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告不出庭提交答辩状管用吗?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4-13 16:51:51 358 人看过

一、被告不出庭提交答辩状管用吗?

被告不出庭提交答辩状是没有用的,被告不出庭法庭通常情况下会缺席审判,根据原告的诉讼请求以及提交的证据,直接判决。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九条人民法院对必须到庭的被告,经两次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拘传。

第一百四十四条被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可以缺席判决。

二、被告不出庭会败诉吗?

首先被告不出庭,法院就没有办法这种想法,是非常错误的。被告无不正当理由不出庭,法院可以依法进行缺席判罚,也就是说即便是不出庭,法院也能哦故进行判决。

被告不出庭不一定会败诉,即便是被告不出庭,法院也会依据原告所提供的证据和事实来进行判决,被告不一定会败诉。

但是,由于被告不出庭,很有可能会导致法院无法查明事实的真相,再者作为被告不出庭进行关键的举证和质证,导致败诉。因此,可以说被告不出庭不一定会败诉,但是败诉的风险肯定要比出庭高很多。

三、缺席判决的情况有哪些

缺席判决的适用于这几种情况:

1、原告不出庭或者中途退庭按照撤诉处理,被告提出反诉,可以缺席判决;

2、被告经过法院传票传唤,没有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者中途退庭的;

3、法院裁定不能撤诉,原告经过法院传唤,无正当理由不到庭的;

