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弃行为的后果有哪些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2-28 22:01:33 392 人看过

遗弃行为涉嫌遗弃罪,所带来的后果是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遗弃行为必须达到情节恶劣程度的,才构成犯罪。也就是说,情节是否恶劣是区分遗弃罪与非罪的一个重要界限。

一、遗弃罪有立案标准吗

遗弃罪的立案标准:负有对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且情节恶劣的。

遗弃行为必须达到情节恶劣程度的,才构成犯罪。也就是说,情节是否恶劣是区分遗弃罪与非罪的一个重要界限。

二、离婚遗弃小孩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离婚遗弃小孩的法律后果是需要进行损害赔偿,情节恶劣的构成遗弃罪,人民法院会对其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遗弃罪是指负有扶养义务的人,对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行为。

根据2021年实施的《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一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

(一)重婚;

(二)与他人同居;

(三)实施家庭暴力;

(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

(五)有其他重大过错。

三、母亲不管不问孩子算不算遗弃罪

母亲对孩子不管不问,是否构成遗弃罪,主要看遗弃行为是否达到情节恶劣的程序,根据司法实践经验,遗弃行为情节恶劣是指:由于遗弃而致被害人重伤、死亡的;

被害人因被遗弃而生活无着,流离失所,被迫沿街乞讨的;因遗弃而使被害人走投无路被迫自杀的;

