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刑事回避审理?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9-05 00:40:22 288 人看过

该段内容讲述了刑事诉讼回避的规定及适用条件。如果审判人员、检察人员或侦查人员有本案当事人或其近亲属、与本案有利害关系、担任过本案证人、鉴定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情形之一,就应当自行回避。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也有权要求回避。如果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要求回避,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公安机关应当及时审查,并作出是否回避的决定。如果决定回避,就应当立即停止审理、检察或侦查工作。

以下是刑事诉讼回避的规定及适用条件:

1.如果审判人员、检察人员或侦查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就应当自行回避:

(1)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是当事人的近亲属;

(2)与本案有利害关系;

(3)担任过本案的证人、鉴定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

(4)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处理案件的。

2.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也有权要求回避,如果审判人员、检察人员或侦查人员有上述情形之一。

3.如果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要求回避,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公安机关应当及时审查,并作出是否回避的决定。如果决定回避,就应当立即停止审理、检察或侦查工作。

刑 事 诉 讼 回 避 规 定 及 适 用 条 件

刑事诉讼回避规定及适用条件是刑事诉讼中的一项重要规定,它关系到案件的公正处理和司法公正的实现。根据该规定,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诉讼代理人、翻译人员、鉴定人、勘验人等在特定情况下可以申请回避,包括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当事人近亲属、本人或者其近亲属和本案有利害关系、担任过本案证人、鉴定人、诉讼代理人、翻译人员等角色、与本案当事人或者其近亲属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审判的情形。此外,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诉讼代理人、翻译人员、鉴定人、勘验人也享有申请回避的权利,但需要满足特定条件。在刑事诉讼中,回避制度旨在保证案件的公正处理,防止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诉讼代理人、翻译人员、鉴定人、勘验人等与本案当事人或者其近亲属有利益关系,影响案件的公正处理。

刑事诉讼回避规定及适用条件是确保刑事诉讼公正处理的重要制度。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诉讼代理人、翻译人员、鉴定人、勘验人等在特定情况下可以申请回避。回避制度旨在保证案件的公正处理,防止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诉讼代理人、翻译人员、鉴定人、勘验人等与本案当事人或者其近亲属有利益关系,影响案件的公正处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二十九条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自行回避,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也有权要求他们回避:

(一)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是当事人的近亲属的;

(二)本人或者他的近亲属和本案有利害关系的;

