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身伤害多伤残等级计算:实际伤残赔偿额等于伤残赔偿总额乘以赔偿责任系数乘以(最高伤残等级伤残赔偿指数加上伤残赔偿附加指数)。残疾赔偿金总额按照法院所在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上一年度人均纯收入标准计算。赔偿责任系数是指交通事故中事故责任方在事故中所占的比例,如果对方负全部责任,则为100%。与具体伤残等级相对应的伤残赔偿指数分别为:1级:100%,2级:90%,依此类推。残疾补偿附加指标:二级10%,三级9%,以此类推。存在一级伤残时,其他等级被吸收。
一、被车撞了十级伤残一共赔多少
被车撞了十级伤残赔偿标准:
1、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为本人工资乘七个月;
2、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十级伤残为每满一年发给0.1个月本人工资,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
3、医疗费,以实际为准;
4、住院伙食补助,每天50元;
5、停工留薪工资,住院期限和医嘱修养期限乘上年度平均月工资;
6、一次性医疗补助金,六乘上年度平均月工资。
十级伤残鉴定标准如下:
1、面部有瘢痕,植皮,异物色素沉着;
2、外伤后受伤节段脊柱骨性关节炎伴腰痛;
3、一手指除拇指外,任何一指远侧指间关节离断或功能丧失;
4、一侧或双侧睑外翻或睑闭合不全行成形手术后矫正者;
5、睑球粘连影响眼球转动行成形手术后矫正者;
6、职业性及外伤性白内障术后人工晶状体眼,矫正视力正常者。
二、交通事故中多个伤残等级如何计算赔偿数额
以最高级别为基准,其他级别按百分比计算。
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一律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标准(GB18667-2002)》。
该标准规定,构成多个伤残等级的残疾赔偿金按照以下公式计算:
C=Ct×C1×(Ih+&sm;Ia,i)(&sm;Ia,i≤10%,i=1,2,3n,多处伤残)
式中符号含义:
C:伤残者的伤残实际赔偿额;
Ct:伤残赔偿总额,按其中最高一个级别计算。
C1:赔偿责任系数,即赔偿义务主体对造成事故负有责任的程度,0≤C1≤1;
Ih:多个伤残等级中最高一个的伤残赔偿指数(比例),用百分比(%)表示,
Ia:伤残赔偿附加指数,即增加一处伤残所增加的赔偿比例,用百分比表示,0≤Ia≤10%。
试计算如下:
1、一个一级,一个二级,一个十级=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赔偿责任系数×20年×(100%+9%+2%)。
2、一个二级,一个三级,一个十级=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赔偿责任系数×20年×(90%+8%+2%)。
-
多处伤残被扶养人生活费赔偿系数怎么计算
356人看过
-
多个伤残等级系数赔偿计算方法是哪些?
166人看过
-
医疗事故伤残等级计算系数
372人看过
-
交通事故伤残赔偿老人赡养费计算伤残系数吗
219人看过
-
伤残为一级的系数为多少
288人看过
-
工伤有多个残疾级数怎么赔
373人看过
残疾赔偿金,是指受害人因道路交通事故致残,不仅影响了其以后的生活能力,而且影响了其获取经济收入的能力,为了维持生活,需要对其进行生活补助,由相关责任人按照一定的标准对这项生活补助费用进行的赔偿。 残疾赔偿金是维持受害人生活的保障,是道路交通... 更多>
-
是怎么计算的伤残系数?云南在线咨询 2022-12-09伤残系数,伤情评定为一级伤残的,按全额赔偿,即100%;二至十级的,则以10%的比例依次递减。多等级伤残者的伤残系数计算,参照《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GB18667-200 2)附录B的方法计算。也就是二级伤残按照百分之九十赔偿。如果多处伤残会有一个计算公式,例如一处十级,一处九级。不是简单的按照百分之10加上百分之二十的赔偿。二十按照公式的计算得出一个系数,用全部赔偿金乘以这个系数得出
-
伤残系数计算标准海南在线咨询 2023-09-24受害人所适用的伤残系数计算标准为:一级伤残为100%,二级伤残为90%,以此类推,十级伤残为10%。根据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出台的司法解释规定,残疾赔偿金根据受害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或者伤残等级,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标准,自定残之日起按二十年计算。
-
怎么计算伤残系数,怎么规定的山西在线咨询 2023-01-29伤残系数,伤情评定为一级伤残的,按全额赔偿,即100%;二至十级的,则以10%的比例依次递减。多等级伤残者的伤残系数计算,参照《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GB18667-2002)附录B的方法计算。也就是二级伤残按照百分之九十赔偿。如果多处伤残会有一个计算公式,例如一处十级,一处九级。不是简单的按照百分之10加上百分之二十的赔偿。二十按照公式的计算得出一个系数,用全部赔偿金乘以这个系数得出应
-
-
伤残赔偿计算公式及伤残系数山西在线咨询 2022-10-31根据受害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或者伤残等级,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自定残之日起按二十年计算。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