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以档案上出生年月为准,身份证年龄到达退休年龄,社保交满十五年以上可以办理退休手续的。
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和国家机关、人民团体的工人,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应该退休:
1、男年满六十周岁,女年满五十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的;
2、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者其他有害身体健康的工作,男年满五十五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的。
70000份档案落户人才服务中心
王女士要到一家私企工作,可单位不能存档,她立刻想到了市人才服务中心,打电话问明办理程序,只去了两次,就把档案稳妥地放在了该中心所属“人事档案社会管理中心。”
潘女士因私出国,机票都订好了,才知道单位有个较真儿的规定:离开时间超过半年不予保留人事关系。离起程时间只差一周,她急忙跑到市人才服务中心,很快办妥了一年的个人存档事宜,轻松地踏上了旅程。
11年前,当辞职单干的几个青年人第一批把档案放在市人才服务中心时,周围的人还把他们看成“另类”,社会对人才服务中心这样的中介机构也不太了解。如今,档案再也不会成为流动人员的包袱,趋于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为他们解除了后顾之忧,使人才流动更加顺畅,越来越多的人成为受益者。然而,作为率先面向社会开办流动人员存档业务的人才中介机构之一北京市人才服务中心,却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的探索发展过程。
顺应改革潮流应运而生“中转库”
八十年代后期,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得国门大开,引得外商纷至沓来,投资开发的同时,也开始大量吸纳中国雇员。走在时代前列的知识青年,渴望尝试一种从未经历过的“白领”工作;开放最前沿的深圳特区同样召唤着跃跃欲试的首都青年。然而,离开原单位档案放在哪儿?传统观念中,人们把档案看得比什么都重要,被视为“第二生命”,身份、工龄等直接牵涉到个人的后续保障,决定将来的发展,当然,还有一系列与之相关的问题。而存档问题得不到解决,必然成为改革进程中人才流动的一大障碍。
刚刚成立四年的北京市人才交流服务中心果断地作出一个新的大胆尝试建立人才流动中转库,为流动人员接档案关系,为人才合理流动创造一个宽松的社会环境,1988年3月这项业务开始启动,同年9月13日正式挂牌,当年接收社会流动人员档案近700份,承接单位集体存档、(个人)临时保存档案关系等几项业务。随后根据存档人员需求,又与有关部门积极协商,开办了出国(境)政审业务。1989年,“中转库”建立第二年,存档人数猛增至2100人。以后在发展中不断创新,陆续开办了存档人员婚育证明、职称评定、工资管理、涉外公证等业务,以及大学毕业生、军转干部的委托存档。然而现在看似简单的每一项在当时都不是轻而易举能实现的。
原档案管理中心主任黄晓芳深有感触地说:“当时办每一件事都无章可循,可随时都会有存档人员提出各种具体问题要解决,提出来我们就得马上研究着手去做,还不能蛮干,还得与社会相衔接。就拿评职称来说,是存档人员最关心的问题,我们自开展存档业务以来,就不断地呼吁,不断地向上反映,终于从1993年开始存档人员也可以评职称了,当年进行了五个系列的职称评审,现在已开设了29个系列。良好的信誉是一点点建立起来的,我们的服务全,开出的各种信件、证明都很规范、标准,从而一步步得到企业、社会的认可。”回顾走过的路,黄晓芳说:“从某种意义上看,我们开展的社会存档服务业务,对国家的改革起了相当大的推动作用,对特区建设、北京市各种经济成份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1995年12月,人才流动中转库更名为人事档案社会管理中心,扩大了服务的内涵,服务项目也在不断增加。现在工作人员已由创建时的3人发展到30多人,有4个档案库房和一个分部。截止到今年5月底,存档总数为73200份,成为由政府授权的、全国规模最大存档人员最多的人事档案社会管理机构。
服务功能全让存档人员无后顾之忧
能汇聚70000多份人才档案,我们的优势何在?记者向人事档案管理中心主任冯啸东提出此问题时,他说:“主要是服务功能全,能为存档人员解除后顾之忧,这是最实际的。现在包括养老保险、住房公积金在内的社会保障业务已在中心建立起来,我们的服务项目正趋于完善。冯主任向记者列举了档案中心目前开展的一系列业务,在此特将主要项目向读者作一简单介绍。
因私出国政审:这项业务开展较早,存档人员因私出国,不论是自费留学(进修),还是探亲、访友、旅游、出国就业、培训考察等,均可持个人材料和境外材料向档案中心出国出境科申请因私出国(境),政审后,申请人即可持有关材料直接到北京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处办理出境证件,政审自申请之日起一般是4个工作日即可交付材料,如您着急办理,还有24小时加急业务。
代办涉外公证:档案中心是北京市公证处对外代办单位,可直接代办涉外公证书。
