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法股东表决的原则是什么意思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4-07-29 17:04:26 266 人看过

一、公司法股东表决的原则是什么意思

1.公司法股东表决的原则,是指在公司治理中,股东通过参与股东会议,就公司重要事项进行表决时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其核心在于确保股东权益的平等、公正与有效行使。

2.《公司法》明确规定了股东表决的基本框架,包括表决权的行使方式、表决程序的设定以及特定决议通过所需的表决权比例等。

这些原则旨在维护公司的正常运营秩序,保护股东的投资利益,促进公司的长远发展。

二、公司法中股东表决权如何行使?

在《公司法》框架下,股东表决权的行使方式主要遵循以下规则:

1.按出资比例行使:一般情况下,股东按照其出资比例享有相应的表决权,即一股一票原则。这是股东表决权行使的基本方式,体现了股东权益与其出资额的直接关联。

2.公司章程特别规定:虽然《公司法》规定了按出资比例行使表决权的一般原则,但允许公司章程作出特别规定。

例如,公司章程可以约定按照股东人数行使表决权(即人数决),或者对特定事项的表决权行使方式作出特别安排。

3.特定决议的表决权比例要求:对于修改公司章程、增加或减少注册资本公司合并、分立、解散或变更公司形式等重大事项,《公司法》规定必须经代表三分之二以上表决权的股东通过。

三、公司法股东表决规定及注意事项

在行使股东表决权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遵守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股东在行使表决权时,必须严格遵守《公司法》及公司章程的相关规定,确保表决程序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2.关注表决事项的实质性影响:股东在参与表决前,应充分了解表决事项的实质性内容及其对公司未来发展的可能影响,以便作出明智的决策。

3.维护公司利益和股东权益:股东在行使表决权时,应始终以维护公司利益和股东权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避免因个人私利而损害公司或其他股东的合法权益。

