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矛盾和冲突的定义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7-11 11:45:10 150 人看过

矛盾冲突类型包括:

1、民事纠纷是指平等主体之间发生的、涉及人身关系或财产关系的纠纷。包括婚姻家庭、邻里关系、房产物业、人身损害、合同、借贷等民事行为引发的纠纷;

2、行政纠纷是指各级行政机关在履行职责过程中与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行政争议和纠纷。包括土地、山林、水利、资源权属、医疗卫生、治安管理、城市管理等行政行为引发的争议和纠纷;

3、涉法涉诉纠纷是指当事人对刑事执法、行政执法等权利部门对案件或问题处理不满而又引发的矛盾纠纷。

劳动争议居社会矛盾冲突首位专家建议专门立法

中国社科院近日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劳动争议仍然是中国社会矛盾冲突数量最多的一个方面,领跑社会矛盾冲突排行榜。特别值得注意的是,1000人以上的群体性劳动争议事件多发频发,根据全国总工会的数据,前三季度这类大规模群体性劳动争议事件发生了52起。

专家指出,就劳动争议案件类型来看,约九成劳动争议是因用人单位未能遵守法定劳动基准造成的。当前我国劳动法律制度中重要领域单项法律缺位,应尽快出台劳动基准法,加大劳动监察力度,督促用人单位执行法律规定的最低劳动标准,从而有效遏制群体性劳动争议多发频发势头。

劳动争议领跑社会矛盾排行榜

中国社科院发布的《社会蓝皮书:2015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显示,前三个季度,各级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和仲裁机构共受理案件52.2万件,涉及劳动者72.1万人,同比分别增长5.6%和11.1%,共审结48.7万件,同比增长3.7%。

进入2008年后,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相继出台,各地劳动争议数量呈现井喷态势。劳动报酬争议仍然高居各类案件首位,其中用人单位恶意不发劳动报酬所占比例有所下降,而加班费、年终奖、福利费等方面争议逐渐增多。北京外国语大学法学院教师闫冬博士说。

报告同时显示,由各种劳动争议引发的劳动者群体性事件数量有较大增长,事件焦点主要涉及工资(讨薪)、企业裁员和经济补偿、出租车运营争议、职工保险福利争议等问题。盘点2014年广受关注的劳动争议案件,东莞最大鞋厂少缴社保致上千员工大罢工、沃尔玛常德店关店解散员工引起劳动纠纷、王茁诉上海家化劳动争议案争议的发生莫不与劳动报酬、社会保险、工伤保险、劳动合同纠纷密切相关,而这些在我国均属法定劳动基准范围。

法定劳动基准是指法律规定的最低劳动标准,20年来我国劳动争议数量持续增长,主要原因是用人单位未能遵守法定劳动基准。安徽大学法学院教授李坤刚说,如果法定劳动基准得以切实执行,劳动争议数量将减少90%以上。

劳动监察弱化易诱发群体事件

我国劳动争议群体性事件频发,劳动基准未能得到很好落实,劳动监察弱化是重要原因。李坤刚介绍,劳动基准的执行一是靠工会内部监督,二是靠政府劳动监察的外部监督,但这两种主要监督机制均不能发挥有效作用。工会市场化转型迟迟未能实行,地方化劳动监察囿于地方利益亦遭到弱化,用人单位违法自然难以遏制。在用人单位劳动违法现象普遍存在的情况下,我国不得已采取个人维权,免费仲裁的办法,让劳动者通过劳动仲裁维护权益。

李坤刚指出,地方各级劳动行政部门不积极执行劳动基准法,这种现象有着很深的根源。在分税制下,各地方政府为招商引资,懈怠进行劳动行政执法。哪个地方严格执行劳动基准,就丧失了所谓的良好投资环境,造成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此外,地方化的社会保险制度也削弱了地方执法积极性,各地方主要关心本地居民社会保险,对于外来工社会保险问题则不太关心,目前一线大城市均存在这种心态。

劳动监察弱化很大程度上成为劳动者不满情绪积聚、发生群体性事件的诱因。李坤刚说,大部分劳动者不想因维权而丢了工作,往往会隐忍多年,不会轻易提起劳动仲裁。劳动者合法权益长期受到侵害,长期积累的不满在特定背景下会突然大规模爆发。比如去年广东省很多群体事件,均是因用人单位长期不缴纳社会保险所致。

应转变我国当前的劳动基准监察机制。执法部门须凌驾于地方利益之上,才能执行好劳动基准。李坤刚说,劳动基准的执行与否,事关广大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事关劳动关系和谐,事关社会稳定。劳动基准作为劳动关系的底线,不能由地方政府去守,应建立超脱于地方经济利益的监察机制。

出台劳动基准法加大违法成本

除劳动监察机制存在问题外,劳动法律制度不完善也是群体性劳动事件多发的重要原因。我国当前尚无统一的劳动基准法,法定最低劳动标准散见于诸多法律法规之中,如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社会保险法工伤保险条例、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等。李坤刚说,法律的分散性导致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甚至是劳动仲裁和司法部门对劳动标准认识模糊,严重影响了劳动基准的执行和效能发挥。

