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别虚假诉讼的要点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7-02 08:53:32 71 人看过

查处民事虚假诉讼的前提是认定民事虚假诉讼。一个案件是否为虚假诉讼案件,有很多条件和表象,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是否按照正常程序和方式向人民法院立案。未按正常程序立案或者在立案庭网络上找不到立案号码和办案单位、指定办案人员信息的,由审判庭办理的,可以认定为虚假诉讼案件。也就是说,立案法院立案,终审判决可能是另一个无关的判决。也可能有两个决定,一个是立案庭作出的案件,另一个是无关的。

虚假诉讼与恶意诉讼的区分

虚假诉讼与恶意诉讼有共同点:

1、行为人主观上都存在过错或恶意,其行为均具有违法性。

2、行为人均以侵占他人财产或获取非法利益或使他人受害为追求目的。

3、行为人都以民事诉讼的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手段具有隐蔽性。

4、行为人非法目的的实现都有赖于法院的审判权和执行权,诉讼的合法外衣被行为人恶意利用。但两者又有各自的特征:

不同点:

虚假诉讼的参与主体为原、被告双方当事人;恶意诉讼的主体通常仅为一方当事人。

虚假诉讼具有合谋性和非对抗性。虚假诉讼是原、被告双方恶意串通,欺骗法院和法官,获取非法利益,双方当事人不具有对抗性,即便有,也是虚假的对抗,已达到迷惑法院和法官的目的;恶意诉讼一般是单方的恶意诉讼行为,不存在双方合谋的情形,因而仍具有对抗性。

侵害的对象不同。虚假诉讼行为人侵害的是第三者的合法权益,而不是诉讼相对方的权益。因为虚假诉讼的合谋者,是非法利益的共同体,其侵害的对象不可能是相对方,只能是第三者。而恶意诉讼侵害的对象通常仅限于诉讼相对方,而不会是第三人。

