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对方主责我方次责这样赔偿:主责承担百分之七十的赔偿责任,次责承担百分之三十的赔偿责任。但如果是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行人的交通事故中,机动车一方主责的,承担百分之八十的赔偿责任,机动车一方次责的,承担百分之四十的赔偿责任。
交通事故伤残分主次责任吗
交通事故伤残当然也要分主次责任,而且交通事故中的主次责任和伤残级别问题毫无任何的关系,伤残等级不会影响到责任的承担。当事人一方具有以下行为的负主要责任,另一方负次要责任:
1、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发生交通事故,交通事故各方当事人有违章行为,在交通事故中作用大的一方负主要责任,另一方负次要责任。
2、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行人发生交通事故,当事人各方有条件报案而未报案或者未及时报案,致使事故基本事实无法查清的,机动车方应当负主要责任,非机动车、行人一方负次要责任。
3、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行人发生交通事故后未立即停车,未保护现场,致使事故基本事实无法查清的,机动车一方负事故主要责任。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四十六条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确定当事人的责任。
(一)因一方当事人的过错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承担全部责任;
(二)因两方或者两方以上当事人的过错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的,根据其行为对事故发生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分别承担主要责任、同等责任和次要责任;
(三)各方均无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过错,属于交通意外事故的,各方均无责任。
一方当事人故意造成道路交通事故的,他方无责任。
-
交通事故,我主要责任,对方次责怎么处理
486人看过
-
发生交通事故,我方次要责任,对方主要责任,这种情况对方该如何进行赔偿?
331人看过
-
如何赔偿交通事故中对方的主要责任?
409人看过
-
我老公在出差途中车祸,我方主责,轻伤,对方次责,重伤,咨询下交通事故主责和次责分别是如何赔偿的?
350人看过
-
发生轻微交通事故,对方主责,我方次责该怎么办
88人看过
-
交通事故中如何赔偿对方三责
457人看过
交通事故处理的程序如下: 1、立即停车、保护现场。 2、抢救伤员并报警处理。如果因抢救受伤人员变动现场的,应当标明位置。 3、接到当事人或其他人的报案之后,按照管辖范围予以立案。 4、交管部门受理案件后,立即派员赶赴现场,抢救伤者和财产,勘... 更多>
-
交通事故中我主责对方次责赔多少钱香港在线咨询 2022-10-17发生交通事故后我主责对方次责.谁得到保险赔付的多这个是不确定的,并不一定就是主责方得的少而次责方得到的就多。在交通事故中,获得赔偿多少最主要的依据是伤情,也就是说得看哪方伤的重,哪方就得的多,哪方伤的轻哪方就要少得一些。如主责方(赔偿比例为30%)伤的较重,伤情鉴定为9级伤残,因其伤情较重,所以花费的医疗费就多,住院及护理的时间就要长,获得的伤残赔偿金和精神损害抚慰金就要多。而次要责任方虽然获得的
-
交通事故我主要责任, 对方次要责任香港在线咨询 2022-03-11根据事故认定书,责任为主次责任,也就是说你承担事故70%的责任,另一车主承担30%的责任,被撞坏的铁门的损失由你两个车主按比例承担。另外你俩的车买的都有交强险,交强险财产赔付额为2000元。对方修车费用加上铁门损失,扣掉两千后,你承担百分之七十。你的修车费加铁门损失扣掉两千后,由对方车主承担百分之三十。你要想把车开回来,可以先到交警队交保证金,这样就可以把车来回来了,等事故处理完毕,再把保证经领回
-
交通事故对方主要责任我方次要责任对方次要责任可以要求对方赔偿吗辽宁在线咨询 2022-01-24赔偿要等待交警部门出具的事故责任认定书。这是一起人身损害赔偿事故,你们的损失要根据事故责任认定书来确定。2004年5月1日实施的《人身损害赔偿解释》在赔偿项目方面和赔偿标准方面贯彻了全面赔偿的原则。 (一)受害人遭受人身损害的赔偿项目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 (二)受害人因伤致残的赔偿项目除第1项外还包括: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被扶养人生活
-
对方在交通事故中主责,我方为次责,对方受伤是否需要赔偿?云南在线咨询 2024-11-12两辆车出了事故,无论是谁犯了错,都应该按照各自的过错程度来分担责任。中国的法律已经明确地规定了机动车撞伤或撞坏财物后保险公司应该承担的赔偿责任。具体如何计算呢?如果是机动车之间的碰撞,那么责任应由有过错的机动车承担更多;如果是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或行人之间的碰撞,且非机动车或行人没有过错,那么机动车应该承担全部责任。但是,如果有证据表明非机动车或行人也有过错,那么机动车可以少承担一些责任。如果机动车自
-
交通事故对方责任我主责次责要负什么责任重庆在线咨询 2022-07-08在交通事故诉讼中,可以主张被告承担律师费。由于自己承担主要责任,判决一般会判决自己承担部分律师费用。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进一步推进案件繁简分流优化司法资源配置的若干意见》22.引导当事人诚信理性诉讼。加大对虚假诉讼、恶意诉讼等非诚信诉讼行为的打击力度,充分发挥诉讼费用、律师费用调节当事人诉讼行为的杠杆作用,促使当事人选择适当方式解决纠纷。当事人存在滥用诉讼权利、拖延承担诉讼义务等明显不当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