4.合理利用表决权代理和累积投票等制度:股东可以合理利用表决权代理和累积投票等制度,提高自己在股东会议中的影响力,更好地维护自己的权益。

5.注意表决结果的法律效力:股东会议的表决结果一旦形成,即具有法律效力。股东应认真对待每一次表决机会,确保自己的表决意见能够得到有效表达。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19日 13:52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法律综合知识相关文章
  • 股东表决权行使原则有哪些
    股东表决权行使原则为一股一表决权原则。依股份平等原则,每一股份所蕴含的表决权和表决力是完全平等的,为便于计算和比较诸股东表决权之大小,遂有一股一表决权原则之承认。但是,股东大会作出修改公司章程、增加或者减少注册资本的决议,以及公司合并、分立、解散或者变更公司形式的决议,必须经出席会议的股东所持表决权的三分之二以上通过。《公司法》第103条股东出席股东大会会议,所持每一股份有一表决权。但是,公司持有的本公司股份没有表决权。股东大会作出决议,必须经出席会议的股东所持表决权过半数通过。
    2024-04-27
    207人看过
  • 意思表示生效原则
    无相对人之意思表示:无相对人的意思表示何时生效,民法未设明文规定,解释上应认与意思表示成立之时同时生效。有相对人之意思表示:通过经过四个阶段,一是意思表示的作成,二是意思表示的发出,三是意思表示到达相对人,四是意思表示的意思为相对人所了解。1、对话意思表示:了解原则。对话人为意思表示的,其意思表示,以相对人了解时,发生效力。2、非对话的意思表示:到达原则。(1)到达及撤回。非对话而为意思表示的,其意思表示,以通知达到相对人时,发生效力。但撤回之通知,同时或先于到达者,不在此限。分二点言之:(2)意思表示发出通知后表意人死亡、丧失行为能力,或其行为能力受限制。此时,表意人的意思表示,不因之失其效力。所谓发出,拽表意人已作成使其内心意思表示于外部的行为。非对话的意思表示生效原则是什么到达原则1、到达及撤回。非对话而为意思表示的,其意思表示,以通知达到相对人时,发生效力。但撤回之通知,同时或先于
    2023-08-17
    482人看过
  • 试论股东表决权行使的一般原则
    股东表决权,是指股东通过股东大会上的意思表示,可按所持股份参加股东共同的意思决定的权利。股东行使表决权的方式,包括参加股东大会并亲自进行投票行为,或委托他人出席股东大会及代理投票行为等。股东表决权的行使与公司股东(大)会行使职权密切相关。我国现行公司法规定了股东(大)会职权,但并未就股东行使表决权是否应遵循一般原则或负有何种义务等作出规定。本文试做分析如下:在民法上,行为人须负有不损害他人权利与自由的一般义务,股东行使表决权的行为也不例外。值得进一步思考的问题是,除此之外股东行使表决权还应遵循什么一般原则?英国公司法的传统观念认为,股东权利的性质属于财产权,除了受到公共利益的规范,权利人能够用该权利做他喜欢的任何事情。沃尔顿大法官于1974年在NorthernContiesSecritiesLtd.V.JacksonandSteepleLtd.一案中阐明:当某一股东投票赞成或反对某一特定决
    2023-06-09
    176人看过
  • 什么是公司法中三分之二股东表决权
    一、什么是公司法中三分之二股东表决权《公司法》中三分之二以上表决权是指在需要作出某些决议时,需要代表三分之二以上表决权的股东通过,每一个股份就代表一个表决权,而不是按照人数来计算。表决权是公司赋予股东的权利之一,是股东依据公司章程或者其出资比例对于公司的运作进行管理和提出意见及建议的权利。基本上大多数公司都是按照股东的出资比例进行表决投票的计算,但是公司法提倡高度自治,也就是如果公司法章程有规定不按照出资比例进行表决的,可以依据公司章程制定的方式进行。二、股东会决议书怎么写股东会决议书一般包含以下内容:1.股东会召开的时间、地点、参会人员;2.通过的决议的具体内容,表决情况;3.参会人员签订签字、盖章以及签字的时间。《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四十一条召开股东会会议,应当于会议召开十五日前通知全体股东;但是,公司章程另有规定或者全体股东另有约定的除外。股东会应当对所议事项的决定作成会议记录,
    2023-08-08
    325人看过
  • 合同意思表示自治原则法律规定是什么?
    一、合同意思表示自治原则法律规定是什么意思自治又叫合同自愿或契约自由原则就是指在不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前提下,当事人享有充分的合同自由,合同能完全体现当事人自己的意志,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干涉。自愿原则,又称意思自治原则,是指确认民事主体自由地基于其意志去进行民事活动的基本准则。基于意思自治原则,法律制度赋予并且保障每个民事主体都具有在一定的范围内,通过民事法律行为,特别是合同行为来调整相互之间关系的可能性。《民法典》第五条【自愿原则】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原则,按照自己的意思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二、合同意思自治原则的内容有什么意思自治的核心是当事人的自治,是自由实现的主要法律形式。民事立法对意思自治的规定体现在许多方面:一是可以提供选择的机会,增加自由选择的效能。即用共同规则的形式,预先为民事者设定可供选择的行为模式,以规范民事者的自由民事行为。二是为民事者自
    2024-01-06
    228人看过
  • 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会的表决权与股份有限公司股东表决权
    《公司法》对股东行使表决权作了一些原则规定。1、股东会会议由股东按照出资比例行使表决权;但是,公司章程另有规定的除外。在股东会会议上行使表决权,传统的做法是由股东按照出资比例行使。这对出资多的大股东是有好处的,而且看起来也公平合理,所以叫资本多数决原则。但是这种方式也存在缺点,有时候会损害其他中、小股东的利益,或者造成股东会出现独断专行,不利于公司的民主决策。因此公司法规定公司章程可以另行规定行使表决权的方式。这就给公司股东以比较大的自治权,股东在股东会上行使表决权可以按照制订的公司章程规定的方式方法行使,而不必按出资比例行使。这对公司完善治理结构有很大好处。2、股东会的议事方式和表决程序,除本法有规定的外,由公司章程规定。这项规定更大地赋予公司自治,除法律强制性的规定外,公司有权对股东会的议事方式和表决程序自主制订各项规定,法律一般不主动干预。体现私法自治的精神。也为公司根据自己的特点设
