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矛盾和冲突的定义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7-11 11:45:10 150 人看过

矛盾冲突类型包括:

1、民事纠纷是指平等主体之间发生的、涉及人身关系或财产关系的纠纷。包括婚姻家庭、邻里关系、房产物业、人身损害、合同、借贷等民事行为引发的纠纷;

2、行政纠纷是指各级行政机关在履行职责过程中与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行政争议和纠纷。包括土地、山林、水利、资源权属、医疗卫生、治安管理、城市管理等行政行为引发的争议和纠纷;

3、涉法涉诉纠纷是指当事人对刑事执法、行政执法等权利部门对案件或问题处理不满而又引发的矛盾纠纷。

劳动争议居社会矛盾冲突首位专家建议专门立法

中国社科院近日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劳动争议仍然是中国社会矛盾冲突数量最多的一个方面,领跑社会矛盾冲突排行榜。特别值得注意的是,1000人以上的群体性劳动争议事件多发频发,根据全国总工会的数据,前三季度这类大规模群体性劳动争议事件发生了52起。

专家指出,就劳动争议案件类型来看,约九成劳动争议是因用人单位未能遵守法定劳动基准造成的。当前我国劳动法律制度中重要领域单项法律缺位,应尽快出台劳动基准法,加大劳动监察力度,督促用人单位执行法律规定的最低劳动标准,从而有效遏制群体性劳动争议多发频发势头。

劳动争议领跑社会矛盾排行榜

中国社科院发布的《社会蓝皮书:2015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显示,前三个季度,各级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和仲裁机构共受理案件52.2万件,涉及劳动者72.1万人,同比分别增长5.6%和11.1%,共审结48.7万件,同比增长3.7%。

进入2008年后,劳动合同法和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相继出台,各地劳动争议数量呈现井喷态势。劳动报酬争议仍然高居各类案件首位,其中用人单位恶意不发劳动报酬所占比例有所下降,而加班费、年终奖、福利费等方面争议逐渐增多。北京外国语大学法学院教师闫冬博士说。

报告同时显示,由各种劳动争议引发的劳动者群体性事件数量有较大增长,事件焦点主要涉及工资(讨薪)、企业裁员和经济补偿、出租车运营争议、职工保险福利争议等问题。盘点2014年广受关注的劳动争议案件,东莞最大鞋厂少缴社保致上千员工大罢工、沃尔玛常德店关店解散员工引起劳动纠纷、王茁诉上海家化劳动争议案争议的发生莫不与劳动报酬、社会保险、工伤保险、劳动合同纠纷密切相关,而这些在我国均属法定劳动基准范围。

法定劳动基准是指法律规定的最低劳动标准,20年来我国劳动争议数量持续增长,主要原因是用人单位未能遵守法定劳动基准。安徽大学法学院教授李坤刚说,如果法定劳动基准得以切实执行,劳动争议数量将减少90%以上。

劳动监察弱化易诱发群体事件

我国劳动争议群体性事件频发,劳动基准未能得到很好落实,劳动监察弱化是重要原因。李坤刚介绍,劳动基准的执行一是靠工会内部监督,二是靠政府劳动监察的外部监督,但这两种主要监督机制均不能发挥有效作用。工会市场化转型迟迟未能实行,地方化劳动监察囿于地方利益亦遭到弱化,用人单位违法自然难以遏制。在用人单位劳动违法现象普遍存在的情况下,我国不得已采取个人维权,免费仲裁的办法,让劳动者通过劳动仲裁维护权益。

李坤刚指出,地方各级劳动行政部门不积极执行劳动基准法,这种现象有着很深的根源。在分税制下,各地方政府为招商引资,懈怠进行劳动行政执法。哪个地方严格执行劳动基准,就丧失了所谓的良好投资环境,造成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此外,地方化的社会保险制度也削弱了地方执法积极性,各地方主要关心本地居民社会保险,对于外来工社会保险问题则不太关心,目前一线大城市均存在这种心态。

劳动监察弱化很大程度上成为劳动者不满情绪积聚、发生群体性事件的诱因。李坤刚说,大部分劳动者不想因维权而丢了工作,往往会隐忍多年,不会轻易提起劳动仲裁。劳动者合法权益长期受到侵害,长期积累的不满在特定背景下会突然大规模爆发。比如去年广东省很多群体事件,均是因用人单位长期不缴纳社会保险所致。

