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失物与盗窃的基本关系是怎样的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13 14:22:03 300 人看过

是怎样的

所谓遗忘物,是由于物主主观上的疏忽,而将财物遗忘在某一特定的地方。其特点是,物主先是自愿将财物放在某处,后因主观上的疏忽大意,一时忘却了该物,但在较短的时间内又记起了该物,并有可能够立即返回原处寻找。因而,物主与物之间的持有关系只是一定程度的松弛或减弱,但并未因此而消失。遗忘物仍在遗忘者所能控制、支配的范围内。因此,一般来说,利用物主与物之间持有支配关系松弛之机,拎走他人财物,造成物主无法恢复对该物的实际控制支配状态,就是直接故意侵犯他人持有权的行为。对其中情节严重的,应按盗窃罪论处。

所谓遗失物是指不基于所有人或占有人的意思而偶然失去的占有的动产。因物主一般不知物之所在,故称为遗失物。如:携带的物品遗落在途中,车上失落的物品等。它的特点在于,一般情况下,失主不知物在何处丢失,遗失的时空跨度过大,虽然财物的所有权并未丧失,但事实上已不在所有人、持有人的控制、支配之下,遗落本身就意味着持有权的丧失。故不能作为盗窃罪的对象。遗忘物却与之不同。遗忘物与遗忘者之间的持有关系并不因遗忘状态而丧失,这是由遗忘状态的特点及这些物品所遗忘的特定环境决定的。首先,从主观上看,尽管物主在较短的时间内由于疏忽,而将财物遗忘在某一地方,但他对自己的物品所放置的地点是明知的。如将大衣遗忘在餐厅内,未锁的自行车放在楼前等,这与遗失物不同,持有者在主观上对其物品的持有要素是具备的。其次,从客观上看,虽然持有者的物品暂时处于一种失控状态,但毕竟与物主的空间距离较为接近,即使物主与物之间的空间距离较大,但只要放置在持有人可以支配管理的空间内,持有关系仍然成立。因此,从客观上来看,物主对其遗忘之物也并非丧失了持有关系。

另外,应当承认,在区别遗忘物与遗失物时,社会上人们的一般观念也起着相当大的作用。例如,失落在马路上的拎包,社会观念一般认为是遗失物。而停放在路边未锁的自行车,社会观念就认为是遗忘物。这是因为,虽然在客观上所有人或持有人在其离去之时与该物存有相当大的空间关系,但是就社会日常生活的观念,这种持有支配关系并不因人与物的空间关系而受影响,只是这种支配关系较之通常的支配关系为松弛,就其本质来看,这种支配持有权的松弛,也只是一种过渡现象而已。因此,判断是遗忘物还是遗失物,就不能只以持有人的主观支配意思的强弱或持有人与持有物的空间关系而决定,还应同时考虑到社会日常生活的一般见解。以正常人的认识水平作为判断的标准之一,也是必要的。

但是,当财物被遗忘在某一特定场所,而这一场所的主人、管理人或服务人员又有某种特殊的排他实力,如果他们拎走遗忘物,就会使该物的持有关系发生变化,即从物主与物的持有转到特定场所内的主人、管理入等与物的持有。此时乘机非法占有该物的行为性质不是盗窃而是侵占。比如,售货员将顾客遗忘在柜台上的皮包拎走隐匿起来,餐厅里的服务员将顾客遗忘在桌旁椅上的皮包拎走,并非法占有,就是一种典型的侵占行为。这是由侵占罪的特征、拎包人的特殊身分以及物品被遗忘的特殊场所决定的。

遗失物与盗窃的异同

遗失的基本意思是丢失、丢弃。是当事人非主观意愿失去属于自己的物品。

盗窃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公私财物的行为。

两者的相同处

结果导致当事人失去属于自己的物品。

不同之处是:

1、遗失是当事人的行为不慎或者非主观意愿的丢失、丢弃,其所丢失、丢弃的物品可能没有被拾取,或者由不确定的第三者拾取;