行为人屡经教育,拒绝改正而使被害人的生活陷于危难境地的;遗弃手段十分恶劣的(如在遗弃中又有打骂、虐待行为的)等等。

遗弃罪是指负有扶养义务的人,对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行为。

遗弃行为必须达到情节恶劣程度的,才构成犯罪。也就是说,情节是否恶劣是区分遗弃罪与非罪的一个重要界限。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5日 09:54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重婚相关文章
  •  忽略老年人的遗弃行为可能带来的法律后果
    这段内容讲述老年人被遗弃后应承担的民事赔偿责任以及受害人可以请求的调解和判决。如果遗弃行为情节严重,则可能会被追究刑事责任。主要思想是强调遗弃行为对老年人的伤害以及相应的法律制裁。同时,也提醒受害人可以通过调解和诉讼来维护自己的权益。老年人如果被遗弃,他们应当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在这种情况下,受害人可以请求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以及所在单位进行调解。对遗弃家庭成员的,受害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依法作出支付扶养费、抚养费、赡养费的判决。情节严重的应承担相应刑事责任,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 遗弃老年人的法律责任是什么?遗弃老年人是指在亲人或者监护人去世或者无法照顾的情况下,将其置之不理或者拒绝履行赡养义务的行为。这种行为是违法的,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根据我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规定,赡养人不得遗弃、拒绝抚养老年人。如果赡养人不履行赡养义务,老年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可以要求赡养人履
    2023-08-20
    136人看过
  •  离婚后遗弃行为的法律规定
    遗弃罪是指负有扶养义务的人,对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拒绝抚养,情节恶劣的行为。婚后遗弃行为被视为构成遗弃罪,罪犯需承担刑事责任,并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婚后遗弃行为被视为构成遗弃罪,若被判有罪,罪犯需承担刑事责任,并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遗弃罪是指负有扶养义务的人,对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拒绝抚养,情节恶劣的行为。 遗 弃 罪 需 要 满 足 哪 些 条 件 ?遗弃罪是指负有扶养义务的人,对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拒绝抚养,情节恶劣的行为。根据《刑法》第261条的规定,遗弃罪需要满足以下条件:1. 负有扶养义务:遗弃罪的主体是被扶养人,即需要扶养年幼、年老、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2. 拒绝抚养:遗弃罪要求行为人拒绝对被扶养人提供生活、教育和医疗等方面的必需品和条件。3. 情节恶劣:遗弃罪要
    2023-09-03
    343人看过
  • 构成遗弃行为算遗弃罪吗
    构成遗弃行为不一定算遗弃罪,要看实际行为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的遗弃罪的立案标准,如果满足,那么才能确定该行为是构成遗弃罪的。一、夫妻一方抛弃子女构成遗弃罪吗夫妻一方抛弃孩子是否构成遗弃罪,要看遗弃行为有没有造成情节恶劣的后果,如有对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行为,则构成遗弃罪,没有则不构成,不能仅从夫或妻一方有将孩子抛弃的行为就认为对方构成遗弃罪。二、亲生父母遗弃孩子是否构成遗弃罪亲生父母遗弃孩子是否构成遗弃罪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如果对年幼的或者患病的孩童拒绝扶养,情节恶劣,则具有扶养义务的人就构成遗弃罪;如果是以不扶养儿童的目的,将儿童遗弃在热闹的街区,或者妇幼保健院门口,一般可以认定为遗弃罪。三、母亲不抚养孩子是否属于遗弃罪母亲不抚养子女,不一定构成遗弃罪,需要达到情节恶劣的程度才能被认定为遗弃罪。情节恶劣一般是指被害人因遗弃受重伤或死亡,包括以下情形
    2023-02-19
    477人看过
  • 请列举遗弃的行为。
    遗弃,是指家庭成员中负有赡养、扶养、抚养义务的一方,对需要赡养、扶养和抚养的另一方,不履行其应尽的义务的违法行为。如父母不抚养未成年子女;成年子女不赡养无劳动能力或生活困难的父母;配偶不履行扶养对方的义务等。遗弃以不作为的形式出现,该为而不为,致使被遗弃人的权益受到侵害。1、将需要扶养的人移至危险场所。这里的“危险场所”只是相对于特定的被害人而言。如父母将婴儿置于民政机关门前的,应认为将需要扶养的人移至危险场所。2、将需要扶养的人从一种危险场所转移至另一种更为危险的场所。3、将需要扶养的人遗留在危险场所。4、离开需要扶养的人,如行为人离家出走,使应当受其扶养的人得不到扶养。5、阻碍需要扶养的人接近扶养人。6、不提供扶助,如不提供经历供给、不给予必要照料。母亲遗弃孩子是什么行为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员,应当扶养而拒不扶养,情节恶劣的行为。所谓年老
    2023-07-11
    206人看过
  • 一般遗弃行为与遗弃罪有什么区别
    一般遗弃行为是指情节并不恶劣,后果也不严重的行为,虽不构成犯罪,不能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但也是违法的、不道德的,应给予批评教育或者党团、行政纪律处分。遗弃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被扶养人的,可以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5条的规定,给予治安处罚,即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警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一条【遗弃罪】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2024-05-14
    377人看过
  • 遗弃罪的判决结果会有哪些影响?
    遗弃罪要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构成遗弃罪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对年老、年幼、生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有义务拒绝赡养。情节恶劣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遗弃罪是对年老、年幼、生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行为。遗弃行为必须达到情节恶劣程度才能构成犯罪。为什么要制定遗弃罪(遗弃罪的法条是什么对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且情节恶劣的。遗弃行为必须达到情节恶劣程度的,才构成犯罪。也就是说,情节是否恶劣是区分遗弃罪与非罪的一个重要界限。根据司法实践经验,遗弃行为情节恶劣是指:由于遗弃而致被害人重伤、死亡的;被害人因被遗弃而生活无着,流离失所,被迫沿街乞讨的;因遗弃而使被害人走投无路被迫自杀的;行为人屡经教育,拒绝改正而使被害人的生活陷一危难境地的;遗弃手段十分恶劣的(如在遗弃中又有打骂、虐
    2023-07-07
    484人看过
  •  遗弃行为和遗弃罪的区别及判断
