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网贷陷阱多诱导过度、超前消费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6-05 11:55:52 361 人看过

随着网络借贷的快速发展,一些P2P网络借贷平台不断向高校拓展业务。部分不良网络借贷平台瞄上了涉世未深的大学生,通过虚假宣传、降低贷款门槛等手段,诱导学生过度消费、超前消费,甚至为此背上高利贷。教育部日前提醒青年学生,要充分认识其中的风险,避免踏入陷阱。

网络借贷在河南省高校是什么情况?如何阻止伸向象牙塔的金融黑手?大学生应树立怎样的消费观?带着这些问题,记者日前走访了河南省多所高校,并请法律界专家为大学生支招,将网络借贷黑手拒之门外。

大学生遭遇不良网贷

P2P是英文person-to-person的缩写,意即个人对个人;P2P网络借贷又称点对点网络借贷,是一种民间小额借贷模式,属于互联网金融产品的一种。如今,网络借贷已走进校园。

不少人可能还记得,今年3月某高校发生的一起由不良校园贷引发的悲剧:大二学生小郑因不堪高额校园贷重负,在青岛跳楼自杀身亡。据校方透露,小郑为偿还网络博彩和炒股欠下的债务,借用、冒用28名同学的身份信息,通过各种网贷平台进行贷款,涉及金额达58.95万元。

此外,还有不少有关校园贷的新闻见诸媒体。比如,有高利贷团伙通过网络借贷平台向大学生提供裸条放款(即借款时,以借款人手持身份证的裸照替代借条),当大学生发生违约不还款时,放贷人以公开裸照等作为要挟逼迫借款人还款;陕西某大学生借款1万元,实际到账只有8000元,剩余2000元作为咨询费扣押,但他需每月按照1万元的借款利息还款,算下来,这位同学贷款的年利息高达39.8%

记者调查发现,河南省高校也或多或少地存在网络借贷乱象。某高校的小王同学说,他们学校以前时常有人在餐厅、寝室门口张贴和发放校园贷款传单。但是近些天,张贴小广告的人突然少了很多,发传单的人也不见了。最近不少学校开始治理不良校园贷,看来效果还是很明显的。小王说。

不良网贷陷阱多

专家提醒,不良校园贷存在诸多风险。比如,高利贷、诱导贷款、提高授信额度易导致学生陷入连环贷陷阱;一些校园借贷平台诱导学生过度消费、超前消费;校园不良网贷平台存在信息盗用风险,被冒用身份者可能面临信用记录被抹黑及追债等问题;校园网贷平台校园代理、层层分包提成等发展模式破坏校园秩序,暴力追债现象威胁学生人身安全。

河南陆达律师事务所律师樊迎祥分析说,一些不良网络借贷平台挖了很多坑,引诱涉世未深又缺乏金融知识的学生往里跳。有的校园网络借贷平台隐瞒或模糊实际资费标准及逾期滞纳金、违约金等条款,有调查显示,约六成平台费率不明确,逾期后每日费率最高与最低相差竟达60倍;看似免息、低息的平台在费率计算方法上暗藏陷阱,以致不少校园贷的年息高达20%以上,成了高利贷;一些网贷平台贷款门槛极低,不考虑学生的还款能力、经济来源,还使用不文明的催收手段向借款学生施加压力。

将网贷黑手拒之门外

如何避开伸向象牙塔的金融黑手?

樊迎祥律师建议,应从规范网络借贷平台、引导大学生健康消费两个方面入手,让不良网络借贷远离校园。

首先,相关部门应规范网络借贷平台业务,严格管控其资金流向和渠道,确保资金合理利用。一方面,应要求借贷平台对大学生的借款资格进行较为严格的审核,对虚假信息审核不实,或对还款能力明显不足的大学生继续贷款,平台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另一方面,应限制网络贷款的利率,特别是针对大学生的借贷利率不能高于一定水平。