    2023-06-09
    342人看过
  • 减持股票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原则吗
    其实减持这个股票术语还是非常好理解的,简单说就是减少手中持有股票的数量。持股比例较高的股东,包括大股东卖出手中股票,降低持股比例就称之为减持,这种行为对股票价格的影响要远远大于中小散户股票减仓。减持对于盘面较小,股价前期上涨力度较大的股票,出现减持公告对股票的利空效益偏高。若是减持的是盘面较大或是大股东、大型投资机构或者国资股减持,股价前期上涨力度较小,出现利空效益的影响较小。具体也需要结合市场情况和其他股票信息情况而定。股票减持作为一种具有较强政策性的改革措施和调控手段,在具体操作中应该遵守以下几项基本原则。1、股票减持一定要有利于建立起长期的经济调控手段。2、股票减持一定要与法律法规和市场发展情况相结合。3、股票减持一定要有利于国有企业优化改进财务结构。4、股票减持一定要有利于证券交易市场的长期稳定和全面发展。5、股票减持一定要有利于提高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和配置资源的效率。6、股票减持一
    2023-02-16
    346人看过
  • 公司法股东代表诉讼原被告是谁
    股东代表诉讼以公司股东为原告。股东代表诉讼,一般是指当公司怠于通过诉讼追究公司机关成员责任或实现其他权利时,由具备法定资格的股东为了维护公司利益,并出于追究这些成员责任或实现这些权利之目的,依据法定程序代表公司提起的诉讼。一、股东派生诉讼和直接诉讼有什么区别股东派生诉讼与股东直接诉讼的区别:1、原因不同。简单来说,股东衍生诉讼只有在公司自身权利受到侵犯,因法定原因未起诉时,股东才能以自己的名义提起诉讼,而股东直接诉讼的原因是股东的个人权利受到侵犯,股东以自己的名义提起诉讼;2、诉讼的性质是不同的。股东提起衍生诉讼的权利是股东监督、纠正公司不适或者违法行为的权利,应当是共同利益的权利。股东直接诉讼是股东为自身利益提起的诉讼,本质上是一种自我利益;3、诉讼权因人而异。一方面,衍生诉讼的提起权源于股东作为股东的地位,即出资人;另一方面,衍生诉讼的提起权源于股东作为公司代表的地位。直接诉讼的提起权
    2023-03-05
    212人看过
  • 股东担保决议回避原则是什么?
    一、股东担保决议回避原则是什么?1、“为股东提供担保”。股东涉及公司为其提供担保事项进行表决时,应当回避,若该股东违反该项规定从而形成的股东会决议,其表决将被认定无效。2、“与股东自我交易”。在股东(大)会,决定批准公司是否可以与股东之间进行交易时,该股东不得行使表决权。3、“让股东取消资格”。股东未履行出资义务或者抽逃全部出资,经公司在合理期限内催告缴纳或者返还后,股东拒不履行的,股东会可以决议解除该股东的股东资格。决议过程中,该股东不得以其所持有的股份进行表决。4、上市公司董事与董事会会议决议事项所涉及的企业有关联关系的,不得对该项决议行使表决权,也不得代理其他董事行使表决权。二、适用股东表决权回避的注意事项1、违反股东表决权排除的股东会决议并不当然导致公司对外担保合同无效。目前尚无相关法律依据规定违反股东表决权回避的决议属于无效决议,首先《公司法》16条虽然规定了该回避制度,但是并未
    2023-04-13
    327人看过
  • 公司的法人代表是什么意思,公司法人代表承担什么责任
    公司的法人代表是公司授予行使法人权利的自然人,公司的法人代表行为所产生的权利义务由法人享有和承担,公司法人代表承担的责任包括经营过错向法人承担民事赔偿责任,违法行为受到民事制裁等。一、公司的法人代表是什么意思公司的法人代表是公司授予行使法人权利的自然人。包括法定代表人、法定代理人和授权委托人。法人代表根据法律,其行为被视为法人的行为,其行为所产生的一切法律权利和义务由其所代表的法人享有和承担。根据产生方式,法人代表有以下三大类:1.法定代表人其行为无需另外的确认和授权,即可被认为是法人的行为。2.法定代理人即根据法律规定,在特定条件下,通过一定手续或外在表现形式,其行为视为法人的行为,如法人终止时的清算组。3.授权代表根据书面或者非书面协议,或者根据表见代理的形式,其行为被视为法人的行为。二、公司法人代表承担什么责任公司法人代表承担的责任:1.因经营过错向法人承担民事赔偿责任。根据法律规定
    2022-07-01
    211人看过
  • 《公司法》如何规定股东的表决权
    如何在公司法中规定股东的表决权;但是,除公司章程另有规定外。股份有限公司出席股东大会,所持每一股份有一表决权。但是,公司持有的股份没有表决权。公司法第四十二条股东会会议由股东按照出资比例行使表决权;但是,除公司章程另有规定外第103条股东出席股东大会时,所持每一股份有一表决权。但公司所持股份无表决权股东大会决议必须经出席会议的股东过半数表决通过。但是,股东大会修改公司章程、增加或者减少注册资本的决议,以及合并、分立的决议,公司解散或变更公司形式必须经出席会议股东三分之二以上表决权通过
    2023-05-07
    252人看过
  • 股东表决权在公司法中的规定
    股东一般会成立股东大会,而且公司的表决权一般由公司章程规定。公司章程没有股东表决权的,股东按照出资比例行使表决权,在公司实际出资的比例代表表决权的比例。表决权的行使方式:1、按出资比例行使表决权;2、一人一票;3、累积投票制;4、一人一票,全体合伙人过半数通过;5、采用了双重多数标准。新公司法关于股权转让的规定:第七十二条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之间可以相互转让其全部或者部分股权。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权,应当经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股东应就其股权转让事项书面通知其他股东征求同意,其他股东自接到书面通知之日起满三十日未答复的,视为同意转让。其他股东半数以上不同意转让的,不同意的股东应当购买该转让的股权,不购买的,视为同意转让。经股东同意转让的股权,在同等条件下,其他股东有优先购买权。两个以上股东主张行使优先购买权的,协商确定各自的购买比例;协商不成的,按照转让时各自的出资比例行使优先购买权。公司