职称评审:存档人员凡是符合条件者,均可向档案中心申请职称评定,至今已开29个系列。
工资管理:包括大学毕业生转正定级,档案转出时的工资核定,军队转业干部的地方工资认定等。
接收集体存档立户:
凡持有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注册的独立法人单位,无论其性质如何,均可持证件材料到档案中心开户进行集体委托存档。
接收非北京户籍人员档案:这是自今年6月开始的最新存档业务,存档条件为必须是在档案中心集体立户存档单位的聘用人员,且须有中专以上学历或是在职专业技术人员或管理人员。
此外,对符合条件的夫妻两地分居在京一方存档人员为其配偶申请办理调京手续,今年3月份还为存档单位开展接收符合条件的非北京生源大学毕业生调京业务,开展了对外地应届毕业生存档业务。
据冯主任介绍,至今在档案中心立户的单位已超过4800家,自1993年开展职称评审以来,已累计为存档人员进行职称评审3881人次,办理因私出国和商务出国政审总计为24500人次。
再上新台阶将来服务更方便
谈到这支庞大的存档人员队伍,冯主任抑制不住由衷的喜悦:“我中心存档人员素质相当高,这70000多人中,大专以上学历占80%以上,都是技术骨干,大部分年25-35岁之间,这是个大人才库,怎样从中挖掘人才资源正是我们下一步要做的。”
他还谈到目前的一些具体打算:在稳定发展的基础上还将继续增加服务内容。去年10月正式开展业务的雍和宫档案中心分部还将继续拓宽服务功能,并打算在那儿建立相应的社会保险业务。再过一段时间将实现档案中心的计算机管理,从而在信息管理的办公自动化上上一个台阶。今年出现一个好的势头,原先概念上的一些国有企事业单位开始进行用工制度改革,将人事管理推向社会化管理,包括人事档案管理。中心将配合企事业单位的人事制度改革,做好档案的转移及转移后的社会管理工作。档案中心将继续扩大规模,并加速人事档案现代化管理进程。
据悉:从6月份开始,档案中心接待科对外中午连续办公,在服务上还将为存档人员提供更多的方便。
《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第四条获得全国劳动英雄、劳动模范称号,在退休时仍然保持其荣誉的工人;省、市、自治区革命委员会认为在革命和建设中有特殊贡献的工人;部队军以上单位授予战斗英雄称号的转业、复员军人,在退休时仍保持其荣誉的,其退休费可以酌情高于本办法所定标准的百分之五至百分之十五,但提高标准后的退休费,不得超过本人原标准工资。
-
档案年龄是72年,身份证是71年,能把档案年龄改过来吗
322人看过
-
71年身份证档案是否符合退休年龄要求
330人看过
-
档案年龄小于身份证如何退休
496人看过
-
身份证年龄比档案大怎么办退休
401人看过
-
身份证年龄小,档案年龄大,如何在2022年退休?
387人看过
-
身份证年龄与档案年龄不符退休如何办
323人看过
身份证是用于证明居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公民身份证明文件。需要身份证的情形有常住户人口登记项目变更;兵役登记;婚姻登记、收养登记;申请办理出境手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需要用居民身份证证明身份的其他情形。... 更多>
-
退休时身份证与档案年龄不一致,退休时可以以身份证证明身份退休吗西藏在线咨询 2022-05-04《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第13条规定:“公民从事有关活动,需要证明身份的,有权使用居民身份证证明身份,有关单位及其工作人员不得拒绝。”我们认为该条是指公民在从事有关活动以身份证证明其合法身份,现行退休政策对出生日期认定也是采取“身份证与职工档案相结合的办法”,说明职工档案记载的各项内容也同样具有法定效力,批准职工退休是国家授予组织人事、劳动保障等国家机关的职能,批准职工退休属于组织行为,当身
-
退休以身份证年龄还是档案年龄为准澳门在线咨询 2023-11-12有个案件,因为办理退休,身份证年龄与档案年龄不符再审已经打到了最高人民法院。 最后,最高人民法院明确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制止和纠正违反国家规定办理企业职工提前退休有关问题的通知》劳社部19988号规定; 对于职工出生时间的认定,实行居民身份证与职工档案相结合的办法;当本人身份证与档案记载的出生时间不一致时,以本人档案最先记载的出生时间为准。
-
-
档案存放年限小于身份证年龄能退休吗广西在线咨询 2022-05-30以本人档案最先记载的出生时间为准。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制止和纠正违反国家规定办理企业职工提前退休有关问题的通知》(劳社部发19998号)规定:“对职工出生时间的认定,实行居民身份证与职工档案相结合的办法。当本人身份证与档案记载的出生时间不一致时,以本人档案最先记载的出生时间为准”。
-
档案年纪够退休了身份证没够能解决退休吗江苏在线咨询 2022-10-121、档案和身份证年龄不符,按档案最先记载出生时间办理退休。 2、对职工出生时间的认定,实行居民身份证与职工档案相结合的办法。当本人身份证与档案记载的出生时不一致时,以本人档案最先记载的出生时间为准。要加强对居民身份证和职工档案的管理,严禁随意更改职工出生时间和编造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