虚假诉讼的原、被告之间不存在真实的民事法律关系,因为他起诉的主体、事实、证据纯粹是子虚乌有;而恶意诉讼原、被告之间可以存在真实的民事法律关系,属于滥用诉讼权利的一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零七条【虚假诉讼罪】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有第一款行为,非法占有他人财产或者逃避合法债务,又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从重处罚。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8日 09:51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第三者相关文章
  • 虚假票据的特征及识别
    1.大头小尾。是指票据的存根与发票联的填写内容、金额不一致。如报销凭证的数额大,存根联数额小或多联发票无复写。2.草草了事。有的人直接用钢笔或油笔填写发票,不用复写纸。识别方法:首先,观察多联票据背面有无复写穿透的印迹。如多联票据没有复写印迹的,可视为大头小尾或违规票据。其次,观察字迹。多联票据复写的字迹影子较虚或线条粗细不均。三是,观察误差。不正当的票据多数都是先撕下票据后再进行复写,会造成复写纸悬空,每写一字都会造成浮动误差,比正常填写的票据字迹影虚或书写的顺序不流畅,字体也比正常填写的发票线条粗,且容易写出格。3.里倒外科。税管部门对发票填写有严格要求,填写票据上下左右都不能出格,字迹书写流畅分明。虚开的发票因复写纸蓝色不透明,不好掌握填写的技巧,很容易造成所填字体前后起伏,字迹不齐。4.颠三倒四。有人常把在同一个经营单位购置商品时获取的或借公出机会在异地购买的假发票作为报销的合法凭
    2023-06-06
    142人看过
  • 虚假诉讼特点:捏造事实、恶意诉讼
    虚假诉讼的主要特点:1、表象的合法性。2、案件类型的集中性。3、当事人双方关系的特殊性。4、抗辩过程的弱化性。虚假诉讼产生的原因:1、社会诚信的缺失。2、法律规制的缺位。3、监督制度的缺失。4、过分强调调解制度。虚假诉讼和恶意诉讼的区别与联系虚假诉讼与恶意诉讼的联系1、行为人主观上都存在过错或恶意,其行为均具有违法性。2、行为人均以侵占他人财产或获取非法利益或使他人受害为追求目的。3、行为人都以民事诉讼的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手段具有隐蔽性。4、行为人非法目的的实现都有赖于法院的审判权和执行权,诉讼的合法外衣被行为人恶意利用。但两者又有各自的特征:(1)虚假诉讼的参与主体为原、被告双方当事人;恶意诉讼的主体通常仅为一方当事人。(2)虚假诉讼具有合谋性和非对抗性。虚假诉讼是原、被告双方恶意串通,欺骗法院和法官,获取非法利益,双方当事人不具有对抗性,即便有,也是“虚假”的对抗,已达到迷惑法院和
    2023-07-20
    499人看过
  • 替别人起诉算虚假诉讼么
    不构成。本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借名,但是事实存在。一、虚假诉讼罪是什么时候入刑法的?虚假诉讼罪是2015年11月1日入刑法的。虚假诉讼罪是指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法律规定,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二、虚假诉讼罪的解释有哪些规定?采取伪造证据、虚假陈述等手段,实施下列行为之一,捏造民事法律关系,虚构民事纠纷,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零七条之一第一款规定的“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一)与夫妻一方恶意串通,捏造夫妻共同债务的;(二)与他人恶意串通,捏造债权债务关系和以物抵债协议的;(三)与公司、企业的
    2023-03-22
    388人看过
  • 怎样识别虚假的婚姻关系
    婚姻诈骗罪的认定是以借婚姻索取财物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他人财物数额较大,并构成犯罪的行为。诈骗犯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构成本罪的犯罪主体。一般婚姻诈骗能撤销婚姻吗因受欺诈而结婚的,法律没有规定,所以当事人不能申请撤销,只能通过离婚的方式解除婚姻关系。虽然结婚的当事人一方因受他方欺骗,在结婚的意思表示上存在瑕疵,但二人在办理结婚登记时通常情况下均是自愿,从形式上并不违背二人的意思表示,且在现实中存在大量的男女双方在婚前了解不深或根本不了解却结婚的情形,当事人一方往往称受到另一方的“欺骗”,在司法实践中我们通常通过作为二人夫妻感情破裂或未建立感情的表现形式准予二人离婚即可很好地解决。若作为婚姻可撤销的原因而撤销二人的婚姻关系,将会造成大量的婚姻关系被撤销、财产分割不公等社会问题,并导致家庭关系的不稳定。因此,对于因受欺诈而结婚的,
    2023-07-13
    315人看过
  • 识别虚假债权转让的技巧
    1.剥离前债务人已全部履行,但由于债权人失误转让的;2.剥离前变现抵押物;3.真债权假合同;4.债权人已通过新贷还旧贷的方式变更合同,但转让操作失误;5.法律上不能;6.转让后银行又接受债务人清偿而产生的纠纷。什么是债权转让债权转让又称债权让与,是指在不改变合同内容的合同转让,债权人通过债权转让第三人订立合同将债权的全部或部分转移于第三人。债权全部让与第三人,第三人取代原债权人成为原合同关系的新的债权人,原合同债权人因合同转让而丧失合同债权人权利,债权部分让与第三人,第三人成为合同债权人加入到原合同关系之中,成为新的债权人,合同中的债权关系由一人变数人或由数人变更多人。新加入合同的债权人与原债权人共同分享债权,并共享连带债权。《民法典》第五百四十五条,债权人可以将债权的全部或者部分转让给第三人,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一)根据债权性质不得转让;(二)按照当事人约定不得转让;(三)依照法
