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认定转化型聚众抢劫共同犯罪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8-08 00:50:29 303 人看过

转化型抢劫罪共犯的认定,应当仅仅围绕行为人对当场实施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主观意志和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之目的进行运用证据,进行确定。二人以上的行为人共同实施盗窃、诈骗、抢夺时,其中一人为抗拒抓捕而当场使用暴力,该行为人转化为抢劫罪,而其他行为人知情而未阻止的,也转化为抢劫罪。

转化型抢劫罪的前提

转化型抢劫罪前提

依照刑法典第269条的规定,行为人必须是先犯盗窃、诈骗、抢夺罪,而不能是先犯其他犯罪,这是适用该条的前提条件。实施中也存在着把先行实施其他性质的违法犯罪作为适用现行刑法典第269条前提条件的观点和做法。例如有的学者认为,盗伐树木过程中为抗拒抓捕或为护住所盗伐的树木而对护林人员实施暴力或暴力威胁的,属于现行刑法典第269条的前提条件。这不符合立法原意。因为该条载明是要先犯盗窃、诈骗、抢夺罪,这些都是侵犯财产罪,其犯罪对象与客体均不同于盗伐林木罪,前者犯罪对象为一般公私财物,客体为公私财产权;后者犯罪对象为正在生长中的树木,客体是国家对森林资源的管理活动和林木的所有权。因此,盗伐林木过程中威胁、殴打护林人员的行为,只能作为盗伐林木罪的情节或该罪从重处罚的情节来看待,如果因盗伐而重伤或杀害护林人员的,则又构成了故意伤害或故意杀人罪,而不能对这种案件即现行刑法典第269条定抢劫罪。

行为人必须实施了盗窃、诈骗、抢夺三种犯罪行为,这是成立本罪的前提条件。这里,我们要注意区别盗窃行为与盗窃犯罪行为、诈骗行为与诈骗犯罪行为抢夺行为与抢夺犯罪行为之不同。从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盗窃罪,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罪,第二百六十七条抢夺罪所规定的法条来看,其根本区别在于是否达到法律规定的最低定罪标准,即数额较大(依法应当认定为多次盗窃除外)。若行为人实施上列行为虽未达到数额较大,但情节严重,能否按转化型抢劫罪处罚。这是目前司法界较具争议的问题。

对现行刑法典第269条的前提条件的含义如何理解,主要体现在盗窃、诈骗、抢夺的财物是否必须达到数额较大,这是前提条件中的关键问题,对此,学术界曾存在有三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盗窃、诈骗、抢夺的财物必须达到数额较大,才能适用刑法典第269条。理由是:刑法典第269条规定的是犯盗窃、诈骗、抢夺罪,而不是实施这些违法的行为,而按照刑法典第264条、第266条、第267条规定,盗窃、诈骗、抢夺行为达到数额较大的才能构成犯罪,因此,适用刑法典第269条的前提条件也必须坚持这一点。如果先前的盗窃、诈骗、抢夺行为未达到数额较大而属于一般违法的,就不能适用刑法典第269条,这时当场使用暴力构成犯罪的,应按照有关的犯罪(如伤害、杀人罪)处理。

第二种观点认为,现行刑法典条第269条的犯盗窃、诈骗、抢夺罪,并非限定财物要达到数额较大。如果财物数额虽未达到较大,但暴力行为严重甚至造成严重后果的,

适用刑法典第269条;但刑法典第269条也不是把数额很小的小偷小摸行为都包括在内,如果先行实施小偷小摸行为,后为窝赃、拒捕、毁证而使用暴力的,不能依照刑法典第269条定抢劫罪,应按其实际情况对暴力行为定伤害罪或杀人罪。

第三种观点认为,从现行刑法典第269条的犯罪性质和危害程度出发,从该条的立法原意及与抢劫罪的协调出发,再考虑到执法协调统一和标准明确一致的需要,适用刑法典第269条定罪时,不应对先行的盗窃、诈骗、抢夺行为的数额作任何限制,它既不要求达到数额较大,也不宜排除数额过小。只要先行实施盗窃、诈骗、抢夺行为(无论既遂还是未遂),为窝赃、拒捕、毁证而当场实施暴力或以暴力相威胁,结合全案又不属于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就都应当按照刑法典第269条定罪,而不应定为其他犯罪。

笔者认为下列的《意见》的做法是最值得肯定的。无论是从立法本义来看还是从司法解释来看,意见这样做都是恰当的。

最高人民法院2005年6月《关于审理抢劫、抢夺刑事案件适用法律问题若干问题的意见》指出:行为人实施盗窃、诈骗、抢夺行为,未达到数额较大,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情节较轻、危害不大的,一般不以犯罪论处;但具有下列情节之一的,可依照刑法第二百六十九条的规定,以抢劫罪定罪处罚:

