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劳动法第二十五条规定的情形外,劳动者在医疗期、孕期、产期和哺乳期内,劳动,劳动合同期限届满时,用人单位不得终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的期限应自动延续至医疗期、孕期、产期和哺乳期期满为止。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综合《劳动合同法》第44条和第46条的规定,公司因解散与员工解除劳动合同,并依法支付经济补偿金,是合法的。
公司根据员工实际工作年限计算并支付经济补偿,除经济补偿之外,公司另支付产假工资,这样做是合法的,你的合法权益并未遭到侵害。
哺乳期内,员工是需要正常上班的,只是根据《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第9条,享受一定的哺乳假(也即单位应当给哺乳期内的女是个安排时间哺乳)——对哺乳未满1周岁婴儿的女职工,用人单位不得延长劳动时间或者安排夜班劳动。用人单位应当在每天的劳动时间内为哺乳期女职工安排1小时哺乳时间;女职工生育多胞胎的,每多哺乳1个婴儿每天增加1小时哺乳时间。因为该公司目前遇到的状况是解散,所以女职工哺乳期能够享受的哺乳假也无从谈起,劳动合同终止后,公司实体消灭,职工也无需在哺乳期去公司上班。哺乳期工资是员工根据实际工作应得的劳动报酬,所以,没工作也就不能主张劳动报酬了。
-
病假期间劳动合同解除要赔偿多少
309人看过
-
签订长期劳动合同,单位解除,要赔偿吗
88人看过
-
产假期间的劳动合同解除及赔偿问题
241人看过
-
劳动者在病假期间,用人单位能否单方解除劳动合同?
210人看过
-
解除劳动合同单位该如何计算赔偿数额
295人看过
-
请假期规定下单位如何解除劳动合约
438人看过
产假是指在职妇女产期前后的休假待遇,一般从分娩前半个月至产后两个半月,晚婚晚育者可前后长至四个月,女职工生育享受不少于九十八天的产假。 职业女性在休产假期间,用人单位不得降低其工资、辞退或者以其他形式解除劳动合同。... 更多>
-
解除劳动合同年假补偿如何要求单位补偿浙江在线咨询 2022-08-04未休年休假是日工资的300%,即多余日工资200%。解除劳动合同年假补偿如果单位已经给付了当天的日工资,那么还需要支付200%。第二,用人单位称2015年之前未休的作废,剥夺员工的权利,违反法律规定,当事人自然可以要求单位支付之前的未休年休假待遇。第三,建议与单位协商,协商不成可以申请劳动仲裁。如有需要可以拨打,进行电话咨询。
-
孕期、产期、哺乳期劳动合同到期,如果单位解除劳动合同该如何赔偿云南在线咨询 2022-03-07根据劳动合同法相关规定劳动者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用人单位不得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按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经济补偿金的标准按照劳动者在用人单位的工作年限计算,每满一年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支付一个月工资标准的补偿金,六个月以上不满一
-
如何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合同赔偿江西在线咨询 2022-04-07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双方劳动合同的,应该支付劳动者赔偿金,标准为工作1年支付2个月工资。不满半年的支付1个月工资的赔偿金。如果用人单位拒绝支付的,劳动者可以申请劳动仲裁。《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
-
产假期间合同到期单位可以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吗浙江在线咨询 2022-02-25产假期间如果劳动合同到期,用人单位不得擅自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公司擅自决定解除劳动合同是违法的。劳动者可以通过申请劳动仲裁,撤销用人单位的错误决定。如果劳动者不愿意继续与用人单位保持劳动关系。可以通过向当地的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让用人单位支付《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赔偿金。下面是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劳动者有
-
劳动合同解除单位不赔偿要赔多长时间云南在线咨询 2022-10-09解除劳动合同后,单位未给与补偿,可以在一年内申请劳动仲裁。《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