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法律规定,只有公安机关等职能部门具备侦查权,私人机构不具备这种权力。公民在依靠自身搜集相关证据的过程中,应当采用合法的方式进行,不能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在提起民事诉讼需要调查搜集相关证据时,应当采取合法手段进行,必要时可申请法院或委托律师依法进行调查取证工作。
《刑法》第253条规定,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
,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立案标准如下:
(一)出售或者提供行踪轨迹信息,被他人用于犯罪的;
(二)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他人利用公民个人信息实施犯罪,向其出售或者提供的;
(三)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行踪轨迹信息、通信内容、征信信息、财产信息五十条以上的;
(四)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住宿信息、通信记录、健康生理信息、交易信息等其他可能影响人身、财产安全的公民个人信息五百条以上的;
(五)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第三项、第四项规定以外的公民个人信息五千条以上的;
(六)数量未达到第三项至第五项规定标准,但是按相应比例合计达到有关数量标准的;
(七)违法所得五千元以上的;
(八)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数量或者数额达到第三项至第七项规定标准一半以上的;
(九)曾因侵犯公民受过刑事处罚或者二年内受过行政处罚,又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公民的;
(十)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一、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如何量刑
第一,侵犯信息的数量达到的标准。
第二,是违法所得的数额。
1、由于侵犯公民的个人信息
不可能是留在家中供自己使用,一定是进行非法的售卖来让自己有违法所得,所以对于违法所得的数,我也可以成为一个是否可以立案判刑的标准。
2、在我国解释当中规定,违法所得超过了5000元以上的话,那么就属于情节严重的情况,就可以被立案判刑了。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或者是拘役,所以5000元是一个标杆,在5000以下的话,通常不会被立案判刑。
第三,是得到信息之后的用途。
-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构成要件:
423人看过
-
请私家侦探偷拍侵犯隐私权吗
235人看过
-
侵犯公民隐私和个人信息违法吗?
423人看过
-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立案条件探究
466人看过
-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定罪与量刑探讨
412人看过
-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会不会构成犯罪以及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中的“公民个人信息”都包括什么
429人看过
有期徒刑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的一种,指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人的自由,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有期徒刑是我国适用面最广的刑罚方法。 对于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最高减刑数额为原判刑期的一半。判刑十五年,最多减刑七年六个月。... 更多>
-
私家侦探会有隐私权侵犯吗江西在线咨询 2022-08-30现行法律不禁止上文涉及的那些取证活动,现行法律同时也对这些取证活动所针对的对象,提供了足够的保护。首先,取证时不得违反相关法律的禁止性规定,如《宪法》及《国家安全法》中的规定。其次,对涉及个人隐私的证据,只能在特定的范围内以特定的方式使用,主要是在法庭上向审判机构提交,使用不当造成侵害隐私权的,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法律顾问表示,如果某一个内容或情况虽然为他人个人所有,并不愿被他人知晓,但其实质
-
-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被出卖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判多少年?江苏在线咨询 2023-07-25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法条链接:《刑法》 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 1、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的,依
-
民警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怎么判?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判例有哪些?陕西在线咨询 2022-10-01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条的规定,向他人提供公民个人信息,获利5万元以上的,属于情节特别严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的规定,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情节特别严重的,适用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的法定刑。违反国家规定,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的,从重处罚。
-
私家侦探偷拍是不是侵犯隐私权?宁夏在线咨询 2023-09-06所谓隐私权,是指公民保持其私生活中的秘密不为他人知悉的权利。但是,任何人的个人隐私都必须限定在合法、合乎道德和社会需求的范围内,对于任何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他人都有权揭露和干预。公民为维护个人权利的需要,在必要范围内了解他人隐私,不构成侵犯隐私权。 而且,侵犯隐私权和了解隐私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法律意义上的侵权,必须具备侵权的法律要件,即有非法的行为、损害后果,以及非法行为和损害后果之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