(三)担任过本案的证人、鉴定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

(四)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处理案件的。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3日 09:24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刑事回避相关文章
  • 刑事回避事由(刑事)
    【回避事由】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自行回避,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也有权要求他们回避:(一)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是当事人的近亲属的;(二)本人或者他的近亲属和本案有利害关系的;(三)担任过本案的证人、鉴定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四)与本案当事人有其它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处理案件的。回避的理由刑诉法第28条:(一)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是当事人的近亲属的;(二)本人或者他的近亲属和本案有利害关系的;(三)担任过本案的证人、鉴定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四)与本案当事人有其它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处理案件的。第29条: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不得接受当事人及其委托的人的请客送礼,不得违反规定会见当事人及其委托的人。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违反前款规定的,应当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权要求他们回避。但申请人应当提供证明材料。第192条:原审人民法院对于
    2023-06-11
    71人看过
  • 审判、执行人员的回避理由是什么?
    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在诉讼中,发现审判人员(执行人员)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有权要求他们回避:(1)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与当事人有直系血亲、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及姻亲关系的;(2)本人或者其近亲属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的;(3)担任过本案的证人、鉴定人、勘验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4)与本案的诉讼代理人、辩护人有夫妻、父母、子女或者同胞兄弟姐妹关系的;(5)本人与本案当事人之间存在其他利害关系,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处理的。审判期间回避适用的对象回避适用对象包括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书记员,鉴定人员,翻译人员。《刑事诉讼法》第二十九条规定: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有需要回避情形的,应当自行回避,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也有权要求他们回避。第三十二条本章关于回避的规定适用于书记员、翻译人员和鉴定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可以依照本章的规定要求回避、申请复议。《民事诉讼法》第四十四条规定:审判人员有下列情
    2023-08-06
    198人看过
  • 刑事侦查中的回避程序是什么
    回避程序是关于回避申请的提出、审查、决定是否批准以及对驳回申请回避复议的次序和方式。人民法院开庭时,审判长应当告知当事人有权对有关的司法人员、鉴定人和翻译人员申请回避。在刑事案件的侦查和起诉过程中有关办案人员也应当主动告知当事人有权申请回避。司法人员及其他有关人员遇有法定回避情形时,应当自行提出回避。当事人申请回避以及自行回避应提出回避的理由。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的回避,应当分别由法院院长、检察长、公安机关负责人决定。法院院长的回避,由本院审判委员会决定。申请回避的程序为:1、当事人向法院提出回避申请的,应在案件开始审理时提出,最晚可以在法庭辩论终结前提出,如果超出了这个时间,当事人没有提出申请的,申请回避的权利即丧失;2、法院收到回避申请后,会对回避理由进行审查,并作出是否回避的决定;3、当事人提出回避申请时,应当说明事实和理由,并提交相应证据予以证明。一、行政案件回避由谁决定?
    2023-02-20
    493人看过
  • 回避的审查与决定是什么
    回避的审查与决定。根据的规定,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的回避,应当分别由院长、检察长、公安机关负责人决定;院长的回避,由本院审判委员会决定;检察长和公安机关负责人的回避,由同级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决定。另外,参与侦查活动的记录人、翻译人员和鉴定人的回避,由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决定。参与检查活动的书记员、司法警察、人民检察院聘请或指派的翻译人员、鉴定人的回避,由检察长决定。参与审判活动的法庭书记员、翻译人员和鉴定人的回避,由人民法院院长决定。检察委员会讨论检察长回避问题时,由副检察长主持,检察长不得参加。审判委员会讨论院长回避问题时,由副院长主持,院长不得参加。在现实生活当中,目前我们国家对于刑事案件和民事案件在审查过程当中是有回避制度的规定的,也就意味着如果说是属于案件的当事人或者是当事人的近亲属的话,可以由审判人员检查人员侦查人员自行提出回避的申请,也可以写经过他人的申请之后回避。
    2024-01-23
    185人看过
  • 刑事回避和治安回避的区别
    民事和刑事回避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院长担任审判长时的回避,由审判委员会决定;审判人员的回避,由院长决定;其他人员的回避,由审判长决定。 2. 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的回避,应当分别由院长、检察长、公安机关负责人决定;院长的回避,由本院审判委员会决定;检察长和公安机关负责人的回避,由同级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决定。 3. 对侦查人员的回避作出决定前,侦查人员不能停止对案件的侦查。对驳回申请回避的决定,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可以申请复议一次。 因此,民事和刑事回避的决定机关和程序存在一定差异。在民事案件中,回避的决定由审判长作出;而在刑事案件中,回避的决定由院长作出。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一章 任务和基本原则 第十三条 人民法院审判案件,依照本法实行人民陪审员陪审的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三章 第二审程序 第二百三十二
    2024-01-05
    88人看过
  • 什么情况下可以申请回避,刑事案件申请回避的条件是什么?
    1、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自行回避,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也有权要求他们回避:(1)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是当事人的近亲属的;(2)本人或者他的近亲属和本案有利害关系的;(3)担任过本案的证人、鉴定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4)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处理案件的。2、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不得接受当事人及其委托的人的请客送礼,不得违反规定会见当事人及其委托的人。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违反前款规定的,应当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权要求他们回避。3、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的回避,应当分别由院长、检察长、公安机关负责人决定;院长的回避,由本院审判委员会决定;检察长和公安机关负责人的回避,由同级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决定。一、行政检察人员回避的情形有哪些?(一)行政公益诉讼行政机关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诉讼代理人近亲属,或者有
    2023-05-07
    366人看过
  • 刑事回避比较
    刑事回避
