徇私枉法罪的表现形式有什么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3-07 11:32:55 434 人看过

徇私枉法罪的表现形式有三种:

1、是对明知是无罪的人使他受追诉。

2、是对明知是有罪的人而故意包庇不使他受追诉。所谓有罪的人,是指构成犯罪且应当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的人。

3、是在刑事审判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

一、工作人员失职应承担什么责任

失职,是指工作人员对本职工作不认真负责,未依照规定履行自己的职务,致使本单位造成损失的行为。渎职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或者徇私舞弊,妨害国家机关的正常管理活动,致使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严重损失的行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犯前款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司法工作人员徇私枉法、徇情枉法,对明知是无罪的人而使他受追诉、对明知是有罪的人而故意包庇不使他受追诉,或者在刑事审判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的,构成徇私枉法罪,徇私枉法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前款罪的,依照前款的规定酌情处罚。

二、法官判错了案子怎么追究责任

首先,法官判错了案子是否成立,要有法律文书所确定下来,如发回重审改判、上级法院受理后改判等等。

其次,如果法官判决错误并造成了一定的损失,应由造成该损失的直接责任人承担损失,而不是由该法官承担该直接损失。案件中所造成的损失,由经重新改判后的责任人承担。

最后,该判断错误的法官具有枉法裁判等违法犯罪行为,所承担的责任是渎职责任,而不是承担案件中的直接损失责任,涉嫌构成徇私枉法罪,是指司法工作人员徇私枉法、徇情枉法;

对明知是无罪的人而使他受追诉,对明知是有罪的人而故意包庇不使他受追诉或者在刑事审判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的行为。