劳动基准法在劳动法体系中处于最基础的地位,发挥着奠基石的作用,对于保障劳动者的生存利益有着极为重要的法律意义。虽然劳动法及相关基准性法规、规章相继出台,但是有关工时、工资、劳动安全卫生等内容的基准制度一直受到质疑,实施效果远未达到立法初衷。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党委书记林嘉教授说。

应尽快制定系统的劳动基准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条处理民事纠纷,应当依照法律;法律没有规定的,可以适用习惯,但是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7月26日 23:32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劳动争议调解相关文章
  • 监外执行立法的定义及矛盾
    监外执行是对被判处监禁刑罚的犯罪人,基于特殊原因而采取的一种暂时变更行刑方式,实施非监禁刑罚的措施。监外执行是刑罚进步的产物,体现了刑罚的人道与文明,在倡导人性化改造罪犯的今天,我们应当努力用好监外执行这种人性化手段,更好地服务于罪犯改造工作。但是,一种好的刑罚手段,其效用的发挥,不仅要有刑事法律对这种手段的认可,还受制于刑事法律对这一手段适用的具体要求,特别是当刑事法律对手段的要求出现立法矛盾时,又会限制与影响手段的作用。我国当前的监外执行主要是由《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刑诉法)、《监狱法》(以下简称监狱法)进行调适。由于刑诉法与监狱法在这一问题上规定的不统一,其中不仅存在刑诉法与监狱法的法条规定矛盾,也存在监狱法内部的法条规定矛盾。如何协调解决这些矛盾,避免法律冲突,特别是走出“优位”规则的误区,理性对待刑诉法与监狱法关于监外执行效力的“高低”关系。值得我们深思。一、监外执行的立法矛盾
    2023-06-11
    131人看过
  • 社科院报告:劳动争议"领跑"社会矛盾冲突"排行榜"
    中国社科院24日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劳动争议仍然是中国社会矛盾冲突数量最多的一个方面。中国社科院当日举行2014年度创新工程重大科研成果系列发布,由中国社科院副院长李XX主编的《社会蓝皮书:2015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正式面世。这份报告显示,据统计,前三个季度,各级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和仲裁机构共受理案件52.2万件,涉及劳动者72.1万人,同比分别增长5.6%和11.1%,共审结48.7万件,同比增长3.7%。报告称,由各种劳动争议引发的劳动者群体性事件数量也有较大增长,事件焦点主要涉及工资(讨薪)、企业裁员和经济补偿、出租车运营争议、职工保险福利争议等问题。特别值得注意的是1000人以上的群体性劳动争议事件多发频发,根据全国总工会的数据,前三季度这类大规模群体性劳动争议事件发生了52起。与此同时,社会舆情对各种社会热点事件的关注继续增强,对各级地方政府、涉事部门以及相关企业形成了
    2023-06-09
    121人看过
  • 劳动争议居社会矛盾冲突首位专家建议专门立法
    中国社科院近日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劳动争议仍然是中国社会矛盾冲突数量最多的一个方面,领跑社会矛盾冲突排行榜。特别值得注意的是,1000人以上的群体性劳动争议事件多发频发,根据全国总工会的数据,前三季度这类大规模群体性劳动争议事件发生了52起。专家指出,就劳动争议案件类型来看,约九成劳动争议是因用人单位未能遵守法定劳动基准造成的。当前我国劳动法律制度中重要领域单项法律缺位,应尽快出台劳动基准法,加大劳动监察力度,督促用人单位执行法律规定的最低劳动标准,从而有效遏制群体性劳动争议多发频发势头。劳动争议领跑社会矛盾排行榜中国社科院发布的《社会蓝皮书:2015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显示,前三个季度,各级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和仲裁机构共受理案件52.2万件,涉及劳动者72.1万人,同比分别增长5.6%和11.1%,共审结48.7万件,同比增长3.7%。进入2008年后,劳动合同法和劳动争议调解仲
    2023-04-22
    495人看过
  • 报告称劳动争议是社会矛盾冲突数量最多的一个方面
    今日发布的《社会蓝皮书:2015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指出,劳动争议仍然是社会矛盾冲突数量最多的一个方面,网络舆情问题成为社会治理一项重大挑战。社会蓝皮书指出,劳动争议仍然是社会矛盾冲突数量最多的一个方面。据统计,前三个季度,各级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和仲裁机构共受理案件52.2万件,涉及劳动者72.1万人,同比分别增长5.6%和11.1%,共审结48.7万件,同比增长3.7%。由各种劳动争议引发的劳动者群体性事件数量也有较大增长,事件焦点主要涉及工资(讨薪)、企业裁员和经济补偿、出租车运营争议、职工保险福利争议等问题。特别值得注意的是1000人以上的群体性劳动争议事件多发频发,根据全国总工会的数据,前三季度这类大规模群体性劳动争议事件发生了52起。社会蓝皮书认为,社会舆情对各种社会热点事件的关注继续增强,对各级地方政府、涉事部门以及相关企业形成了较大的社会舆情压力。蓝皮书的互联网舆情分
    2023-04-24
    452人看过
  • 财政收支矛盾会越来越突出
    简单的数字,在小王看来,却是能够感受到的实实在在的压力。她告诉记者,市县两级政府在总局、省局税收计划基础上增加了20%以上的定额,加上国税总局强调减少税收“跑冒滴漏”和坚决禁止收“过头税”,预计明年的税收征管难度更大。多位业内专家也告诉记者,在“积极的财政政策”之下,2013年赤字规模的绝对数量仍要体现相应的扩张力度,预计赤字率也有相应的提升空间。而作为积极财政政策的重要抓手,结构性减税将进一步完善,并将推动更深层次的税制改革。形势财政收支矛盾日趋凸显根据财政部公布的数据,从2012年的整体财政收入情况来看,1至11月累计全国财政收入10890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1594亿元,增长11.9%.总体看,今年财政收入增幅比去年同期明显回落,1月至11月全国财政收入累计增幅比去年同期回落14.9个百分点。财政部财科所研究员李-全指出,前11个月的财政收入比去年同期有所增长,完成预算进度有所加
    2023-06-01
    393人看过
  • 规定劳动与义务劳动自相矛盾
    建立义务劳动制度是好事,但是通过发文件规定义务劳动制度,这样的义务劳动制度就有必要啰嗦上几句。首先,政府通过下发红头文件方式规定义务劳动不可取,不应该。义务劳动顾名思义是公民不计定额,不要报酬,自觉自愿地为社会、为他人劳动或服务。换言之,义务劳动对于公民来说,想干就干,不想干也没关系,任何人无权追究任何责任。但是,规定机关干部和职工义务劳动,而且还必须奉献半个小时,违背了义务劳动的宗旨。可以说,文件的义务劳动,表面上是义务劳动,实际上是强制劳动,法定劳动,至少对于机关干部和职工来说是这样。其次,规定机关干部和职工义务劳动半个小时,市民义务劳动一个小时,这样的义务劳动时间模式实际上起到的是负面作用。俗话说党员干部要起到先锋模范作用,在义务劳动上应该带头干,干的时间比普通老百姓要长,只要这样才能带动广大市民参与到义务劳动中去。如果党员干部义务劳动时间比普通市民还短,不但激不起广大市民的义务劳动
    2023-06-06
    150人看过
换一批
#民事调解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劳动争议调解是指在劳动争议发生后,由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对争议进行调解的过程。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通常由用人单位或工会组织派代表组成,也可以由第三方机构组织成立。 在调解过程中,律师可以作为调解员参与调解过程,为当事人提供法律帮助和指导,帮助当... 更多>

