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付费相亲群犯法吗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4-03-01 19:55:36 413 人看过

一、公众号付费相亲群犯法吗

建成并运营相亲群体收取费用本身并不具有法律上的不正当性。

导致其违法性的关键在于收费的具体目的和动机。

民法中的民事主体在进行民事活动时,必须坚持遵守相关法律规范,不得违反社会公共道德与公序良俗原则。

以下为几点具体要求:

1)民事主体在开展民事活动时,应充分考虑节约资源及保护生态环境的需求。

2)对于解决民事争议方面,应严格依照现行法律法规行事。

若现行法律尚无明确规定,则可参考习惯做法,但切记不能违反公序良俗原则。

若涉嫌欺诈行为,请及时向警方报案。

尽管通过建立相亲群可能能迅速增加好友人数,但此举可能带来涉嫌欺诈的风险。

如若仅仅只是作为个人正常的社交行为,尚不足以认定为违法。

如果借助建立相亲群来吸引人加入,却在群内从事非法或欺诈交易等行为,便构成了违法。

因此对于此类行为,恳请保持警惕,防止遭遇欺诈或身陷共谋之嫌。

当某些行为在法律中已明确定义为犯罪行为时,应依法予以定罪处罚;而对于其他未明确界定为犯罪行为的情况,则不应随意进行定罪处罚。

另外值得强调的是,尽管法律并无明文规定介绍对象收取介绍费构成犯罪行为,但若是屡次介绍甚至将其作为职业,且所得收益成为其主要生活来源,那么这就属违法行为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八条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第九条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第十条处理民事纠纷,应当依照法律;法律没有规定的,可以适用习惯,但是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二、5毛麻将群50人群主被抓了还会抓群里其他人吗