其次,校方应引导教育大学生量力消费,充分考虑家庭及本人的经济承受能力,不要因虚荣、攀比导致盲目消费、过度消费、超前消费。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河南省已推出12种资助方式帮助其顺利完成学业。不得不通过校园贷平台借款的学生,一定要擦亮眼睛,详细了解利率、逾期后果等信息,制定合理还款计划,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0月18日 21:45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网贷相关文章
  • 盘点"卡族"消费陷阱
    一卡在手钱被骗走近期,本报不断接到读者打来的热线电话,反映自己办理的各种会员卡、积分卡、优惠卡遭遇了店方欺诈,情况虽然不一而足,但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感觉却是大致相同,钱提前到了人家兜里,咱就被动了,只能任人宰割!读者包先生无奈地说。为此,本报记者多路出击,深入调查,试图揭露出部分会员卡存在消费欺诈的种种现象,从而增强广大读者的消费防范意识和维权意识。目前商家推出的优惠卡分两类。一类是预先支付费用的会员卡,比如美容卡、健身卡,推出此类优惠卡的目的在于吸引消费者持续消费;另一类则是一些大型超市、商场在消费者消费达到其规定的条件后,直接向消费者赠送的会员卡。消费者持会员卡消费时,可以享受一定的优惠,或是采用积分方式获得商家赠送的礼品。这种模式旨在刺激二次消费。相对于后者,预支付费的会员卡最容易埋下隐患,也是最常被人们所诟病。来如春梦不多时卡种:足疗保健卡易上当指数:★★★读者霍先生的母亲家住西
    2023-04-24
    114人看过
  • 消费者上网购物需谨防陷阱
    为帮助消费者减少“双11”期间的网购纠纷,省消费者协会在其官网提醒广大消费者,网购时一定要睁大眼睛,以免上当受骗。引起网购纠纷的主要原因有低价误导、虚假宣传和霸王条款。购物网站上,一些产品以低于市场价一半或者更低的价格出售,这种超低价产品往往有可能是二手货或者残次品、冒牌货。有些产品信息夸大其词,涉嫌虚假宣传,消费者收到实物后,发现与网上看到的相差甚远。还有一些网站的购买合同采取格式化条款的形式,条款中没有退换货说明,有的甚至宣称对售出的商品不承担“三包”责任等,导致买货容易退货难。在网络购物时,特别要注意支付方式。消费者应尽量选择有一定规模的网站、商铺进行购物,在付款前对网站的真实性、可靠性进行分析,包括网址、联系地址、电话、工商执照等信息。在下单前,消费者应关注所购网店商品的照片及品牌信誉度的评定,对货品质量、送货服务等进行全面了解,最好选择比较熟悉的网站购物。同时,要提防虚假宣传,不
    2023-05-01
    147人看过
  • 消费者买房谨防"五证"陷阱和合同陷阱
    专家建议,一要防"五证"陷阱。一个合法正规的房地产开发商,必须具备齐全的"五证"、"二书"。五证是指《国有土地使用权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商品房销售预售许可证》;二书是指《住宅质量保证书》和《住宅使用说明书》。购房前一定要认清房地产公司或中介公司的资质,以免今后受到产权不明的困扰。遇到抵押房、查封房或已出售的房屋等,不仅麻烦,还影响购房的好心情。千万不要受小利诱惑,因为往往这种不符合出售条件的房子都以低价为噱头。二要当心合同陷阱。合同通常都是房地产商拟定的,但对合同的条款仍要仔细看。即使在买房前卖方有过什么承诺,都要以合同的方式确定下来才生效。合同陷阱主要集中在:交付日期、附加条件和不可抗力因素上。对于这几点,在合同签署前要尤其注意。
    2023-04-22
    380人看过
  • 遇见消费陷阱怎么办
    (1)与经营者协商和解;消费者与经营者发生争议后,在自愿、互谅的基础上,通过直接对话,分清责任,达成和解协议,使纠纷得以解决。消费者权益争议的协商和解是一种快速、简便的争议解决方式。(2)请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调解;消费者投诉,是指消费者与经营者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后,请求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调解,保护其合法权益的行为。消费者投诉可以采取电话、信函、面谈、互联网形式进行。但无论采取哪种形式,都要讲清楚以下内容:一是投诉人基本情况。即投诉人的姓名、性别、联系地址、联系电话、邮政编码等。二是被投诉方的基本情况。即被投诉方名称、地址、电话等。三是购买商品的时间、品牌、产地、规格、数量、价格等。四是受损害的具体情况、发现问题的时间及与经营者交涉的经过等。五是购物凭证、保修卡、约定书复印件等。(3)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当自收到申诉书之日起内,认为申诉不符合规定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诉人,
    2023-05-01
    84人看过
  • 港澳游警惕消费陷阱
    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越来越多人喜欢在春节期间去香港、澳门旅游购物。对此,黑龙江省消费者协会提醒消费者,在香港、澳门旅游消费时要提高警惕,一旦陷入消费陷阱,要及时向当地消费者权益保护部门投诉。近年来,大陆游客到香港、澳门旅游购物活动日益活跃,黑龙江省赴香港的游客就由10年前的每年数千人发展为如今的数万人。但随着游客增多,误导消费、强迫购物、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等侵害消费者权益的现象也时有发生。黑龙江省消协提醒,去港澳购买商品时,要选择带有诚信等字样的商家去消费;在购买价格较高的数码商品时要对商品的价格、性能,尤其是商品在国内是否有售后服务等事项进行全面了解,并索要消费和保修凭证;采用刷卡消费方式付款时,要仔细核对划款金额后再确认签名,避免出现划款有误的现象。此外,大陆一些省份的消协还与香港、澳门消委会签有消费投诉合作协议,如消费者在港澳地区遭遇消费侵权,可直接到当地消费者权益保护部门投诉,及时
    2023-04-24
    348人看过
  • 互联网行业的消费陷阱有哪些
    网购消费常见陷阱:1.谨防钓鱼网站尽量选择经营规模较大、信誉等级较高、消费者评价较好的正规电-商,谨防钓鱼诈骗网站。不随意点击网页、手机中的不明链接和弹窗,不随意扫描不明二维码,不轻易将身份证号、银行卡号、手机号码等个人信息提供给他人,更不泄露手机动态验证码;最好使用第三方支付平台,不与卖家私下约定交易方式,不轻信、接受任何直接汇款至个人账户的理由和要求。2.谨防“鱼目混珠”网购时无法看到实物,极易出现假冒伪劣等问题。微信朋友圈买卖风险难控,更易出现假冒伪劣商品,私下交易难以维权;电-商专供商品可能质劣价低。下单前一定要对商品进行详细的了解,货比三家,要密切关注监管部门发布的有关网络商品质量监测通报等信息,注意查看商品的技术参数和相关说明以及商品评价,避免购买到不合格的商品。3.谨防价格猫腻“双十一”期间,电-商往往以降价、打折、满减、送赠品、抽奖等方式吸引消费者,但有些商家会“先涨价再打
    2023-04-21
    182人看过
换一批
#网络侵权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网贷
    词条

