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诈骗罪与借贷的区别是在于借款人在向出借人借款时,是否有虚构事实或隐瞒事实真相的情节;是否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故意。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一、参与诈骗不知情构成诈骗罪吗
参与诈骗不知情一般不构成诈骗罪。诈骗罪的构成要件如下:
1、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
2、在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
3、主体为一般主体;
4、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二、明借实骗构不构成诈骗
明借实骗是否构成诈骗需要根据不同情况而定,具体如下:
1、如果明借的程序合法,符合一般借款的操作流程或者说形式呈现,比如写有借条等形式,则一般来说不构成诈骗;
2、如果明借时就是虚构事实、隐瞒真相,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而不通常以借款的形式或者以非法借款的形式开展,如果符合相应罪名的犯罪构成,则可能会构成诈骗罪。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欺骗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三、诈骗不知情的行为如何处罚
诈骗确不知情的一般不构成诈骗罪,不承担刑事责任。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要求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行为人不知情的,不符合诈骗罪主观要件,不构成诈骗罪。
-
一般借钱如何和诈骗罪区分
176人看过
-
怎么区分诈骗罪和公众存款罪
96人看过
-
套路贷和诈骗罪怎么区别
447人看过
-
非法经营罪与诈骗罪区别是什么,贷款诈骗罪和诈骗罪区别
55人看过
-
诈骗罪与借贷行为要如何区分
79人看过
-
盗窃罪和诈骗罪应该怎样区分
131人看过
犯罪构成的四个要素是犯罪主体、犯罪客体、犯罪的主观方面和犯罪客观方面。只有符合上述四个条件的,才可认定行为构成犯罪,但犯罪成立后也可因为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等原因而对犯罪认定予以否定。... 更多>
-
一般借钱怎么和诈骗罪区分广东在线咨询 2023-09-01借款人只要是因一些原因而长期拖欠的,也没有非法的占有为目的,也确实打算偿还的就不会按诈骗罪来处理;如果是以非法的目的而占有他人钱财,同时造成数额较大的就可以追究刑事责任。
-
诈骗罪与非罪,请问怎样区分诈骗罪和非罪?河南在线咨询 2022-04-27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诈骗罪具有以下特征:(一)行为人主观上是出于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二)行为人实施了诈骗行为。至于诈骗财物是归自己挥霍享用,还是转归第三人,都不影响本罪的成立。(三)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才能构成犯罪
-
组织传销罪和诈骗罪怎么区分山西在线咨询 2023-04-261.组织传销罪与诈骗罪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所有传销都属于违法行为,必须禁止。 2.传销是一种古老的金字塔骗术,后来发生了一些变异,出现了网络传销的概念。 3.传销有两个特征, 一个是传销的商品的价格严重背离商品本身的实际价值; 二是参加人员所获得的收益并非来自合理利润,而是他人加入时所交纳的费用。变相传销活动则是以高利润为诱饵,传销的组织者对参加者承诺的利润回报,远远高于正常的经营活动。
-
借款诈骗罪与诈骗罪的界限是什么, 借款诈骗罪与借款诈骗罪如何区分宁夏在线咨询 2022-04-07一诈骗人主观上具有非法占有的故意,即行为人在借钱时就具有不归还的意图。诈骗罪以行为人具有非法占有为目的作为主观构成要件的,因此,诈骗人“借钱”只是其虚构的幌子。 (二)行为人采取的方式,诈骗人在借款时都会采用虚构事实和隐瞒真相的手段,导致被害人产生错误的认识,如虚构借款用于某种投资或营利性的活动,又如虚构自已的财务状况,使被害人误信其有归还的能力。 (三)行为人对借款的态度不同 诈骗人在骗得财物后
-
合同诈骗罪和信用证诈骗罪怎样区分澳门在线咨询 2022-05-19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采取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等欺骗手段,骗取对方当事人的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信用证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法,利用信用证诈骗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它们之间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犯罪发生的范围不同。信用证诈骗罪发生在信用证业务过程中,而合同诈骗罪发生在签订、履行合同的过程中。 2.犯罪手段不同。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