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刑人员需要离开所居住的县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8-05 22:10:44 206 人看过

社区矫正人员未经批准不得离开居住的市、县(旗)。由于社区矫正者就医、家庭重大变化等原因,确实需要离开居住的市、县(旗),7天以内必须得到司法所的认可的7天以上,司法所签署意见后必须得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的认可。回到居住地时,必须立即向司法所报告。社区矫正人员离开居住市,县(旗)不得超过一个月。

缓刑变更居住地难吗

缓刑变更居住地一般来说只要获得新居住地的司法部门监管许可,那么现在的司法部门便会同意给你办理移交。以社区矫正人员为例:其实需要定期到司法所参加教育学习和进行社区服务的,因此,如果其变更居所的,那么社区矫正人员应当及时向原司法监管部门报告,并获得新居住地的司法部门监管许可。

《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第十三条规定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1月18日 05:25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缓刑相关文章
  • 矫正人员离开居住地的规定
    根据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的相关规定:社区矫正人员未经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旗)。社区矫正人员因就医、家庭重大变故等原因,确需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旗),在七日以内的,应当报经司法所批准;超过七日的,应当由司法所签署意见后报经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批准。返回居住地时,应当立即向司法所报告。社区矫正人员离开所居住市、县(旗)不得超过一个月。社区矫正人员未经批准不得变更居住的县(市、区、旗)。社区矫正人员因居所变化确需变更居住地的,应当提前一个月提出书面申请,由司法所签署意见后报经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审批。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在征求社区矫正人员新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的意见后作出决定。经批准变更居住地的,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应当自作出决定之日起三个工作日内,将有关法律文书和矫正档案移交新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有关法律文书应当抄送现居住地及新居住地县级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社区矫正人员应当自收到决定之日起七日内到
    2023-06-20
    143人看过
  • 监视居住能否离开居所?
    一、监视居住能否离开居所?监事居住不能离开居所。根据规定监视居住是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在刑事诉讼中限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规定的期限内不得离开住处或者指定的居所,并对其行为加以监视、限制其人身自由的一种强制措施。私自离开情节严重的,可以予以逮捕。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符合逮捕条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监视居住:(一)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的;(二)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三)系生活不能自理的人的唯一扶养人;(四)因为案件的特殊情况或者办理案件的需要,采取监视居住措施更为适宜的;(五)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监视居住措施的。对符合取保候审条件,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能提出保证人,也不交纳保证金的,可以监视居住。监视居住由公安机关执行。适用条件根据新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监视居住,是指人民检察院为了保证侦查、起诉工作的顺利进行,
    2023-04-16
    336人看过
  • 被监视居住人离开执行监视居住的住所要检察院同意吗
    一、被监视居住人离开执行监视居住的住所要检察院同意吗1、需要经检察院同意。检察院决定对嫌疑人监视居住后,应当告知公安机关在执行期间拟批准犯罪嫌疑人离开执行监视居住的处所、会见他人或者通信的,应当事先征得人民检察院同意。2、法律依据:《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一百零九条二、哪些人能适用监视居住监视居住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在刑事诉讼中限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规定的期限内不得离开住处或者指定的居所,并对其行为加以监视、限制其人身自由的一种强制措施。监视居住的情形。监视居住的情形,与取保候审基本相同,但它们都是一种独立的强制措施,只能择一使用,不能同时并用。1、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2、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3、应当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因有严重疾病或者正在怀孕、哺育自己婴儿的妇女。4、犯罪嫌疑人、被告人
    2023-06-17
    478人看过
  • 解决缓刑罪犯搬离所居住地的困境
    缓刑的犯罪分子想离开所居住地应报调查机关批准。被宣告缓刑期间,严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公安部门有关缓刑的监督管理规定的,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可以去居住地的公安派出所,向派出所报告情况。想要外出工作学习的,也应当经当地派出所批准报备,不得擅自外出工作学习。缓刑犯罪分子要遵循什么?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必须遵守下列规定:(1)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2)按照规定定期向执行缓刑的机关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3)遵守考察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4)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缓刑的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判决确定之日即判决发生法律效力之日。判决以前先行羁押的时间,不能折抵缓刑的考验期限。缓刑犯的考察和处理有三种情况:第一,缓刑犯在缓刑考验期限内如果又犯新罪,或者发现在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撤销缓刑,对新犯的罪或者新发现的罪作
    2023-07-03
    206人看过
  •  缓刑执行是否需要居住证?
