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逃逸事故肇事者坐牢了仍然需要赔偿。交通肇事构成犯罪的,应当同时承担刑事责任和民事赔偿责任,对于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
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可以判缓刑吗
在判断交通肇事逃逸是否能适用缓刑的时候,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一)、首先,交通肇事案件的被告人主观上出于过失,但过失程度不同,罪过轻重有别,应对罪过轻、较轻的人适用缓刑,罪过重、较重的不宜适用缓刑。
(二)、肇事的被告人除罪过小、罪过较小,还应当具有悔罪表现。
结合交通肇事案件的特征,是否具有悔罪表现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肇事后是否主动报警、积极施救、保护现场、将损失限制在最小。根据有关交通法规,驾驶员在发生事故后,对伤者施救、主动报警、保护现场、配合有关机关处理事故是他们的义务,从法学角度讲,这种义务是驾驶员先行行为即肇事行为产生的。违反这些义务,应加重其责任。尽了上述义务,是“悔罪表现”的体现;
2、肇事的驾驶员要能够实事求是的向事故处理部门陈述肇事的具体情况、原因,不推卸责任,不违心规避法律。做到这一点,是被告人认罪、悔罪的表现,否则不能认为是悔罪;
3、在事故处理中,肇事的驾驶员及其家人要能够积极赔偿受害人及其家人的损失。
(三)、针对交通肇事案件的特殊情况,拟判处缓刑的,如未全部赔偿被害人仅是达成赔偿协议的,应当尽量增加缓刑考验期,使其在考验期内约束其赔偿被害人。
对缓刑考验期内,不按协议赔偿被害人又未与被害人达成延期赔偿协议的,可以考虑对其撤消缓刑。在处理交通肇事案件中,有相当一部分案件被害方得不到赔偿,加深了痛苦,而被告人却未履行赔偿义务。
交通肇事案件的被告人主观上出于过失犯罪,一般罪过小,可以考虑尽量多的适用缓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
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
-
交通肇事逃逸逃逸会判缓刑吗?
285人看过
-
交通肇事逃逸会判缓刑吗?
64人看过
-
交通肇事逃逸会判缓刑吗
275人看过
-
交通事故肇事逃逸后,会坐牢吗
130人看过
-
交通肇事逃逸判缓刑吗?
77人看过
-
交通肇事逃逸判缓刑吗?
481人看过
交通肇事逃逸一般会被认定为交通肇事罪。处罚标准有以下两点: 1、发生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更多>
-
交通肇事逃逸会被判缓刑吗?新疆在线咨询 2023-06-07缓刑适用于3年以下有期徒刑(数罪并罚时决定执行的有期徒刑刑期超过3年的情况下,若其中一罪有判处缓刑的量刑,应附加吸收原则,使缓刑不再执行)、拘役、剥夺政治权利以及死刑两个刑度带之间,3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不适用缓刑。 而交通肇事罪规定: 所谓交通肇事逃逸就是行为人在交通运输肇事中具有以下情形并因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 (1)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三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 (2)死亡三
-
交通肇事逃逸会被判缓刑吗青海在线咨询 2023-06-28交通肇事逃逸后,在符合法定情形的情况下,可以适用缓刑。 根据《刑法》第七十二条规定,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但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无再犯罪的危险、宣告缓刑对其所居住社区无重大不良影响的犯罪分子,可以适用缓刑;对前述犯罪分子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根据《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犯交通肇事罪,同时存在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
-
交通肇事逃逸会坐牢吗?山西在线咨询 2021-12-21逃避交通事故构成交通事故罪的,将进监狱,一般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交通事故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即16岁以上、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
交通肇事逃逸会坐牢吗宁夏在线咨询 2022-06-111、交通逃逸事故肇事者坐牢了仍然需要赔偿。 2、交通肇事构成犯罪的,应当同时承担刑事责任和民事赔偿责任,对于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
-
交通肇事被判缓刑能坐牢吗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7-22取保候审是指在刑事诉讼期间,公检法机关对犯罪嫌疑人、刑事被告人采取的强制措施而缓刑是指对触犯刑律,经法定程序确认已构成犯罪、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人,先行宣告定罪,暂不执行所判处的刑罚,由特定的考察机构在一定的考验期限内对罪犯进行考察,并根据罪犯在考验期间内的表现,依法决定是否适用具体刑罚的一种制度。因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后符合法定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但最终判决结果,由人民法院审理确定。取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