2、盗窃是特定人故意非法窃取的主动行为。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1月21日 23:09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第三者相关文章
  • 拿走遗忘物与盗窃的区别
    偷盗遗忘物会构成盗窃罪吗拿走暂时遗忘物不算盗窃,如果当事人找到拿走钱包的人不给,数额较大超过5000元以上的,涉嫌侵占罪。《刑法》第二百七十条规定: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将他人的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侵占罪和盗窃罪的区别一、概念区分侵占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他人的交给自己保管的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还的行为。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凡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本罪。本罪在主观方面必须出于故意,即明知属于他人交与自己保管的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而仍非法占为己有。犯罪对象只限于三种财物:一是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二是他人的遗忘物,遗忘物不等于遗失物也不同于遗弃物
    2023-06-01
    91人看过
  • 盗窃罪的基本量刑是怎样的,盗窃罪退赃可以保释吗
    一、盗窃罪的基本量刑是怎样的1.个人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以一千至三千元为起点。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2.个人盗窃公私财物“数额巨大”,以三万元至十万元为起点。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3.个人盗窃公私财物“数额特别巨大”,以三十万元至五十万元为起点。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可以根据该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并考虑社会治安状况,参照上列数额,确定该地区执行的数额标准,并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备案。相关法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盗窃罪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
    2023-06-17
    85人看过
  • 放在车筐里的物品遗失是盗窃吗
    一、“东西放在电瓶车篓子里忘记拿被偷了”,属于盗窃行为。二、相关法律常识:所谓窃取,是指行为人违反被害人的意志,将他人占有的财物转移为自己或第三者(包括单位)占有。需要注意一下几个问题:(1)窃取行为虽然通常具有秘密性,其原意也是秘密窃取,但盗窃不能限定在秘密窃取上,否则会造成处罚的不公正。中国的《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为“盗窃公私财物”,并没有说是“秘密”,可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盗窃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1998.3.17)却将“盗窃”解释为“秘密窃取”,于是中国刑法通说就认为盗窃需要秘密窃取,即行为人自认为被害人没有发觉而取得为秘密窃取。但是,一、行为人的“自认为”是属于主观内容,不属于客观要件。二、完全有可能有行为人非常大胆地到案发地“光明正大”地拿东西,但是没有任何人出来阻止的情况,按照通说很难定罪。三、仅凭行为人“自认为”秘密或公开决定犯罪性质,也难以定罪。四、在现
    2023-03-20
    152人看过
  • 遗失和盗窃的定义与判定
    遗忘物一般是指由于物主主观上的疏忽,而将财物遗忘在某一特定的地方,但物主未完全忘记该地点,有可能立即返回原处寻找。盗窃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公私财物的行为。入户盗窃既遂标准如何界定《刑法修正案》对刑法第264条盗窃罪条文进行了修改“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该条款正式增加“入户盗窃”这盗窃一行为方式。因此,在既构成普通盗窃,又构成“入户盗窃”的情况下,应该是特别优于一般,“入户盗窃”优于普通盗窃进行评价。入户盗窃的既遂与未遂的区分标准,同样应当依据盗窃罪的基本犯罪构成要件来判断,入室盗窃不仅仅侵害了盗窃罪所保护的合法财产权,同时也侵害了受害人的居住安全,本质上应当属于行为犯的范畴。笔者认为入户盗窃未获取财物的情形应当分两种不同的情形进行分析。第一种情形,行为人以
    2023-07-05
    361人看过
  • 盗窃行为的种类:盗赃物、交通工具、遗失物
