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驾取保后去外地要怎么样申请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4-01-10 13:24:19 301 人看过

一、醉驾取保后去外地要怎么样申请

醉驾取保后去外地的向执行机关申请即可,不过,一般执行机关都不会同意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七十一条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遵守以下规定:

(一)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

(二)住址、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发生变动的,在二十四小时以内向执行机关报告;

(三)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

(四)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

(五)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可以根据案件情况,责令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遵守以下一项或者多项规定:

(一)不得进入特定的场所;

(二)不得与特定的人员会见或者通信;

(三)不得从事特定的活动;

(四)将护照等出入境证件、驾驶证件交执行机关保存。

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违反前两款规定,已交纳保证金的,没收部分或者全部保证金,并且区别情形,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具结悔过,重新交纳保证金、提出保证人,或者监视居住、予以逮捕。

对违反取保候审规定,需要予以逮捕的,可以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先行拘留。

二、醉驾的处罚是要怎么样样的

1、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2、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十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后,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

3、饮酒后或者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醉驾如果被取保就需要遵守取保期间的规定,一般想要去外地就需要向执法人员申请,只有获得同意了之后才能离开,所以,在申请的时候就可以多咨询一下,如果出现私自外出的情形存在,那么执法人员就会马上取消取保,同时还会被关押。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六章 强制措施  第七十条 保证人应当履行以下义务:\n(一)监督被保证人遵守本法第七十一条的规定;\n(二)发现被保证人可能发生或者已经发生违反本法第七十一条规定的行为的,应当及时向执行机关报告。\n  被保证人有违反本法第七十一条规定的行为,保证人未履行保证义务的,对保证人处以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4月02日 10:52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法律综合知识相关文章
  • 取保期间怎么申请外地上班
    经执行机关准许可以去外地上班。三、取保候审可以去其他市吗取保候审可以去外地。但需要注意的是,被取保候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去外地并不是毫无限制的,根据现行刑诉法的规定,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经过决定机关的同意,执行机关的批准是可以离开所居住的市、县的。
    2023-06-28
    433人看过
  • 醉驾什么阶段申请取保候审
    若涉及到醉酒驾驶行为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其可以在任何时间提出取保候审的申请。对于符合以下情况之一者,可考虑予以取保候审:可能被判处管制、拘役或独立适用附加刑罚的;在羁押期限届满时,案件仍未得到妥善处理,需要采取取保候审措施的等等。当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以及公安机关收到相关申请之后,应在三个工作日内做出决定;如不同意变更强制措施,则需向申请人进行告知,并详细阐述不同意的原因。《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五条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或者辩护人有权申请变更强制措施。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收到申请后,应当在三日以内作出决定;不同意变更强制措施的,应当告知申请人,并说明不同意的理由。
    2024-05-04
    288人看过
  • 醉驾后没去处理会怎么样
    醉酒驾驶机动车会构成刑事犯罪,而驾驶者的驾驶证会被吊销,当事人如果不处理的,会造成机动车无法过户、驾驶证无法重新考取等后果。《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处十五日拘留,并处五千元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十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后,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饮酒后或者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
    2023-06-14
    421人看过
  •  醉驾被判保释后,去外地会带来哪些影响?
    取保候审是一种在刑事诉讼期间实施的临时强制措施,目的是确保犯罪嫌疑人在法院、检察院或公安机关的要求下能够按时到案接受审判。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某些犯罪嫌疑人或刑事被告人需要提供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这些措施旨在确保犯罪嫌疑人在刑事诉讼中能够得到妥善处理,并确保法院、检察院或公安机关在执行任务时的人权、尊严和合法性。在取保候审期间要遵守有关法律规定,未经批准不得随便离开居住的市、县。取保候审是一种在刑事诉讼期间实施的临时强制措施。它的目的是确保犯罪嫌疑人在法院、检察院或公安机关的要求下能够按时到案接受审判。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某些犯罪嫌疑人或刑事被告人需要提供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这些措施旨在确保犯罪嫌疑人在刑事诉讼中能够得到妥善处理,并确保法院、检察院或公安机关在执行任务时的人权、尊严和合法性。在取保候审期间要遵守有关法律规定,未经批准不得随便离开居住的居住的市、县。 醉 驾 保 释 期 间
    2023-10-09
    186人看过
  • 取保后去异地申请交给谁审理
