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介绍了启动仲裁裁决的方式和不予执行的情况。当事人只能申请仲裁裁决的方式有两种,《民诉》第264条和法院也可以请求仲裁裁决,但需符合《民诉》第264条的规定。而不予执行的情况有三种,《民诉》第260条、第262条和第263条。
1.启动仲裁裁决的方式(1):当事人只能申请:《民诉》第264条(2):法院也可以请求:《民诉》第264条
2.不予执行的情况(1):外国法院请求协助的事项有损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权、安全或者社会公共利益的。《民诉》第260条(2)外国法院委托我国法院代为送达法律文书,未附中文译本的。《民诉》第262条(3)不属于我国法院职权范围的。我
我国法院的职权范围与外国法院的委托送达
我国法院的职权范围与外国法院的委托送达是备受关注的问题。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我国法院依法享有对国内民事案件的管辖权,包括对纠纷案件进行调解、判决和执行等。同时,我国法院也可以依法对涉外案件进行审判,并且在必要时可以通过委托送达的方式,将相关文书送达给外国法院。
然而,在实践中,由于语言、文化和法律体系等方面的差异,我国法院和外国法院之间存在一定的沟通障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国法院和外国法院之间可以相互委托送达,即我国法院将相关文书委托给外国法院代为送达。但是,这种委托送达并不代表我国法院对相关案件的管辖权已经转移给外国法院,我国法院仍然保留对该案件的审判权。
此外,为了保障我国法院和外国法院之间的沟通顺畅,我国法院和外国法院之间还需要签订相关的司法协助协议,明确双方在送达、调查取证等方面的事务分工和协作方式。这些协议的签订和执行,有助于加强我国法院和外国法院之间的合作,推动国际间法律的交流和理解。
总之,启动仲裁裁决和不予执行的情况是仲裁裁决在实际应用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我国法院和外国法院之间需要相互合作,相互委托送达,签订相关的司法协助协议,以解决这些问题。
《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七条,对依法设立的仲裁机构的裁决,一方当事人不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受申请的人民法院应当执行。
-
逃脱仲裁裁决执行的方法
119人看过
-
仲裁裁决法中仲裁裁决怎么执行?
392人看过
-
仲裁裁决的种类、方式和效力
115人看过
-
不予执行仲裁裁决的情形有哪些,撤销仲裁裁决和不予执行仲裁裁决的区别有哪些?
466人看过
-
劳动仲裁裁决执行和判决执行的区别有什么?
161人看过
-
内地和香港仲裁裁决的执行
67人看过
-
仲裁裁决结果:公司应对执行仲裁裁决的途径和方法山西在线咨询 2024-12-16劳动仲裁裁决书自作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若对方未在规定期限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则该裁决即发生法律效力。若对方拒不履行裁决义务,则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申请人应向人民法院提交书面申请执行书,并提供裁决书原件。申请执行的事项仅限于裁决书所裁定的范围。 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提起劳动仲裁的一方当事人应在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一年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若超过法律规定的申请
-
仲裁裁决执行的法院,仲裁裁决申请执行哪个法院管辖?北京在线咨询 2022-07-14一、仲裁裁决申请执行哪个法院管辖? 首先、国内仲裁裁决书属于其他法律文书的范畴。相关法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256条其他法律文书包括仲裁裁决书、公证债权文书。 其次、根据《民事诉讼法》第207条:“法律规定由人民法院执行的其他法律文书,由被执行人住所地或者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人民法院执行。”第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
-
仲裁裁决执行与撤销仲裁裁决的差异山西在线咨询 2024-11-18根据我国现行法律法规,人民法院对仲裁的司法监督权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即对仲裁裁决的不予执行和撤销仲裁裁决。这两种方式并非完全相同,而是彼此各有特点、互相对称。不予执行仲裁裁决与撤销仲裁裁决之间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1. 提出请求的实体当事人不同; 2. 当事人提出此种请求所遵循的期限也不尽相同; 3. 管辖的受理法院存在差异; 4. 申请过程中所依据的法定理由也各不相同; 5. 诉讼过程遵
-
合同纠纷仲裁裁决的执行方法澳门在线咨询 2025-02-06合同纠纷可以通过仲裁来解决。仲裁是指合同双方当事人发生争执,协商不成时,根据有关规定或者当事人之间的协议,由一定的机构以中间人或第三者的身份,对双方发生的争议,在事实上作出判断,在权利和义务上作出裁决。 当事人采用仲裁的方式解决合同纠纷,应注意以下问题: 1. 仲裁期限:当事人一定要抓住时机,在法律规定的申请仲裁的有效期限内,及时行使自己的权利,避免因错过时机而丧失自己申请仲裁的权利。 2.
-
对方不服仲裁裁决, 法院可以在仲裁裁决中直接暂停执行申请仲裁裁决新疆在线咨询 2022-02-25止执行是指在执行过程中,因某种特殊情况的发生而使执行程序暂时停止,待特殊情况消失后,再继续进行执行程序。《仲裁法》第64条规定:“一方当事人申请执行裁决,另一方当事人申请撤销裁决的,人民法院应当裁定中止执行。”也就是说,在执行裁决过程中,发生了一方申请撤销裁决的特殊情况,人民法院暂时停止执行,最后视裁决是否被撤销,再决定恢复执行还是终结执行。在实践中应当注意,一方申请撤销裁决,是中止执行的法定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