    回避的理由第二十八条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自行回避,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也有权要求他们回避:(一)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是当事人的近亲属的;(二)本人或者他的近亲属和本案有利害关系的;(三)担任过本案的证人、鉴定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四)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处理案件的。第二十九条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不得接受当事人及其委托的人的请客送礼,不得违反规定会见当事人及其委托的人。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违反前款规定的,应当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权要求他们回避。G县人民法院在审理一起体罚、虐待被监管人案件时,被害人申请法院审判委员会委员王某、刑一庭庭长刘某、参加本案合议庭的人民陪审员陈某及辩护方提出传唤的证人锁某回避。请问,下列选项中,哪些属于应当回避的人员?(1999年真题)A.审判委员会委员王某B.刑一庭庭长刘某C.人民
    2023-06-11
    227人看过
  • 回避程序(刑事)
    刑事诉讼法
    【回避程序(刑事)】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的回避,应当分别由院长、检察长、公安机关负责人决定;院长的回避,由本院审判委员会决定;检察长和公安机关负责人的回避,由同级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决定。对侦查人员的回避作出决定前,侦查人员不能停止对案件的侦查。对驳回申请回避的决定,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可以申请复议一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十五条当事人和他们的法定代理人申请人民法院院长回避或者院长自行回避的,应当由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并将决定告知申请人。审判委员会讨论院长回避问题时,由副院长主持,院长不得参加。第二十六条应当回避的人员,本人没有自行回避,当事人和他们的法定代理人也没有申请其回避的,院长或者审判委员会应当决定其回避。第二十八条被决定回避的人员对决定有异议的,可以在恢复庭审前申请复议一次;被驳回回避申请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对决定有异议
    2023-06-11
    66人看过
  •  法定回避审判事由
    刑事诉讼法
    本段内容描述了在司法审判中,可能会涉及到一些当事人或其近亲属、与当事人有其他关系、担任过本案证人、鉴定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或者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的人。这些人可能会对案件的公正处理产生影响,因此需要回避。(一)本案的当事人或者是当事人的近亲属的;(二)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处理案件的;(三)担任过本案的证人、鉴定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四)本人或者他的近亲属和本案有利害关系的。 回 避 事 由 二 : 其 他 关 系 有 利 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三条,当事人可以因回避事由二:其他关系有利害而申请回避。如果当事人申请回避,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司法行政机关、行政机关以及其他依法设立的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应当依法处理。回避事由二:其他关系有利害是指当事人之间存在其他利益关系,这些关系可能会影响公正审判或者处理结果的公正
    2023-09-03
    465人看过
  • 刑事案件合议庭回避制度是什么?
    一、刑事案件合议庭回避制度是什么回避制度是指司法人员与其经办的案件或者案件的当事人有某种特殊的关系,可能影响案件的公正处理,因而不得参加处理这个案件的制度。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自行回避,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也有权要求他们回避;(1)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是当事人的近亲属的;(2)本人或者他们的近亲属和本案有利害关系的;(3)担任过本案的证人、鉴定人、辩护人或者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的代理人的;(4)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处理案件的;这些规定也适用于书记员、翻译人员和鉴定人。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有类似规定。审判人员的回避,由本院院长决定;院长的回避,由本院审判委员会决定。二、合议庭的组成有怎样的原则1.在审判第一审案件的时候,基层的人民法院应当是要有三个审判员,或者是一个审判员,加上两个人民陪审员,三个人共同组成合议庭进行对案件的审理
    2024-01-21
    315人看过
  • 民事案件审判人员回避的程序是什么?
    (一)是本案当事人或者当事人、诉讼代理人近亲属的;(二)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的;(三)与本案当事人、诉讼代理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对案件公正审理的;(四)审判人员接受当事人、诉讼代理人请客送礼,或者违反规定会见当事人、诉讼代理人的,当事人有权要求他们回避。还不起信用卡法院立案后审判人员需要自行回避的情形有哪些(一)是本案当事人或者当事人近亲属的;(二)本人或者其近亲属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的;(三)担任过本案的证人、鉴定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翻译人员的;(四)是本案诉讼代理人近亲属的;(五)本人或者其近亲属持有本案非上市公司当事人的股份或者股权的;(六)与本案当事人或者诉讼代理人有其他利害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审理的。《民事诉讼法》第四十四条,审判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自行回避,当事人有权用口头或者书面方式申请他们回避:(一)是本案当事人或者当事人、诉讼代理人近亲属的;(二)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的;(
    2023-07-06
    438人看过
  • 回避怎么处理,延期审理吗
    一、回避延期审理吗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延期开庭审理:(一)必须到庭的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有正当理由没有到庭的;(二)当事人临时提出回避申请的;(三)需要通知新的证人到庭,调取新的证据,重新鉴定、勘验,或者需要补充调查的;(四)其他应当延期的情形。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九十八条在法庭审判过程中,遇有下列情形之一,影响审判进行的,可以延期审理:(一)需要通知新的证人到庭,调取新的物证,重新鉴定或者勘验的;(二)检察人员发现提起公诉的案件需要补充侦查,提出建议的;(三)由于申请回避而不能进行审判的。二、诉讼中止与延期审理的区别1、适用范围不同。诉讼中止可以发生于诉讼程序开始以后一直到判决作出以前的任何诉讼阶段,而延期审理则只能适用于开庭审理阶段。2、适用效果。诉讼中止将造成本案诉讼程序的中途搁置,受诉法院和当事人、其他诉讼参与人就
    2023-04-29
    270人看过
  • 公务员政审回避关系是什么
    一、国家公务员有下列关系之一者,必须实行回避:1、夫妻关系;2、直系血亲关系,包括祖父母、外祖父母、父母、子女、孙子女、外孙子女等;3、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包括兄弟姐妹、堂兄弟姐妹、表兄弟姐妹,叔伯姑舅姨、侄子女、甥子女等;4、近姻亲关系,包括配偶的父母、配偶的兄弟姐妹及其配偶、子女的配偶及子女配偶的父母、三代以内旁系血亲的配偶。二、国家公务员凡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和近姻亲关系的,不得在同一机关担任双方直接隶属于同一行政首长的职务或有直接上下级领导关系的职务,也不得在其中一方担任领导职务(部门正职或副职)的机关所属企事业单位担任领导职务或从事监察、审计、人事、财务工作。同时各级各部门在选调人员时,也要避免选调同乡同学到一个单位任职。国家公务员执行公务时,涉及本人或者涉及与本实施意见回避范围所列亲属关系人员的利害关系的,必须回避。担任市区、镇两级党委、政府正职领导职务
    2023-06-01
    442人看过
  • 民事回避理由包括了什么
    《民事诉讼法》第45条规定第四十五条,审判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必须回避,当事人有权用口头或者书面方式申请他们回避:(一)是本案当事人或者当事人、诉讼代理人的近亲属;(二)与本案有利害关系;(三)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对案件公正审理的。前款规定,适用于书记员、翻译人员、鉴定人、勘验人。上述材料中被告没有权利去申请回避的,因为根本不知道或者不能证明法官与原告是否有何种关系。其次如果有权利申请,被告要求书面回复,是否书面回复还是口头回复应该由人民法院决定根据民诉的第48条规定一、回避的法律后果在当事人提出回避申请到法院作出是否同意申请的决定期间,除案件需要采取紧急措施外,被申请回避的人员应当暂停执行有关本案的职务。法院决定同意申请人回避申请的,被申请回避的人退出本案的审理或诉讼;法院决定驳回回避申请而当事人申请复议的,复议期间,被申请回避的人员不停止参与本案的审判或诉讼。二、回避的程
    2023-04-03
    428人看过
换一批
#刑事诉讼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刑事回避是指与案件有法定利害关系或者其他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处理关系的人员及机构,不得参与该刑事案件的处理的一种刑事诉讼制度。我国的回避制度不仅适用于审判人员,而且也适用于检察人员、侦查人员,甚至适用于书记员、鉴定人、翻译人员等。... 更多>