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三、对冤案会如何处理办案人员

对冤案的办案人员的处理是:在民事、行政审判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司法工作人员徇私枉法,对明知是无罪的人而使他受追诉,或在刑事审判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24日 11:43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有期徒刑相关文章
  • 徇私枉法罪的构成要件,徇私枉法罪与诬告陷害罪的区别有什么
    徇私枉法罪的构成要件有:1、该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2、该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在刑事诉讼中徇私、徇情枉法的行为。所谓徇私、徇情枉法,是指出于个人目的,为了私利私情而故意歪曲事实,违背法律,作错误裁判。徇私徇情可以表现为以下几种形式:(一)对明知是无罪的人使他受追诉。(二)对明知是有罪的人而故意包庇不使他受追诉。(三)在刑事审判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3、该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司法工作人员。主要是司法工作人员中从事侦查、检察、审判工作的人员。4、该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过失不构成该罪。犯罪的目的是放纵罪犯或者冤枉无罪的人,动机是徇私、徇情,其具体表现多种多样。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1、对明知是没有犯罪事实或者其他依法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人,采取伪造、隐匿、毁灭证据或者其他隐瞒事实、违反法律的手段,以追究刑事责任为目的立案、侦查、起诉、审判的;2、对明知是
    2024-05-12
    477人看过
  • 徇私枉法罪立案标准是怎样的徇私枉法罪与徇私舞弊的区别
    徇私枉法罪的构成要件有:1.该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2.该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在刑事诉讼中徇私、徇情枉法的行为。所谓徇私、徇情枉法,是指出于个人目的,为了私利私情而故意歪曲事实,违背法律,作错误裁判。徇私徇情可以表现为以下几种形式:(一)对明知是无罪的人使他受追诉。(二)对明知是有罪的人而故意包庇不使他受追诉。(三)在刑事审判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3.该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司法工作人员。主要是司法工作人员中从事侦查、检察、审判工作的人员。4.该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过失不构成该罪。犯罪的目的是放纵罪犯或者冤枉无罪的人,动机是徇私、徇情,其具体表现多种多样。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1、对明知是没有犯罪事实或者其他依法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人,采取伪造、隐匿、毁灭证据或者其他隐瞒事实、违反法律的手段,以追究刑事责任为目的立案、侦查、起诉、审判的;2、对明知是
    2023-02-26
    165人看过
  • 徇私枉法罪与什么罪相近
    徇私枉法罪与包庇罪、徇私舞弊罪、受贿罪等都是有一定的相似之处的。一、徇私枉法罪与受贿罪的区别是什么受贿罪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受贿罪与徇私枉法罪都有徇私情形。但两者也有以下区别:1、犯罪主体的范围不同。前者是国家工作人员,而后者则是国家工作人员中的司法工作人员。2、客体不同。前者破坏了国家正常管理秩序和廉政制度,后者侵犯了国家的司法制度。3、徇私的目的不同。前者是为行贿人谋取利益,后者则是徇私枉法、徇情枉法。二、徇私枉法罪的犯罪主体是什么该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司法工作人员。主要是司法工作人员中从事侦查、检察、审判工作的人员。包括公安、国安、监狱、军队保卫部门、人民检察院中的侦查人员(包括铁路运输检察院、林业检察院等专门检察院的检察人员)、人民法院的审判人员。非上述机关人员或者虽为上述机关中的工作人员但不负有侦查、检察、审
    2023-04-10
    135人看过
  • 区分徇私枉法罪与包庇罪:关键在于行为表现
    徇私枉法罪与包庇罪的区分如下:(一)主体不同。前者主体只能是司法工作人员,即特殊主体;而后者为一般主体,即只要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都可以构成。(二)犯罪手段不同。前者的包庇手段,必须是利用职务之便,通过办案活动实现包庇罪犯的目的。而后者通过作假证明、帮助毁灭罪迹、隐藏或毁灭罪证等手段实现包庇行为,不要求利用职务之便进行包庇。(三)犯罪发生的时间不同。前者的包庇行为,一般发生在判决之前。如果司法工作人员在判决生效之后,实施舞弊行为,放走罪犯使其逃脱惩罚的,则构成私放在押人员罪。而后者实施包庇行为,可以在行为人犯罪后的任何阶段实施,既可能在侦查、预审、起诉、审判阶段实施,也可能在判决之后实施。包庇罪应如何判刑包庇罪的判刑:1、明知是犯罪的人为他们提供隐藏的地方和财产,帮助其逃跑或者伪造证明包庇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2、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2023-08-17
    57人看过
  • 徇私舞弊罪和徇私枉法罪的区别有哪些
