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政案件作伪证的后果
伪证罪是指在刑事诉讼中,证人、鉴定人、记录人和翻译人对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故意作虚假证明、鉴定、记录、翻译,意图陷害他人或者隐匿罪证的行为。它对于国家正常的司法秩序以及当事人的人身权利都有严重的危害,所以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对它进行了严格的规定。但是,国内外对于伪证罪的规定是不同的,就是在同一个国家不同历史时期的规定也不同。
民事诉讼中的伪证,是指诉讼当事人及其诉讼参与人,即原告、被告、第三人和证人、鉴定人、勘验人、翻译人员,在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过程中,为达到有利于己方(或一方)获得非法权益、免除应尽义务,或损害对方(另一方)民事权益、加重对方义务的目的,故意制造和提供虚假的证据材料;或在人民法院收集、调查证据时,故意提供的虚假材料。伪证是内容与客观事实不符或相反的证据。而制造、提供伪证则是一种诉讼违法行为。伪证行为从主体上说,要有制造、提供伪证的人;主观上讲,行为人必须出于故意;客观上必须是行为人实施了制造、提供伪证的行为;客体上必须是妨碍了民事诉讼和人民法院的审判活动。伪证行为的主体、主观、客体、客观诸方面必须齐备,欠缺任何一个方面都不能构成伪证行为。
二、民事诉讼作伪证的法律责任
民事伪证有罪指的是在民事诉讼中,伪证者触犯了《刑法》307条的帮助伪造证据罪或妨害作证罪等。
《刑法》307条规定:以暴力、威胁、贿买等方法阻止证人作证或者指使他人作伪证的(妨害作证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帮助当事人毁灭、伪造证据(帮助毁灭、伪造证据罪),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此条法律外延广阔无限,几乎为开放性法律条款,可用于制裁民事诉讼中任何形式的伪证行为。
通常人们所说的民事伪证罪主要就是指《刑法》第三百零七条的罪名。不少法院已依据《刑法》307条成功地定罪了民事伪证嫌疑犯。
我国的行政处罚的规定是十分的严格的,此时我们在日常的生活当中如果是受到了行政处罚的,一定要及时的关注相关的法律法规的规定,避免出现不必要的纠纷。
-
民事案件作伪证会有什么后果吗
382人看过
-
行政案件行政机关伪造证据
353人看过
-
行政案件中有没有伪证
414人看过
-
公职人员作伪证后果
280人看过
-
行政案件作出生效证明后多久执行
425人看过
-
环境行政复议做伪证的后果是什么
244人看过
有期徒刑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的一种,指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人的自由,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有期徒刑是我国适用面最广的刑罚方法。 对于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最高减刑数额为原判刑期的一半。判刑十五年,最多减刑七年六个月。... 更多>
-
行政案件中,若证人作伪证,应该如何处理?河南在线咨询 2024-11-10在行政调查中,若有人涉嫌作出不实陈述或提供伪证,其严峻程度将依据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可能会受到训诫措施、责令作出保证并在未来改正错误、一万元以下的罚款,以及最多十五天内的拘留等处罚。对于那些胆敢伪造、隐匿或销毁关键证据,或者故意提供虚假证明材料,从而严重干扰人民法院正常审理案件工作的人,人民法院有权依据其情节的严重性,采取相应的惩戒措施,包括训诫、责令作出保证并在未来改正错误、一万元以下的罚款,以及
-
行政案件证人做伪证怎么处理浙江在线咨询 2024-09-20若在行政调查中涉嫌作出不实陈述或提供伪证,严峻程度将依具体情由而异,可能受到训诫措施、责令作出保证并于将来改正错误、甚至是一万元以下的罚款以及最多长达十五天以内的拘留等处罚;对那些胆敢伪造、隐匿、销毁关键证据,或者故意提供虚假的证明材料,从而严重干扰了人民法院正常审理案件工作的行为,人民法院有权依据其情节的严重性,采取相应的惩戒措施,包括但不限于训诫、责令作出保证并于将来改正错误、甚至是一万元以下
-
醉驾作伪证有啥后果?安徽在线咨询 2023-01-031、一般证人作伪证,会受到罚款、拘留等处罚。证人都有如实作证的义务,证人作证前,需要签署保证书,保证其证言真实。如果作假的,可能会受到公安司法机关罚款、拘留等行政处罚。 2、情节严重的,足够影响定罪的,会构成刑法上的伪证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3、《刑法》第三百零五条规定,在刑事诉讼中,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对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故意作虚假证明、鉴定、记录、翻译,意图陷害他人或者隐匿罪证的,
-
什么是伪证,伪证行为,伪证行为,会追究刑事责任,伪证行为的后果云南在线咨询 2022-02-28伪证,是指在刑事或民事诉讼中,证人、鉴定人、记录人和翻译人对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故意作虚假证明或陈述、鉴定、记录、翻译,意图陷害/不利他人或者隐匿重要证据的行为。方式伪证的主要方式有:(1)对案件事实做虚假陈述;(2)对有关证据做虚假辨认;(3)伪造证据;(4)故意做虚假翻译等。伪证者在主观上必须出自直接故意,即伪证者明知其虚假证明/陈述是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但为了陷害/不利他人或者隐匿重
-
的行政复议案件的管辖法院作出的结果海南在线咨询 2022-07-11包括复议机关驳回复议申请或者复议请求的情形,但以复议申请不符合受理条件为由驳回的除外。以上是经过行政复议案件的管辖法院多方考量形成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