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辞职,但是不可以随便辞职。合同工是企业、事业单位通过签订合同招收的短期性工人,且合同一般采取书面形式,合同内容规定了时限、任务及共同遵守的各项义务等。所以不可以随便辞职,只有到期才可以辞职。而违约金作为合同担保的措施之一,作为违反合同的责任承担方式,如果一方因个人原因解除合同,是要交违约金的。
不过,辞职是可以和事业单位进行商量的,如果双方协商一致,就可以解除合同。事业单位的合同工可以按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向用人单位提出辞职。即试用期内提前三天通知用人单位,试用期后的提前三十天通知用人单位,即可以合法解除劳动关系。
一、合同制工和合同制工到底有什么区别
国企合同工和合同制工的区别如下:
国企合同工:在劳动法及劳动合同法颁布实施后,指与用工单位签订劳动合同,从而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的各种用工形式、各种用工期限的劳动者,包括单位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工人以及外籍员工等全体人员。合同工是指事业单位通过签订合同招收的短期性工人。合同一般采取书面形式,内容包括时限、任务及共同遵守的各项义务等。
二、劳动合同解除的规定是什么?
关于劳动合同的有关事项,如果劳动者想要辞职的话是没有问题的,但是也要有一定的条件,就是劳动者必须在辞职前的30天,也就是一个月之前就告诉用人单位一方,说白了如果劳动者想要提前跳槽或辞职的话,必须要提前一个月申请,如果不是提前一个月申请的话,就属于违约,这个时候就要向单位付一定的违约金。违约金的数额是规定在劳动合同里的。
如果并没有就正式的劳动合同达成合意,还没有开始正式的劳动,而是在属于之前的劳动试用期之内的话,就没有必要提前一个月只需要提前三天就可以。提前三天告诉用人单位一方自己没有办法继续工作下去继续完成试用期,就可以完成辞职,并停止试用期的工作。
通常来讲,如果在30天或者是三天之前就通知了用人单位的话,用人单位会提供一个类似于签收的收据之类的凭证,这个凭证表明公司已经同意了提前的辞职申请,如果在以后公司反悔或出现了其他意外情况的话,这个凭据可以成为劳动者一方的证据。
以上所说的是如何辞职的规定,如果不符合规定辞职的话,就属于违约行为,那么叫交付违约金,违约金是在劳动合同当中就明确规定的,一般是不可以超过用人单位在之前对劳动者提供培训所交付的费用。在培训费用之下,可以向劳动者要求违约金,劳动者要必须给付。
-
单位不同意辞职就不能辞职吗
358人看过
-
辞职能不能申请单位补偿
444人看过
-
辞职单位不能"扣"档案
106人看过
-
事业单位职工辞职规定,事业单位职工辞职有补偿吗
392人看过
-
试用期内能否在事业单位随时辞职?
481人看过
-
事业单位在编合同到期后能否辞职
87人看过
辞职即辞去职务,是劳动者向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或劳动关系的行为。辞职一般有三种情形: 一是依法立即解除劳动关系,如用人单位对职工有暴力或威胁行为强迫其劳动、不按合同约定支付工资等,职工可以随时向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要求; 二是根据... 更多>
-
事业单位辞职后还能再考吗辽宁在线咨询 2024-03-15事业单位辞职后还能再考,但也有一定的要求,具体如下:1、曾受过和曾被开除公职的人员;2、在读非应届毕业生;3、在公务员招考和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中被主管机关认定有作弊行为以及法律规定不得聘用的其他情形的人员,不能应聘;4、在读非应届毕业生也不得用已取得的学历作为条件参加应聘;5、应聘人员不能应聘与本人有应回避亲属关系人员所在的单位和岗位。
-
事业单位辞职:所在事业单位不批准辞职怎么办江西在线咨询 2024-08-28劳动者辞职后,个人档案应当由用人单位转送新单位,没有新单位的转送劳动部门下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或者设区劳动保障所。 劳动部、国家档案局 《企业职工档案管理工作规定》 劳力字〔〕33号 第十八条企业职工调动、辞职、解除劳动合同或被开除、辞退等,应由职工所在单位在一个月内将其档案转交其新的工作单位或其户口所在地的街道劳动(组织人事)部门。职工被劳教、劳改,原所在单位今后还准备录用的,其档案由原所在单位保管
-
-
事业单位公务员能够直接辞职吗?台湾在线咨询 2023-12-221、事业单位适用,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与之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劳动者,依照本法执行。 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适用本法。
-
事业单位员工自动辞职能否补偿河南在线咨询 2022-10-06法律并没有规定,劳动者主动提出辞职解除劳动关系的,是否应当支持经济补偿金。但是与之相近的规定有:首先、《劳动法》第二十四条,经劳动合同当事人协商一致,劳动合同可以解除。《劳动法》第二十八条,用人单位依据本法第二十四条、第二十六条、第二十七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经济补偿。其次、《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第五条,经劳动合同当事人协商一致,由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