工作。这一类
    2023-06-28
    206人看过
  • 用人单位规章制度如何公示告知
    用人单位规章制度如何公示关于如何公示、公示的方式及形式,法律上无明文规定。但是,从证据效力、证据保留等角度分析,用人单位要尽量避免用电子邮件或内部网络告知、在公示栏里张贴用相机拍照留存的方式。这些方法虽然简捷高效,却不能有效地防范法律风险,由于存在举证困难的问题,一旦员工以“没看到内部网、未收到电子邮件”等理由予以否认,用人单位在劳动争议中面临的风险将很大。从证据留存及效力上看,单位应当采取如下方法公示告知较为妥当:一是员工手册发放法。即将劳动报酬、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定额管理等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制定成册,由员工签字领取,与劳动合同一并保存。二是内部培训法。通过部门、班组或全体大会的培训形式,讲解相关规定,保留好培训及学习记录。记录内容应有培训时间、地点、参会人员、与会人签到等内容。三是劳动合同约定法。在合同中明确约定员工签订合同时,
    2023-04-21
    486人看过
  • 公司制定规章制度程序,公司制定规章制度不合理怎么办
    公司制定规章制度的程序有召开职工大会或者职工代表大会通过,由企业工会参与制定,如果未召开职工大会或职工代表大会,也未设立工会则需通过让员工以适当方式进行提意见和建议并对其进行规章制定。公司制定规章制度不合理的时候员工可以通过提建议,尝试去适应以及离职等方式来进行解决。一、公司制定规章制度程序公司制定规章制度有以下程序:1.召开职工大会或者职工代表大会通过;2.由企业工会参与制定;3.如果既未召开职工大会或者职工代表大会,也未设立工会,则应通过适当方式,在制定规章制度的过程中使员工有提出意见、建议的权利,并且员工的建议和意见应充分反映在规章制度的制定过程中。二、公司制定规章制度不合理怎么办公司制定规章制度不合理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解决:1.员工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见。当公司的规定不合理的时候,员工可以提出来,例如找公司的高层反应。当反应的人多了以后,我想一些公司是会重新考虑这项规定。因为这样的规
    2022-06-06
    500人看过
  • 规章制度怎样制定才合法生效
    (1)制定程序合法。即职工参与,凡是建立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的,应该经过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没有建立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在职代会闭幕期间的,应该征得超过半数职工所推举的职工代表同意,或者交给过半数的职工群众讨论,并听取意见。(2)已向劳动者公示。由企业法定代表人签署并加盖公章以后以正式文件公布已经向劳动者公示。(3)不违反国际法律、行政法规以及政策性规定。没有经过以上程序制定的规章制度不能作为处理劳动争议的依据。企业一定要通过法定程序制定合法有效的规章制度,才能在放心经营的同时,减少不必要的诉讼风险,实现企业的社会价值,同时也能体现企业的社会责任。广大劳动者朋友,如果企业的规章制度没有按照法定的程序制定并向您公示,对您是没有法律上的约束力的,在劳动仲裁中您可以据此提出异议。
    2023-06-14
    179人看过
  • 公司制定的规章制度怎样才算合法,合法
    一、公司制定的规章制度怎样才算合法要保证公司制定的规章制度合法有效,就要做到以下几点:1.规章制度的内容要合法合理劳动规章制度的内容,应符合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及政策规定,其中有关劳动基准、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劳动报酬及员工的其他福利待遇的规定,不得低于法定最低标准。另外,除了注意合法性,还需要注意规章制度内容的合理性,避免显失公平而被认定无效。2.规章制度的制定要经民主程序《劳动合同法》第四条第(二)款规定,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有关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定额管理等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二、合法的公司规章制度必须有哪些合法的公司规章制度必须有以下内容:1.企业招聘制度;2.企业考勤制度;3.企业薪酬管理制度;4.企业绩
    2023-06-27
    116人看过
  • 公司辞退违反规章制度员工仲裁时要举证
    公司辞退违反规章制度员工仲裁时要举证今年2月,赵女士因辞退等事宜与原工作单位发生争议,向上海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起申诉,要求单位撤销辞退决定,支付去年年底的双薪、福利费、加班费。而单位则在提交给仲裁庭的答辩状中称:从2000年2月至2001年1月,赵女士在工作时打私人电话70多次,故单位以赵女士违纪为由辞退了她。同时,由于赵女士严重违纪,故不能享受年底的双薪待遇。经查明:双方的劳动合同约定,赵女士月工资为4000元,如申诉人工作、出勤符合被诉人规定的基本要求,在单位工作已满一年,单位应在该年度十二月份支付给申诉人双倍月薪。2000年12月25日单位给公司员工发放双薪后,单位又对在职员工发放福利费2000元,但均未支付给赵女士。2001年1月4日,公司以赵女士严重违反单位规章制度为由,作出了辞退赵女士的决定。在本案中,单位之所以不支付赵女士2000年度的双薪、福利费并于2001年1月4日辞
    2023-06-10
    114人看过
  • 最新版本的规章制度公示方式有哪些?