关于五毛钱麻将群的群主因涉及赌博活动而被捕之后,其余成员是否同样会遭受到司法机关的审查及追究责任的问题尚未定论。

在我国现行法律法规中,参与赌博行为并不必然会被认定为犯罪行为。

若在此过程中有涉嫌侵害他人隐私或涉及到个人信息等敏感事项的话,其他群内成员也不排除有接受相关调查盘问的可能性。

因此,关于此事件的最终处置结果,应该结合案情进展以及相关法律程序进行综合评估与判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章 基本规定  第九条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1月08日 06:34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法律综合知识相关文章
  • 非法集资诈骗公众号是否犯法
    非法集资是属于违法犯罪的行为,无论通过什么途径进行非法集资的,都是属于违法的,情节严重的甚至会构成集资诈骗罪。相关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九十二条【集资诈骗罪】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2023-06-12
    488人看过
  • 微信公众号算命违法吗
    法律综合知识
    一、微信公众号算命违法吗需要结合相关的情况来进行分析,如果收取钱财的行为,同时金额比较巨大,可能会涉及诈骗罪。二、什么是诈骗罪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欺骗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诈骗罪】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三、诈骗罪常见情形(一)电信诈骗,如盗用QQ号码、微信等通许账户后冒充熟人诈骗本类型案件系犯罪分子使用通讯网络诈骗常见手段之一即盗用微信号码冒充熟人诈骗。犯罪分子先利用木马病毒盗取他人的微信号码,后通过微信与其亲朋好友聊天,以一定事由要求受害人帮助汇款,并将自己事先准备的账号发给受害人,让其往指定账户汇款或转账。受害人信以为真
    2021-10-29
    307人看过
  • 故意破坏群众饮用水设施犯法吗
    对于损毁公共设施的不当行为,该行为已经构成了故意毁坏公私财物罪,将会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罚金不等的刑罚;若行为造成的损失较大或是存在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则将面临三年以上直至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的严厉惩罚。在这个犯罪案件中,犯罪主体是普通的自然人,只要他们达到了法定的刑事责任年龄并拥有承担刑事责任的能力,即可构成此罪。《刑法》第二百七十五条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2024-05-10
    416人看过
  • 出租支付宝号犯法吗
    法律综合知识
    从原则上来讲,这种行为并不构成违法犯罪。然而,倘若承租方恶意滥用所租赁得来的支付宝账户进行电信网络诈骗活动,那么出租方极有可能会被视作电信诈骗活动的同伙而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电信诈骗罪,是以侵害公私财产为手段,以非法获取他人财物为目的,通过虚假陈述或掩饰真相的方式,骗取数额较大的公共或私人财产的行为。其具体表现形式包括但不限于采用欺骗手段获取数额较大的公共或私人财产;在主观心态上,必须具备明确的故意性,且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财产的意图。《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2024-05-03
    455人看过
  • 公众号公司变更吗
    一、公众号公司变更吗公众号不支持直接变更主体。公众平台推出帐号迁移功能,通过此功能可将A账号的粉丝、文章素材(可选)、违规记录迁移至B帐号。通过迁移功能可以快速涨粉、以及获取现在无法开通的留言功能。便于运营:公众号太多运营不方便,流量分散。迁移集中成一个,方便管理。让运营更加专业。增加粉丝信任度和粘贴性。二、迁移公证所需资料1、原公众号和目标公众号申请人的身份证,申请人为法人的,需提供双方的营业执照原件;2、办理人员的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加盖公章;3、双方企业法定代表人的身份证复印件加盖公章、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加盖公章;4、双方企业法定代表人的委托书加盖公章;5、微信公众号迁移申请函原件;6、需双方办理人员同时到场(不能委托同一个人);7、申请人为法人,需带公章。三、迁移注意事项1、公众号迁移之后,按了确认健,原来的账号便会进入冻结期,如果需要提取公众号的数据,请先进行提取2、公众号迁移后。
    2023-06-16
    116人看过
  • 微信公众号文章用语会触犯广告法吗?
    在实践中,微信广告成本小、返现率高,那么微信公众号文章用语会触犯广告法吗?阅读完以下内容,一定会对您有所帮助的。一、微信公众号文章用语会触犯广告法吗?是否触犯广告法,首先要看公众号的文章是否属于广告性质的,其次要看广告用语是否合法。相关法律规定:《广告法》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商品经营者或者服务提供者通过一定媒介和形式直接或者间接地介绍自己所推销的商品或者服务的商业广告活动,适用本法。本法所称广告主,是指为推销商品或者服务,自行或者委托他人设计、制作、发布广告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本法所称广告经营者,是指接受委托提供广告设计、制作、代理服务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本法所称广告发布者,是指为广告主或者广告主委托的广告经营者发布广告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本法所称广告代言人,是指广告主以外的,在广告中以自己的名义或者形象对商品、服务作推荐、证明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二