应转变我国当前的劳动基准监察机制。执法部门须凌驾于地方利益之上,才能执行好劳动基准。李坤刚说,劳动基准的执行与否,事关广大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事关劳动关系和谐,事关社会稳定。劳动基准作为劳动关系的底线,不能由地方政府去守,应建立超脱于地方经济利益的监察机制。

出台劳动基准法加大违法成本

除劳动监察机制存在问题外,劳动法律制度不完善也是群体性劳动事件多发的重要原因。我国当前尚无统一的劳动基准法,法定最低劳动标准散见于诸多法律法规之中,如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社会保险法、工伤保险条例、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等。李坤刚说,法律的分散性导致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甚至是劳动仲裁和司法部门对劳动标准认识模糊,严重影响了劳动基准的执行和效能发挥。

劳动基准法在劳动法体系中处于最基础的地位,发挥着奠基石的作用,对于保障劳动者的生存利益有着极为重要的法律意义。虽然劳动法及相关基准性法规、规章相继出台,但是有关工时、工资、劳动安全卫生等内容的基准制度一直受到质疑,实施效果远未达到立法初衷。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党委书记林嘉教授说。

应尽快制定系统的劳动基准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条处理民事纠纷,应当依照法律;法律没有规定的,可以适用习惯,但是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2月27日 07:58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劳动争议调解相关文章
  • 社科院报告:劳动争议"领跑"社会矛盾冲突"排行榜"
    中国社科院24日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劳动争议仍然是中国社会矛盾冲突数量最多的一个方面。中国社科院当日举行2014年度创新工程重大科研成果系列发布,由中国社科院副院长李XX主编的《社会蓝皮书:2015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正式面世。这份报告显示,据统计,前三个季度,各级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和仲裁机构共受理案件52.2万件,涉及劳动者72.1万人,同比分别增长5.6%和11.1%,共审结48.7万件,同比增长3.7%。报告称,由各种劳动争议引发的劳动者群体性事件数量也有较大增长,事件焦点主要涉及工资(讨薪)、企业裁员和经济补偿、出租车运营争议、职工保险福利争议等问题。特别值得注意的是1000人以上的群体性劳动争议事件多发频发,根据全国总工会的数据,前三季度这类大规模群体性劳动争议事件发生了52起。与此同时,社会舆情对各种社会热点事件的关注继续增强,对各级地方政府、涉事部门以及相关企业形成了
    2023-06-09
    121人看过
  • 监外执行立法的定义及矛盾
    监外执行是对被判处监禁刑罚的犯罪人,基于特殊原因而采取的一种暂时变更行刑方式,实施非监禁刑罚的措施。监外执行是刑罚进步的产物,体现了刑罚的人道与文明,在倡导人性化改造罪犯的今天,我们应当努力用好监外执行这种人性化手段,更好地服务于罪犯改造工作。但是,一种好的刑罚手段,其效用的发挥,不仅要有刑事法律对这种手段的认可,还受制于刑事法律对这一手段适用的具体要求,特别是当刑事法律对手段的要求出现立法矛盾时,又会限制与影响手段的作用。我国当前的监外执行主要是由《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刑诉法)、《监狱法》(以下简称监狱法)进行调适。由于刑诉法与监狱法在这一问题上规定的不统一,其中不仅存在刑诉法与监狱法的法条规定矛盾,也存在监狱法内部的法条规定矛盾。如何协调解决这些矛盾,避免法律冲突,特别是走出“优位”规则的误区,理性对待刑诉法与监狱法关于监外执行效力的“高低”关系。值得我们深思。一、监外执行的立法矛盾
    2023-06-11
    131人看过
  • 劳动争议居社会矛盾冲突首位专家建议专门立法
    中国社科院近日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劳动争议仍然是中国社会矛盾冲突数量最多的一个方面,领跑社会矛盾冲突排行榜。特别值得注意的是,1000人以上的群体性劳动争议事件多发频发,根据全国总工会的数据,前三季度这类大规模群体性劳动争议事件发生了52起。专家指出,就劳动争议案件类型来看,约九成劳动争议是因用人单位未能遵守法定劳动基准造成的。当前我国劳动法律制度中重要领域单项法律缺位,应尽快出台劳动基准法,加大劳动监察力度,督促用人单位执行法律规定的最低劳动标准,从而有效遏制群体性劳动争议多发频发势头。劳动争议领跑社会矛盾排行榜中国社科院发布的《社会蓝皮书:2015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显示,前三个季度,各级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和仲裁机构共受理案件52.2万件,涉及劳动者72.1万人,同比分别增长5.6%和11.1%,共审结48.7万件,同比增长3.7%。进入2008年后,劳动合同法和劳动争议调解仲
    2023-04-22
    495人看过
  • 报告称劳动争议是社会矛盾冲突数量最多的一个方面
    今日发布的《社会蓝皮书:2015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指出,劳动争议仍然是社会矛盾冲突数量最多的一个方面,网络舆情问题成为社会治理一项重大挑战。社会蓝皮书指出,劳动争议仍然是社会矛盾冲突数量最多的一个方面。据统计,前三个季度,各级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和仲裁机构共受理案件52.2万件,涉及劳动者72.1万人,同比分别增长5.6%和11.1%,共审结48.7万件,同比增长3.7%。由各种劳动争议引发的劳动者群体性事件数量也有较大增长,事件焦点主要涉及工资(讨薪)、企业裁员和经济补偿、出租车运营争议、职工保险福利争议等问题。特别值得注意的是1000人以上的群体性劳动争议事件多发频发,根据全国总工会的数据,前三季度这类大规模群体性劳动争议事件发生了52起。社会蓝皮书认为,社会舆情对各种社会热点事件的关注继续增强,对各级地方政府、涉事部门以及相关企业形成了较大的社会舆情压力。蓝皮书的互联网舆情分