(1)盗窃、诈骗、抢夺接近数额较大标准的;

(2)入户或在公共交通工具上盗窃、诈骗、抢夺后在户外或交通工具外实施上述行为的;

(3)使用暴力致人轻微伤以上后果的;

(4)使用凶器或以凶器相威胁的;

(5)具有其他严重情节的

孙国利、郑昌济,载《法学评论》1983年第2期

陈兴良等著.《案例刑法教程》(下卷),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78页

高铭暄、王作富主编:《新中国刑法的理论与实践》,河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574~575页

&raq

o;点击箭头返回抢劫罪栏目浏览更多信息,或点击以下文章:

抢劫罪的司法解释和规定

对飞车抢夺的刑事打击政策的演进

携带凶器抢夺以抢劫罪的依据和情形

《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

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入户抢劫的;

(二)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

(三)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

(四)多次抢劫或者抢劫数额巨大的;

(五)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

(六)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的;

(七)持枪抢劫的;

(八)抢劫军用物资或者抢险、救灾、救济物资的。

第二百六十九条

犯盗窃、诈骗、抢夺罪,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8月05日 02:55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共同犯罪相关文章
  • 如何认定转化型抢劫罪
    转化型抢劫罪的成立条件有:1、行为人必须实施了盗窃诈骗抢夺的犯罪行为,这是构成转化型抢劫罪的前提条件行为人如果没有盗窃诈骗抢夺的行为为,直接对被害人实施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手段强行索取财物的就可以直接认定为抢劫罪。2、行为人必须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这是构成转化型抢劫罪的客观条件。3、行为人当场使用暴力或以暴力相威胁的目的是为了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毁灭证据这是构成转化型抢劫罪的主观条件。一、哪些犯罪可以做轻微伤鉴定?以轻微伤鉴定意见作为罪与非罪依据的常见犯罪有:1、转化型抢劫犯罪,行为人实施盗窃、诈骗、抢夺行为,未达到数额较大,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具有下列情节之一的,可依照刑法第二百六十九条的规定,以抢劫罪定罪处罚:(3)使用暴力致人轻微伤以上后果的;2、寻衅滋事犯罪,行为人随意殴打他人,破坏社会秩序,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
    2023-06-28
    432人看过
  • 转化型抢劫罪如何认定
    转化型抢劫罪中既遂与未遂的认定是转化型抢劫罪的成立条件不能机械地以抢劫罪是行为犯作为判定转化型抢劫罪既遂、未遂的基准。转化型抢劫罪是否存在未遂,只能基于法条拟制规定的属性,依照转化罪即抢劫罪的犯罪形态去认定。一、抢劫罪的未遂怎么认定抢劫罪的未遂的认定是行为人实施了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行为,但是尚未非法占有公私财物。抢劫罪的既遂未遂应以行为人的抢劫是否非法占有了公私财物为标准,已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为既遂,尚未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是未遂。二、转化型抢劫罪的认定标准转化型抢劫罪的成立条件有:1、行为人必须实施了盗窃诈骗抢夺的犯罪行为,这是构成转化型抢劫罪的前提条件行为人如果没有盗窃诈骗抢夺的行为为,直接对被害人实施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手段强行索取财物的就可以直接认定为抢劫罪。2、行为人必须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这是构成转化型抢劫罪的客观条件。3、行为人当场使用暴力或以暴
    2023-03-21
    288人看过
  • 如何认定抢劫犯罪转化型和诱骗型
    所谓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即各共犯人必须对共同实施的犯罪有共同的故意和共同的行为,才对共同实施的犯罪承担刑事责任。按照刑法一般理论,凡涉及认定共犯的,必然要考察行为人之间是否存在共同犯罪的故意,这是共同犯罪最为本质的特征。但是并不要求行为人的故意内容与行为内容完全相同时,才成立共同犯罪,而只要行为人就其中部分重合的犯罪具有共同故意与共同行为,就成立共同犯罪。首先,在转化型抢劫罪中,先前的盗窃、诈骗、抢夺的犯罪行为的共同故意较容易认定,而对于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的行为及后面的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行为是否有共同的犯罪故意,是否成立共同犯罪,在司法实践中往往难以把握。因此,转化型抢劫罪中共犯的认定,不仅符合共同犯罪的一般特征,还应当结合犯罪时的客观情形对行为人当场实施暴力或以暴力相威胁的主观意志进行分析。
    2023-03-17
    111人看过
  • 对聚众哄抢罪也应规定转化型抢劫罪
    聚众哄抢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聚集多人公然夺取公私财物的行为。它是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新增设的一个罪种,侵犯的客体与盗窃罪、诈骗罪、抢夺罪侵犯的客体一样,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为更有效地打击侵犯财产犯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九条规定:犯盗窃、诈骗、抢夺罪,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该规定是关于盗窃罪、诈骗罪、抢夺罪转化为抢劫犯罪的规定,而人们通常把它称为转化型抢劫罪。从基本特征上看,聚众哄抢罪与抢夺罪最为相似,二者的区别是聚众哄抢罪具有聚众哄抢的特征,而抢夺罪则是行为人单独夺取他人财物。应该说,聚众哄抢罪的性质比抢夺罪更为恶劣,对公私财物造成的损失更大,社会危害性更为严重,使被害人、群众以及司法机关在同聚众哄抢犯罪作斗争的过程中显得更为困难,且更易遭受暴力或者暴力威胁,这种情况理应受到法律的严厉