    1、员工手册发放(要有员工签领确认);2、内部培训法(注意一定要包括:培训时间、地点、参会人员、培训内容、与会人员签到);3、劳动合同约定法;4、考试法(开卷或闭卷);5、传阅法;6、入职登记表声明条款;7、意见征询法。用人单位对劳动规章制度制定和公示的举证责任和举证的技巧《劳动合同法》第四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履行劳动义务。”“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有关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定额管理等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在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实施过程中,工会或者职工认为不适当的,有权向用人单位提出,通过协商予以修改完善。”“用人单位应当将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和重
    2023-07-20
    268人看过
  • 公司如何制定规章制度,制定规章制度的意义是什么
    公司制定规章制度可以接纳全体职工提出的意见及方案;在不违反国家法律的情况下,公司与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制度最终方案。公司制定规章制度的意义在于防止用人单位乱施处罚权来保障劳动者合法权利。通过奖罚分明制度,使职工能预测到自己的行为和努力可能对自己和单位产生的结果,激励职工的工作热情。一、公司如何制定规章制度公司制定规章制度可以接纳全体职工提出的意见及方案;在不违反国家法律的情况下,公司与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制度最终方案。在公司的人事行政管理中,规章制度起着重要的作用。规章制度是公司进行员工管理的重要依据。《劳动法》第4条对规章制度制定作出了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和履行劳动义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01〕14号)》第19条规定:用人单位根据《劳动法》第四条规定,通过民主程序制度的规定制度,不违反国家法律、
    2022-05-19
    94人看过
  • 公司制定的规章制度怎么生效
    公司制定的规章制度生效的满足要件包括:1.制定程序合法。即职工参与,凡是建立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的,应该经过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没有建立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在职代会闭幕期间的,应该征得超过半数职工所推举的职工代表同意,或者交给过半数的职工群众讨论,并听取意见。2.已向劳动者公示。由企业法定代表人签署并加盖公章以后以正式文件公布已经向劳动者公示。3.不违反国际法律、行政法规以及政策性规定。公司制定的规章制度怎样才算合法要保证公司制定的规章制度合法有效,就要做到以下几点:1.规章制度的内容要合法合理劳动规章制度的内容,应符合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及政策规定,其中有关劳动基准、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劳动报酬及员工的其他福利待遇的规定,不得低于法定最低标准。另外,除了注意合法性,还需要注意规章制度内容的合理性,避免显失公平而被认定无效。2.规章制度的制定要经民主程序《劳动合同法》第四条第(二)款规定,用人单位
    2023-08-18
    226人看过
  • 关于公司规章制度有何法律规定?