    2023-07-01
    95人看过
  • 股东代表诉讼的诉讼原则
    英美法系国家200年来的判例总结出了相对完备的商业判断原则、同时拥有股份原则等股东代表诉讼的诉讼原则,当然,立法永远落后于社会生活的实践,这几项原则也是不断发展的。商业判断原则是美国法院发展出来的免除董事就合理经营失误承担责任的一项法律制度。作为一个判例法理,其至今没有见诸成文法。美国法学研究所《公司治理原则:分析和建议》第4.01条第3项将商业判断原则的内容表述为:如果作出某种决议的董事或经理符合下列3项条件,即使该决议就公司来看是十分有害的,甚至是灾难性的,董事也不对公司承担法律责任:(1)他与该项交易无利害关系;(2)他有正当的理由相信其掌握的有关经营信息在当时的情况下是妥当的;(3)他有理由认为他的经营判断符合公司的最佳利益。虽然美国判例法对于商业判断原则还有其他表述,但其内容与《公司治理原则:分析和建议》基本一致。现在,在理论界它已被认为是一个最具有权威性的定义。商业判断原则的要
    2023-06-05
    384人看过
  • 股东法文诉讼中股东是什么意思?
    近年来,由于公司内部侵权问题,股东代表诉讼案件逐年增加,股东代表诉讼逐渐成为人民法院受理的公司类诉讼纠纷热点之一。股东代表诉讼又称派生诉讼、代表诉讼等,公司利益受到侵害,公司无法起诉,或者公司经营者拒绝以公司名义起诉时,公司股东以自己的名义起诉,得到的赔偿属于公司的诉讼形态。起诉不是以公司名义起的,是以股东自己的名义起的,叫股东代表起诉。公司法没有定义这一点,股东代表诉讼是学术概念,对于这种诉讼案件的原因,必须根据争论的法律关系性质和当事人的诉讼请求来决定。我国公司法为了保护中小股东的权益,规定股东代表诉讼制度,加强董事和公司干部、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的责任,规定滥用职权,违反忠实勤奋义务给公司造成损失的,股东有权提起股东代表诉讼,要求承担赔偿责任。股东持股确权是什么意思股权确认实质上就是股东资格的确认。在设立公司的过程中会有许多法律文件对公司的股东身份、持股比例进行明确,成为公司股权
    2023-08-06
    232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知识导航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是指涵盖法律领域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论、法律制度、法律实务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领域。... 更多>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有表决权的股东是什么意思
      江苏在线咨询 2023-03-04
      股东表决权是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按照持股比例行使表决权。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按照出资比例行使表决权,但公司章程另有规定的除外。 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在行使表决权时,究竟是按实缴的出资比例,还是按认缴的出资比例,并无明文规定。因此,需要公司章程确定或者股东在表决前商定。
    • 爷爷是公司的股东代表的意思是什么
      贵州在线咨询 2022-08-02
      根据《公司法》的规定及原理,能够证明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身份的行为或者文件主要有股东的出资行为、以股东名义实际行使股东权利、公司章程、出资证明书、股东名册和公司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注册登记文件。在一个规范运作的有限责任公司中,以上证明股东身份的行为或者文件应该是一致的,但实践中恰恰相反。因此,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身份认定的真正问题或者说难点就在于在上述行为及文件出现冲突时如何选择一个最合理的认定标准。
    • 公司运营规则表决权是什么意思?
      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11-25
      表决权可以由公司章程规定,如果章程未规定,则依据法律的一般性规定按股权比例确定。公司法修改后,着重鼓励意思自治,公司章程中的内容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者,皆被认为有效。那么公司表决权什么意思,有哪些规定?
    • 2022年股东表决权行使原则是什么
      香港在线咨询 2022-11-25
      股东表决权的行使原则如下: 1、股东所持有的每一股份都有一表决权; 2、公司所持有的公司股份没有表决权; 3、除公司章程另有规定的以外,股东可以按出资比例或认购的股份比例来表决。 4、根据《公司法》第四十二条 股东会会议由股东按照出资比例行使表决权;但是,公司章程另有规定的除外。第一百零三条规定,股东出席股东大会会议,所持每一股份有一表决权。但是,公司持有的本公司股份没有表决权。股东大会作出决议,
    • 股权代持表决权是什么意思?公司的股权和表决权有什么区别
      澳门在线咨询 2022-11-14
      在关于对股权代持的看法上面,理论界比较流行的观点有形式说和实质说两种。形式说认为,从保护交易安全的角度出发,应仅将名义出资人视为公司股东。而实质说则认为,从当事人意思自治角度出发,只要没有触及法律的禁止性规定或公共道德、公序良俗,交易当事人的真实意思应尽量予以满足和保护,而不能简单地凭登记或公示片面的违背交易者的真实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