    2023-06-11
    427人看过
  • 转化型抢劫罪要如何认定
    符合下列条件认定构成转化型抢劫罪:1、行为人实施了盗窃诈骗抢夺的犯罪行为;2、行为人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3、行为人当场使用暴力或以暴力相威胁的目的是为了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毁灭证据。一、抗拒抓捕是否构成妨害公务罪否构成妨害公务罪,要由司法机关根据具体情节及后果确定。犯罪嫌疑人暴力拒捕不一定构成妨害公务罪,如根据刑法二百六十九条的规定,犯盗窃、诈骗、抢夺罪,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以抢劫罪定罪处罚。二、入室盗窃伤人怎么处理根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入室盗窃的,是盗窃罪中一种法定的从重情节,不论数额多少,即可定盗窃罪。入室盗窃伤人,如果不是出于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毁灭罪证的目的,而是出于其他目的而当场使用暴力或以暴力相威胁的,则不属于转化抢劫,仍按盗窃罪定罪。如果在盗窃的过程中是为了抗拒抓捕而使用暴力或以暴力相威胁的,根据刑法二百六
    2023-06-28
    148人看过
  • 抢劫罪转化犯如何认定
    刑事责任年龄
    抢劫罪的转化犯成立为:犯盗窃、诈骗、抢夺罪,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可以转化为抢劫罪,一般会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第一、二项规定,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一)入户抢劫的;(二)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第二百六十九条规定,犯盗窃、诈骗、抢夺罪,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转化型抢劫罪是什么什么是转化型抢劫罪所谓转化型抢劫罪,根据我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九条的规定:犯盗窃、诈骗、抢夺罪,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以抢劫罪论处。同时我国《刑法》第十七条还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
    2023-08-04
    360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量刑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共同犯罪
    相关咨询
    • 如何认定转化型抢劫共同犯罪?
      福建在线咨询 2022-08-31
      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即各共犯人必须对共同实施的犯罪有共同的故意和共同的行为,才能对共同实施的犯罪承担刑事责任。在转化型中,先前的、诈骗、抢夺的犯罪行为的共同故意比较容易认定,而对于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的行为及后面的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行为是否有共同的犯罪故意,在实践中往往难以把握,不易认定。
    • 如何认定转化型抢劫共同犯罪
      四川在线咨询 2022-08-26
      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即各共犯人必须对共同实施的犯罪有共同的故意和共同的行为,才能对共同实施的犯罪承担刑事责任。在转化型中,先前的、诈骗、抢夺的犯罪行为的共同故意比较容易认定,而对于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的行为及后面的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行为是否有共同的犯罪故意,在实践中往往难以把握,不易认定。
    • 转化型抢劫共同犯罪如何认定
      北京在线咨询 2023-07-22
      转化型抢劫罪共同犯罪的认定,应当结合犯罪时的客观情形对行为人当场实施暴力或以暴力相威胁的主观意志进行分析。共同故意的内容包括故意与故意的结合也包括故意与放任的结合。 《刑法》第二百六十九条,转化的抢劫罪, 犯盗窃、诈骗、抢夺罪,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 诈骗案转化型抢劫共同犯罪如何认定
      江西在线咨询 2022-08-31
      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即各共犯人必须对共同实施的犯罪有共同的故意和共同的行为,才能对共同实施的犯罪承担刑事责任。在转化型中,先前的、诈骗、抢夺的犯罪行为的共同故意比较容易认定,而对于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的行为及后面的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行为是否有共同的犯罪故意,在实践中往往难以把握,不易认定。
    • 怎样认定转化型抢劫共同犯罪
      天津在线咨询 2022-08-31
      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即各共犯人必须对共同实施的犯罪有共同的故意和共同的行为,才能对共同实施的犯罪承担刑事责任。在转化型中,先前的、诈骗、抢夺的犯罪行为的共同故意比较容易认定,而对于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的行为及后面的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行为是否有共同的犯罪故意,在实践中往往难以把握,不易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