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怕嫁错郎,男怕入错行这句俗语生动地反映了婚姻对女人的重要性。女人的命运在很大程度上与她的婚姻生活密切相关。在不同的时代,人们的婚姻生活具有不同的特点。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受到巨大影响的我国农村妇女的婚姻生活也随之发生变化。我们从6个方面对转型期我国农村妇女婚姻生活的主要变化与特点进行疏理和概括。
择偶的标准与方式:主要考虑个人因素,以亲朋好友的介绍为主
中国传统的门当户对这一择偶标准在今日农村已发生了一些变化。从1991年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研究所的抽样调查来看,农村地区,人们选择配偶的标准已将对方的个人因素放在家庭因素之上(在男、女方择偶因素中个人因素所占的比重分别高达87%和77%)。无论是男方还是女方,在挑对象时都首先考虑对方的人品,其次是外貌。显然,这种以个人因素为主的择偶观念与做法反映了人们对个体素质的重视,具有一定的进步性。在我国农村大多数地区,虽然父母包办婚姻的现象已不太普遍,但是由于男女交往的范围有限,他们在选择配偶时仍然以父母、亲属的介绍为主,朋友们的介绍为辅。
婚姻自主权和决定权:大部分由自己做主和决定
男女在婚姻决定方面所拥有的自主权的大小,是衡量婚姻地位的一个重要指标。据上海社会科学院1996年对四地1605对农村夫妻所作的抽样调查,农村改革以前结婚的夫妻,由父母做主的占绝大多数。而改革以后结婚的夫妻,其婚姻的自主程度明显上升,由过去的38%上升为57%。另据1991年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研究所的调查表明,农村婚姻中属于自我决定父母同意的比例,在妻子们中间高达71%,在丈夫们中间则高达79%。
结婚费用:男女在结婚花费上日趋平衡
结婚是人生中的大事。在中国,传统文化一直是男娶女嫁,男方家庭用于结婚的费用一般都多于女方。这使得花费较少的女方在嫁入男方家庭以后,大多腰杆子不硬。而如今,随着农村社会的进步,人们的婚姻观念已发生很大变化,男女在结婚花费上也日趋平衡。据1991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的调查显示,农村夫妻在结婚时,有46%是男女双方花费差不多,49%仍是男方花费多,只有5%是属于女方花费多。
平均初婚年龄:呈上升趋势,有利于妇女婚姻地位的提高
据国外的一些研究表明,妇女的婚姻地位与初婚年龄成正向关系。1997年,我国农村育龄妇女的平均初婚年龄为23.39岁,比1991年的21.6岁有所提高。农村妇女初婚年龄的上升,不仅有利于晚婚晚育,而且也有利于妇女的学习和工作,更加成熟地为人处事。
婚姻关系中的矛盾与解决方式:孩子和家务往往是矛盾的导火线;由冷战、吵骂最后走向和平共处
我国农村大多数婚姻比较稳定,但是,男女婚后朝夕相处在一起,日常生活中免不了磕磕碰碰。据1996年上海社会科学院的有关调查结果反映,当问到近一年来您俩有无发生争吵时,有43%的农村夫妻回答有。而据1991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的调查,农村夫、妻对平常有无矛盾的评价不尽相同。妻子认为有矛盾的高达72%,而丈夫们对此的认同率仅为35%。看来两性对同一事务的评判标准不尽一样,也许男性们往往愿意将大事化小,对鸡毛蒜皮的小事不予计较;而在妻子们的眼里,任何一点小事都有可能成为冲突的导火线。
在经常发生冲突的原因当中,位于第一的是因为孩子;其次是家务劳动;再次是经济类问题。这些冲突实际上都与女性所承担的家庭责任关系密切。
当发生矛盾时,是要文斗还是武斗?有关的调查资料表明:夫妻们大多采取互不说话的冷战;其次是演奏对吵对骂的交响曲;而丈夫动手打妻子的现象占第三位。
常言道:一日夫妻百日恩。夫妻之间尽管吵吵闹闹,但吵过、骂过、摔过、打过之后日子仍然要过下去。调查显示:冲突过后大多数夫妻们以互相让步(占65%左右)来妥协,也正因为如此,目前大多数婚姻能够在矛盾中稳定、维持和发展。
婚姻质量:大多数对婚姻生活比较满意
中国传统社会的婚姻生活大多是为了生儿育女、传宗接代,夫妻之间的感情因素并不重要。无感情的凑合式婚姻比较普遍。而建国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男、女青年因相爱、有感情而结合在一起。在婚姻生活中人们也更加注重感情等方面的因素。感情生活正逐渐成为夫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成为婚姻的重要内核。
在1996年中国城乡婚姻家庭调查中,被调查夫妻对婚姻生活的4个主要方面、按满意度的高低进行打分评价(即从17打分,1分表示非常不满意,分数依次上升表示满意程度提高,7分表示非常满意),结果是:农村夫妻对感情生活的评价值最高,为5.58;而对物质生活、余暇生活和性生活,平均分值分别为4.81、4.23和4.95。显然,夫妻们对感情生活的满意程度相对比较高。而当进一步要求被调查夫妻对婚姻关系中的平等、独立和和谐这三方面的状况进行同样的打分评价时,农村夫妻的评价值分别为5.70、5.06和5.51。可见,经过时代的变迁,农村夫妻之间的关系也日益变得比较平等、独立和和谐。
