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处民事虚假诉讼的前提是认定民事虚假诉讼。一个案件是否为虚假诉讼案件,有很多条件和表象,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是否按照正常程序和方式向人民法院立案。未按正常程序立案或者在立案庭网络上找不到立案号码和办案单位、指定办案人员信息的,由审判庭办理的,可以认定为虚假诉讼案件。也就是说,立案法院立案,终审判决可能是另一个无关的判决。也可能有两个决定,一个是立案庭作出的案件,另一个是无关的。
虚假诉讼与恶意诉讼的区分
虚假诉讼与恶意诉讼有共同点:
1、行为人主观上都存在过错或恶意,其行为均具有违法性。
2、行为人均以侵占他人财产或获取非法利益或使他人受害为追求目的。
3、行为人都以民事诉讼的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手段具有隐蔽性。
4、行为人非法目的的实现都有赖于法院的审判权和执行权,诉讼的合法外衣被行为人恶意利用。但两者又有各自的特征:
不同点:
虚假诉讼的参与主体为原、被告双方当事人;恶意诉讼的主体通常仅为一方当事人。
虚假诉讼具有合谋性和非对抗性。虚假诉讼是原、被告双方恶意串通,欺骗法院和法官,获取非法利益,双方当事人不具有对抗性,即便有,也是虚假的对抗,已达到迷惑法院和法官的目的;恶意诉讼一般是单方的恶意诉讼行为,不存在双方合谋的情形,因而仍具有对抗性。
侵害的对象不同。虚假诉讼行为人侵害的是第三者的合法权益,而不是诉讼相对方的权益。因为虚假诉讼的合谋者,是非法利益的共同体,其侵害的对象不可能是相对方,只能是第三者。而恶意诉讼侵害的对象通常仅限于诉讼相对方,而不会是第三人。
虚假诉讼的原、被告之间不存在真实的民事法律关系,因为他起诉的主体、事实、证据纯粹是子虚乌有;而恶意诉讼原、被告之间可以存在真实的民事法律关系,属于滥用诉讼权利的一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零七条【虚假诉讼罪】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有第一款行为,非法占有他人财产或者逃避合法债务,又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从重处罚。
-
民间借贷虚假诉讼的识别技巧
162人看过
-
虚假诉讼的主要特点,虚假诉讼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328人看过
-
虚假宣传与虚假广告的识别
96人看过
-
虚假应标怎么识别
449人看过
-
慧眼识别虚假广告
53人看过
-
怎么告别人虚假诉讼
203人看过
-
虚假诉讼的主要特点虚假诉讼产生的原因是什么香港在线咨询 2022-12-03虚假诉讼的主要特点: 1、表象的合法性。 2、案件类型的集中性。 3、当事人双方关系的特殊性。 4、抗辩过程的弱化性。 虚假诉讼产生的原因: 1、社会诚信的缺失。 2、法律规制的缺位。 3、监督制度的缺失。 4、过分强调调解制度。
-
要怎么辨别虚假诉讼罪?福建在线咨询 2022-10-11首先,我们要弄清楚何为虚假诉讼:虚假诉讼是指民事诉讼的双方当事人恶意串通,合谋编制虚假事实和证据向提讼,利用的审判权、执行权,非法侵占或损害第三者财产或权益的诉讼行为。 虚假诉讼有几个特点, 首先,原、被告双方恶意串通,欺骗和法官,获取非法利益,双方当事人不具有对抗性,即便有,也是“虚假”的对抗,为达到迷惑和法官的目的 其次,虚假诉讼行为人侵害的是第三者的合法权益,而不是诉讼相对方的权益。因为虚假
-
虚假诉讼找人做了伪证了虚假诉讼的主要特点情节是什么山西在线咨询 2022-07-03虚假诉讼罪是刑法修正案九新增加的罪名之一。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为虚假诉讼罪。捏造事实怎么理解?所谓捏造事实,指行为人虚构、臆造根本不存在,与真实情况相悖的事实情况,既可以是完全捏造,毫无真实成分,也可以是存有部分真实成分,部分捏造。注意区分以下几种情形:(一)罪与非罪的界限行为人主观上没有特定的主观目的,不论是否谋取利益,谋取的利益是正当利益还是不正当
-
虚假应标怎么识别江苏在线咨询 2021-12-04虚假投标的内容,所谓虚假投标,就是提供虚假证明材料参与政府采购活动。无论是否达到中标或者交易的目的,其行为都是违法的,可以向财政等监管部门举报。《政府采购法》第七十条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控告和举报政府采购活动中的违法行为,有关部门和机关应当按照各自的职责及时处理。第七十七条供应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以采购金额千分之五以上千分之十以下的罚款,列入不良行为记录名单,一至三年内禁止参加政府采购活动。有违法
-
虚假诉讼具备什么样的特点甘肃在线咨询 2022-07-171、行为人主观上都存在过错或恶意,其行为均具有违法性。 2、行为人均以侵占他人财产或获取非法利益或使他人受害为追求目的。 3、行为人都以民事诉讼的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手段具有隐蔽性。 4、行为人非法目的的实现都有赖于法院的审判权和执行权,诉讼的合法外衣被行为人恶意利用。 但两者又有各自的特征: ⑴虚假诉讼的参与主体为原、被告双方当事人;恶意诉讼的主体通常仅为一方当事人。 ⑵虚假诉讼具有合谋性和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