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信息泄露被贷款如何处理
如果发现个人基本信息被盗用或存在被盗用的风险时,应及时致电相关公司的客服进行确认,若确实存在盗用事实,说明原因并要求其删除;
如果发现存款、证券或理财账户被盗用或存在被盗用的风险时,应及时致电相关的金融机构进行挂失止付,注意留存相关证据例如短信或凭证,并及时报警。
《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十四条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民间借贷合同无效:
(一)套取金融机构贷款转贷的;
(二)以向其他营利法人借贷、向本单位职工集资,或者以向公众非法吸收存款等方式取得的资金转贷的;
(三)未依法取得放贷资格的出借人,以营利为目的向社会不特定对象提供借款的;
(四)出借人事先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借款人借款用于违法犯罪活动仍然提供借款的;
(五)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
(六)违背公序良俗的。
二、网络贷款还不上如何处理
如果欠高利贷利息太高实在是还不起的话,你可以申请分期偿还,这样你既不会出现失信的事情,还能给自己减轻一点压力。
你能够给银行一个主动还款的保证,银行也会帮你想一个万全之策,这样既不会影响你的信誉度,还不会被银行设置为黑名单,甚至要担负坐牢的危险哦。
申请最低还款额度解决,主动找到银行申请最低还款额度,并且保证每个月的还款行为,这样不会对你造成太大的经济压力,也不会出现信用受损,造成银行对你的制裁哦。
《民法典》第六百八十条
禁止高利放贷,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没有约定的,视为没有利息。
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约定不明确,当事人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当地或者当事人的交易方式、交易习惯、市场利率等因素确定利息;自然人之间借款的,视为没有利息。
三、没有信用卡贷款如何贷
当事人没有信用卡的,可以通过向有资质的贷款机构提出书面的贷款申请,提交本人符合其贷款条件的证明材料,并提供相应的担保的方式来获取该贷款机构的贷款。
《个人贷款管理暂行办法》第十一条
个人贷款申请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借款人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或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境外自然人;
(二)贷款用途明确合法;
(三)贷款申请数额、期限和币种合理;
(四)借款人具备还款意愿和还款能力;
(五)借款人信用状况良好,无重大不良信用记录;
(六)贷款人要求的其他条件。
第十二条
贷款人应要求借款人以书面形式提出个人贷款申请,并要求借款人提供能够证明其符合贷款条件的相关资料。
《民法典》第四百零二条
以本法第三百九十五条第一款第一项至第三项规定的财产或者第五项规定的正在建造的建筑物抵押的,应当办理抵押登记。抵押权自登记时设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七章 抵押权 第一节 一般抵押权 第四百零二条 以本法第三百九十五条第一款第一项至第三项规定的财产或者第五项规定的正在建造的建筑物抵押的,应当办理抵押登记。抵押权自登记时设立。
-
泄露信息后应该如何处理
348人看过
-
如何处理自己的信息泄露
363人看过
-
贷款信息泄露违法吗?
185人看过
-
如何处理网络平台泄露个人信息信息
296人看过
-
信息泄露能拿去贷款吗
449人看过
-
网络犯罪泄露信息如何处罚
137人看过
-
信息泄露如何解除贷款困境广东在线咨询 2023-07-14如果贷款当时不是你签字的,建议诉讼,确认当时的贷款合同无效。你同意用你的名义贷款,而且在贷款合同上签字的,法律上视为你的个人贷款,你应当按贷款合同的约定偿还贷款本息。别人与银行没有法律关系。如果别人拒不还款,责任由你自己承担。在你承担还款责任后,可以向实际使用人追偿。
-
公司信息泄露违法吗,如何疏导泄露信息?西藏在线咨询 2022-04-19泄漏公司机密,情节轻微的,将会受到公司的行政处罚并承担一定的赔偿责任。情况严重的,给公司造成重大损失的,构成侵犯商业秘密罪,会受到刑事处罚。 1、故意泄漏公司机密罪肯定是犯罪行为; 2、但是要构成这个“故意泄漏公司机密罪”,要具有以下要素: 1)公司有规章制度明确规定了公司机密的范围,并且,这规章制度曾在嫌疑人泄密机密前明显给他; 2)公司明确授权给嫌疑人接触规定的公司机密的相应权限; 3)嫌疑人
-
如何预防个人信息泄露,如何预防个人信息泄露香港在线咨询 2022-04-21这样预防个人信息泄露: 1个人的电子邮箱、网络支付及银行卡等密码要有差异; 2掌握公民个人信息的网站或单位要对用户信息加密并采取分级查看的权限设置; 3增强个人信息安全意识,不要轻易将个人信息提供给无关人员; 4慎重参加网上、网下调查活动; 5妥善处置快递单、车票、购物小票等包含个人信息的单据; 6投简历只提供必要信息; 7在网上交易需要到正规的交易平台网站,同时要注意鉴别网址真伪; 8只要掌握了
-
信息泄露如何量刑?湖南在线咨询 2021-11-17倒卖个人信息涉嫌构成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根据刑法,国家机关或者金融、电信、交通、教育、医疗等单位的工作人员违反国家规定,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非法提供给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盗窃或以其他方式非法获取上述信息,情节严重的,按前款处罚。单位犯前两款罪的,对单位处以罚款,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按照每笔款项的
-
隐私被泄露如何处理甘肃在线咨询 2022-11-15故意泄露他人隐私属于民事侵权行为,属于民法的调整范畴,不构成犯罪。但根据《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