    这段内容讲述了缓刑执行无需提供居住证,但需要提供稳定的工作证明和固定居住证。在法院审理过程中,需要提供居住地相关证明,法院会向居住地核实确认。如果确认事实存在,可以直接在居住地执行。但居住条件必须同时具备稳定的工作和固定居住证,连续居住6个月以上,方可在居住地进行社区矫正。缓刑执行无需提供居住证。依照规定,人民法院、公安机关和监狱需核实符合缓刑条件的罪犯的居住地。在法院审理过程中,应当及时向法院提供您居住地或者工作地的生活来源、固定住所等相关证明,法院应当向居住地核实确认。如果确认事实存在,可以直接在你的居住地执行。居住条件如下:1、要有稳定的工作,即合法的经济来源;2、要有固定居住证,连续居住6个月以上。上述两条必须同时具备,方可在居住地进行社区矫正。若无法提供居住地以上相关证明,只能回户籍所在地接受社区矫正。 缓刑执行无需提供居住证吗?根据我国《刑法》第七十五条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
    2023-08-28
    106人看过
  • 被判缓刑的人能私自离开居住地,去别的地方吗
    被判缓刑的人在缓刑期间,不能私自离开居住地,想要离开需要向监管的派出所申请。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应当遵守下列规定:(一)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二)按照考察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三)遵守考察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四)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刑法》第七十五条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应当遵守下列规定:(一)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二)按照考察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三)遵守考察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四)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
    2024-05-16
    232人看过
  • 缓刑可以移交吗怎么离开居住地
    缓刑,也称为暂缓执行刑罚,它不是刑罚的种类,只是刑罚执行的一种制度,是指人民法院对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据其犯罪情节和认罪、悔罪表现,认为原判刑罚可以暂缓执行,规定一定期限的考验期,在考验期内没有发生法定的撤销缓刑的情形、原判刑期不再执行的一种刑罚执行制度。被判缓刑的人员实行社区矫正,也就是说缓刑的执行机关是社区矫正机构,如果要离开所在市县,需要经过社区矫正机构的批准。要离开所居住的市县、变更居住的事先需要司法行政机关的批准,向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提交变更居住地申请书,申请书需要写明申请人的现在的状况,因为什么原因需要变更居住地到什么地方去,保证遵纪守法,希望司法机关批准即可。一、我国判缓刑前走哪些程序判缓刑前应该走的程序:需要法院开庭审理,参加法庭调查,法庭合议后决定判刑的结果。缓刑是对触犯刑律,经法定程序确认已构成犯罪、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人,先行宣告定罪,暂不执行所判处
    2023-06-26
    336人看过
  • 假释人员不能离开居住地吗?