    #刑事回避
    相关咨询
    • 法院审判刑事回避理由是什么样的
      湖北在线咨询 2022-07-14
      参加过本案侦查、起诉的侦查、检察人员,如果调至人民法院工作,不得担任本案的审判人员,该规定适用于法庭书记员、翻译人员和鉴定人凡在一个审判程序中参与过本案审判工作的合议庭组成人员,不得再参与本案其他程序的审判,该规定适用于法庭书记员、翻译人员和鉴定人参加本案侦查的侦查人员,如果调至人民检察院工作,不得担任本案的检察人员该规定适用于人民检察院书记员、司法警察和人民检察院聘请或者指派的翻译人员和鉴定人
    • 法院审理刑事案件中的刑事回避有什么规定?
      贵州在线咨询 2021-06-29
      在法院审理刑事诉讼中回避规定是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在遇到法律规定的四种情形时,应当自己向所在机关提出回避的申请。如果明知自己应当回避而不自行回避或者不知道、不认为自己具有应当回避的情形,因而没有自行回避的,被害人、自诉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被告人和他们的法定代理人有权要求他们回避。
    • 刑事审判申请回避如何处理
      山西在线咨询 2022-07-18
      当事人不能随意要求审判人员回避,只能在出现了民事诉讼法第40条规定必须回避的情形,而且审判人员又没有自行回避的情况下,才可以提出回避申请
    • 被申请了刑事回避了,刑事二审法院回避情况是哪些
      河南在线咨询 2022-07-27
      参加过本案侦查、起诉的侦查、检察人员,如果调至人民法院工作,不得担任本案的审判人员,该规定适用于法庭书记员、翻译人员和鉴定人;凡在一个审判程序中参与过本案审判工作的合议庭组成人员,不得再参与本案其他程序的审判,该规定适用于法庭书记员、翻译人员和鉴定人;参加本案侦查的侦查人员,如果调至人民检察院工作,不得担任本案的检察人员;该规定适用于人民检察院书记员、司法警察和人民检察院聘请或者指派的翻译人员和鉴
    • 一审回避并且法院回避刑事案件要怎么做?
      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7-29
      法院整体回避具有程序上的可操作性。民事诉讼法第三十七条规定,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由于特殊原因,不能行使管辖权的,由上级人民法院指定管辖。一般而言,特殊原因可能包括两种情形:一是法院的全体法官均须回避;二是有管辖权法院所在地发生了严重的自然灾害。本案中,原告尹某之弟是案件管辖法院的法官,当事人不可能知悉尹某之弟与其他法官的亲疏远近关系,为了排除当事人对民事诉讼程序公正性的合理怀疑,法院的全体法官均须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