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武汉召开城中村综合改造会议,对今年城中村综合改造作出了具体安排:今年武汉将加速城中村改造,目前56个村的综合改造工作已进入到攻坚阶段。
城中村是城市化进程中的特殊产物。随着武汉城市的变迁,城中村已经成为困扰城市发展的顽症。近年来,武汉已为城中村改造制订了一系列政策,并进行了有益探索。昨日,本报记者对市内几个典型的城中村进行了探访。
很难有人会相信,20年前,徐东村曾是一片片耕地,村民仅仅依靠几亩薄田生存,然而到了2000年7月,徐东村被湖北省委省政府评为荆楚第一村。如今,740人的徐东村产值已达10亿元以上,540人享受村办企业的待遇,创全省之最。
2005年7月,徐东村的村办企业徐东集团进行资产量化,随后进行改制。与此同时,徐东村也在进行改制,村委会变成了居委会,村民的身份也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村民杨某告诉记者:户口簿上,村民两字改为了湖北居民。
最后一个
享受村民待遇的村民出生
2004年11月14日出生的肖红(化名),是全村最后一个享受村民待遇的村民——一出生,村里就给了5.5万元现金,此外,村里还分发了11万股的徐东集团的股份。
徐东居委会的一个工作人员杨某介绍,随着村、村企业的改制,这名不满3岁的小伢,就是最后一位一个含着金钥匙出生的贵族村民,此后出生的小伢就不再分股份。
按照徐东集团去年的分红利益,11万股年可得到2000多元。
据了解,全村740人中,有条件享受集团股份的有540人,另200人因外地转入等条件限制,不享受村民待遇。在这540人中,按照村民的年龄等进行分配,每人的股份在59到11万股之间。
村里老人,每月手持股权证在集团公司预先领取几百元的生活费,余下的年底算清。
徐东村肖家墩村民、45岁的肖某是土生土长的徐东村人。
肖家,有一对儿女,分别上大学和高中。肖的爱人在集团下属的徐东菜场当管理员,而肖也在集团公司上班,两人一月的工资在2500元左右。
虽然两人的工资不算太高,但是4人持有的集团股份不少,一年有2万多元的分红。
要是没有这个钱,孩子们读书就困难了,哪像现在过得这般轻松。
像肖某一样。村里土生土长的村民,只要是自己找不到工作的,经培训后,徐东集团就会安排到下属的出租车、物业管理等公司就业。
村企分开,村民变股民
作为村民赖以生存的徐东集团,在2005年以前,其集团董事长就是村支书。
徐东集团办公室主任张凤仙介绍,集团每年赚的钱全都是村民的,也就是在年底时,按照村民手里的股份进行分红。
2005年,徐东集团改制后,经过复杂的资产量化和评估,徐东集团下属的10多个子公司及村资产在2亿元以上,按照股份全被划给每位村民。至此,村民手持的股份可以传给后人,也可以买卖。
这就是村企彻底分开的标志。张凤仙说,从此村民变身股民。
事实上,多年来,哪怕集团董事长就是村支书,但有关集团公司的运作都是按现代企业管理,一切由代表村民利益的村委会决定。但是如今改制后,在集团方面,村民变身股民后,董事长的选举决定权也掌握在村民手中。
无论是城中村改造,还是村办企业的辉煌,主要是靠村民思想的变通。一位徐东居委会干部说。
他说,先前村民靠耕地吃饭,等有了村办企业后,村民的饭碗又掌握到企业的手中,现在,企业被改制后,村民摇身一变成为股民,在这一因素下,村民更要转变观念。
作为社会人的湖北居民,以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武汉在一步步进行城中村改造时,村民也要一步步转化思想,适应社会。
徐东的崛起轨迹>>>
从负债180万
到如今的徐东集团
如果要弄清徐东村的崛起,就必须要认识一个人——2000年中国乡镇企业十大新闻人物之一的徐世祥。
据徐东集团办公室工作人员介绍,20年前,徐世祥接任徐东村村委会主任时,全村年产值80万元,负债180多万元。
那时,根本就没有什么耕地,在寸土寸金的徐东,2000多亩地全进行城市化建设了。
1991年,武汉市筹建武汉长江二桥,徐东村因政府征地得到1000多万的补偿。
当时,不少村民要求把钱分光,但徐世祥决定成立村办企业徐东集团。到1995年5月武汉长江二桥通车时,徐东村出现了武汉市第一家村办出租汽车公司、第一家村级广告公司、第一家合资商场、第一家村级房地产开发公司等等。