    2023-07-06
    130人看过
  • 企业虚假年报的识别办法
    (1)观测公司的营业利润及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在利润表上做假比在现金流量表上做假要容易得多,前者通过虚开发票,虚构交易很容易完成。如果公司上下合谋,从原材料的购进到产品的销售出库各个环节单证手续齐全,即使注册会计师也很难审计出来;但现金流量就不一样了,如果想虚增现金流量,一方面需要有外部资金进帐,另一方面还需银行方面提供齐备的交易记录,但这两点通常是很难办到的。因此投资者可结合利润表中的营业利润与现金流量表中经营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来判断公司年报是否存在做假嫌疑。在分析时,投资者可构造比率,用营业利润除以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然后做趋势分析,如果比率在不断加大,则基本可以判断公司可能存在问题。这个比率也可以同行业比较,如果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相差太大,投资者也应引起警觉。有心的投资者还可参照上面的方法分析净利润及与之对应的现金净流量的关系。计算公式为:与净利润对应的现金净流量=经营现金净
    2023-06-07
    368人看过
  • 如何鉴别有借条的虚假诉讼
    一、如何鉴别有借条的虚假诉讼如果借条是真实的,并且双方当事人有债权债务关系的,不会构成虚假诉讼。否则是虚假诉讼行为。在通常情况下,行为人进行虚假诉讼是以“捏造事实”、伪造对自己有利的证据来欺骗司法机关。除此之外,虚假诉讼罪还有可能以“隐瞒真相”的方式进行。在民事诉讼中,一方当事人隐瞒事实欺骗法院提起虚假诉讼进而谋取不正当利益。比如,在司法实践中,当事人以对方已经履行完毕但未销毁的债务文书或者其他材料为证据,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对方再次履行债务或者达到其他非法目的。这就是典型的以“隐瞒真相”的方式提起虚假诉讼。而且,“隐瞒真相”可以称为变相地“捏造事实”,“隐瞒真相”消极不作为与“捏造事实”积极作为之间具有等价性。所以,隐瞒真相也属于虚假诉讼的行为方式之一。二、法律依据:《刑法》第三百零七条【妨害作证罪;帮助毁灭、伪造证据罪;虚假诉讼罪】以暴力、威胁、贿买等方法阻止证人作证或者指使他人作伪证
    2023-01-21
    111人看过
  • 建立虚假诉讼案的识破机制和程序
    1、选定特定案件作为虚假诉讼的“高危”案件。2、对“高危”案件启动立案特别审查程序。3、对立案庭移送的或审理中发现的虚假诉讼嫌疑的案件,业务庭启动特别审理程序。4、虚假诉讼嫌疑案件的中止审理和及时报告制度。5、设立专门机构启动审查程序,来完成审委会交给的查证任务。一、完善立法1、完善刑事立法。虚假诉讼是一种严重妨害司法、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违法行为。其“情形的严重”不仅仅在于它侵害了第三人的合法权益,更为重要的是它敢于在法官眼皮子底下、在庄严的法庭上极具蔑视性地从事违法活动,将法庭作为违法活动的“舞台”,将法官当作“傻瓜”玩弄于股掌之间,将司法权变成他们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工具”。2、建立虚假诉讼民事侵权损害赔偿制度。虚假诉讼滥用诉讼程序进行违法活动,其主观过错和行为的违法性十分明显,一旦得逞,将造成第三人重大的经济损失。3、完善民事证据审查制度。虚假诉讼的证据一般为书证,虚假诉讼者为达到
    2023-03-22
    106人看过
  • 办理虚假诉讼案件需要注意哪些要点
    【最高法观点】构成虚假诉讼罪需要具备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后果虚假诉讼罪是结果犯,不是行为犯。不仅要有捏造事实提起民事诉讼的行为,还要有“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后果。“妨害司法秩序”,主要是指无端挑起诉讼,导致司法机关多次进行审理,或者调查取证,耗费了大量司法资源,甚至导致人民法院作出错误裁判;“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一般是指造成对方当事人为了应诉而花费巨额诉讼费、律师费、鉴定费等,或者对方当事人因错误判决而造成生产经营困难、破产等。【相关立法观点】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是虚假诉讼罪的结果要件这是构成本罪的结果条件。妨害司法秩序是指对国家司法机关进行审判活动、履行法定职责的正常秩序造成妨害,包括导致司法机关作出错误判决造成司法权威和司法公信力的损害,也包括提起虚假诉讼占用了司法资源,影响了司法机关的正常司法活动等。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是指
    2023-06-12
    300人看过
  • 虚假诉讼罪管辖地是哪里,虚假诉讼罪的构成要件