    本文讲述的是诈骗罪案件的相关规定。若诈骗罪相关案件的证据不足,就无法进行立案。对于已经羁押的犯罪嫌疑人,应立即予以释放。根据我国《刑法》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若诈骗罪相关案件的证据不足,就无法进行立案。对于已经羁押的犯罪嫌疑人,应立即予以释放。根据我国《刑法》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遗 弃 罪 的 认 定 标 准 是 什 么 ?遗弃罪是指负有扶养义务的人,对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拒绝抚养,情节恶劣的行为。根据我国《刑法》第261条规定,遗弃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在司法实践中,遗弃罪的认定
    2023-09-03
    160人看过
  • 遗弃行为应承担哪些法律责任
    在一个大家庭里,肩负着赡养、抚养与扶养责任的人员,若未能遵循其应尽的义务,无视那些急需被照料、关爱和援助的亲人的话,将构成严重的遗弃行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关于遗弃罪的相关条款规定,这样的恶劣行径将会受到为期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的严厉处罚。而对于被遗弃方,依照我国现行有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相关法律条款的规定,有资格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并要求支付相关费用如扶养费、抚养费以及赡养费等。《刑法》第二百六十一条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2024-08-03
    254人看过
  • 构成遗弃罪的行为会受到哪些处罚
    构成遗弃罪的行为人会被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本罪的犯罪主体只能是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的人。而且本罪情节恶劣才会构成犯罪,所谓情节恶劣指对被害人长期不予照顾、不提供生活来源的,驱赶、逼迫被害人离家,致使被害人流离失所或者生存困难的;遗弃患严重疾病或者生活不能自理的被害人的,遗弃行为致使被害人身体严重损害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情形。一、多久不管孩子构成遗弃罪法律没有具体规定对孩子多长时间不管不问算遗弃罪,一般是根据案件的具体情节而定。要构成遗弃罪必须是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且情节恶劣的。情节恶劣是指:由于遗弃而致被害人重伤、死亡的;被害人因被遗弃而生活无着,流离失所,被迫沿街乞讨的;因遗弃而使被害人走投无路被迫自杀的;行为人屡经教育,拒绝改正而使被害人的生活陷一危难境地的;遗弃手段十分恶劣的。遗弃行为必须达到情节恶劣程度的,才构成犯罪。情节
    2023-03-10
    401人看过
  • 有遗弃行为的还有抚养权吗
    有遗弃行为的没有抚养权根据刑法的规定: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孩子的抚养权的归属可以由夫妻双方协商确定,但是,有遗弃孩子行为,就意味着会给孩子的健康造成威胁,是不得拥有孩子的抚养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一条【遗弃罪】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2024-05-12
    266人看过
  • 抗辩权行使后果中不利后果有哪些行为
    一、抗辩权行使后果中不利后果有哪些行为1.如果过于膨胀,其性质即会发生恶化。2.如果允许一方随意行使抗辩权,不仅有违抗辩权的立法宗旨,而且将会造成他人权利随意被侵害的恶果。任何权利的范围如果过于膨胀,其性质即会发生恶化,从一定角度讲,范围恶性膨胀的权利的行使,较之不履行义务的行为所给他人权利造成的损害更大。由于抗辩权的行使十分简便,只要单方面地表示拒绝,即可产生抗辩权行使的法律后果,加之,抗辩权是一项私力救济权,因此如果允许一方随意行使抗辩权,不仅有违抗辩权的立法宗旨,而且将会造成他人权利随意被侵害的恶果。因此,有必要对抗辩权的行使给予一定的限制,以平衡双方当事人的利益,体现“法的善良与公正”。二、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抗辩权包括哪三种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抗辩权包括有:先履行抗辩权、不安抗辩权、同时履行抗辩权。先履行抗辩权是指当事人互负债务,有先后履行顺序的,应当先履行债务一方未履行的,后履行一方有
    2023-08-30
    447人看过
  • 遗弃行为主要有什么
    遗弃的实质是拒绝扶养。概言之,拒绝扶养应当包括以下行为:第一,将需要扶养的人移置于危险场所。这里的“危险场所”只是相对于特定的被害人而言。如父母将婴儿置于国家机关门前的,属于将需要扶养的人移置于危险场所。第二,将需要扶养的人从一种危险场所转移至另一种更为危险的场所。第三,将需要扶养的人遗留在危险场所,如将事故的受害人遗留在现场。第四,离开需要扶养的人,如行为人离家出走,使应当受其扶养的人得不到扶养。第五,妨碍需要扶养的人接近扶养人。第六,不提供扶助,如不提供经济供给,不给予必要照料。这些行为的实质是使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不能得到扶养。成立遗弃罪要求情节恶劣,对此,应根据遗弃行为的方式、行为对象、结果等进行综合判断。根据司法实践,对被害人长期不予照顾、不提供生活来源的,驱赶、逼迫被害人离家,致使被害人流离失所或者生存困难的,遗弃患严重疾病或者生活不能自理的被害人的,遗
    2023-06-28
    461人看过
  • 抗税罪的行为方式有哪些后果?
    抗税罪的行为方式如下:1、抗税罪表现为违反税收法规;2、抗税罪表现为以暴力、威胁方式拒不缴纳税款。所谓暴力,是指犯罪分子攻击他人身体或者使用其他暴力手段,如殴打、伤害、捆绑、禁闭等,足以危及他人人身安全的行为;所谓胁迫,是指犯罪分子威胁、恐吓他人,实现精神强制,使他人无法抗拒的手段。比如手持凶器威胁,威胁行凶报复,揭露隐私,破坏名誉,伤害亲属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以暴力、威胁方法拒不缴纳税款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拒缴税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拒缴税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抗税罪的主体有哪些呢抗税罪的主体,是依法负有纳税义务和扣缴税款义务的人,既包括个人、也包括单位,本条没有明确规定单位可以成为本罪的主体。但从本条的立法精神以及抗税罪和偷税罪的联系来看、抗税罪的主体应与偷税罪的相同,既包括负有纳税义务的自然人,也包括负有
    2023-07-02
    258人看过
  • 遗弃罪有什么后果,遗弃罪要怎么量刑
    遗弃罪是指对年老、年幼、生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有义务拒绝赡养,情节恶劣的行为。《刑法》规定,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有赡养义务,拒绝赡养。情节恶劣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对于年老、年幼、生病或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有义务拒绝赡养,情节恶劣的。遗弃行为必须达到情节恶劣程度才构成犯罪。也就是说,情节是否恶劣是区分遗弃罪和非罪的重要界限。根据司法实践经验,遗弃行为的恶劣情节是指被害人因遗弃受重伤死亡;受害者因被遗弃而无法生活,流离失所,被迫沿街乞讨;因遗弃被害人走投无路被迫自杀;行为人经过多次教育,拒绝改正,使受害者的生活陷入困境;遗弃手段非常恶劣(如在遗弃中打骂、虐待)等。遗弃罪要判刑吗?现实中的遗弃行为要是同时满足上述内容的话,则一般是以遗弃罪定罪处罚的。此时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一条规定,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
    2023-08-18
    298人看过
换一批
#婚姻效力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重婚
    词条

