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实践中,以下几种情形将被或不被认定为家庭暴力:
1、身体侵害达到持续性和经常性构成家庭暴力。
2、一次性身体侵害但达到一定的伤害后果构成家庭暴力。
3、争吵过程中的、偶发性侵害不构成家庭暴力。
4、互殴不构成家庭暴力。
5、精神损害无证据证实不构成家庭暴力。
一、实施家庭暴力会被判刑吗?
要看该家庭暴力行为是否构成了犯罪。造成何种伤害后果.受害人有权向有关部门提出救助请求和控告.事态严重应及时报公安机关.造成严重后果,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家庭暴力情节恶劣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告诉的才处理);致被害人重伤、死亡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受害人应根据受伤情况,由公安机关或居委会、所在单位出具证明到鉴定部门作伤情鉴定报告,需医治的,应到医治机构就诊并保存好单据。
实施“家庭暴力”,根据情节和后果,根据《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规定,致人轻伤的,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或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予以行政处罚。无过错方有请求的,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一条的规定,还应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虐待是指故意折磨、摧残家庭成员,使其在肉体上或精神上蒙受损害,虐待可表现为积极的、作为的形式,也可表现为消极的、不作为的形式。如打骂、恐吓、限制人身自由、不予衣食、患病不予治疗等。持续性、经常性的家庭暴力,构成虐待。
构成虐待,根据情节和后果作不同的处罚:《刑法》第二百六十条的规定,情节恶劣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告诉的才处理);致被害人重伤、死亡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其行为不构成犯罪的可由公安机关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予以处罚;无过错方有权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一条规定请求损害赔偿。
-
一般情况下什么情况算家暴
181人看过
-
家暴怎样才能认定为家暴
419人看过
-
离婚能否在家庭暴力情况下申请?
295人看过
-
如何才能判定为家暴
245人看过
-
怎么样才能判定家暴行为
455人看过
-
在什么情况下拆迁方案才能生效?
103人看过
家庭暴力是一种违法行为,当发生家庭暴力行为时,受害人及其亲属应当及时向有关机构反映情况。 对家庭成员实施家暴行为,受害方或亲属可以直接向公安机关报案,警方应当到现场进行调查,根据其受害者的受伤情况,及时将受害者送至医院治疗;对于实施家暴者,... 更多>
-
家暴案件什么情况下才能取证?湖北在线咨询 2023-08-18以下几项的家暴取证就可以成立当事人有家暴的行为:受害方可以收集自己在遭受家庭暴力后的报警记录、以及警方的出警及记录,遭受家庭暴力后去医疗机构进行的伤害鉴定、去医院治疗的病历记录或侵害的照片、施暴一方的书面保证或有关录音录像等。
-
哪些情况下的暴力行为可能不被认定为家暴安徽在线咨询 2023-10-17司法实践中,以下几种情形将被或不被认定为家庭暴力: 1、身体侵害达到持续性和经常性构成家庭暴力。 2、一次性身体侵害但达到一定的伤害后果构成家庭暴力。 3、争吵过程中的、偶发性侵害不构成家庭暴力。 4、互殴不构成家庭暴力。 5、精神损害无证据证实不构成家庭暴力。
-
什么情况下才可以辞退员工,在什么情况下能陕西在线咨询 2021-10-23《劳动合同法》第41条有以下情况之一,需要裁员20人以上或裁员不足20人,但占企业员工总数的10%以上的,使用者30天前向工会或全体员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员工的意见后,裁员方案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裁员:(1)根据企业破产法的规定进行重组的;(2)生产经营严重困难的;(3)企业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经营方式调整、劳动合同变更后,仍需裁员的;(4)其他劳动合同立即根据劳动合同的情况,无法履行劳动合同的
-
家庭暴力什么情况下构成宁夏在线咨询 2022-04-04依据法律规定,夫妻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就属于家暴。 据此,夫或妻动手殴打配偶就属于家暴,丈夫动手殴打妻子也属于家暴。 下面是家暴的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 第二条本法所称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
-
什么情况下会构成家庭暴力(包括家暴)?辽宁在线咨询 2022-05-02家庭暴力直接作用于受害者身体,使受害者身体上或精神上感到痛苦,损害其身体健康和人格尊严。家庭暴力发生于有血缘、婚姻、收养关系生活在一起的家庭成员间,如丈夫对妻子、父母对子女、成年子女对父母等,妇女和儿童是家庭暴力的主要受害者,有些中老年人、男性和残疾人也会成为家庭暴力的受害者。家庭暴力会造成死亡、重伤、轻伤、身体疼痛或精神痛苦。 2015年3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印发《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