1996年,徐东集团联合中商集团兴建徐东平价广场,并组织村民在此就业。1998年,徐东集团再投资6亿元,兴建武汉徐东皇冠酒店。这是全国首家农民自己投资、按国际五星级标准兴办的酒店。
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全村已建有120平方米的托儿所、260平方米的幼儿园,中小学生免费读书,对考上大中专的学生奖励万元,全村实现了入托率和入学率两个100%。村里还建有老人活动室、卫生室,村民实行男50岁、女45岁退休制度,人均每月可领取最低养老退休金,残疾人、孤寡老人每月享受生活补助等。
今天,依靠村办企业徐东集团的赢利,村民的生活比城里人还美满幸福。
村民话事
生一个小孩
有5.5万元奖励
家住徐东小区的杨婆婆,对现今的生活很满足。
变化大呢。61岁的杨婆婆说,小的时候怎么也没有想到,临老了可以享福了。这叫衣食无忧。
年轻那会儿,我谈了一个朋友是汉口的,男友家里条件不错,双方感情也好,可是快到结婚时,对方父母嫌弃我是徐东村的乡里人,活活拆散了我们。
几年前,我儿子也相处了一个女朋友,听说也是汉口人,但我硬是没有应下这门亲事。
为什么?记者问到。
我们村现在不一样了,人人有村办企业的股份,年终有红利,若是外地人嫁到我们村,也不是一件容易事,我也得掂量掂量。
村里有规定:村里人结婚、生小孩都有现金奖励。比如,同村人结婚奖励一万,本村人嫁出去、外地人嫁进来也有不同的现金奖励,生一个小孩也有5.5万元的奖励。
汉西村建材市场整体迁移
汉西村的改造存在一个突出的问题,也是其他城中村所没有面对的。按照武汉市相关规划,汉西村在王家墩CBD的规划范围之内,该村的250余亩土地被规划进入了王家墩CBD89和90号用地,被初步规划为住宅用地。
汉西村,是武汉市城中村改造首批试点村之一。到2003年7月底,该村已完成了集体经济改制,汉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挂牌成立,但是,当邻近的如长青等几个村的改造工作进行得如火如荼之时,汉西村的脚步显然较慢。对于进一步的改造,我们实际上没什么进展。汉西村的一位干部坦言。
汉西村的改造存在一个突出的问题,也是其他城中村所没有面对的。按照武汉市相关规划,汉西村在王家墩CBD的规划范围之内,该村的250余亩土地被规划进入了王家墩CBD89和90号用地,被初步规划为住宅用地。
汉西村一个干部说,汉西村曾经想通过就地还建的方式对村子进行改造,但是,CBD有整体规划,汉西村的设想显然不符合王家墩CBD整体规划的大局,因此而放弃。
汉西村的金太阳
买建材,到汉西。曾经号称中国建材第一市的汉西建材市场(包括金太阳建材城、时代精品城、鑫林地板城、长青灯饰城等市场),一直雄踞武汉建材市场的霸主地位,金太阳建材城又是汉西建材市场的重要代表之一。
金太阳建材市场坐落在汉西村,为该村村办企业,拥有商铺800间。金太阳也是汉西村汉西集团的一个重要的利润增长点。汉西村民变成股民后的分红也基本来源于此。
汉西集团董事长助理江涛说,按照目前已有的规划,金太阳肯定属于改造的范围之内,所以,一旦改造实施,这个曾经是中国建材第一市的重要成员将面临消失。
汉西福地建材商恋恋不舍
现在生意不太好,一般生意最好的时候在年底。喜多橱柜公司的唐老板坐在店里。
唐老板的门面就在汉西村所在地。虽然城中村改造已进行多年,但得知汉西村要进行城中村改造后,他仍然显得很诧异。真的要改造么?改造的力度有多大?什么时候开始呢?他抛出了一系列问题。
唐老板已在汉西一带做了多年建材生意。从最初卖各种建筑材料到现在的成立自己的公司,拥有自己的整体橱柜品牌。用他自己的话说,汉西建材市场是他的福地。对于这个福地他感到不舍。
同时,他也认识到,一旦武汉市对包括汉西村在内的数十个城中村进行整体改造,能给建材行业带来更大的商机。一旦进行改造,肯定房地产开发会更红火,到时候买了新房子,总得装修吧。到时装修市场会更广阔,我们的生意可能会更好做一些。
采访中,不少汉西老建材市场经营户虽对新市场心存期待,但都不想丢掉让他们发家的福地。老市场毕竟有稳定的客源,而新市场还需一段时间培育,暂时不会抛弃老市场。
汉西大迁移