    规章制度是法律法规的延伸和具体深化,是实现企业自主管理的体现,被称为“企业内部法”,它具有如下效力:是人民法院审理劳动争议案件的依据;对员工具有约束力,用人单位可以行使自主管理权;企业规章制度与劳动合同、集体合同、国家法律法规、政策共同构成了企业用工管理的主要依据;因此,用人单位应随时保持劳动法律、劳动合同、集体合同、劳动规章制度规定或约定的一致,避免相互冲突引发争议。企业规章制度是指用人单位根据有关法律法规以及企业自身特点制定的,在本单位实行的有关组织和进行劳动管理的规则总称。企业规章制度通常由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劳动纪律和奖惩办法等组成。具体内容包括劳动合同管理、酬薪管理、社会保险、福利待遇、工时休假、职工奖惩以及其他劳动管理规定等。现行的劳动法律法规并未规定企业罚款权。罚款只能由法律、法规和行政规章设定。且实施主体仅限于法律法规授权的行政机关等。除了罚款,诸如上班迟到扣工资、员工辞职
    2023-05-07
    422人看过
  • 企业规章制度需要向员工明示
    私开公车丢饭碗第一次,罚款。肖某是上海一中日合资企业的员工。公司没有汽车和专职司机,为了工作与一家出租汽车公司签订了租赁合同。他偷偷配了公车钥匙。2002年7月,他乘司机不在,与同事开车出去,被领导发现,肖某与同事受到罚款处理。第二次,开除。按理说,肖某应该吸取教训。但同年8月,他又开着公车带女友兜风。为了不让公司发觉,他将油箱里的汽油加满,又让人把记程器往回调,自以为做得天衣无缝。谁料,就在他偷偷送车回单位时,恰巧碰上了一个日方管理人员。公司以肖某偷开公车,屡教不改、弄虚作假为由,与肖某解除了劳动合同。不服处罚要申诉丢了合同的肖某,很不服气。于是以公司从未向他宣传过规章制度、处理过重为由,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诉。公司对此解释:公司有《业务规定》。入职培训时,就明确告诉员工,非司机人员不得驾驶公车。但肖某却对此置若罔闻,屡屡违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二十五条第(二)项的规定
    2023-06-12
    361人看过
换一批
#劳动关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劳动者
    词条

    劳动者指达到法定年龄,具有劳动能力,以从事某种社会劳动获得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依据法律或合同的规定,在用人单位的管理下从事劳动并获取劳动报酬的自然人。 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 更多>

    #劳动者
    相关咨询
    • 由单位公示的规章制度是否属于规章制度?
      西藏在线咨询 2023-06-13
      《劳动合同法》第4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将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公示,或者告知劳动者。”因此,今后凡是没有经过公示或告知劳动者的规章制度,就不具有规章制度应有的法律效力。
    • 什么是公示制度与双公示制度
      海南在线咨询 2021-12-04
      双公示制度是指政府各级部门作出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等决定产生的信用信息依法在线公示的制度。
    • 规章制度的公示方式有哪些?
      山西在线咨询 2023-06-12
      规章制度公示方法:1、员工手册发放(要有员工签领确认);2、内部培训法(注意一定要包括:培训时间、地点、参会人员、培训内容、与会人员签到);3、劳动合同约定法;4、考试法(开卷或闭卷);5、传阅法;6、入职登记表声明条款;7、意见征询法。尽量避免如下公示方法:1、网站公布(举证困难);2、电子邮件告知(举证困难);3、公告栏,宣传栏张贴(举证困难)。
    • 劳动合同中的规章制度的公示方式是什么,劳动合同中的规章制度制度
      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1-24
      规章制度的公示方式一般有如下8种: 1、直接将规章制度作为劳动合同的附件,在劳动合同中专款约定“劳动者已经详细阅读,并愿遵守用人单位的《劳动规章制度》”,让劳动者在劳动合同上签字。 2、将规章制度以手册形式发给员工,交由员工阅读,并且在阅读后签字确认。用人单位应保留规章制度的发放证据。 3、将规章制度放在公司网站上由员工浏览,通过计算机技术手段记录员工浏览规章制度的情况。 4、将规章制度在厂区公共
    • 单位规章制度更改后要不要公示
      河北在线咨询 2022-04-18
      《劳动合同法》第四条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履行劳动义务。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有关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定额管理等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在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实施过程中,工会或者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