4、无民事行为能力的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

5、借贷案件中,债权人起诉时,债务人下落不明的,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公告传唤债务人应诉。公告期限届满,债务人仍不应诉,借贷关系明确的,经审理后可缺席判决。在审理中债务人出走,下落不明,借贷关系明确的,可以缺席判决。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7日 13:45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拘传相关文章
  • 被告对原告撤销权之诉提出答辩状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12年修正)新增加了对于第三人撤销之诉的规定。“对当事人双方的诉讼标的,第三人认为有独立请求权的,有权提起诉讼。对当事人双方的诉讼标的,第三人虽然没有独立请求权,但案件处理结果同他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的,可以申请参加诉讼,或者由人民法院通知他参加诉讼。人民法院判决承担民事责任的第三人,有当事人的诉讼权利义务。前两款规定的第三人,因不能归责于本人的事由未参加诉讼,但有证据证明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的部分或者全部内容错误,损害其民事权益的,可以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民事权益受到损害之日起六个月内,向作出该判决、裁定、调解书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经审理,诉讼请求成立的,应当改变或者撤销原判决、裁定、调解书;诉讼请求不成立的,驳回诉讼请求。”请问撤销权之诉受益人是什么债权人依照民法典的规定提起撤销权诉讼时只以债务人为被告,未将受益人或者受让人列为第三人
    2023-07-17
    482人看过
  • 被告答辩期内不提交答辩状的原因及建议有哪些
    一是庭审中允许的口头答辩代替了书面答辩。在庭审法庭调查中,即使被告未在答辩期届满前提交书面答辩状,为了查清事实、依法公平做出判决,承办法官也会允许甚至主动要求未提交答辩状的被告进行口头答辩,并记录在庭审笔录中,因此被告将答辩期提交答辩状看成可有可无,多此一举的事。二是被告将不提交答辩状当作胜诉或“赖诉”的策略。有的被告认为答辩期提交答辩状就是将自己的观点和反驳原告的理由与证据在开庭前暴露给对方,这样不利于自己庭审中占据主动,所以为了给对方造成“出其不意”从而取得胜诉,不提交答辩状就是很好的胜诉策略;还有的被告因明知道自己理亏,或者出于厌诉的心理从一开就想“赖诉”不参加诉讼,所以更不会提交答辩状。三是部分被告受知识、经济限制不知如何书写答辩状。受知识水平特别是法律知识水平的限制,很多农民群众不知道如何书写答辩状,若请律师代写又要一定费用,所以干脆不提交答辩状。对此,笔者建议:一是大力宣传答辩
    2023-06-13
    223人看过
  • 一般被告用不用写答辩状的
    一、被告用不用写答辩状的被告可以写答辩状,也可以不写。答辩状是被告(人)、被反诉人、被上诉人、被申请(诉)人针对起诉状、反诉状、上诉状、再审申请(诉)书的内容,在法定期限内根据事实和法律进行回答和辩驳的文书,是诉状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文种之一。答辩状是法律赋予处于被告地位的案件当事人的一种权利,其有处置答辩权的自由,可以答辩,也可以沉默。写作答辩状的目的是回答、反驳对方诉状的诉讼请求,以减免答辩人的责任。答辩状的写作目的与起诉状、反诉状、上诉状、再审申请(诉)书的写作目的是针锋相对的。写作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这也是应用写作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答辩状由首部、答辩理由、尾部和附项三部分组成。二、答辩状的内容是什么答辩状的格式与起诉状没有多大的不同,最大的区别在于答辩状的内容方面。答辩状具有三个部分,首部、答辩理由、尾部和附项。1、首部。首部应写明下列内容:(1)标题。标题写明“刑事(或民事)答
    2023-06-15
    394人看过
  • 答辩状需不需要提供给被告方?
    答辩状要给另一方被告。答辩状是被告(人)、被反诉人、被上诉人、被申请(诉)人针对起诉状、反诉状、上诉状、再审申请(诉)书的内容,在法定期限内根据事实和法律进行回答和辩驳的文书,是诉状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文种之一。答辩状是法律赋予处于被告地位的案件当事人的一种权利,其有处置答辩权的自由,可以答辩,也可以沉默。行政诉讼被告答辩状起诉状有多长时间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应当在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交作出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并提出答辩状。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答辩状之日起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发送原告。被告不提出答辩状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审理。答辩状是被告(人)、被反诉人、被上诉人、被申请(诉)人针对起诉状、反诉状、上诉状、再审申请(诉)书的内容,在法定期限内根据事实和法律进行回答和辩驳的文书,是诉状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文种之一。答辩状内容应当写
    2023-07-03
    325人看过
  • 抗诉庭审被告人答辩如何提出
    在抗诉的庭审中,被告人可以委托律师去辩解,也可以自己辩解。辩护人的责任是根据事实和法律,提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无罪、罪轻或者减轻、免除其刑事责任的材料和意见,维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诉讼权利和其他合法权益。一、新刑事诉讼法适用哪些证据证据的种类,是指表现证据事实内容的各种外部形式,具有法律约束力。《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五十条规定了刑事案件证据的八个种类,分别是:(一)物证,是指以其物质属性、外部特征、存在状况等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物品和痕迹。(二)书证,是指以其记载的内容和反映的思想来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书面材料或其他物质材料。(三)证人证言,是指证人就其所了解的案件情况向公安司法机关所作的陈述。(四)被害人陈述,是指刑事被害人就其受害情况和其他与案件有关的情况向公安司法机关所作的陈述。(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就有关案件的情况向侦查、检察和审判人员
    2023-03-04
    227人看过
  • 被告提出诉讼时效抗辩的答辩状怎么写
    一、被告提出诉讼时效抗辩的答辩状怎么写?1、首部。首部应写明下列内容:(1)标题。(2)答辩人的基本情况。(3)写明答辩事由。2、答辩理由。答辩的理由是答辩状的主体部分,写法没有统一的规定,一定要针对原告在诉状中提出的事实和理由,或上诉人在上诉状中提出的上诉请求和理由进行答辩,并可提出相反的事实、证据和理由,以证明自己的理由和观点是正确的,而提出的要求是合理的。3、尾部和附项写明以下内容:(1)呈送的机关。写为“此致”“xx×人民法院”。(2)右下方写明。答辩人xx×(签名或盖章)并注明年月日。(3)附项。注明证物、书证的名称和件数。二、诉讼时效届满的法律后果是什么?1、债务人可以不履行债务。2、债权人丧失胜诉权。债权人告到法院,如果法院审查认为没有正当理由而时效已过的话,就不能判他胜诉。在法学上,将已过诉讼时效的债务称为“自然债务”。3、诉讼时效届满后,债务人由于不知道时效规定或者明知道
    2023-04-16
    445人看过
  • 答辩状和证据都可开庭提交吗?
    证据可以开庭时提交,当事人经法庭许可,可以向证人、鉴定人、勘验人发问。被告应当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被告不提出答辩状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审理。答辩状和证据都可开庭提交吗?的法律依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五条送达起诉状和提出答辩状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应当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答辩状应当记明被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答辩状之日起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发送原告。被告不提出答辩状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审理。《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九条当事人庭审权利当事人在法庭上可以提出新的证据。当事人经法庭许可,可以向证人、鉴定人、勘验人发问。当事人要求重新进行调查、鉴定或者勘验的,是否准许,由人民法院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2022-07-03
