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后父母是否仍保留孩子监护权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4-07-30 22:42:50
300 人看过
在离婚情况下,即使亲生父母已经终止了婚姻关系,他们仍然维持着对未成年子女的法定监护责任。
值得注意的是,“抚养”与“监护”这两个法律名词有着本质区别。
尽管父母离婚过程中未能获得子女的抚养权益,然而他们依然保留着监护权,这是毋庸置疑的。
在此基础上,无论孩子被判由哪一方收养,无论其生活环境如何改变,父母双方始终保持其作为孩子监护人的资格,并且必须恪守其对应的监护职责且不得推卸。
《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条
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
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
《民法典》第二十七条
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
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
(一)祖父母、外祖父母;
(二)兄、姐;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扩展阅读
-
离婚后孩子成年,父母是否仍有抚养权?
276人看过
-
孩子三岁离婚后父母监护权争夺
152人看过
-
离婚后,我的孩子是否仍受我监护?
483人看过
-
父母无权监护孩子是否违法?
254人看过
-
孩子的监护权:父母是否有权放弃?
419人看过
-
父母离婚后孩子未成年是否可以做监护人?
450人看过
律师服务
热门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
词条
#法律综合知识
最新文章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成年后父母仍有监护权吗重庆在线咨询 2021-10-13具有完全行为能力,年满18岁,父母就没有监护权了;否则就有,直至具有完全行为能力为止.因此,监护权是否终身视具体情况而定。法律依据分别为民法中对民事行为能力和监护人的规定: 1、民事行为能力的划分10周岁以下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10—18周岁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16—18周岁但能以自己的劳动为生的人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完全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俗称神经病、傻子)不能完全辨认自己
-
离婚后父母监护孩子应该是谁?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1-06-08离婚后,父母仍然是孩子的监护人,《民法典》(2021年1月1日起实施)第一千零八十四条 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 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 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
-
父母离婚后,无抚养权一方是否仍为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新疆在线咨询 2024-12-11一、监护人职责 根据民法典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当然监护人。即使父母离婚,也不会影响法定的监护关系。离婚后的父母仍然是未成年子女的法定监护人,只是扶养义务的轻重有所不同。 二、《民法典》第二十七条父母作为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 如果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去世或没有监护能力,有监护能力的人将按顺序担任监护人。这些人有: (一)祖父母、外祖父母; (二)兄、姐; (三)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
-
父母离婚孩子满18岁监护权重庆在线咨询 2022-02-06监护是针对未成年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设立的,小孩年满18周岁,法院不会考虑孩子的监护权。 关于抚养费问题。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子女抚养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的规定,在校就读的尚未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可以向有给付能力的父母主张必要的抚育费。所以,父母是有义务承担上学费用的,子女可以向法院起诉要求父亲支付。
-
离婚后父母仍有责任为孩子提供养护新疆在线咨询 2024-12-10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条的规定,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不会因为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亲或母亲直接抚养,仍然是父母双方的子女。父母在离婚后仍然有抚养、教育、保护子女的权利和义务。 对于离婚后子女的抚养问题,父母双方可以协议。如果父母双方就抚养问题协议不成,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如果子女已经年满八周岁,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离婚后,子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