    2023-04-24
    452人看过
  • 财政收支矛盾会越来越突出
    简单的数字,在小王看来,却是能够感受到的实实在在的压力。她告诉记者,市县两级政府在总局、省局税收计划基础上增加了20%以上的定额,加上国税总局强调减少税收“跑冒滴漏”和坚决禁止收“过头税”,预计明年的税收征管难度更大。多位业内专家也告诉记者,在“积极的财政政策”之下,2013年赤字规模的绝对数量仍要体现相应的扩张力度,预计赤字率也有相应的提升空间。而作为积极财政政策的重要抓手,结构性减税将进一步完善,并将推动更深层次的税制改革。形势财政收支矛盾日趋凸显根据财政部公布的数据,从2012年的整体财政收入情况来看,1至11月累计全国财政收入10890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1594亿元,增长11.9%.总体看,今年财政收入增幅比去年同期明显回落,1月至11月全国财政收入累计增幅比去年同期回落14.9个百分点。财政部财科所研究员李-全指出,前11个月的财政收入比去年同期有所增长,完成预算进度有所加
    2023-06-01
    393人看过
  • 有期徒刑和无期徒刑是矛盾关系吗
    一、有期徒刑和无期徒刑是矛盾关系吗?期限以及刑罚的轻重都不同。有期徒刑,是指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分子的人身自由,并监禁于一定场所的刑罚;无期徒刑是介于有期徒刑和死刑之间的一种严厉的刑罚,无期徒刑是剥夺犯罪分子终身自由的刑罚方法。其主要区别如下:1、期限不同。剥夺犯罪分子的人身自由的期限不同,有期徒刑一般为十五年以下,数罪并罚最高不能超过二十五年;无期徒刑剥夺犯罪分子自由的期限是终身的,从理论上说为终身监禁。2、刑罚的轻重不同。二者虽均为剥夺犯罪分子人身自由的一种刑罚,但无期徒刑比有期徒刑重。3、判决宣判前先行羁押的日期能否折抵刑期不同。有期徒刑,判决宣判前先行羁押的日期能折抵刑期。无期徒刑的刑期从判决宣判之日起计算,判决宣判前先行羁押的日期不能折抵刑期,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后,执行有期徒刑,先行羁押的日期也不予折抵刑期。二、无期徒刑转为有期徒刑后怎么处理?无期徒刑可以通过减刑减为有期徒刑。
    2024-04-01
    486人看过
  • 规定劳动与义务劳动自相矛盾
    建立义务劳动制度是好事,但是通过发文件规定义务劳动制度,这样的义务劳动制度就有必要啰嗦上几句。首先,政府通过下发红头文件方式规定义务劳动不可取,不应该。义务劳动顾名思义是公民不计定额,不要报酬,自觉自愿地为社会、为他人劳动或服务。换言之,义务劳动对于公民来说,想干就干,不想干也没关系,任何人无权追究任何责任。但是,规定机关干部和职工义务劳动,而且还必须奉献半个小时,违背了义务劳动的宗旨。可以说,文件的义务劳动,表面上是义务劳动,实际上是强制劳动,法定劳动,至少对于机关干部和职工来说是这样。其次,规定机关干部和职工义务劳动半个小时,市民义务劳动一个小时,这样的义务劳动时间模式实际上起到的是负面作用。俗话说党员干部要起到先锋模范作用,在义务劳动上应该带头干,干的时间比普通老百姓要长,只要这样才能带动广大市民参与到义务劳动中去。如果党员干部义务劳动时间比普通市民还短,不但激不起广大市民的义务劳动
    2023-06-06
    150人看过
  • 租客和物业有矛盾怎么办
    1.当事人各方自选协商和解。2.各方当事人请求第三人调解,请求政府主管部门行政调解。3.当事人之间约定仲裁.司法诉讼。一、合同纠纷的处理方式包括哪些合同纠纷的处理方式包括:1、和解,很容易理解,和解是指双方不需要司法机关的干预就可以自行协商;2、调解,调解是由争议各方选择信任的第三方,调解合同争议,高效的调解是一种很好的权利救济手段;3、仲裁,仲裁是指争议当事人根据合同中的仲裁条款或者争议发生后达成的仲裁协议,将争议提交法定仲裁机构,仲裁机构应当按照仲裁规则中介裁判,并依法作出裁决;4、诉讼,诉讼是解决合同纠纷的最后途径,是指人民法院根据争议双方的请求、事实和法律作出判决,解决争议的方式。二、工程合同争议的解决方式是什么合同争议的解决办法如下:一、和解。由发生争议的合同当事人之间根据合同约定的违约责任和各方实际情况,自行协商解决纠纷。二、调解解决。合同当事人可以申请第三方介入调解解决纠纷。
    2023-02-18
    214人看过
  •  产假和休年假是否有矛盾?
    员工产假和年休假通常不产生冲突,员工在产假结束后仍可享受一年一度的年休假。不过,企业需与员工协商并统筹安排年休假的时间。单位经职工本人同意不安排职工休年假的,应当按照该职工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年休假的工资报酬。员工产假和年休假通常不产生冲突,员工在产假结束后仍可享受一年一度的年休假。不过,企业需与员工协商并统筹安排年休假的时间。单位经职工本人同意不安排职工休年假的,应当按照该职工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年休假的工资报酬。 员 工 在 产 假 结 束 后 能 否 享 受 年 休 假 ?根据我国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的规定,劳务派遣单位的职工在劳务派遣单位连续工作满一年以上的,就可以享受带薪年休假。根据《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第三条和第十四条的规定,职工连续工作满12个月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因此,劳务外包员工也可以享受带薪年休假,但需要符合相关条件。如果被派遣职工在劳动合同
    2023-09-17
    167人看过
  • 死缓和缓刑是不是真的有矛盾?