    416人看过
  •  原告提交离婚诉讼答辩状
    本文是一篇关于民事答辩状的摘要。被告或原告的基本情况、诉讼参与人的基本情况以及案由部分都被详细描述。最后,答辩人提交答辩状的致送机关和日期也被明确标注。1.标题:民事答辩状2.答辩人基本情况:被告(或原告):姓名:(填写被告或原告的姓名)性别:(填写被告或原告的性别)年龄:(填写被告或原告的年龄)职业:(填写被告或原告的职业)住址:(填写被告或原告的住址)诉讼参与人(或第三人):姓名:(填写诉讼参与人(或第三人)的姓名)性别:(填写诉讼参与人(或第三人)的性别)年龄:(填写诉讼参与人(或第三人)的年龄)职业:(填写诉讼参与人(或第三人)的职业)住址:(填写诉讼参与人(或第三人)的住址)列答辩人姓名,性别,年龄,民族,籍贯,职业或职务,单位或住址。3、案由部分,主要写明对原告某人为什么案件起诉进行答辩,对何时收到起诉状副本,可写可不写。最后写致送机关,分两行写:此致XX人民法院。右下方写:答
    2023-09-11
    95人看过
  • (2) 被告就离婚诉讼提出书面答辩状
    离婚被告书面答辩状内容主要包括:1、标题:写明“民事答辩状”;2、答辩人的基本情况;3、写明答辩事由:写法没有统一的规定,一定要针对原告在诉状中提出的事实和理由,或上诉人在上诉状中提出的上诉请求和理由进行答辩;4、尾部和附项写明呈送的机关、双方签字后盖章。同意离婚答辩状答辩人:王XX,男,1962年8月19日出生,汉族,住XX区XX路XX小区XX幢XX号。答辩人就被答辩人王XX起诉我离婚一案,提出以下答辩意见:一、答辩人同意离婚。答辩人同意离婚,不是因为答辩人有婚外情,而是自2001年原告去广州工作、定居后,双方感情越来越疏远,加之双方工作环境及经济条件发生了巨大转变,差距也越来越大,导致双方夫妻无法交流,感情淡薄,所以答辩人同意离婚。二、婚生子王XX由答辩人抚养。原被告于1991年生育一子王XX,为了儿子的健康成长,答辩人要求抚养儿子。具体理由有三点:第一,作为男孩,随父亲生活对他日后的
    2023-07-07
    85人看过
  • 提交管辖权异议还需要提交答辩状吗
    一、提交管辖权异议还需要提交答辩状吗看管辖权异议的结果如何,如果成立,那么到其他法院审理时,需要答辩,如果不成立,继续审理,那么你也需要答辩。答辩可以叫答辩状,也可以当庭口头答辩。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七条规定,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当事人对管辖权有异议的,应当在提交答辩状期间提出。人民法院对当事人提出的异议,应当审查。异议成立的,裁定将案件移送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异议不成立的,裁定驳回。当事人未提出管辖异议,并应诉答辩的,视为受诉人民法院有管辖权,但违反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规定的除外。二、管辖权异议必须当场提交吗不是必须。在提交答辩状期间提出,其时限为15日。1、《民事诉讼法》第127条规定:“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当事人对管辖权有异议的,应当在提交答辩状期间提出。2、人民法院对当事人提出的异议,应当审查。异议成立的,裁定将案件移送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异议不成立的,裁定驳回。”3、根据上
    2023-04-12
    310人看过
  • 民间借贷答辩状被告用
    法律综合知识
    本文将以实例论述民事答辩状以及民事上诉答辩状的撰写方法及要点。首先,在标题部分,我们需明确注明是“民事答辩状”还是“民事上诉答辩状”。前者用于初审庭审中的答辩陈述;后者则针对已经上讼法院且己方败诉或裁判有待进一步裁决的上诉案件进行积极回应与反驳。在此基础之上,进入正文,首先需要在当事人栏目详细列出本答辩状的主体信息,包括但不限于答辩人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籍贯、职业及其现居住地址等重要讯息。接着,正文需要简洁而清晰地表述出本答辩的确凿理由。《民事诉讼法》第三条人民法院受理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其他组织之间以及他们相互之间因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提起的民事诉讼,适用本法的规定。第一百一十九条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二)有明确的被告;(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2024-05-18
    380人看过
  • 离婚被告不交答辩状将会怎样
    一、离婚被告不交答辩状将会怎样具体由被告决定。被告应当在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被告不提出答辩状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审理。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应当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答辩状应当记明被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答辩状之日起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发送原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五条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应当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答辩状应当记明被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答辩状之日起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发送原告。被告不提出答辩
    2023-05-06
    413人看过
  • 被告答辩状原告要恢复吗
    民事答辩状副本要送达原告。法律规定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25条规定: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被告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被告提出答辩状的,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之日起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送达原告,被告不提出答辩状的,不影响人民法院的审理。民事答辩状在两种情况下提出:一是原告向第一审人民法院起诉后,被告就诉状(起诉状)提出答辩状。二是案件经第一审人民法院审理终结后,一方当事人不服,提起上诉,被上诉人就上诉状提出答辩状。人民法院在收到原告的起诉状和上诉人的上诉状以后,应当在规定的期间内将副本送达被告或被上诉人,被告或被上诉人应当在法定的期限内提出答辩状。被告和被诉人通过答辩状,可以针对原告或上诉人提出起诉或上诉的事实、理由和根据以及请求事项,进行有的放矢的答辩,阐明自己的理由和要求,并提出事实和证据证实自己的观点。这样,人民法院可以全面了解诉讼双方当事人的意见、要
    2023-06-14
    304人看过
  • 被告人答辩状不交有什么影响?
    一、被告人答辩状不交有什么影响?被告人答辩状不交的影响是:最终的判决结果对于被告来说是不利的。在民事诉讼中,如果被告不按法律规定递交答辩状的,并不影响法院审理。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应当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如果不提交的视为放弃为自己辩护的机会。二、答辩状的内容包含什么?答辩状的格式与起诉状没有多大的不同,最大的区别在于答辩状的内容方面。答辩状具有三个部分,首部、答辩理由、尾部和附项。1、首部。首部应写明下列内容:(1)标题。标题写明“刑事(或民事)答辩状”,“刑事(或民事)被上诉答辩状”。前者为第一审案件答辩状,后者为上诉案件答辩状。(2)答辩人的基本情况。当事人栏目,直接列写答辩人的基本情况。被告人是公民的,就列写答辩人姓名,性别,年龄,民族,籍贯,职业和住址。有代理人的,挨着另起一行列写代理人,并标明是法定代理人,指定代理人,还是委托代理人
    2023-04-13
    88人看过
换一批
#强制措施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拘传
    词条

