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后父母双方都可以成为孩子的抚养权人。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但不直接抚养的一方应当按月支付抚养费给直接抚养一方。
一、《民法典婚姻篇》子女抚养权如何规定
《民法典婚姻篇》子女抚养权的规定如下:
1、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子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
2、离婚后,抚养权一般由父母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法院裁判;
3、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等。
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
二、没有抚养权还要照顾孩子怎么办
没抚养权是能照看孩子的。父母是子女的当然监护人,不会因为婚姻关系的消除而变更。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
三、能自愿放弃孩子的抚养权吗
能自愿放弃孩子的抚养权,但是对于孩子的抚养义务不能放弃。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不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需履行支付抚养费、探望子女等法定义务,不得放弃。
-
父母离婚后孩子的抚养权归谁?——离婚时父亲抚养权的情形
327人看过
-
离婚后,孩子抚养权归谁,孩子怎样才能争取到孩子抚养权
393人看过
-
父母可以争取孩子在离婚后出生抚养权吗
141人看过
-
抚养权争夺战:父母离婚后的孩子
71人看过
-
剥夺父母监护权后孩子抚养权归谁
118人看过
-
父母离婚后子女抚养权归谁,怎么确定子女抚养权
328人看过
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更多>
-
婚后父母给自己买房, 离婚后, 孩子归谁, 孩子抚养权归谁, 孩子跟谁浙江在线咨询 2022-03-082、你父母出的钱如属赠与,没有说明的,也属夫妻共有财产;如属借款,就是共同债务,应该共同偿还。 3、孩子判给你的可能性大。因为对两周岁以上未成年的子女,父方和母方均要求随其生活,一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予优先考虑: (1)已做绝育手术或因其他原因丧失生育能力的; (2)子女随其生活时间较长,改变生活环境对子女健康成长明显不利的; (3)无其他子女,而另一方有其他子女的; (4)子女随其生活,对子
-
后孩子归谁,争取离婚孩子抚养权的证据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10-27一、离婚后孩子抚养权归谁(一)哺乳期内的子女,以随哺乳的母亲抚养为原则;(二)2周岁以下的子女,原则上随母方生活;(三)2周岁以上10周岁以下的子女,由父母双方协商决定子女归哪一方抚养,如果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本着照顾子女利益的原则进行判决;(四)对10周岁以上的孩子,应当征求子女本人的意见决定。二、争取离婚孩子抚养权的证据有哪些除提供一般证明、证据外,还须按照诉讼请求内容提供以下必要证据: 1
-
孩子的抚养权归谁,离婚时怎么争取孩子抚养权,离婚后云南在线咨询 2022-05-06关于孩子的抚养权问题双方可以协商,若不能协商,双方就孩子的抚养权问题可以起诉到法院,法院会根据双方的实际情况如生活环境、工作条件、经济收入、教育背景、小孩年龄等综合情况来判决,总之,孩子的抚养权归谁法院判决的依据和坚持的原则是判给最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的一方,除非一方存在特殊情形。具体而言法院会综合考虑男女双方的工作时间、经济收入情况、住房条件、与孩子相处的时间、家人能否帮忙一起照顾小孩、学历等情
-
孩子十岁后父母离婚, 孩子抚养权归谁, 父母离婚后抚养费应该给多少陕西在线咨询 2022-01-19根据你所描述的情况,双方可以先协商,不能协商一致的,可通过诉讼离婚,关于孩子抚养权,孩子已满10周岁,法院会参考孩子选择,子女抚育费的数额,可根据子女的实际需要、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和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确定。有固定收入的,抚育费一般可按其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比例给付。负担两个以上子女抚育费的,比例可适当提高,但一般不得超过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五十。无固定收入的,抚育费的数额可依据当年总收入或同行
-
孩子归谁,离婚如何争取抚养权?江苏在线咨询 2022-10-26一、离婚孩子抚养权归谁离婚孩子抚养权要考虑以下因素: 1、双方基本条件的取证。夫妻双方的基本条件,如工资、文化学历等方面的差距,比如,尤其是思想品质方面,在争取孩子抚养权时非常重要,因为直接抚养方的思想品质,会直接影响下一代的健康成长。因此,取得这一方面的证据,是比较重要的。 2、双方父母基本条件的取证。很多时候,孩子往往不是夫妻任何一方带,特别对于学龄前儿童,往往是一方的父母带。因此,孩子以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