早在2003年,随着武汉建材贸易业的发展,汉西建材市场——中国建材第一市的黄金招牌正受到外界的重重威胁,新型、大型建材市场如雨后春笋般齐齐涌现,面对破旧不堪、杂乱无章的汉西建材市场,及城市中心化的蔓延,现汉西市场已不能适应批发功能的现状。在这种背景之下,硚口区政府提出了汉西大迁移的宏大构想,即在西北区域再建一个交通畅通、业态先进、配套齐全的建材市场,把老建材市场让给城市中心,向西北大面积转移的战略规划。
2006年5月,随着新汉西建材市场——华中建材家居采购中心一期工程及被誉为汉西生命黄金线的汉西二路破土动工,硚口区政府着力规划、打造的新汉西蓝图正一步步付诸实施。
目前,硚口区已经在汉西建设大武汉家装广场、宜家建材广场等项目,加上建设中的华中建材家居采购中心,总经营面积肯定将超过现有市场,未来新汉西已蓝图初现。
本报记者刘飞超
紫阳村260户村民领到房产证
当了70多年村民的何爹爹,终于拿到了房产证和土地证。昨日,和何爹爹一样,城中村改造搬迁到首义路街武南社区的260户居民将拿到房产证和土地证。
260户领到房产证
从29日到4月2日,请持本人身份证原件到村委员会领取房屋产权证和土地证。昨日上午,记者在武昌区紫阳村委员会办公室看到,领取证件的通知贴在门口。几位居民正在村委会领取红本本。
家住紫阳新村3栋的杨女士就是其中的一个。2001年之前,杨女士还居住在紫阳路街相国寺,当时的身份还是紫阳村的村民,后来搬到了武昌火车站附近的首义路街武南社区,一般都称紫阳新村。
杨女士告诉记者,尽管搬到了首义路街武南社区,但是身份却很有些不清。我住的地方是社区,但是我们当时还没有实行改制,严格意义来说还是村民。杨女士回忆说,到2003年底,紫阳村的村民们身份才发生了变化,开始成为居民。
据了解,现在居住在紫阳新村的居民约有260户。其中原属于紫阳村的村民有100多户,还有一些搬迁过来的居民。
70多年终圆楼房梦
整齐的水泥路,还有人散步。在76岁的何爹爹眼里,现在的生活与过去相比是天壤之别。以前居住在紫阳路街相国寺的何爹爹,一家四口就挤在52平方米的平房里,现在已经住上了楼房。当时住房特别拥挤,现在是三室一厅,106平方米,坐在屋里我还可以拿退休金。
何爹爹居住的楼栋前,已经铺上了水泥路面,社区里已经栽上了大树,绿化带把小区装扮一新。现在与过去相比,生活确实要好得多。何爹爹说。
小区管理居民更安全
杨女士回忆说,以前住在紫阳路街紫阳村,大家都是分散居住的,多数都是平房,秩序特别乱。
杨女士说:当时,我们住在紫阳村,因为邻近铁路边,一到傍晚大家都把门关上。有时听到周围有人喊抢劫,就是不敢出来。现在,杨女士居住的地方实行了小区模式管理。记者看到,小区里已有保安在值班,有清洁工在负责小区里的卫生。
我们只要交物业管理费,就有人给我们清理垃圾、保障安全。杨女士说,与以前生活在农村相比,现在安全多了。
尴尬:村委会和居委会并存
记者在首义路街武南社区看到,尽管村民的身份已经是居民了,但是社区里面仍然保留有村委会。转化过来的居民说,平时要办理什么证件还是要找村委会。但是据首义路街办事处相关工作人员介绍,去年下半年,原属于紫阳路街管辖的紫阳村的村民已经划为武昌区首义路街,并且归为首义路街武南社区。
村民虽然变为了居民,但是村委会和居委会却同时并存。对此,武昌区首义路街武南社区居委会负责人也表示了自己的无奈。
本报记者王荣海
十里铺村:
城中村改造第一村
去十里铺之前,记者打114查询十里铺村的电话,被告知:十里铺村早已撤消。114查询台的的服务人员说,目前,还有不少人经常打电话查询十里铺村。
七旬农村婆婆办医保社保
十里铺村地处汉阳区西大门,毗邻江汉二桥。全村570多人中,实际享受村民待遇的360多人。
昨日下午,记者沿十里铺建材装饰市场旁的巷子穿进去,里面高矮不一的楼房零散分布。有行人说:这就是原十里铺村居民居住地。
以前叫村民,现在跟他们打交道,要称他们为居民。路边,一名当地人提醒记者。
一栋略显陈旧的三层楼房前,76岁的太婆李三子坐在门前闭目养神。李太婆说,她家有4个儿子一个女儿,各自生了一个小孩。目前,李太婆的儿女们都在企业上班,不属于村里,家里只有她一个人是由村民转变成居民的。有医保、社保,退休之后每月还能拿400多元的退休金。
十里铺的居民冯桂云说,她是从十里铺村进入武汉市的企业的。城中村改造后,村里(现为十里投资发展公司)为她父母解决了后顾之忧,他们还可以按股获得红利。两老的年收入比我们夫妻俩还高!冯桂云说。
从村改居到村民变股民