    2023-06-07
    442人看过
  • 支付宝拉人进群,犯不犯法
    让我给大家普及一下,支付宝拉群本身当然是完全没有任何问题的。但请注意,假如是以支付宝拉群作为掩护,实则进行非法勾当,甚至触犯了我们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那可就不太好了,另外,假如您在支付宝群聊里传递一些不良信息,或是利用微信群搞些不良犯罪行为,那么也可能会招致法律风险,请务必引起重视。《刑法》第十三条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2024-05-20
    217人看过
  • 群众强拆违法建筑合法吗?
    群众强拆违法建筑显然是不合法的,群众不是强拆的执法主体,而必须由政府部门来强拆处理。根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26条规定:房屋征收部门与被征收人在征收补偿方案确定的签约期限内达不成补偿协议,或者被征收房屋所有权人不明确的,由房屋征收部门报请作出房屋征收决定的市、县级人民政府依照本条例的规定,按照征收补偿方案作出补偿决定,并在房屋征收范围内予以公告。《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28条规定:被征收人在法定期限内不申请复议或者不提起行政诉讼,在补偿决定规定的期限内又不搬迁的,由作出房屋征收决定的市、县级人民政府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一、合法强拆需要履行的程序第一,被征收人与房屋征收部门在补偿方案规定的期限内达不成补偿协议,或者被征收房屋所有权人不明确。第二,这时房屋征收部门会报请作出房屋征收决定的市、县级人民政府作出补偿决定,并送达给被征收人;第三,被征收人收到房屋征收补偿
    2023-06-27
    141人看过
  • 公众号披露明星肖像权被侵犯事件,揭示相关法律问题
    如果没有征得明星本人同意以及是以盈利为目的使用其肖像,那么公众号发布明星侵犯肖像权就是成立的。公民都享有肖像权,是否侵犯肖像权应当满足三个构成要件。一是要有使用肖像的行为;二是是否经过本人的同意;三是否以营利为目的。偷拍背影算侵犯肖像权吗拍背影一般不会侵犯肖像权,在摄影活动中,只要有下列情形之一,即可被视为侵害他人肖像权。1、在没有阻却违法事由情况下,未经肖像权人的同意使用其肖像的行为。未经肖像权人同意而使用其肖像的行为,也称为“不当使用他人肖像”。我国民法有关肖像权的法律规定基本上是针对肖像的“不当使用”而规定的。这种不当使用区分为:“以营利为目的”和“非以营利为目的”的非法使用。我们不能认为只要不以营利为目的,或者虽经肖像权人同意,就可以非营利地任意使用公民的肖像,这种理解是片面的。我国《民法典》规定:“公民享有肖像权,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对这种侵权行为限制
    2023-07-24
    296人看过
  • 微信群公开集资犯法吗
    法律综合知识
    一、微信群公开集资犯法吗此举并不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依据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唯有获得公开募捐资质的慈善机构方可进行筹款活动,且筹集资金时须使用公共账户。通常情况下,合法的慈善组织并不会通过微信群组进行募捐,而会选择其他更为正规、合法的途径来实现其公益事业的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第二十二条慈善组织开展公开募捐,应当取得公开募捐资格。依法登记满二年的慈善组织,可以向其登记的民政部门申请公开募捐资格。民政部门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二十日内作出决定。慈善组织符合内部治理结构健全、运作规范的条件的,发给公开募捐资格证书;不符合条件的,不发给公开募捐资格证书并书面说明理由。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自登记之日起可以公开募捐的基金会和社会团体,由民政部门直接发给公开募捐资格证书。第二十三条开展公开募捐,可以采取下列方式:(一)在公共场所设置募捐箱;(二)举办面向社会公众的义演、义赛、义卖、义展、义拍、慈善晚
    2024-07-12
    196人看过
  • 群众扭送是合法行为吗
    群众扭送在法律规定的条件下是合法的。法律关于扭送的规定是,任何公民都可以立即扭送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处理:正在实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时被发觉的;通缉在案的;越狱逃跑的;正在被追捕的。一、诈骗罪的立案标准具体是什么诈骗罪立案标准为诈骗公私财物价值达到三千元以上,公安机关应当予以立案侦查。构成数额较大,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被网络诈骗该维权方式如下:财物被骗要向当地公安部门报案,在报案时尽可能提供相关的证据材料,公安机关受案后经过审查以确定案件性质。对于符合立案条件的,依法通过侦查进行破案。公安机关对于公民扭送、报案、控告、举报或者犯罪嫌疑人自动投案的,都应当立即接受,问明情况,并制作笔录,经核
    2023-06-29
    94人看过
  • 群众被迫上团课违法吗
    法律综合知识
    大学绝无此类权力,更不该以之为由扣留毕业生的毕业证书,一旦学校果真如此操作,学生应当毫不犹豫地维护自身权益。当然,我们仍需遵守学校合情、合理、合法的规章制度。团日活动,是以团支部为基本单位,针对一系列有助于学员德才兼备发展的活动进行的综合展示,这些活动往往会紧扣某个特定主题。团日活动所具有的现实意义在于,它能够进一步凝聚团支部成员的向心力,提高团支部在社会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同时也增强了团支部与外界的互动交流,逐步提升了成员们的综合素质。优质的团日活动不仅能让参与者在享受乐趣的同时赢得一些社会认可,还会创造出一定程度的社会效益。对于正在工作岗位上奋斗的人们来说,团日活动无疑是一种很好的放松方式,通过参与这些活动,他们还能收集到一些有关社会现状的珍贵资料。而在策划和实施团日活动的过程中,同样也是对团支部组织效能的一次全面升级的过程。既然团日活动属于集体活动的范畴,那么其所涵盖的内容就决不局限