    一、假释人员不能离开居住地吗?假释人员未经批准不能离开居住地。根据法律规定,被宣告假释的犯罪分子,未经监督机关批准的,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限内,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有关部门关于假释的监督管理规定的行为,应当依照法定程序撤销假释,收监执行未执行完毕的刑罚。法律依据《刑法》第八十四条被宣告假释的犯罪分子,应当遵守下列规定:(一)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二)按照监督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三)遵守监督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四)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监督机关批准。二、假释规定是什么1、假释,是对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一定刑期之后,因其遵守监规,接受教育和改造,确有悔改表现,不致再危害社会,而附条件地将其予以提前释放的制度。2、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间再犯新罪的,不构成累犯。3、假释在我国刑
    2024-01-28
    350人看过
  • 监视居住如果离开了所在地需要报告吗
    监视居住如果离开所在地需要报告吗?离开居住的县区的,必须事先报告,如果二次以上擅自离开的,属于违反监管规定,情节严重的,可以执行逮捕。监视居住,公安机构可以给指定居住的处所,以便于公安机构行使侦查。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适用刑事强制措施有关问题的规定》人民检察院决定对犯罪嫌疑人采取监视居住措施的,应当核实犯罪嫌疑人的住处。犯罪嫌疑人没有固定住处的,人民检察院应当为其指定居所。监视居住可以异地执行。首先,监视居住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构在刑事诉讼中限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规定的期限内不得离开住处或者指定的居所,并对其行为加以监视、限制其人身自由的一种强制措施。监视居住如果离开所在地需要报告吗?如果需要经验更丰富的建议或者想在当地找律师的,有2个途径:1.点击#找律师#,可以选择同城、领域、是否在线以及电话咨询服务!!私密咨询个人法律问题。快速解决你的困扰!2.点击#找律师#→
    2023-12-12
    351人看过
  • 监视居住离开住所是否可以
    一、监视居住离开住所是否可以?监事居住不能离开居所。根据规定监视居住是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在刑事诉讼中限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规定的期限内不得离开住处或者指定的居所,并对其行为加以监视、限制其人身自由的一种强制措施。私自离开情节严重的,可以予以逮捕。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符合逮捕条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监视居住:(一)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的;(二)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三)系生活不能自理的人的唯一扶养人;(四)因为案件的特殊情况或者办理案件的需要,采取监视居住措施更为适宜的;(五)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监视居住措施的。对符合取保候审条件,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能提出保证人,也不交纳保证金的,可以监视居住。二、被监视居住的人应当遵守什么规定?《刑事诉讼法》第57规定,被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遵守以下规定:(1
    2023-06-04
    389人看过
  • 有居住证一定会接收缓刑人员吗
    一、有居住证一定会接收缓刑人员吗居住地实施社区矫正的硬性条件如下所述:首先,个人需要拥有相对稳定且合法的职业以及经济收入来源。其次,在所选择居住的地方,还需持有有效的居住证,也就是指在当地持证居住时间累计超过六个月(具体时长根据不同地域有所差异,部分区域可能规定为一年以上)。上述两个因素缺一不可,只有在满足这两项基本条件后,才能在定居地顺利进行社区矫正在矫治过程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五条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应当遵守下列规定:(一)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二)按照考察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三)遵守考察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四)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第七十六条对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如果没有本法第七十七条规定的情形,缓刑考验期满,原判的刑罚就不再执行,并公开予以宣告。二、有居住权的房子是不能交易的是真的
    2024-07-19
    116人看过
  • 缓刑不可以离开本县城的吗?
    一般不能。被判缓刑期间,未经批准是不可以离开所居住的城市的。缓刑考验期间是可以外出工作的,但是应当向有关机关提出申请。具体而言有关缓刑考验期间工作生活问题的规定主要为:(1)缓刑期间接受社区矫正。必须遵守社区矫正监管规定,应当在居住地县级行政区域内工作生活。(2)缓刑期间不得擅自离开居住地县级行政区域。有正当理由,经过审批的,可以外出。但是有时间限制,不可能长期。(3)因故居所变更的,可以申请居住地变更,变更监管地点。一、缓刑的期间的注意事项缓刑期间要注意:1、社区矫正人员应当定期向司法所报告遵纪守法、接受监督管理、参加教育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活动的情况。发生居所变化、工作变动、家庭重大变故以及接触对其矫正产生不利影响人员的,社区矫正人员应当及时报告。2、对于人民法院禁止令确定需经批准才能进入的特定区域或者场所,社区矫正人员确需进入的,应当经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批准,并告知人民检察院。3、社区
    2023-06-23
    229人看过
  • 离婚开居住证明需要双方的吗
    在我国,离婚问题,是最新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所关切的社会热点问题之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相关法律条文规定,如果是协议离婚,那么就必须要双方当事人亲自到任意一方户籍地民政局办理离婚手续;如果是诉讼离婚,原告不出庭视为撤诉,被告不出庭法官会缺席审理,所以诉讼离婚中被告是可以不到场的。该制度的规定,是保障离婚双方当事人合法民事权益的具体体现之一。一、离婚需不需要户口本离婚制度是最新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所规定的一项重要制度之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相关法律条文规定,如果是协议离婚必须带户口本,如果是诉讼离婚不需要户口本。因为根据规定,协议离婚需要携带:一、本人的户口簿、身份证;二、本人的结婚证;三、双方当事人共同签署的离婚协议书;四、香港居民、澳门居民、台湾居民还应当出具本人的有效通行证、身份证,华侨、外国人还应当出具本人的有效
    2023-03-08
    456人看过
  • 监狱判缓刑一定不能离开居住地吗?