    一、虚假诉讼罪管辖地是哪里虚假诉讼罪由犯罪地的人民法院管辖。如果由被告人居住地的人民法院审判更为适宜的,可以由被告人居住地的人民法院管辖。《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十九条刑事案件的侦查由公安机关进行,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第二十五条刑事案件由犯罪地的人民法院管辖。如果由被告人居住地的人民法院审判更为适宜的,可以由被告人居住地的人民法院管辖。虚假诉讼罪一般都是由嫌疑人提出虚假诉讼的法院进行管辖。二、虚假诉讼罪的构成要件构成虚假诉讼罪需要满足的要件主要包括: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法机关的正常活动秩序和他人的合法权利;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3.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4.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为故意。三、虚假诉讼罪的最新规定虚假诉讼是一个法律名词,俗称“打假官司”,指民事诉讼的双方当事人恶意串
    2022-05-16
    394人看过
  • 如何识别虚假劳务派遣
    1、如何识别虚假劳务派遣如何判断虚假劳务派遣如下:1。劳动者是否直接到用人单位用工,如果是,用人单位强迫劳动者(或在劳动者不知情的情况下)与劳务派遣公司签订合同,然后继续在单位做“劳务派遣工”,则称为“虚假劳务派遣”。在与劳务派遣公司签订合同前,与用人单位建立实际劳动关系的劳动者应认定为“虚假劳务派遣”;3。劳动者在用人单位试用期满后,与劳务派遣公司签订合同的,可以认定为“虚假劳务派遣”。如何签订劳务派遣合同劳务派遣协议由被派遣员工与劳务派遣单位协商签订,其内容和格式与劳动合同类似。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五十九条第一款的规定,劳务派遣单位应当以劳务派遣的形式与用工单位(以下简称用人单位)签订劳务派遣协议。劳务派遣协议应当约定派遣的岗位和人数、派遣期限、劳动报酬和社会保险费的数额和支付方式以及违约责任。本规定明确了劳务派遣协议的主体和内容。本条有两层含义:一是签订劳务派遣协议,即劳务派遣单位应
    2023-05-31
    451人看过
  • 虚假财务报表如何识别
    法律综合知识
    一、虚假财务报表的常见表现形式一般分为两类,一是人为编造财务报表数据,二是利用会计方法的选择调整财务报表的有关数据。人为编造的财务报表,往往是根据所报送对象的要求,人为编造有利于企业本身的财务数据形成报表。这种形式手段较为低级,或虚减、虚增资产,或虚减、虚增费用,或虚减、虚增利润等,但往往报表不平衡(子项之和不等于总数)、帐表不相符、报表与报表之间勾稽关系不符、前后期报表数据不衔接等。利用会计方法的选择形成的虚假财务报表,手段较为隐蔽,技术更为高级,更难以识别,常见的手段有:(1)调整收入确认方式,使利润虚增或虚减。现行会计制度规定可以采取三种收入确定方式:A、销售行为完成(商品已销售,商品发出,取得权利;劳务已提供),无论货款是否收到,即可视为收入实现;B、按生产进度确认(完工程度或工程进度);C、按合同约定确认,主要指分期付款销售方式。同时规定,在确认营业收入时,还应扣除折扣、折让、销
    2023-12-06
    60人看过
  • 如何识别虚假的房地产广告
    虚假房地产广告的识别方法包括:1. 核实广告所声称的产品和服务是否真实存在;2. 确认广告中宣传的产品和服务是否与事实相符;3. 如果广告捏造事实或宣传的产品和服务与事实不符,就应将其认定为虚假房地产广告。识别虚假房地产广告的方法包括:1.核实广告所声称的产品和服务是否真实存在;2.确认广告中宣传的产品和服务是否与事实相符;3.如果广告捏造事实或宣传的产品和服务与事实不符,就应将其认定为虚假房地产广告。 怎么判断房地产广告真假房地产广告的真实性是购房者和房地产开发商关注的焦点之一。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房地产广告必须真实、准确、合法。如果房地产广告存在虚假宣传、误导宣传等违法行为,购房者和相关当事人可以依法维权。首先,购房者可通过查询房地产广告的批准文号、备案证明、房地产开发商的资质等信息来核实广告的真实性。其次,购房者可要求房地产开发商提供相应的资质证明、土地使用权证书等文件,以便
    2023-08-25
    176人看过
  • 虚假会计报表识别方法
    一、虚假会计报表的成因阅读会计报表是了解一个企业财务状况、营运能力、盈利水平的重要途径。企业制作虚假会计报表的手法,不外乎三个目的:一是为了蒙骗投资者。企业为了获取投资者的奖励或者信任,往往含有粉饰会计报表的动机;二是为了取得银行及商业信用。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债权人在发放信用时必然会从控制风险的角度出发,不愿向经营亏损严重、财产担保不强、资信状况差的企业提供信用。这样,经营状况不佳又急需资金的企业,就容易产生操纵会计信息、粉饰会计报表来获取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和供应商的商业信用的动机;三是为了减少纳税。企生所得税是在会计利润的基础上,通过纳税调整,将会计利润调整为应纳税所得额,再乘以适用的所得税税率而得出的,因此基于偷税、漏税、逃税、减少或推迟纳税的目的,企业就会去调整会计报表。二、现有虚假会计报表的制作方法(一)通过挂账处理进行利润操纵。按权责发生制及新会计制度的要求,企业所发生的该处理的费
    2023-03-30
    430人看过
换一批
#婚姻纠纷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第三者
    词条

