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供不一致的后果
若所提供之证言自相矛盾,然而经合理之解释能够化解矛盾,即可视为合理情况。
然而如证人故意制造伪证以图陷害他人或掩盖犯罪证据,则将被认定为伪证罪,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之处罚;
若情节严重者,可被处以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之惩罚。《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六十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并处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
(一)隐藏、转移、变卖或者损毁行政执法机关依法扣押、查封、冻结的财物的;
(二)伪造、隐匿、毁灭证据或者提供虚假证言、谎报案情,影响行政执法机关依法办案的;
(三)明知是赃物而窝藏、转移或者代为销售的;
(四)被依法执行管制、剥夺政治权利或者在缓刑、暂予监外执行中的罪犯或者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的人,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有关部门的监督管理规定的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五十三条
对一切案件的判处都要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只有被告人供述,没有其他证据的,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
没有被告人供述,证据确实、充分的,可以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
证据确实、充分,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一)定罪量刑的事实都有证据证明;
(二)据以定案的证据均经法定程序查证属实;
(三)综合全案证据,对所认定事实已排除合理怀疑。
第三百零五条在刑事诉讼中,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对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故意作虚假证明、鉴定、记录、翻译,意图陷害他人或者隐匿罪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二、口供不一致能结案吗
口供不一致能结案,口供不一致,不影响司法机关结案。案件审理的关键是证据但又不仅仅只是口供,只要有其他证据支持犯罪事实存在,司法机关就可以根据犯罪事实和我国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审判之后结案。《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五十五条
对一切案件的判处都要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只有被告人供述,没有其他证据的,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没有被告人供述,证据确实、充分的,可以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
证据确实、充分,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一)定罪量刑的事实都有证据证明;
(二)据以定案的证据均经法定程序查证属实;
(三)综合全案证据,对所认定事实已排除合理怀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一编 总则 第三章 刑罚 第六节 罚金 第五十三条 罚金在判决指定的期限内一次或者分期缴纳。期满不缴纳的,强制缴纳。对于不能全部缴纳罚金的,人民法院在任何时候发现被执行人有可以执行的财产,应当随时追缴。\n由于遭遇不能抗拒的灾祸等原因缴纳确实有困难的,经人民法院裁定,可以延期缴纳、酌情减少或者免除。
-
口供不一致:一审和二审的区别
134人看过
-
口供不一致法院如何判
63人看过
-
两次口供不一致是伪证吗?
59人看过
-
改变口供所带来的后果
161人看过
-
不还月供的后果
194人看过
-
交警队录假口供的后果?
211人看过
-
不同口供可能导致的结果甘肃在线咨询 2024-11-18口录前后不一致可能会导致如下法律后果: 如果证人故意编造证据、意图陷害他人或者隐瞒罪证,他将触犯我国刑法第305条伪证罪名,可能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 如果情况严重,证人可能面临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罚。
-
口供不一致要不要紧?澳门在线咨询 2023-08-26口供不一致能结案,口供不一致,不影响司法机关结案。案件审理的关键是证据但又不仅仅只是口供,只要有其他证据支持犯罪事实存在,司法机关就可以根据犯罪事实和我国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审判之后结案。
-
口供前后不一致会有什么影响江西在线咨询 2024-11-18在证人作证过程中,口供前后不一致的情况可能导致多种法律后果,这主要取决于案件的具体情况和证据的全面性评估。下面将深入探讨这个问题,并分析不同证据类型对此的影响: 当证人证言存在不一致之处,但同时还有其他证据类型,如物理证据、文件证据、音像数据等能够相互映照并构成完整的证据链条时,法院在谨慎考虑后可能会接纳这类证据作为判据。这样,法院可以依靠这些证据来判断证人所述证言的真实性及其可靠性。反之,如果
-
三人以上口供不一致北京在线咨询 2022-02-04三位被告人口供不一至的情况下,派出所认定其为非法拘禁合理吗?如果真是非法拘禁,那么甲、乙、丙三人可以只拘留一人吗?在量刑上又有什么标准1应认定为故意伤害,但派出所认定为非法拘禁应该有其道理,即使错了将来有检察院、法院会纠正的。2无论定何罪,只拘留一人显然不妥3故意伤害3年以下,非法拘禁一般也是3年以下
-
口供只要口供不一致就会没有结案吗?广西在线咨询 2023-11-27口供不一致能结案,口供不一致,不影响司法机关结案。案件审理的关键是证据但又不仅仅只是口供,只要有其他证据支持犯罪事实存在,司法机关就可以根据犯罪事实和我国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审判之后结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