    #劳动争议调解
    相关咨询
    • 之前和他家发生过冲突。和矛盾发现的及时没有造成什么损失
      广西在线咨询 2022-10-19
      如果饭店周围没有其他居民。那就涉嫌故意毁坏财物罪;如果饭店周围居住的居民较多,那就涉嫌放火罪。总之。要看他有没有危害公共安全。
    • 矛盾冲突致对方眼球二级轻伤该怎么办?
      安徽在线咨询 2022-10-21
      每天都会有无数起类似冲突的产生,不要惊慌,事情已经发生了应尽力去弥补,积极赔偿受害人并争取受害人及其家属的谅解。取得谅解了被害人及其家属自然不会寻求公安机关的帮助,即使公安机关已经介入,也有可能不作为刑事案件处理。退一步讲,若公安机关还是作为刑事案件立案侦查了,建议积极联系律师,听取律师的意见。侦查阶段是证据形成的主要时期,律师的介入会非常有利于维护您的合法权益。最后,希望您的麻烦得到圆满解决。
    • 口角矛盾冲突打了对方几嘴巴是什么责任
      甘肃在线咨询 2022-07-07
      如果构成轻伤以上的伤害,就构成刑事责任。涉嫌故意伤害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罪】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 单位和有没有矛盾?
      重庆在线咨询 2022-10-29
      社保问题建议您详细咨询的当地的社保部门,以获得更加详细准确的解答
    • 会有负债和企业法定代表人有关的矛盾吗
      四川在线咨询 2022-07-26
      根据您的描述,作为法定代表人有利有弊,作如下分析:好处: 第一法定代表人是公司对外的负责人,譬如负责签字,洽谈重要商务的代言人; 第二法定代表人有一定的决策权; 第三可以委托他人代办业务。弊端:第一如公司负债被告,可能会被列入执行名单、限制消费等;第二企业法定代表人一般不得同时兼任另一企业法人的法定代表人。如因特殊需要兼任的,只能在有隶属关系或联营、投资入股的企业兼任,并由企业主管部门或登记主管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