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段内容讲述了犯罪预备、未遂、中止和既遂这四种情况的区分和刑事责任。犯罪未遂和犯罪中止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发生的时间、未能完成犯罪的原因、行为结果和刑事责任上。犯罪未遂发生在已经着手实施犯罪以后,而犯罪中止则要求必须在犯罪过程中放弃犯罪。对于未遂犯和中止犯,其刑事责任也有所不同。
通常,对于犯罪预备、未遂、中止和既遂这四种情况,它们的区分主要体现在发生的时间上。
犯罪未遂发生在已经着手实施犯罪以后,犯罪预备阶段不存在犯罪未遂。犯罪中止则要求必须在犯罪过程中放弃犯罪,即在实施犯罪预备或者在着手实施犯罪以后,达到即遂以前放弃犯罪,均能构成犯罪中止。
2、未能完成犯罪的原因不同。
在犯罪未遂中,犯罪未能得逞是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犯罪的实际结果违背行为人的本意,即欲为而不能为。在犯罪中止中,行为人出于自己的意志而主动放弃当时可以继续实施和完成的犯罪,即能为而不为。这是犯罪中止与犯罪未遂的根本区别。
3、行为结果不同。
犯罪未遂的结果是犯罪未得逞,是指行为人没有完成某一犯罪的全部构成要件,并不等于不发生任何损害结果。
犯罪中止要求行为人必须彻底地放弃犯罪。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犯罪中止还要求行为人必须有效地防止其已经实施的犯罪行为之法定犯罪结果的发生。
4、刑事责任不同。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核心内容】犯罪预备的犯罪未遂与犯罪中止的处罚
犯罪预备是指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行为。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犯罪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而犯罪未遂则是指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行为。对于犯罪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对于犯罪中止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从以上规定可以看出,犯罪预备的犯罪未遂与犯罪中止的处罚存在一定的区别。犯罪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而犯罪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犯罪中止犯则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然而,在司法实践中,具体罪行的认定和刑罚的轻重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因此,在处理犯罪预备、犯罪未遂和犯罪中止案件时,司法机关应当根据事实和法律的具体规定,依法公正、准确地认定罪责,并适当减轻刑罚。
犯罪预备、未遂、中止和既遂是犯罪的不同阶段。区分主要体现在发生的时间、未能完成犯罪的原因、行为结果和刑事责任等方面。犯罪预备是指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行为,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犯罪未遂是指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行为,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在司法实践中,具体罪行的认定和刑罚的轻重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因此,在处理犯罪预备、犯罪未遂和犯罪中止案件时,司法机关应当根据事实和法律的具体规定,依法公正、准确地认定罪责,并适当减轻刑罚。
《刑法》第二十二条
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
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刑法》第二十三条
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
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刑法》第二十四条
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
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
犯罪未完成:预备、中止和既遂
418人看过
-
挪用公司资金罪的司法实践与裁判依据
499人看过
-
探究犯罪未遂、犯罪既遂与犯罪中止的法律依据
100人看过
-
常见高利转贷罪司法实践与裁判依据
384人看过
-
犯罪中止与未遂:时态差异及司法实践
268人看过
-
诈骗罪认定的法律依据与裁判实践
307人看过
犯罪预备是指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但这一规定内容并不是犯罪预备形态的完整定义。应当认为,犯罪预备,是指直接故意犯罪的行为人为了实施某种能够引起预定危害结果的犯罪实行行为,准备工具、制造条件,但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 更多>
-
犯罪未遂,既遂,犯罪中止与犯罪预备的区别和联系请大海南在线咨询 2022-10-09犯罪未遂,是指已经实施了犯罪行为,但由于犯罪人意志意外的原因,使他的犯罪目的没有得逞,属于犯罪未遂,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减轻处罚。犯罪的既遂有以下几种形式: 1、行为犯。也称举止犯,是指行为人只要实施了刑法规定的某种行为,即已构成既遂的犯罪。 2、结果犯。是指行为人所实施的犯罪行为,必须发生了法定的结果,才构成既遂的犯罪。 3、举动犯。也称为即时犯,是指按照法律规定,行为人一着手犯罪实
-
2022年犯罪中止未遂既遂预备山西在线咨询 2022-11-14犯罪既遂指犯罪人的行为完整地实现了刑法分则条文所规定的全部构成事实。犯罪预备指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但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着手实行犯罪的情形。犯罪未遂指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形态。犯罪中止指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形态。
-
犯罪预备与预备中止中止的含义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7-11犯罪预备亦称预备犯。是为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行为。故意犯罪中介于犯罪决意与着手实行犯罪之间的一个阶段。行为人在此阶段上,主观方面具有犯罪的直接故意,即明知其预备行为是为侵害某种客体制造条件,并希望以此保证犯罪的既遂。 客观方面表现为为实施犯罪而准备工具、制造条件,既可以是作为的形式,也可以是不作为的形式。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四条的规定,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
-
个问题犯罪预备中止未遂既遂判断标准辽宁在线咨询 2022-11-021、犯罪预备:《刑法》第22条规定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 2、犯罪中止:《刑法》第24条第1款规定: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则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 3、犯罪未遂:《刑法》第23条第1款规定已经着手实施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 4、犯罪既遂是指行为人故意实施的行为已经具备了某种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判定犯罪是否既遂,应当以
-
如何区分犯罪预备,犯罪中止,犯罪未遂,犯罪既遂?宁夏在线咨询 2023-03-11一、概念不同: 故意犯罪: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犯罪预备: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犯罪未遂: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犯罪中止:在犯罪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