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申请工伤被公司辞退的,劳动者可以请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金,如果是违反劳动合同法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还可以请求单位支付赔偿金,赔偿金是按照经济补偿金的2倍支付的,同时构成工伤,用人单位还应当进行工伤认定,向劳动者支付工伤待遇。因为申请工伤不是合法的辞退理由的,劳动者发生工伤,用人单位应当进行工伤认定的,用人单位不进行的,劳动者可以自己申请工伤认定,工伤认定后,还是可以请求用人单位支付工伤待遇。
申请工伤不被认定怎么办
没有被认定为工伤,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者其近亲属、该职工所在单位对工伤认定结论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申请人申请行政复议,可以书面申请,也可以口头申请;口头申请的,行政复议机关应当当场记录申请人的基本情况、行政复议请求、申请行政复议的主要事实、理由和时间。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四十二条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一)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
(二)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
(三)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四)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
(五)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八十七条违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
患病后遭单位辞退职工该怎么办?
387人看过
-
申请倒休遭辞退职工获赔偿
252人看过
-
退休前遭受工伤,工人现在该怎么办?
492人看过
-
公司申请破产重组员工被辞退应该怎样办理
355人看过
-
工伤单位没有上报工伤申请应该怎么办
178人看过
-
女职工孕期遭辞退怎么办理
119人看过
辞退是用人单位解雇职工的一种行为,是指用人单位由于某种原因与职工解除劳动关系的一种强制措施。根据原因的不同,可分为违纪辞退和正常辞退。 (1)违纪辞退是指用人单位对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企业内部规章,但未达到被开除、除名程度的职工,依法强行解除... 更多>
-
原单位辞退员工没钱应该怎么申请辞退金湖南在线咨询 2022-10-06可以申请劳动仲裁,但是更建议向劳动监察投诉。用人单位存在拖欠劳动者工资、经济补偿金等行为的,应当申请劳动监察大队立案处理。对工资、经济补偿金、赔偿金、加班费等数额有争议的,可以申请劳动仲裁。《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九条用人单位违反国家规定,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拖欠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的,劳动者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劳动行政部门应当依法处理。《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用人单位有
-
请问劳务派遣员工遭遇工伤应该怎么办?天津在线咨询 2022-04-16劳务派遣员工遭遇工伤的处理方式:由劳务派遣单位承担工伤保险责任。 《劳动合同法》第五十八条劳务派遣单位是本法所称用人单位,应当履行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义务。 《社会保险法》第三十三条职工应当参加工伤保险,由用人单位缴纳工伤保险费,职工不缴纳工伤保险费。第四十一条职工所在用人单位未依法缴纳工伤保险费,发生工伤事故的,由用人单位支付工伤保险待遇。
-
员工受到工伤怎么申请辞退福建在线咨询 2023-03-181、员工受过工伤被用人单位违法辞退的,劳动者有权利要求用人单位支付赔偿金。 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七条规定,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
员工遭遇工伤怎么办单位可以辞退吗重庆在线咨询 2022-04-01劳动法规定,职工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或者患病或者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法也规定,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或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因此,员工受了工伤,公司是不能随便辞退员工的。除非员工具有严重违法公司的规章制度等情形。若公司因为员工受工伤辞退
-
辞退申请劳动仲裁应该怎么写上海在线咨询 2023-11-06劳动者被辞退后申请劳动仲裁的,应当遵守以下规定: 1、在辞退后1年内提出申请。仲裁时效期间为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2、向有管辖权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请。劳动争议由劳动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 3、提交书面仲裁申请,并按照被申请人人数提交副本。 仲裁申请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