    缓刑与死缓不是矛盾。缓刑的概念是对被判处一定刑罚的罪犯,在一定期限内附条件地不执行所判刑罚的制度。而死缓指的是对犯罪分子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强迫劳动,以观后效。一、盗窃8000是否能判缓刑盗窃8000不一定能判缓刑。对于18岁以下的人,孕妇和75岁以上的人,应当宣告缓刑;被判处拘役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1、是犯罪情节轻;2、是有悔罪;3、是没有再犯罪的危险;4、是宣告缓刑对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利影响。缓刑指对被判处一定刑罚的罪犯,在一定期限内附条件地不执行所判刑罚的制度,是对刑罚的暂缓执行,其执行形式为对触犯刑律,经法定程序确认已构成犯罪、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人,先行宣告定罪,暂不执行所判处的刑罚。二、缓刑考验期满以后再犯新罪是否累犯缓刑考验期内再犯新罪在一般情况下是不算累犯的。一般只有犯罪分子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五年以内
    2023-03-29
    301人看过
  • 国家有义务去解决劳资矛盾吗?
    有。《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三)》这是最高人民法院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的重要部署,在广泛调查研究、反复推敲论证、深入研讨修改的基础上,针对劳动争议审判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发布的一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和现实意义的司法解释。《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订)》第八十五条【未依法支付劳动报酬、经济补偿等的法律责任】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二)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三)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费的;(四)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未依照
    2024-05-10
    139人看过
  • 什么是义务冲突?
    义务冲突,是指存在两个以上不相容的义务,为了履行其中的某种义务,而不得已不履行其他义务的情况。例如,律师为了在法庭上维护被告人的法益,不得已泄露他人的隐私。再如,两个幼儿坠入急流中,父亲只能救助其中一个幼儿。义务冲突与紧急避险有相似之处,但紧急避险是一种作为的形式,义务冲突是一种不作为的形式;就紧急避险而言,本人法益面临危险时,如果愿意忍受危险,可以不实行紧急避险,就义务冲突而言,负有义务的人必须履行其中的某项义务。义务冲突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首先,存在两个以上的义务。其次,必须权衡义务的轻重,即必须是为了履行重要义务,放弃非重要的义务;为了履行非重要义务而放弃重要义务的,可能成立犯罪。
    2023-06-11
    275人看过
  • 如何处理父母和子女之间的关系矛盾?
    法律上是无法断绝的。法律明确规定,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对于自然血亲关系的父母子女之间,法律规定了权利和义务,父母对子女的抚养教育义务和子女对父母的赡养义务是没有办法解除的,也没有任何法律程序,即使签订了类似于解除血缘关系的协议,也属于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而无效。父母子女能断绝关系吗?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是不能断绝的。父母子女关系是基于血缘关系而产生的,签订的断绝亲子关系的协议也是不具有法律效力的,自然血亲的父母子女关系不能通过法律程序或其他方式人为的解除的,只能因父母子女一方的死亡而终止。《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条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
    2023-07-06
    117人看过
  • 昆明劳动力市场结构性矛盾突出
    在就业形势如此严峻的今天,来自昆明市各劳动力市场统计的数据却有点让人出乎意料。昨日,昆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通报,2009年全年各劳动力市场企业需求总人数为126211人,而登记求职的总人数为101508人。供需结构性矛盾是导致就业难的根源所在。昆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工作人员介绍,最新出炉的《昆明市二00九年度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显示,2009年内,求人倍率为1.24,即100个求职者竞争124个岗位,全年总体上用工需求总数稍大于求职总数。尽管报告上显示劳动力市场上出现了用工岗位多于求职者的情况,但这并不意味着就业压力有所缓解。该工作人员说,实际上尚有大半的劳动力供给量未进入市场,不能在当期劳动力供求状况分析报告中体现。此外,劳动力供求状况呈现一定的就业结构性失衡局面。一方面,一些高新技术产业、熟练技术工种岗位空缺,训练有素的技术人才难以寻觅;另一方面,普通劳动力供大于求,只具备单一
    2023-06-05
    425人看过
换一批
#民事调解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劳动争议调解是指在劳动争议发生后,由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对争议进行调解的过程。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通常由用人单位或工会组织派代表组成,也可以由第三方机构组织成立。 在调解过程中,律师可以作为调解员参与调解过程,为当事人提供法律帮助和指导,帮助当... 更多>