    我国《民法典》规定了遗失物不得适用善意取得制度。但又规定了取得两年之后适用。所有权人或者其他权利人有权追回遗失物。该遗失物通过转让被他人占有的,权利人有权向无处分权人请求损害赔偿,或者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受让人之日起二年内向受让人请求返还原物,但受让人通过拍卖或者向具有经营资格的经营者购得该遗失物的,权利人请求返还原物时应当支付受让人所付的费用。权利人向受让人支付所付费用后,有权向无处分权人追偿。低价购买盗赃物要处罚吗我国《刑法修正案(六)》将原来《刑法》中第三百一十二条规定的“窝藏、转移、收购、销售赃物罪”修改为“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即明知是犯罪所得的赃物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或者代为销售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当然,法条对罪名的描述为:“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处三年以下有期
    2023-07-04
    455人看过
  • 遗失物盗窃物是否适用善意取得
    盗窃物是否适用善意取得对于盗窃物是否适用善意取得没有作出规定,因此在审判实践中也存在几种不同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盗窃物不适用善意取得制度。主要原因是我国法律严格禁止销售和购买盗窃物,如适用善意取得容易纵容购买赃物的行为,同时助长盗窃行为的多发,加上对于被盗财物,所有权人可以通过司法机关依照《刑法》、《刑事诉讼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有关法律的规定追缴后退回,如规定适用善意取得,则会导致法律适用的冲突。第二种观点认为,民法范畴内盗窃物应作为普通的一般商品,可以适用善意取得。主要原因为善意取得制度的目的在于维护交易安全,促进商品交换安全、有效地进行。尽管盗窃物在脱离原所有人的占有时不是基于原所有人的真实意思,但在其进入流通领域后,在复杂的商品交换中,要求购买人从众多商品中区分出盗窃物,几乎是不可能的。对于此情形下的善意买受人,如果不予保护,显然不符合社会公平、正义的要求。第三种观点认为,盗
    2023-05-01
    175人看过
  •  遗失物被盗窃后,如何判断是否构成盗窃罪?
    遗失物不归还的行为会受到法律制裁,有关法律规定可以进行处理。不过,拾得遗失物并拒绝归还的行为仍然属于盗窃罪。拾物不还是指将他人不小心遗失的物品占为自有,遗失物品主人发现后拒不归来的情形。遇到这种情况失物主人一般会报警求助,拾物不还的情节严重是有可能构成犯罪的,如果数额较大,可以构成侵占罪。遗失物不归还的行为会受到法律制裁,有关法律规定可以进行处理。不过,拾得遗失物并拒绝归还的行为仍然属于盗窃罪。拾物不还是指将他人不小心遗失的物品占为自有,遗失物品主人发现后拒不归来的情形。遇到这种情况失物主人一般会报警求助,拾物不还的情节严重是有可能构成犯罪的,如果数额较大,可以构成侵占罪。 遗失物不归还构成盗窃罪吗?遗失物不归还构成盗窃罪吗?从法律的角度来看,遗失物不归还构成的是侵占罪,而不是盗窃罪。侵占罪是指在合法占有他人财物的情况下,以占有为目的,违背他人意志,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行为。而盗窃罪是指以非
    2023-08-28
    156人看过
  • 如何区别盗窃还是遗失物
    遗失物指非基于遗失人的意志而暂时丧失占有的物,遗失物只能是动产,遗失物的拾得属于事实行为,不以拾得人有行为能力为必要。遗失物只能是动产,不动产不存在遗失的问题。遗失物也不是无主财产,只不过是所有人丧失了对于物的占有,不为任何人占有的物。至于所有人丧失对于物的占有的情况,则有种种不同。一般是所有人自己因某种原因遗失;还有其他的情况,例如直接占有人将物遗丢失,对于间接占有人即所有人来讲,是为遗失物。再如,无行为能力的所有人将物抛弃,因他欠缺意思能力,就不成立所有权的抛弃。但是所有人为了安全的目的或者其他考虑,将物品埋藏于土地之中或放置于一定的隐秘的场所,这时所有人并没有丧失对于物的占有,因此并不是遗失物,如果因年长日久,所有人忘其所在,则为埋藏物或者隐藏物。物品和货币是盗窃的主要对象。货币有明确的价值单位,在认定盗窃数额时,不致发生分歧和困难。但物品则由于其种类繁多,性质复杂,认定其价值时较为
    2023-03-17
    208人看过
  • 遗失物属于侵占还是盗窃
    一、遗失物属于侵占还是盗窃区分侵占(遗忘物)罪与盗窃罪,关键就在于遗忘物是否在行为人有权控制的范围之内。如果行为人没有使用犯罪的方法使他人财物处于自己的控制之下,具有持有的合法性和无罪过性,就应以侵占(遗忘物)罪论处。反之,如果是遗忘物在他人有权控制的范围内,行为人乘人不备将其秘密窃为己有,则应以盗窃罪论处。二、遗失物被侵占属于犯罪行为吗遗失物被侵占是能构成犯罪的,年满16周岁会承担刑事责任,犯罪对象限于代为保管他人财物、遗失物和埋藏物三种情况。《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条规定,侵占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还的行为。三、拾得遗失物是否属于无因管理无因管理是指未受他人委托,也无法律上的义务,为避免他人利益受损失而自愿为他人管理事务或提供服务的事实行为。大陆法民法中债的发生根据之一。遗失物拾得是指发现且实际占有该遗失物
    2023-05-03
    126人看过
  • 业主失窃与物业有什么关系