    徇私舞弊罪和徇私枉法罪的区别是:前罪主体是行政执法人员,后罪主体是司法工作人员;前罪是利用行政执法的职权,对依法应当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的不移交的行为,后罪是利用司法职权,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追诉或枉法裁判的行为;前罪的客体是行政机关的行政管理、行政执法活动,后罪的客体是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徇私枉法罪的认定(一)司法工作人员如果不是出于徇私、徇情动机,造成错押、错捕当事人的,一般不构成本罪,但应根据不同情节,区别对待。对于出于严重官僚主义,极端不负责,草率从事,造成严重后果的,可按玩忽职守罪论处;对于情节严重,造成一定后果,可由所在单位酌情给予行政处分;对于因缺乏经验,思想方法主观片面,或因任务紧,案件多而粗枝大叶,调查研究不深人细致,事实证据不清,或因政策水平低,缺乏专业能力等原因而造成的,则应作为一般工作错误,给予批评教育,使其总结经验教训,提高政策水平和业务能力,改进工作;必要
    2023-08-04
    407人看过
  • 徇私枉法裁判构成什么罪
    徇私枉法裁判构成徇私枉法罪,司法工作人员徇私枉法、徇情枉法,对明知是无罪的人而使他受追诉、对明知是有罪的人而故意包庇不使他受追诉,或者在刑事审判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一、如何举报徇私枉法?对于他人徇私枉法的行为,可以向公安机关或检察机关直接进行举报,若却有犯罪事实,则应当按照徇私枉法罪的规定进行处罚:司法工作人员徇私枉法、徇情枉法,对明知是无罪的人而使他受追诉、对明知是有罪的人而故意包庇不使他受追诉,或者在刑事审判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二、公安人员伪造证据应当如何定性公安人员伪造证据的定性是,情节严重的涉嫌犯罪,可能适用的罪名是徇私枉法罪。徇私枉法罪是司法工作人员徇私枉法、徇情枉法,对明知是无罪的人而使他受追诉,对明知是有罪的人
    2023-04-05
    250人看过
  • 徇私枉法罪定案的证据是什么,间接证据如何认定徇私枉法罪
    徇私枉法罪定案的证据:徇私枉法罪是指司法工作人员徇私枉法,明知是无罪的人而使他受追诉、对明知是有罪的人而故意包庇使他不受追诉,或者在刑事审判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情节严重的行为。该种案件的认定在证据要求上十分谨慎,直接证据一般有犯罪嫌疑人的供述、原案犯罪嫌疑人(以下简称原案)或者其亲属及中间人的证实等,其他证据一般为间接证据。间接证据如何认定徇私枉法罪在直接证据出现变化的情况下,运用间接证据认定案件就比较困难。为此,可以采取以下途径解决:1、收集书证和有关证人证言,证明犯罪嫌疑人的身份是行使侦查、检察、审判、监管工作的司法工作人员;2、收集证人证言、书证物证,证明原案确实是有罪之人或者是无罪的人,而犯罪嫌疑人却采取伪造、隐瞒、毁灭原有案件的证据或者颠倒黑白制作法律文书,最终使原案逃避法律追究或者被刑罚处罚;3、收集有关知情人的证实,证明犯罪嫌疑人接受原案亲友的约见、吃请、游乐
    2023-12-22
    117人看过
  • 警察徇私枉法是什么罪名
    属于徇私枉法罪,是指司法工作人员徇私枉法、徇情枉法,对明知是无罪的人而使他受追诉,对明知是有罪的人而故意包庇不使他受追诉或者在刑事审判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的行为。该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在刑事诉讼中徇私、徇情枉法的行为。该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司法工作人员,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过失不构成该罪。构成徇私枉法罪的,依据其犯罪情节情节,情节较轻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一、徇私枉法罪的构成要件是什么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所谓司法机关是指行使国家赋予审判和法律监督权力的机关。在我国是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的总称。人民法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依法行使审判权;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依法行使检察权;公安机关是公安机关,负责部分刑事
    2023-02-22
    459人看过
  • 徇私枉法罪枉法裁判罪有哪些不同
    徇私枉法罪枉法裁判罪的不同有:1.犯罪发生的领域不同。徇私枉法罪发生在刑事诉讼的侦查、检察、审判领域之中;而枉法裁判罪则发生在民事、行政审判领域之中;2.犯罪的成立对犯罪情节的要求不同。徇私枉法罪的成立则不以情节严重作为犯罪成立的必备构成要件,只要行为人实施了徇私枉法的行为即构成该罪;枉法裁判罪的成立,不仅要求行为人在民事、行政审判活动中实施了枉法裁判的行为,而且要求必须情节严重。一、法官收受贿赂枉法裁判的处罚是怎样的法官收受贿赂枉法裁判的处罚:司法工作人员徇私枉法、徇情枉法,对明知是无罪的人而使他受追诉;对明知是有罪的人而故意包庇不使他受追诉,或者在刑事审判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二、警察做假笔录什么后果1.警察询问笔录做假,涉嫌徇私枉法罪,依法追究刑事责任。2.徇私枉法
    2023-03-17
    340人看过
  • 徇私枉法罪的量刑标准,徇私枉法罪量刑标准是怎样
