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患者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离婚只能只能通过诉讼的方式手续如下:
(一)法院起诉离婚程序的起诉阶段:离婚案件的起诉,是指的一方向人民法院提出依法解除与对方婚姻关系的请求。离婚案件起诉时,起诉者应向人民法院提交诉状和副本。
(二)法院起诉离婚程序的审理阶段:审理,是指人民法院接到起诉后,开始诉讼程序,到做出判决前所作的一切调查工作的总和。
(三)法院起诉离婚程序的判决阶段:根据庭审情况,应当再进行调解,调解不成后,即行宣判。人民法院宣判一律公开进行。
当庭宣判的,应当十日内进行送达判决书;定期宣判的,宣判后即发判决书。
一、第二次开庭能判离婚吗
如果人民法院第一次判决不准离婚,原告在判决后六个月之内,没有新情况、新理由的,不得向人民法院起诉。但是六个月以后,可以重新起诉离婚。那么,第二次开庭会判离婚吗?一般情况下,第一次起诉离婚,法院是不会判离婚的。如果第二次起诉离婚,一般会判决离婚,会对夫妻离婚、夫妻财产的分割、子女抚养的问题作出判决。诉讼离婚分为三个阶段:起诉、审理阶段、判决阶段。(一)起诉民事案件的起诉必须符合四个条件:1、原告必须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个人;2、有明确的被告;3、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4、属于受诉人民法院管辖。(二)法庭审理是指人民法院受理起诉,开始诉讼程序后,到做出判决前所作的一切调查工作的总和。审理分为审理前的准备、调解、开庭审理三个阶段(三)判决根据庭审情况,应当再进行调解,调解不成后,即行判决。人民法院宣判一律公开进行。当庭宣判的,应当十日内进行送达判决书;定期宣判的,宣判后即发判决书。如果当事人对判决不服,可在收到判决书的第二日起,15日内向上一级法院提起上诉,进行二审诉讼。
二、关于诉讼离婚三个阶段的详细介绍
关于诉讼离婚三个阶段的详细介绍是:
1、起诉,是婚姻关系的一方向人民法院提出依法解除与对方婚姻关系的请求,原告必须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个人;
2、审理,是人民法院接到起诉后,开始诉讼程序,到做出判决前所作的一切调查工作的总和;
3、判决,根据庭审情况,应当再进行调解,调解不成后,即行宣判。
-
怎么跟精神病患者离婚,如何与精神病人离婚?
310人看过
-
离婚精神病患者丈夫
480人看过
-
患有精神病可以办理离婚手续吗
150人看过
-
精神病患者离婚起诉状怎么写
128人看过
-
患有精神疾病的患者该怎么办?
172人看过
-
打精神病患者导致他精神病复发怎么办
117人看过
离婚手续的办理有两种: 第一种为,双方自愿离婚,且达成共同意思表示后,夫妻双方可以携带本人身份证、户口本、结婚证等重要证件和离婚协议书等书面材料,到当地的民政局办理离婚登记; 第二种为,一方不同意离婚,要求离婚的另一方可以向法院起诉离婚,法... 更多>
-
与精神病患者结婚后发现对方患有精神病,是否可以办理协议离婚手续北京在线咨询 2022-01-27首先,由于精神病人属于限制行为能力或者不具备完全行为能力的人,不具有独立的判断甄别能力,所以不适合协议离婚。如果双方在离婚时,有一方不具备完全的行为能力,另一方采取欺骗或者隐瞒的方式离婚的,发现后可以选择起诉要求法院撤销民政部门核发的离婚证和离婚协议。另外,想离婚的一方可以选择诉讼的方式离婚。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如何认定夫妻感情确已破裂的若干具体意见》第三条规定:婚前隐瞒了精
-
死活不离婚怎么办精神病患者西藏在线咨询 2022-08-21一、被告是精神病人,是否需要将其法定代理人在诉状列明?因为原告如果要将被告的法定代理人参加诉讼,就必须先确定被告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需要走一个法院的特别程序,先由法院确定其行为能力,这大大增加了程序的麻烦和诉累。我们的处理办法是,仅仅将被告单独列明,如果法院在立案后,需要确定被告是否是无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行为能力人的,先中止本诉,告知原告另行启动特别程序,现确定被告的行为能力
-
怎么判精神病患者离婚的台湾在线咨询 2022-06-10婚前隐瞒了精神病,婚后经治不愈,或者婚前知道对方患有精神病而与其结婚,或一方在夫妻共同生活期间患精神病,久治不愈的,视为夫妻感情确已破裂。一方坚决要求离婚,经调解无效,可依法判决准予离婚。
-
精神病患者能离婚吗?精神病是怎么引起的?云南在线咨询 2022-11-04后果为两种: 1、要么判决离婚,要么不离婚。没有什么法律后果。 2、如果是间歇性精神病,应当在其精神正常的时间进行诉讼,如果是无诉讼能力或者是限制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应由其父母、成年子女、共同生活的有抚养关系的兄弟姐妹代为诉讼。
-
精神病患者离婚怎么赔偿精神损失费?云南在线咨询 2022-12-14一方有精神病,另一方要求离婚,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无论是在婚前或婚后患病,经须久治不愈,如果患病时间短或者说能治好的情况下是不符合离婚条件的。 2、必须对患有精神病的一方的生活问题做出安排,不能让其自生自灭,如精神病患者在离婚后,由其父母或有监护人照料或者在离婚后,仍有另一方给予照料,这样就可以离婚。 在实际生活中,由予一方患精神病后,给双方婚姻造成客观上的障碍,使婚姻的目的不能实现或功能丧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