    要看业主失窃与物业是否有关系,物业是否应该赔偿,关键在于看以下两点:(一)根据物业服务合同来界定家中被盗物业该是否需要承担赔偿责任.至关重要的是取决于业主委员会与业主大会选聘的物业服务企业订立书面的物业服务合同中是怎么样规定的,通常情况下,物业服务合同对物业管理事项、服务质量、服务费用、双方的权利义务、专项维修资金的管理与使用、物业管理用房、合同期限、违约责任等内容都进行明确的约定。如果有了明确的约定,物业服务企业就应当按照物业服务合同的约定,提供相应的服务。物业服务企业未能履行物业服务合同的约定,导致业主人身、财产安全受到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根据我国《物业管理条例》第三十六条的规定:“物业服务企业应当按照物业服务合同的约定,提供相应的服务。物业服务企业未能履行物业服务合同的约定,导致业主人身、财产安全受到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之规定,向物业主张赔偿权利。(
    2023-03-02
    218人看过
  •  盗取他人遗失物品是否属于盗窃罪?
    本文讨论了盗窃罪和侵占罪的区别。盗窃罪要求主观上有侵占的故意,客观上有盗窃行为。而侵占罪则要求主观上有侵占的故意,客观上有将他人交给自己保管的财物非法占有的行为。在盗窃罪和侵占罪中,两者的主客观情况存在不一致的情况。因此,如果行为人既构成了盗窃罪,又构成了侵占罪,应择一重罪定罪处罚。在盗窃罪方面,存在主观上的意图侵占,客观上却实施了盗窃行为,因此主客观之间存在不一致的情况。因此不能定盗窃罪。而盗窃行为完全可以评价为侵占行为。主观上有侵占的故意,客观上有盗窃行为,在侵占罪范围内重合且一致。因此应当定为侵占罪。盗窃罪与侵占罪的主客观不一致问题盗窃罪和侵占罪是两种常见的社会犯罪行为,其主要区别在于犯罪对象和犯罪目的。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侵占他人公私财物的行为;而侵占罪是指在合法占有他人财物的情况下,以占有为目的,拒绝归还或者拒不交出的行为。在盗窃罪和侵占罪的主客观不一致问题方面,前者强调
    2023-11-24
    288人看过
  •  工资与缴费基数的关系是怎样的?
    本文介绍了社保基数的相关规定和社保费的缴纳基准。社保基数是员工上年度平均工资,不能超过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的3倍,也不能低于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的60%。社保基数每年调整一次,由单位自查、申报,配合社保基数的调整工作。社保基数的申报要实事求是,不能应高调低或应低调高。若与工资总额不匹配或单位不实事求是调整,社保中心会派出人员上门核实,单位要提供工资表等资料。不实申报会承担法律责任。社保基数是员工上年度平均工资,它是交纳社保费的基准,社保费的缴纳比例由政府部门规定。2、社保中心规定了社保基数的上下限。社保基数不能大于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的3倍,这是对高收入人的限制。最低,不能低于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的60%,这是对低收入员工的保障。3、社保基数每年调整一次,全年不变。社保基数每年由单位自查,申报,配合社保基数的调整工作。社保基数的申报,要实事求是,不能应高调低,也不能应低调高。社保中心有审核过程。若
    2023-09-02
    479人看过
  • 盗窃罪的根本标准,盗窃罪累犯的基本标准是什么
    盗窃罪累犯的认定标准是:1。前罪和后罪必须是故意犯罪。这是累犯的主观条件;2、前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后罪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3、后罪发生时间必须在前罪判处的刑罚执行或者赦免后5年内;4、犯罪分子在犯前罪和后罪时必须年满18周岁。盗窃罪缓刑的标准是什么1、犯罪行为的最高法定刑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对于盗窃罪而言,如果盗窃数额巨大,或者特别巨大,就可能难以判缓刑了。2、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不严重,而且有悔罪表现,包括积极退赔、获得被害人谅解等。3、适用缓刑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2023-08-16
    201人看过
  • 盗窃物和遗失物二者的认定标准是什么
    一、遗失物遗失物指非基于遗失人的意志而暂时丧失占有的物,遗失物只能是动产,遗失物的拾得属于事实行为,不以拾得人有行为能力为必要。遗失物只能是动产,不动产不存在遗失的问题。遗失物也不是无主财产,只不过是所有人丧失了对于物的占有,不为任何人占有的物。至于所有人丧失对于物的占有的情况,则有种种不同。一般是所有人自己因某种原因遗失;还有其他的情况,例如直接占有人将物遗丢失,对于间接占有人即所有人来讲,是为遗失物。再如,无行为能力的所有人将物抛弃,因他欠缺意思能力,就不成立所有权的抛弃。但是所有人为了安全的目的或者其他考虑,将物品埋藏于土地之中或放置于一定的隐秘的场所,这时所有人并没有丧失对于物的占有,因此并不是遗失物,如果因年长日久,所有人忘其所在,则为埋藏物或者隐藏物。二、盗窃物的认定物品和货币是盗窃的主要对象。货币有明确的价值单位,在认定盗窃数额时,不致发生分歧和困难。但物品则由于其种类繁多,
    2023-03-01
    375人看过
换一批
#婚姻纠纷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第三者
    词条