    徇私枉法罪的量刑:司法工作人员徇私枉法,明知自己是无罪的人被起诉,明知自己是有罪的人故意包庇不被起诉,或者在刑事审判活动中故意违反事实和法律作枉法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徇私枉法罪是什么概念徇私枉法罪的概念是:司法工作人员徇私枉法、徇情枉法,对明知是无罪的人而使他受追诉、对明知是有罪的人而故意包庇不使他受追诉,或者在刑事审判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的。该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在刑事诉讼中徇私、徇情枉法的行为。《刑法》第三百九十九条,司法工作人员徇私枉法、徇情枉法,对明知是无罪的人而使他受追诉、对明知是有罪的人而故意包庇不使他受追诉,或者在刑事审判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
    2023-08-05
    81人看过
  • 怎么解释徇私枉法罪?
    徇私枉法罪的解释是司法工作人员徇私枉法、徇情枉法,对明知是有罪的人而故意包庇不使他受追诉或者在刑事审判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的行为。徇私枉法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在刑事诉讼中徇私、徇情枉法的行为。徇私枉法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司法工作人员,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徇私枉法罪怎么立案徇私枉法罪有两个立案标准,分别是:1、对明知是无罪的人,采取伪造、隐匿、毁灭证据或者其他隐瞒事实、违背法律的手段,以追究刑事责任为目的进行立案、侦查、起诉、审判的;2、对明知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人,采取伪造、隐匿、毁灭证据的。徇私枉法罪的构成要件是什么1、客体要件。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及国家的司法公正性。司法机关依法办案、严格执法,是实现国家刑事法律所体现的公正与公平的具体过程。如果司法机关工作人员有徇私枉法的行为,则违背了法律的正义要求,严重妨害了
    2023-07-16
    234人看过
  •  徇私枉法罪的法律定义
    徇私枉法罪是指司法工作人员利用职权或职务之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的行为。该罪行的罪犯主要是司法工作人员,包括从事侦查、检察、审判工作的人员,如公安、国安、监狱、军队保卫部门和人民检察院的侦查人员、人民法院的审判人员。虽然该罪行的犯罪主体较多,但本质上都属于司法人员。徇私枉法罪的罪犯是司法工作人员,他们属于一个特殊的群体。这里的司法工作人员应该做详细的解释和规定,即主要是司法工作人员中从事侦查、检察、审判工作的人员,包括公安、国安、监狱、军队保卫部门、人民检察院中的侦查人员、人民法院的审判人员。因此徇私枉法罪的犯罪主体是比较多的,但是其本质上都属于司法人员。徇私枉法罪与司法人员的本质关系徇私枉法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出于私人利益或其他不当动机,故意违背法律原则,对依法应当处理的案件不予处理或者处理结果不公正的行为。司法人员则是指在司法机关中,负责审理案件、执行判决的人员。根据我
    2023-11-07
    107人看过
  • 区分徇私枉法罪和枉法裁判罪的差异是什么?
    徇私枉法罪和枉法裁判罪的区别如下:1、犯罪领域不同。徇私枉法罪发生在刑事诉讼侦查、检察、审判领域,枉法判决罪发生在民事、行政审判领域;2、犯罪的建立对犯罪情节有不同的要求。徇私枉法罪的成立不以情节严重为犯罪成立的必要要件,只要行为人实施徇私枉法,就构成犯罪,枉法判决罪的成立,不仅要求行为人在民事、行政审判活动中实施虚法判决,还要求情节严重。滥用职权罪和徇私枉法罪的区别我国1979年刑法没有规定滥用职权罪,在此后颁行的大量法律法规中,特别是附属刑法规范中多次出现“滥用职权”一语,并逐步明确滥用职权者的刑事责任。1997年修订的刑法规定了滥用职权罪,在立法模式上采用总括式和列举式相结合的方式,即以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条概括性的规定滥用职权罪,以徇私枉法罪,滥用管理公司、证券职权罪,违法发放林木采伐许可罪,放纵走私罪等为滥用职权罪的具体规定,做到了纵横结合,相互协调,形成了对滥用职权行为的定罪和处罚
    2023-07-02
    410人看过
  • 什么是徇私枉法行为
    法律综合知识
    一、什么是徇私枉法行为徇私枉法行为,简而言之,是指司法工作人员在履行职务过程中,出于私利或私情,故意违反法律,对案件进行不公正的处理。1.具体表现为对无罪之人进行不当追诉,对有罪之人故意包庇,或在刑事审判中违背事实和法律作出枉法裁判。2.这种行为严重侵害了国家司法职权的不可亵渎性,是对法律尊严和公平正义的公然践踏。二、徇私枉法罪的构成及表现徇私枉法罪的构成包括:1.主体为司法工作人员,即依法负有侦查、检察、审判、监管职责的人员。2.主观上,行为人需存在故意心态,无论是直接故意还是间接故意,即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导致枉法裁判的结果,却仍希望或放任其发生。3.客观上,则表现为徇私枉法、徇情枉法的具体行为,如伪造证据、毁灭证据、故意包庇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等。具体表现包括但不限于:1.对明知无罪的人,通过非法手段使其受到刑事追诉。2.对明知有罪的人,故意包庇使其逃脱法律制裁。3.在刑事审判中,违背事实
    2024-07-23
    216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种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有期徒刑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的一种,指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人的自由,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有期徒刑是我国适用面最广的刑罚方法。 对于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最高减刑数额为原判刑期的一半。判刑十五年,最多减刑七年六个月。... 更多>