    通常情况下,第三者被定义为破坏别人家庭的人和合法夫妻关系的人。 如果第三者是明知道对方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或者以夫妻名义与有配偶者共同生活的,构成重婚罪,会坐牢。... 更多>

    #第三者
    相关咨询
    • 虚假诉讼的主要特点虚假诉讼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香港在线咨询 2022-12-03
      虚假诉讼的主要特点: 1、表象的合法性。 2、案件类型的集中性。 3、当事人双方关系的特殊性。 4、抗辩过程的弱化性。 虚假诉讼产生的原因: 1、社会诚信的缺失。 2、法律规制的缺位。 3、监督制度的缺失。 4、过分强调调解制度。
    • 要怎么辨别虚假诉讼罪?
      福建在线咨询 2022-10-11
      首先,我们要弄清楚何为虚假诉讼:虚假诉讼是指民事诉讼的双方当事人恶意串通,合谋编制虚假事实和证据向提讼,利用的审判权、执行权,非法侵占或损害第三者财产或权益的诉讼行为。 虚假诉讼有几个特点, 首先,原、被告双方恶意串通,欺骗和法官,获取非法利益,双方当事人不具有对抗性,即便有,也是“虚假”的对抗,为达到迷惑和法官的目的 其次,虚假诉讼行为人侵害的是第三者的合法权益,而不是诉讼相对方的权益。因为虚假
    • 虚假诉讼找人做了伪证了虚假诉讼的主要特点情节是什么
      山西在线咨询 2022-07-03
      虚假诉讼罪是刑法修正案九新增加的罪名之一。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为虚假诉讼罪。捏造事实怎么理解?所谓捏造事实,指行为人虚构、臆造根本不存在,与真实情况相悖的事实情况,既可以是完全捏造,毫无真实成分,也可以是存有部分真实成分,部分捏造。注意区分以下几种情形:(一)罪与非罪的界限行为人主观上没有特定的主观目的,不论是否谋取利益,谋取的利益是正当利益还是不正当
    • 虚假应标怎么识别
      江苏在线咨询 2021-12-04
      虚假投标的内容,所谓虚假投标,就是提供虚假证明材料参与政府采购活动。无论是否达到中标或者交易的目的,其行为都是违法的,可以向财政等监管部门举报。《政府采购法》第七十条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控告和举报政府采购活动中的违法行为,有关部门和机关应当按照各自的职责及时处理。第七十七条供应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以采购金额千分之五以上千分之十以下的罚款,列入不良行为记录名单,一至三年内禁止参加政府采购活动。有违法
    • 虚假诉讼具备什么样的特点
      甘肃在线咨询 2022-07-17
      1、行为人主观上都存在过错或恶意,其行为均具有违法性。 2、行为人均以侵占他人财产或获取非法利益或使他人受害为追求目的。 3、行为人都以民事诉讼的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手段具有隐蔽性。 4、行为人非法目的的实现都有赖于法院的审判权和执行权,诉讼的合法外衣被行为人恶意利用。 但两者又有各自的特征: ⑴虚假诉讼的参与主体为原、被告双方当事人;恶意诉讼的主体通常仅为一方当事人。 ⑵虚假诉讼具有合谋性和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