    重婚,指的是当事人在有配偶的情况下,与他人再结婚的行为。即当事人在已经有了一个事实的婚姻关系时,又和其他人缔结了第二个婚姻关系的。 具体有以下两种形式: 1、法律上的重婚,即当事人前一断婚姻关系还没有解除,又和其他人办理结婚登记从而构成的重... 更多>

    #重婚
    相关咨询
    • 母亲哺乳期的遗弃行为有哪些?
      云南在线咨询 2021-06-19
      根据我国《刑法》第261条之规定,犯遗弃罪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因此,对于遗弃罪,行为人的行为及情节将对量刑起到很大的作用。遗弃行为,在我国刑法中被限定为具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并不是日常生活意义上的遗弃。因此,在对遗弃罪的理解上,应该将生活中的遗弃与法律中的遗弃区分开来。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所出现的遗弃行为,很有可能会构成遗弃罪,而遗弃罪也更有可能构成故意杀人罪和故意伤害罪等罪状。
    • 如何认定遗弃行为、恶劣后果
      福建在线咨询 2022-04-05
      遗弃罪(我国刑法第261条),是指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行为。遗弃行为必须达到情节恶劣程度的,才构成犯罪。也就是说,情节是否恶劣是区分遗弃罪与非罪的一个重要界限。根据司法实践经验,遗弃行为情节恶劣是指:由于遗弃而致被害人重伤、死亡的;被害人因被遗弃而生活无着,流离失所,被迫沿街乞讨的;因遗弃而使被害人走投无路被迫自杀的;行为人屡经教育,
    • 虐待遗弃家庭都有哪些行为
      上海在线咨询 2022-05-18
      虐待,是指以作为或不作为的形式,对家庭成员歧视、折磨、摧残,使其在精神上、肉体上遭受损害的违法行为,如打骂、恐吓、冻饿、患病不予治疗、限制人身自由等。虐待和家庭暴力存在一定的包容关系,但虐待的性质和程度要比家庭暴力更严重,家庭暴力只是虐待等诸多表现中的一种,持续性、经常性的家庭暴力构成虐待。离婚时无过错方请求损害赔偿是一项权利,有过错方承担损害赔偿除应具备以上过错的情形之外,要要求必须是因上述的过
    • 请问哪些属于遗弃行为?
      香港在线咨询 2022-06-11
      这个行为的表现有,对于老年、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行为。 如父母拒绝抚养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子女,子女拒绝赡养已失去独立生活能力的父母。
    • 遗弃行为包括哪些方面?
      上海在线咨询 2024-11-19
      以下行为表现为,对于老年、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行为。例如,父母拒绝抚养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子女,子女拒绝赡养已失去独立生活能力的父母。 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一条,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将受到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的刑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