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维持原判。指二审人民法院通过对上诉案件的审理,确认一审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法规正确,从而作出驳回上诉人上诉,维持一审判决的判决。维持原判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原判决认定事实清楚,即一审判决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裁判有可靠的事实基础和确凿的证据支持。二是适用法律、法规正确,即一审法院适用法律、法规恰如其分。
2、改判。指第二审人民法院直接改正第一审判决的错误内容的判决形式。改判适用于两种情形:一是原判决认定事实清楚,但适用法律、法规错误。一审判决认定事实正确,只是适用法律、法规错误,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在正确适用法律、法规后,依法更正一审判决的内容。二是原判决认定事实不清、证据不足或者由于违反法定程序可能影响案件正确判决的,第二审人民法院可以在查清事实后改判。在一审判决认定事实不清的情况下,第二审人民法院一般应裁定撤销原判,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不过,如果一审法院由于主、客观原因,难以或不可能查清事实,第二审法院则可以在查清事实后,依法对一审判决作出改判。
第二审人民法院在对第一审人民法院的判决进行改判时,必然会涉及一审判决对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认定。从一审判决的内容看,它可能是维持被诉具体行政行为,也可能是撤销或者变更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当第二审人民法院需要改变一审判决内容时,就必然要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重新予以确认,因而第二审人民法院在改变一审判决时,应当在对一审判决作出判决时,一并对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作出判决,依法判决维持、撤销或者变更被诉具体行政行为。
-
行政诉讼行政判决如何判实施
73人看过
-
行政诉讼:解决不服第二审判决的疑问
394人看过
-
行政诉讼一审二审判决不服可否再审
427人看过
-
二审法院在行政诉讼中如何解决上诉案件?
152人看过
-
如何列行政诉讼二审当事人
364人看过
-
二审行政诉讼证据如何提供
248人看过
行政诉讼的二审是指在行政案件一审判决作出后,当事人不服判决,依法提出上诉,由上级人民法院对一审判决进行审理并作出判决的诉讼活动。 上诉应当递交上诉状和一审判决书、裁定书,当事人选择口头上诉的,应当记录上诉的主要内容,由书记员将内容记入笔录。... 更多>
-
行政诉讼中,一审判决后,二审法院判决不予履行的,如何确定管辖?新疆在线咨询 2022-03-01《行政诉讼法》第十三条规定:“基层人民法院管辖第一审行政案件。”第六十五条第二款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拒绝履行判决、裁定的,行政机关可以向第一审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或者依法强制执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00]8号)第八十五条第一款规定:“发生法律效力的行政判决书、行政裁定书、行政赔偿判决书和行政赔偿调解书,由第一审人民法院执行。
-
行政赔偿诉讼时效为一审判决还是二审判决辽宁在线咨询 2022-10-26最高人民法院对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1.省高院可以自己对案件进行再审、裁定,发现有本法第九十一条规定情形之一,也可以指令原作出生效判决的法院再审.对于行政诉讼二审判决申请再审,省高级人民法院经审查认为符合再审条件的,可以由本级法院进行再审,也可以指令下级法院进行再审。这里被指令的下级法院包括作出二审判决的人民法院。《行政诉讼法》第九十二条各级人民法院院长对本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
-
如何进行二审行政诉讼审理辽宁在线咨询 2021-11-03二审行政诉讼:二审书面审理适用于一审判决认定事实清楚的上诉案件。二审法院经一审法院提交的案卷材料审查,认为事实清楚的,可以不再传唤当事人、证人等诉讼参与人到庭调查核实,只有经过书面审理后才能作出判决。
-
行政诉讼行政判决如何判实施台湾在线咨询 2021-10-29行政诉讼的执行必须在具备法律规定的一定条件后才能发生。没有这些条件,执行程序就不能启动。(一)必须有执行依据,即强制执行依据执行的法律文书,即生效判决、裁定和赔偿调解。(二)必须有可执行的内容。一般指赔偿;实施特定行为的义务,如拆除违章建筑、重新行政或恢复原状。(三)被执行人有能力不履行义务。(四)申请人在法定期限内申请执行。根据现行法律和实践,主要涉及对象的执行范围。有以下限制:1。只有属于被执
-
行政诉讼驳回诉讼请求是如何判决的福建在线咨询 2022-05-31(1)原告诉被告的理由不能成立的。 (2)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合法但不合理。 (3)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合法,但因法律、政策变化需要变更或废止的。 (4)其他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