    #劳动争议调解
    相关咨询
    • 之前和他家发生过冲突。和矛盾发现的及时没有造成什么损失
      广西在线咨询 2022-10-19
      如果饭店周围没有其他居民。那就涉嫌故意毁坏财物罪;如果饭店周围居住的居民较多,那就涉嫌放火罪。总之。要看他有没有危害公共安全。
    • 矛盾冲突致对方眼球二级轻伤该怎么办?
      安徽在线咨询 2022-10-21
      每天都会有无数起类似冲突的产生,不要惊慌,事情已经发生了应尽力去弥补,积极赔偿受害人并争取受害人及其家属的谅解。取得谅解了被害人及其家属自然不会寻求公安机关的帮助,即使公安机关已经介入,也有可能不作为刑事案件处理。退一步讲,若公安机关还是作为刑事案件立案侦查了,建议积极联系律师,听取律师的意见。侦查阶段是证据形成的主要时期,律师的介入会非常有利于维护您的合法权益。最后,希望您的麻烦得到圆满解决。
    • 口角矛盾冲突打了对方几嘴巴是什么责任
      甘肃在线咨询 2022-07-07
      如果构成轻伤以上的伤害,就构成刑事责任。涉嫌故意伤害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罪】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 单位和有没有矛盾?
      重庆在线咨询 2022-10-29
      社保问题建议您详细咨询的当地的社保部门,以获得更加详细准确的解答
    • 因为矛盾冲突打断两颗牙判多少年但是他们属于亲戚关系
      河北在线咨询 2022-07-30
      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身体健康权,所谓身体权是指自然人以保持其肢体、器官和其他组织的完整性为内容的人格权。应注意的是,侵害的是他人的身体权,因此,故意伤害自己的身体,一般不认为是犯罪。只有当自伤行为是为了损害社会利益而触犯有关刑法规范时,才构成犯罪。例如,军人战时自伤,以逃避履行军事义务的,应按刑法法第434条追究刑事责任。 形态: 故意轻伤害的,不存在犯罪未遂问题,即行为人主观上只想造成轻伤结果,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