    #有期徒刑
    相关咨询
    • 徇私枉法,什么是徇私枉法
      贵州在线咨询 2021-06-02
      (一)徇私枉法罪的概念徇私枉法罪,是指司法工作人员徇私枉法、徇情枉法,对明知是无罪的人而使他受追诉,对明知是有罪的人而故意包庇不使他受追诉或者在刑事审判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的行为。(一)徇私枉法罪的构成特征1、犯罪客体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所谓司法机关是指行使国家赋予审判和法律监督权力的机关。2、犯罪客观方面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在刑事诉讼中徇私、徇情枉法的行为。所谓
    • 什么是徇私枉法罪如何认定徇私枉法罪
      山东在线咨询 2023-12-06
      徇私枉法罪是指司法工作人员徇私枉法、徇情枉法,对明知是无罪的人而使他受追诉,对明知是有罪的人而故意包庇不使他受追诉或者在刑事审判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的行为。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在刑事诉讼中徇私、徇情枉法的行为。
    • 什么叫徇私枉法罪 徇私枉法罪判多少年
      辽宁在线咨询 2023-06-14
      徇私枉法罪,是指司法工作人员徇私枉法、徇情枉法,对明知是无罪的人而使他受追诉,对明知是有罪的人而故意包庇不使他受追诉或者在刑事审判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的行为。犯本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 招收公务员徇私舞弊罪有哪些表现形式
      江苏在线咨询 2021-10-09
      本罪主体要件:主体招聘公务员,学生不正当行为的主体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和《立法说明》规定的人员。行为是招聘公务员,学生的不正当行为是招聘公务员,学生工作中不正当行为。这里的不正当行为是指利用职权、虚假行为、亲戚朋友的不正当行为、冒充不合格者招聘、招聘、招聘合格者、招聘不合格者、招聘。本罪主观要件。招聘公务员,学生被私人欺诈罪的罪行形式是故意的。这里的故意,是指明知是招收公务员,学生徇私舞弊行为而有意
    • 法官枉法裁判的具体表现形式
      河北在线咨询 2023-07-26
      法官枉法裁判是指司法工作人员在民事、行政审判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情节严重的行为。本罪的主体为特殊主体,即仅限于司法工作人员。实际能构成本罪的主要是那些从事民事、行政审判工作的审判人员,因为只有他们才能利用职权而枉法裁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