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税收风险种类包括多缴风险、少缴税款风险以及发票管理风险三种。
多交税款风险会使企业承担不必要的税收负担和经济损失,并直接影响利润总额。
少缴税款被税务机关查收后补缴税款,加处罚款和滞纳金以及声誉损害等风险。
发票管理风险是企业最大的虚开发票风险。
企业发票管理不善,就可能出现虚开发票或取得虚开发票的情况,从而带来违法犯罪风险及多缴税款的风险。
一、对公帐户转私人帐户有什么不好的地方?
将对公帐户转私人帐户所存在的风险包括:存在洗钱风险;容易增加税收支出风险;有偷税漏税的风险等。我国《刑法》规定,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二、发现公司偷税漏税怎么举报
发现企业偷税漏税举报方式如下:
1、应当向所在地税务机关的举报中心举报,举报可以采用书信、口头、电话或者举报人认为方便的其他形式提出;
2、实名举报和匿名举报可,但实名举报才有奖励。举报人不愿提供自己的姓名、身份或者不愿公开举报行为的,应当予以尊重和保密。鼓励举报人尽可能提供被举报人的姓名、单位、住址和税务违法事实证据;
3、涉税举报要提供的证据应当越详细越好,包括账册凭证合同协议发票、收据等,原件复印件均可。
偷税漏税的处罚
根据刑法的规定,逃避缴纳税款,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1、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在五万元以上并且占各税种应纳税总额百分之十以上,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不补缴应纳税款、不缴纳滞纳金或者不接受行政处罚的;
2、纳税人五年内因逃避缴纳税款受过刑事处罚或者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以上行政处罚,又逃避缴纳税款,数额在五万元以上并且占各税种应纳税总额百分之十以上的;
3、扣缴义务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数额在五万元以上的。
纳税人在公安机关立案后再补缴应纳税款、缴纳滞纳金或者接受行政处罚的,不影响刑事责任的追究。
-
什么是企业纳税风险,企业纳税风险的类型有哪些
351人看过
-
出口企业应关注哪些税收风险
474人看过
-
企业收购的潜在风险:汇总企业收购中可能产生的潜在风险及分类
145人看过
-
国地税合并企业风险有哪些
130人看过
-
企业常面临的涉税风险类型
166人看过
-
企业财务风险的分类怎么分的
74人看过
有期徒刑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的一种,指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人的自由,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有期徒刑是我国适用面最广的刑罚方法。 对于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最高减刑数额为原判刑期的一半。判刑十五年,最多减刑七年六个月。... 更多>
-
收购企业的风险有哪些收购方法广西在线咨询 2023-05-09有下列风险: 1.并购动机不明确而产生的风险。 2.盲目自信夸大自我并购能力而产生的风险。 3.信息不对称风险。 4.资金财务风险。 5.管理风险。 6.规模经济风险。 7.公司文化风险。 8.经营风险。 9.并购前重组风险。 收购有下列分类: 1.横向并购。 2.垂直并购。 3.复合并购。 4.现金收购。 5.换股收购。 6.杠杆收购。 7.承担债务式兼并。 8.协议收购国家股和法人股。 9.并
-
内资企业核定征收税收风险包括哪些上海在线咨询 2022-11-051.应税所得要按年计算,即是指年应税所得=全年收入总额-成本、费用及损失 2.不过前提是核定征收方式,核定应税所得率征收办法的计算公式如下: 应纳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应税所得率或应纳税所得额=成本费用支出额/(1-应税所得率)×应税所得率假如根据收入核定,假设第一季度收入131500元,税务局核定的应税所得率:10%
-
企业税收风险是什么河北在线咨询 2023-03-10企业税收风险种类包括多缴风险、少缴税款风险以及发票管理风险三种。 多交税款风险会使企业承担不必要的税收负担和经济损失,并直接影响利润总额。 少缴税款被税务机关查收后补缴税款,加处罚款和滞纳金以及声誉损害等风险。 发票管理风险是企业最大的虚开发票风险。 企业发票管理不善,就可能出现虚开发票或取得虚开发票的情况,从而带来违法犯罪风险及多缴税款的风险。
-
企业并购风险类型的会计分录香港在线咨询 2022-11-09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识别的方法: 1、杠杆分析法,是狭义上的财务风险的衡量方法,主要通过计算杠杆系数来初步识别财务风险水平的高低,其指标包括财务杠杆系数和资产负债率。 2、EPS法,主要衡量并购前后购买企业每股收益的预期变化,属于广义上财务风险的衡量方法。 3、股权稀释法,主要比较并购前后原股东股权结构的变动情况,属于广义上并购财务风险的衡量指标。 4、成本收益法,指比较并购的成本与收益水平,属于广
-
企业债务中诉讼风险的法律类型有哪些?福建在线咨询 2023-08-11一、时间长 民事诉讼法规定,民事案件在立案时先进行立案审查,在符合立案条件时人民法院立案庭再受理,在交纳诉讼费用后,才正式立案。从立案到开庭约一个月左右的时间,而一审可以在立案后6个月内审结,即使运用简易程序也可以3个月内审结;如果当事人要提起上诉,进入上诉后二审在3个月内审结。 另外当事人对已经生效的判决裁定调解书还可以在两年内申请再审。就执行而言,在法律文书确定的最后给付期限到来后申请执行的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