    拘传,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强制未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到案接受讯问的强制方法。拘传是法定五种刑事强制措施中最轻微的一种。 拘留对象为未被拘留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直接讯问已被拘留、被逮捕的犯罪嫌疑人,无需经过拘留程序; ... 更多>

    #拘传
    相关咨询
    • 被告提出答辩状不出庭还参加诉讼案件怎么办
      广西在线咨询 2022-10-11
      离婚案件属于不适用缺席处理的案件,所以一般来说法院会宣布延期审理,然后如果经过两次传唤如果被告还不来,会进行强制到庭,也就是据传。第一百零九条人民法院对必须到庭的被告,经两次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拘传。
    • 上诉没有出庭原告可以不交答辩状吗
      澳门在线咨询 2022-10-06
      离婚官司原告无证据和证人,被告不交答辩状不出庭没有影响,可缺习判决的,亲
    • 提交答辩状原告是否可以不回复答辩状
      上海在线咨询 2022-10-29
      作为被告的一方,法院在送达传票时有一份应诉通知书,有一条“在收到起诉状副本后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并按当事人人数提供副本。如不按时提出答辩状,不影响本案的审理。”答辩状是提交给法院,再由法院送达给其他当事人。被告是在收到起诉书状副本后十五日内提交答辩状,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之日起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发送原告。
    • 案件中被告只提供答辩状而不出庭会怎么样
      上海在线咨询 2022-10-06
      离婚案件属于不适用缺席处理的案件,所以一般来说法院会宣布延期审理,然后如果经过两次传唤如果被告还不来,会进行强制到庭,也就是据传。第一百零九条人民法院对必须到庭的被告,经两次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拘传。
    • 被告答辩状可以直接提交反诉状吗?
      新疆在线咨询 2022-10-06
      离婚是一种很特殊的案件,属于复合诉,不能反诉。一般案件都是一个案件一个诉,而离婚案件是几个诉,包括离婚、子女抚养、财产分割等三个诉。被告无论什么主张,都可以通过答辩状提出来,无需反诉,法院都审理的,甚至原、被告都没有提出来的,法院都应当向夫妻双方询问,进行处理。只要双方没有明确拒绝处理,法院都会处理并作出判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