    2024-08-12
    415人看过
  • 公众群骂人属于辱骂罪吗
    公众群骂人属于辱骂罪。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人格尊严和名誉权。人格尊严权和名誉权是公民的基本人身权利。《宪法》第38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所谓人格尊严,是指公民基于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地位、声望、工作环境、家庭关系等各种客观条件而对自己或他人的人格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认识和尊重。所谓名誉,是指公民在社会生活中所获得的名望声誉,是一个公民的品德、才干、信誉等在社会生活中所获得的社会评价。所谓名誉权,是指以名誉的维护和安全为内容的人格权。本罪的犯罪对象,只能是自然人,而非单位。侮辱法人以及其他团体、组织,不构成侮辱罪。在公众场合以焚烧、毁损、涂划、玷污、践踏等方式侮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国徽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和《刑法》第299条之规定,应以侮辱国旗、国徽罪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以暴
    2023-05-02
    96人看过
  • 群众性活动安全事故罪相关法律问题
    大型群众性活动重大安全事故罪是指在生产、作业中违反有关安全管理的规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行为。安全生产设施或者安全生产条件不符合国家规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大型群众性活动重大安全事故罪的刑法条文及司法解释1、刑法条文刑法第一百三十五条举办大型群众性活动违反安全管理规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恶劣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2、司法解释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印发《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一)》的通知(公通字[2008]36号)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一)第十一条[大型群众性活动重大安全
    2023-07-20
    99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知识导航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是指涵盖法律领域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论、法律制度、法律实务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领域。... 更多>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群众犯法会被关押吗?
      西藏在线咨询 2022-11-24
      1.视具体情况定。如果人民法院作出有罪判决,根据刑法所犯的罪名判处刑事处罚的,那犯法的人就会被关押起来坐牢,否则不会。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 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条 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
    • 公众号非法集资犯法么
      甘肃在线咨询 2021-11-01
      违反国家金融管理法律规定,向公众(包括单位和个人)吸收资金的,同时具备下列四个条件的,除刑法另有规定外,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条规定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一)未经有关部门依法批准或者借用合法经营的形式吸收资金;(二)通过媒体、推介会、传单、手机短信等方式向社会公开宣传;(三)承诺在一定期限内以货币、实物、股权等方式偿还本息或者支付回报;(四)向公众吸收资金,即社会不特定对象
    • 群众超限高空抛物犯法吗?
      陕西在线咨询 2022-11-29
      构成。 居民区高空抛物是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的。 对于故意从高空抛弃物品,尚未造成严重后果,但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规定的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处罚;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 非法集资诈骗公众号是否犯法
      台湾在线咨询 2022-09-16
      是的。违反国家金融管理法律规定,向社会公众(包括单位和个人)吸收资金的行为,同时具备下列四个条件的,除另有规定的以外,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条规定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一)未经有关部门依法批准或者借用合法经营的形式吸收资金;(二)通过媒体、推介会、传单、手机短信等途径向社会公开宣传;(三)承诺在一定期限内以货币、实物、等方式还本付息或者给付回报;(四)向社会公众即社会不
    • 当众辱骂群众违法吗?
      河北在线咨询 2023-12-23
      算违法,严重的触犯刑法。分为轻微和严重的。 一、轻微的:可能会侵害公民的名誉权。 二、严重的: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