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被认定为胁从犯的可以减轻处罚。
根据现行法的规定,如果能够证明本人没有犯罪的故意,是在他人的精神强制如常见的暴露隐私,以家人要挟等情况下违背真实意愿,参加到犯罪活动中的,可以减轻处罚甚至免除处罚。
其次,行为人实施的下列行为不能认定为胁从犯:一、行为人身体受外力强制完全失去意志自由的情况下的行为,其行为不能表达其主观意志,不可能具有罪过,不构成犯罪。
可以认定为不可抗力或者紧急避险而不负刑事责任,也就无胁从犯之说;
二、对于先是被迫参加,而后来变被动为主动,积极实施犯罪的,不宜定胁从犯,此时行为人实施犯罪已经是由被动到主动;
三、被诱骗参加共同犯罪的人,不宜直接认定为胁从犯,要具体分析行为人的辨别能力,对结果是否能预料到来确定。
最后,受胁迫而实施犯罪后,在确保人身安全的情况下一有机会就要报警处理,争取能够最大限度地减轻处罚。
受胁迫犯罪与紧急避险有什么区别
我国刑法第21条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从这条规定可以看出,我国刑法并未将受胁迫而为的一切造成损害的行为都认定为胁从犯而以共同犯罪人论处,而是视其社会危害性区别对待的。在行为人受到的胁迫是直接威胁到本人或者他人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安全,或者公共利益安全的危险时,如果行为人造成的实际损害小于他所保护的利益,则行为人的行为应认定为紧急避险,而不应作为胁从犯追究其刑事责任。因此,胁从犯与紧急避险的界限就在于行为人损害的利益是否小于他所保护的利益。
如果是因为受人胁迫,为了保护自己的某种利益,而对第三者的利益造成损害,且这种损害大于其所欲保护的利益时,则属于胁从犯。例如,某甲为了使白己免遭某乙的伤害,在某乙的胁迫下,将某丙开枪打死,则显然超出了紧急避险的范畴,而构成胁从犯,因为一般而言,生命权是大于健康权的。然而,如果某乙威胁某甲如不开枪将某丙打死,则将某甲打死,某甲在这种情况下开枪将某丙打死,是否构成胁从犯呢我们认为,在这种情况下,某甲同样应当构成胁从犯。因为紧急避险与避险过当的界限就在于紧急避险所造成的损害必须小于所避免的损害,即为了保护一个合法利益而损害的另一合法利益,既不能大于,也不能等于所保护的利益,否则就构成避险过当,应当负刑事责任。如果避险过当是因受人胁迫导致的,则行为人构成胁从犯。由于生命权的价值在刑法上都是平等的,因此如果某甲为了保护自己的生命而损害某丙的生命,则当然构成胁从犯,但是可以考虑其受胁迫程度较大而对其免除处罚。
紧急避险是否受刑事处罚
在了解了什么是紧急避险之后,我们再来看看刑法是如何对待紧急避险的,紧急避险是否会受到刑事处罚呢。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一条的规定,紧急避险不负刑事责任。这就是说紧急避险是一种为法律所许可的行为,并不是犯罪,紧急避险人是不受刑事处罚的。但是,值得注意的事紧急避险必须控制必要的限度内,超过这个限度,可能就会改变紧急避险的性质,从而构成犯罪。对此,《刑法》第二十一条专门规定,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根据这款规定,紧急避险如果超过了必要的限度,造成了不应有的损害,就要受到刑事处罚了,但是超过限度的紧急避险毕竟还是包含了紧急避险的成分,其在主观目的上是为了保护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因此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对于一些在职务上、业务上负有特定责任的人,法律对其适用紧急避险有一定的限制,根据《刑法》第二十一条第三款规定,关于避免本人危险的规定,不适用于职务上、业务上负有特定责任的人。因此,如警察等在职务上负有特定责任的人,在本人遭遇危险是,是不能适用紧急避险从而损害他人的合法权益的。
《刑法》第二十八条对胁从犯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对于被胁迫参加犯罪的应该按照他的犯罪情节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
减刑是否适用于强迫劳动罪犯?
179人看过
-
缓刑犯罪分子是否有资格减刑?
202人看过
-
暴力强迫他人出具借条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
488人看过
-
被迫参加犯罪是否能获得减刑?
222人看过
-
是否有强迫交易罪的从犯?
405人看过
-
被判抢劫罪的犯人是否有资格被假释
110人看过
减刑是指对原判刑期适当减轻的一种刑法执行活动。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的,或者有立功表现的,可以减刑。... 更多>
-
缓刑罪犯是否具备减刑资格?贵州在线咨询 2024-11-06刑法第七十八条罗列了可以减刑的四种犯罪分子,包括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和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这表明,减刑的适用范围仅受刑罚种类的限制,而与犯罪性质和罪过形式无关。也就是说,犯罪分子无论犯何种类型的罪、是否故意或过失,只要符合减刑的条件,就可以获得减刑。 缓刑是对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其具备法定条件时,在一定的缓刑考验期限内暂缓其刑罚执行的一项刑罚制度。因此,缓刑不是一个单
-
行为犯是否具有犯罪未遂的资格?新疆在线咨询 2021-09-28具备。行为犯可以有未遂犯,行为犯是以危害行为的完成作为犯罪客观要件齐备标准的犯罪。只要行为人完成了刑法规定的犯罪行为,犯罪的客观方面即为完备,犯罪即成为既遂形态。这类犯罪的既遂并不要求造成物质性的和有形的犯罪结果,它以行为是否实施完成为标志。但这些行为又不是一着手即告完成,这种行为要有一个实施过程,要达到一定的程度,才能视为行为的完成。在着手实施犯罪的情况下,如果达到了法律要求的程度,完成了犯罪行
-
强迫交易罪是否具有强迫行为甘肃在线咨询 2022-10-08强迫交易罪一般不存在未遂形态。敲诈勒索罪存在未遂。行为人使用了威胁或要挟手段,非法取得了他人的财物,就构成了敲诈勒索罪的既遂。如果行为人仅仅使用了威胁或要挟手段,被害人并未产生恐惧情绪,因而没有交出财物;或者被害人虽然产生了恐俱,但并未交出财物,均属于敲诈勒索罪的未遂。
-
被人胁迫所犯的罪是否会被视为犯罪?重庆在线咨询 2024-11-23在特定情况下,犯罪者可能会面临被判处刑事责任的风险,但在通常情况下,他们的刑罚会相应减轻或免除。根据我国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条款,对于在受到压迫和威胁的情况下参与犯罪活动的人员,我们称之为“胁从犯”。具体而言,依据《刑法》第二十八条的规定,对于这些被胁迫参与犯罪的人员,应根据他们的犯罪情节予以适当减轻或免除处罚。胁从犯的核心特征在于,他们参与共同犯罪并非出于自身意愿,换句话说,他们并未
-
罪犯减刑资格要求台湾在线咨询 2024-11-13只有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才可以享受减刑,这说明减刑的适用对象仅限于特定刑罚种类,而与刑期长短、犯罪性质等无关。无论犯罪分子的犯罪行为是故意还是过失,是重罪还是轻罪,是危害国家安全罪还是其他刑事犯罪,只要符合减刑的法定条件,就可以减轻刑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