    网贷是指个体和个体之间通过互联网平台实现的直接借贷。个体包含自然人、法人及其他组织。网络借贷作为新型借贷平台,贷款公司通常是在线运营,因此它们可以以较低的管理费用运营,并且比传统的金融机构更便宜地提供服务。... 更多>

    #网贷
    相关咨询
    • 拍网贷款短信陷阱
      台湾在线咨询 2022-11-10
      建议报警,如果涉嫌诈骗犯罪,数额较大的,可以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具体量刑看情节。 1、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已于2011年2月21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512次会议、2010年11月24日由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十一届检察委员会第49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1年4月8日起施行。二○一一年三月一日为依法惩
    • 陷阱二:期限超过法定期限
      宁夏在线咨询 2022-10-21
      一些用人单位规定的试用期限过长,如签订一年期劳动合同,试用期却长达6个月。《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合同期限3个月以上不满1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1个月;劳动合同期限1年以上不满3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2个月;3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6个月。”如果劳动合同试用期的约定超过了法律规定的期限,劳动者可以要求变更相应的劳动合同期限,也可要求用人单位对超过部分按照非试用期工资标准
    • XX提醒汽车消费五大陷阱
      广西在线咨询 2022-10-25
      核心内容:去年云南昆明消费投诉共2783件,其中,汽车投诉居前四位昆明消协还总结了汽车消费投诉中的五大陷阱。去年云南昆明消费投诉共2783件,其中,汽车投诉居前四位。汽车本身质量不过关、维修服务质量差等问题,导致汽车投诉上升27.5%。该市消协工作人员分析,去核心内容:去年消费投诉共2783件,其中,汽车投诉居前四位昆明消协还总结了汽车消费投诉中的五大陷阱。去年云南昆明消费投诉共2783件,其中,
    • 诱导消费骗贷2万会被判多久
      江西在线咨询 2022-07-28
      一般的诱导不是违法行为也不是犯罪行为,因为营销的目的就是希望没有消费打算的人进行消费,或者使消费愿望不是很强的人进行消费,特殊情形下对于老年人或者小孩等弱势群体的诱导可能构成不道德的销售行为,对于小孩可能可以通过撤销合同来挽回损失。当然,使消费者陷入错误认识并且出分了自己的财产则可能会构成诈骗。
    • XX提醒消费者不要掉入涂料陷阱
      浙江在线咨询 2022-10-20
      在建材市场,“环保、抗菌、绿色、健康”几乎是每个涂料厂商必备的招牌,商家一个个说得天花乱坠,而消费者依然云里雾里。对此,南昌市装饰行业协会于日前提醒消费者:不要掉入涂料陷阱。一位涂料市场的经销商表示,涂料产品不同于其他消费品,即便从生产厂家生产出来,也只是一种半成品。只有在它刷到墙上或者器物表面,涂料才完成了商品的整个转化过程。但普通消费者并没有这方面的知识和经验,也正是此现状,使得涂料市场出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