    被判处缓刑可以离开居住地,但是需要报经考察机关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五条规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应当遵守下列规定:(一)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二)按照考察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三)遵守考察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四)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第七十六条规定,对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如果没有本法第七十七条规定的情形,缓刑考验期满,原判的刑罚就不再执行,并公开予以宣告。一、判2年缓刑3年指的是什么情形判2年缓刑3年的意思是罪犯判有期徒刑的刑期是2年,考察期或缓刑期是3年。如果在这期间没有犯罪或者被发现新罪,缓刑考验期满,原判的刑罚就不再执行,并公开予以宣告。如果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犯新罪或者发现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撤销缓刑,对新犯的罪或者新发现的罪作出判决,把前罪和后
    2023-03-10
    294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量刑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缓刑
    词条

    缓刑是一种刑罚执行方式,是指对触犯刑律,经法定程序确认已构成犯罪、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人,先行宣告定罪,暂不执行所判处的刑罚。 由特定的考察机构在一定的考验期限内对罪犯进行考察,并根据罪犯在考验期间内的表现,依法决定是否适用具体刑罚的一种制度... 更多>

    #缓刑
    相关咨询
    • 缓刑期间不经过批准可以离开所居住的市县吗
      四川在线咨询 2023-02-13
      缓刑期间不经过批准是不可以离开所居住的市县的。《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第十三条社区矫正人员未经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旗)。社区矫正人员因就医、家庭重大变故等原因,确需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旗),在七日以内的,应当报经司法所批准;超过七日的,应当由司法所签署意见后报经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批准。返回居住地时,应当立即向司法所报告。社区矫正人员离开所居住市、县(旗)不得超过一个月。第二十三条社区矫正人员有下
    • 取保候审人为实际居住地,离开所居住的市、县需要等待批准吗
      台湾在线咨询 2022-04-11
      取保候审离开所居住的市、县,要经过执行关机关批准。执行机关一般是所在地的派出所。 法律依据: 1、《刑事诉讼法》第五十六条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遵守以下规定: (一)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 (二)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 (三)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 (四)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 2、《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公安部令第127号)第九十一条被取保候审
    • 判缓刑的人是否可离开住所
      湖南在线咨询 2023-03-22
      原则上是不行的,缓刑期间只是在家服刑,所以不能离开。甚至还需要向当地派出所定期报告,想要离开需要向监管的派出所申请。 考验期及义务刑法第73条规定,拘役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二个月。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一年。缓刑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
    • 离开所居住的市县需要经过地方人民法院批准吗
      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4-13
      取保候审离开所居住的市、县,要经过执行关机关批准。执行机关一般是所在地的派出所。 法律依据: 1、《刑事诉讼法》第五十六条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遵守以下规定: (一)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 (二)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 (三)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 (四)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 2、《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公安部令第127号)第九十一条被取保候审
    • 取保候审出案,且离开所居住的市县需要什么手续?
      香港在线咨询 2022-04-14
      取保候审离开所居住的市、县,要经过执行关机关批准。执行机关一般是所在地的派出所。 法律依据: 1、《刑事诉讼法》第五十六条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遵守以下规定: (一)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 (二)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 (三)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 (四)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 2、《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公安部令第127号)第九十一条被取保候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