拥有一份情深意长、幸福美满婚姻是步入婚姻殿堂的男男女女们所追求和期盼的。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夫妻之间的感情程度和幸福程度究竟如何呢?农村夫妻认为感情很深和较深的为59%,认为一般的为38%。从这不难看出,我国农村夫妻当中绝大多数是有感情基础的,婚姻生活处于比较良好状态的占60%左右。
-
我国妇女文化教育权利最新规定
54人看过
-
完善我国农村新型养老保险试点
285人看过
-
农村医保最新政策变化
145人看过
-
农村房屋确权最新变化
384人看过
-
我国农村妇女在权益保障方面取得进步
248人看过
-
了解最新的农村征地政策变化
397人看过
婚姻自主权指的是拥有自由结婚和自由离婚的权利。结婚自由是指婚姻当事人有依法缔结婚姻关系的自由,任何人不得干涉;离婚自由夫妻有依法解除婚姻关系的自由,不必以他人意志为转移。但婚姻自由不是绝对自由,而是相对自由。行使婚姻自由权,必须在法律规定的... 更多>
-
农村妇女土地权益化解纠纷河南在线咨询 2022-08-11土地管理法16条: 第十六条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由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政府处理。 单位之间的争议,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个人之间、个人与单位之间的争议,由乡级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 当事人对有关人民政府的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接到处理决定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在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解决前,任何一方不得改变土地利用现状。
-
如何化解农村婚姻纠纷湖南在线咨询 2022-05-03对解决农村婚姻家庭纠纷可有以下几点解决方:1、要做好缓和双方矛盾的工作,确保矛盾不进一步恶化。2、要解决双方的矛盾,要在情绪疏导上做工作。3、借助双方共同的熟人,如与双方关系密切的朋友、有较高威望的长辈、单位领导等参与调解。4、抓住主要问题,将双方最大的对立面尽可能消除,其余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5、亲情唤起,亲情唤起是婚姻家庭纠纷化解中最常见、最有效也是最独特的方法,这主要源于婚姻家庭关系的本质和
-
2020年国家实现新农村化广西在线咨询 2021-12-12不,以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为起点的新农村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要组成部分。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完成时,新农村建设的阶段性任务应该完成。然而,2020年不应完成新农村的全面实现。国家农业现代化规划(2016年)-2020年)明确部署了未来五年三农改革行动计划。
-
2019年新婚姻法有哪些新变化新疆在线咨询 2022-05-04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本法是婚姻家庭关系的基本准则。 第二条实行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的婚姻制度。 保护妇女、儿童和老人的合法权益。 实行计划生育。 第三条禁止包办、买卖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 禁止重婚。禁止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禁止家庭暴力。禁止家庭成员间的虐待和遗弃。 第四条夫妻应当互相忠实,互相尊重;家庭成员间应当敬老爱幼,互相帮助,维护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
-
农村嫁城妇女户口新政策广西在线咨询 2022-01-29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切实维护农村妇女土地承包权益的通知》的有关规定,农村妇女无论是否婚嫁都与男性享有一样的土地使用权利、宅基地审批权,嫁城妇女按照相关政策不能申报户口的,原居住地不能收回已有的土地使用权;嫁城妇女及其随母子女的户口都在农村,仍享受村民待遇。 西安市周边部分农村仍按照乡规民约,对嫁城姑娘待遇有差别。借此,呼吁一些农村村委会负责人能树立法律意识,真正做到依法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