    通常情况下,第三者被定义为破坏别人家庭的人和合法夫妻关系的人。 如果第三者是明知道对方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或者以夫妻名义与有配偶者共同生活的,构成重婚罪,会坐牢。... 更多>

    #第三者
    相关咨询
    • 如何区分盗窃罪与侵占罪, 盗窃罪与他人财物纠纷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辽宁在线咨询 2022-02-15
      区分盗窃罪与侵占罪的关键,在于判断作为犯罪对象的财物是否脱离占有以及由谁占有。行为人不可能盗窃自己事实上占有的财物,对自己事实上已经占有的财物只能成立侵占罪。侵占罪的特点是将自己占有的财产不法转变为所有,因此,只要某种占有具有被处分的可能性,便属于侵占罪中的代为保管,即占有。 从客观上说,占有是指事实上的支配(与非法占有目的中的占有不是等同概念),不仅包括物理支配范围内的支配,而且包括社会观念上可
    • 盗窃中遗失的财物怎么处理
      云南在线咨询 2022-02-13
      盗窃中遗失的财物也应计入盗窃数额,根据盗窃数额及犯罪情节定罪量刑。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公私财物的行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
    • 盗窃罪量刑标准与盗窃金额的关系
      北京在线咨询 2022-03-27
      《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的,; 数额较大(5百元至2千元以上),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数额巨大(5千元至2万元以上)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数额特别巨大(3万元至10万元以上)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
    • 处分遗失物的基本规则是什么?
      台湾在线咨询 2023-02-27
      拾取到遗忘物的,拾得人应合理保管遗失物,尽报告义务,上交有关部门。遗失物是指他人丢失的动产。遗失物并不是无主物,也不是所有人抛弃的或因为他人的侵害而丢失的物,而是因所有人不慎所丢失的动产。不过,除所有人以外,因占有人不慎丢失的合法占有的物,也为遗失物。拾得人具有报告义务,即拾得人拾得遗失物后应当及时通知权利人领取,或者送交公安等有关部门。有关部门收到遗失物,知道权利人的,会及时通知其领取;不知道的
    • 盗窃罪判缓刑找关系是怎样的
      四川在线咨询 2022-07-10
      对于想判缓刑找那个关系好,缓刑都是有法定条件的,如果法定条件满足,法官自然会给你缓刑,如果没有满足法定条件,你找最高人民法院的关系都没用 因为法官判案子是根据事实和法律来判决的,如果能轻判或者缓刑,法官都会用上这些法条,毕竟法官也是人,不会想得罪你。 所以,建议你不要找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