十里铺村在城中村改造上,曾经创造了多个第一:
2005年5月,汉阳区永丰乡十里铺村被撤销,星火社区居委会挂牌成立。这是武汉市城中村改造第一例。
2005年6月,汉阳区永丰乡十里铺村注册组建了湖北十里投资发展股份公司,村民全部变股民。
湖北十里投资发展股份公司办公室吴主任说:村民变成居民后,遇到结婚、生小孩、开证明等问题后,不再找村委会了,直接去找星火社区居委会即可。村民变股民意味着,这些居民可以将手中的资金入股公司,效益好的话,年终可以分红。万一效益不好,得拿房子来抵押。当然,我们公司的主要业务是租赁,几乎不可能亏本的。
据介绍,十里投资发展股份公司成立仅半年时,经济收入、利税有较大幅度增长。成立当年春节就进行了首次股份分红。
十里铺村将变成十里新城
吴主任说,公司参加了武汉市城中村改造的会议后,已经开始拿出规划方案。
3月28日,武汉市对今年城中村综合改造作出安排:加速城中村改造,要将旧村湾改造为城市新居住区。武汉市共有城中村162个,十里铺村是该市纳入首批改造的16个试点村之一。
居民夏先生说,现在就是盼望将这些民房改造成居民小区,环境好了,生活质量才会提高,同时也有利于市容市貌整洁。
在公司办公室,吴主任送给记者一本精美的宣传册,上面印出了十里新城规划方案设计鸟瞰图。规划中的十里新城,傍水而建,既有高高的办公大楼,又有三五成群的居民楼,建筑错落有致,十分漂亮。
我们B类村,尽管不知目前民房改造成居民小区的具体方案,工作上也会有压力和困难,但前景十分美好。吴主任颇有信心地对记者说。
本报记者刘渐飞
今年城中村改造名单
江岸区:竹叶山、新荣、胜华、二七、中胜、花桥、连城、黄浦、红桥、永红
江汉区:航侧、贺家墩、鲩子湖、唐家墩、姑嫂树
硚口区:汉西、罗家墩、长青
汉阳区:十里铺、前进、五里墩、汉桥、铁桥、龙阳、汉城、陶家岭、邓甲、渔业、鹦鹉、向阳、红卫、江堤、丰收、汉江
武昌区:沙湖、紫阳
洪山区:团结、徐东、洪山、井冈山、柴林头、三角路、余家头、和平、铁机、向阳、余家湖、北港、姚家岭、红旗、东亭、南湖、烽火、光霞、幸福
东湖风景区:东湖
-
民工失业享受城里人待遇
452人看过
-
户口迁到本村不享受本村待遇
261人看过
-
村里空挂户口享受待遇吗
424人看过
-
村里农转非了还能享受拆迁待遇吗
92人看过
-
公职人员不能享受农村土地待遇吗
189人看过
-
医保待遇享受状态不享受
250人看过
-
农村户口迁到城里可以享受什么待遇湖北在线咨询 2022-03-30按照《土地承包法》第二十六条的规定:承包期内,发包方不得收回承包地。承包期内,承包方全家迁入小城镇落户的,应当按照承包方的意愿,保留其土地承包经营权或者允许其依法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承包期内,承包方全家迁入设区的市,转为非农业户口的,应当将承包的耕地和草地交回发包方。承包方不交回的,发包方可以收回承包的耕地和草地。承包期内,承包方交回承包地或者发包方依法收回承包地时,承包方对其在承包地上投入而
-
-
-
现在不在乡里还能享受村民待遇吗河北在线咨询 2022-10-21户口在村里属于村民,应当享受与村民同等的政治、经济、福利性待遇(条件是在村里居住生活的)。但是,如果村里发放的福利待遇,限定为劳动成员(参与村里经济社会建设的劳动者)的,如果没有参与村里经济社会建设的是不应当享受的。挂户人员(不在村里居住与生活)是否享受村里的相应待遇,由村民委员会或村民大会决策。
-
村里不给女儿户口本能享受待遇吗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1-28应当享受的。 村里严重违法的。 中级法院违法的。 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切实维护农村妇女土地承包权益的通知》的有关规定,农村妇女无论是否婚嫁都与男性享有一样的土地使用权利、宅基地审批权,嫁城妇女按照相关政策不能申报户口的,原居住地不能收回已有的土地使用权;嫁城妇女及其随母子女的户口都在农村,仍享受村民待遇。 建议村里的婚嫁女联合起来集体聘请专业律师通过要求政府信息公开、行政复议、行政诉讼、谈判等多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