    通常情况下,刑事犯罪的管辖权属于行为发生地。在刑法实践领域内,犯罪行为地对于确立刑事案件的地域管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遵照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刑事案件应由案发地所在的人民法院行使司法管辖权,然而倘若由被告人的寓所所在地的人民法院予以审理更为适宜,那么便可授权该法院在此区域内拥有司法审理权。这一明文规定明确呈现出,在确认地域管辖的司法管辖法院时,首要且优先考虑的便是案发地所在的人民法院。《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八十七条:公安机关决定取保候审的,应当及时通知犯罪嫌疑人居住地派出所执行。第八十八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决定取保候审的,应当区别情形办理:采取保证人保证的,负责执行的县级公安机关应当在收到法律文书和有关材料后,核实被取保候审人后,及时指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居住地派出所执行;采取保证金保证的,负责执行的县级公安机关收到法律文书和有关材料后.应当及时通知
    2024-05-06
    164人看过
  • 取保候审申请去外地几天批准下来
    一、取保候审申请去外地几天批准下来取保候审申请去外地只要符合取保后的条件三日内就可以批下来。对应当逮捕的人犯,如发现有严重疾病,或者是正在怀孕,及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或罪行较轻的人,可以取保候审。《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二、取保候审有新的证据怎么办取保候审有新的证据如果足以指控被取保候审人的犯罪行为,符合刑事拘留标准的,可以刑事拘留,符合逮捕标准的,可以逮捕。但如果以现有证据不能定罪量刑的,取保候审期限届满后,
    2023-08-18
    62人看过
  • 取保候审去外地一天回来用申请吗?
    1、取保候审期间得到执行机关批准的,可以离开居住地。2、根据法律规定,被取保候审人无正当理由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决定取保候审的,负责执行的派出所在批准被取保候审人离开所居住的市、县前,应当征得决定取保候审的机关同意。《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一条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遵守以下规定:(一)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二)住址、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发生变动的,在二十四小时以内向执行机关报告;(三)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四)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五)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可以根据案件情况,责令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遵守以下一项或者多项规定:(一)不得进入特定的场所;(二)不得与特定的人员会见或者通信;(三)不得从事特定的活动;(四)将护照等出入境证件、驾驶证件交执行机关保存。被取保候审的
    2024-04-20
    121人看过
  •  醉驾取保后去检察院需要多长时间?
    该段内容讲述了对犯罪嫌疑人采取强制措施后,必须及时进行讯问。对于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案件,应在查获犯罪嫌疑人之日起7日内侦查终结案件并移送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情况特殊时,经县级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适当延长办案时限。若对犯罪嫌疑人采取强制措施,则必须及时进行讯问。对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应当在查获犯罪嫌疑人之日起7日内侦查终结案件并移送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情况特殊的,经县级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适当延长办案时限。 醉 驾 取 保 后 多 久 可 以 去 检 察 院 ?根据我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的规定,醉酒驾驶机动车,处拘役,并处罚金。而根据《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的规定,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的期限最长不超过十二个月。因此,醉驾取保后,最短也要等待十二个月之后才能去检察院。然而,在实际司法审判中,检察院可能会根据案情、犯罪嫌
    2023-09-12
    241人看过
  • 取保去外地了怎么解决
    法律综合知识
    被取保候审人在取保候审期间可以出市,但是得经过公安机关的批准。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擅自离开的,已交纳保证金的,没收部分或者全部保证金。取保候审是相关机关对犯罪嫌疑人采取的一种暂不羁押的处理。对应当逮捕的人犯,如发现有严重疾病,或者是正在怀孕,及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或罪行较轻的人,即可采取取保候审的措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已满七
    2024-05-03
    182人看过
  • 醉驾赶到农忙怎么申请晚去去拘役?
    醉酒拘役是一种刑事犯罪的。判决不存在延后执行问题,尤其是刑事判决,判决生效后立即执行。拘役是公安机关就近执行的,短期剥夺犯罪分子人身自由、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被判处拘役的罪犯,一般是指所犯罪行较轻,但具有一定的人身危险性。如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罪,犯罪人只是对他人采取非法剥夺自由的手段,将其锁、捆在某一地点,其犯罪行为较轻,但这种行为就犯罪人本身而言,有可能随时危及他人人身安全、生命安全,对于这类犯罪,可给予拘役的刑事处罚。根据法律的规定,拘役期限为一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数罪并罚不得超过一年。被判拘刑期从人民法院的判决确定之日起生效,但在宣判前被先行羁押的,其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也就是说,如果醉驾被判处拘役的话,期限为1个月到6个月,数罪并罚的情况下也不能超过1年。同时,醉驾在宣判前被先行羁押的,其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如果认真
    2023-06-16
    140人看过
  • 醉驾取保候审申请书范本
    一、醉驾取保候审申请书范本申请人:系犯罪嫌疑人B之父。被申请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B,男,××岁,××市人,××市××厂工人。因涉嫌醉驾,于××年××月××日被××市××区公安局刑事拘留,现关押在××区看守所。申请人为保证被申请取候候审的犯罪嫌疑人B遵守有关规定,提出由C担任保证人。保证人C系申请人A之妹,女,××岁,××市××区××局干部,为人正派,有固定收入和住处,有能力履行保证义务。申请人和保证人保证监督被保证人B严格遵守有关规定,做到:(1)保证不离开本市;(2)保证随传随到;(3)保证不干扰证人作证;(4)保证不毁灭、伪造证据或串供。并且保证随时向执行机关报告被保证人的情况。此致××市××区人民法院申请人:A(签字)保证人:C(签字)二、取保候审的条件(一)取保候审的申请: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有权提出取保候审申请的人包括: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和聘请的律师
    2023-06-19
    167人看过
  • 一般醉驾取保候审的申请书怎么写
    一、一般醉驾取保候审的申请书怎么写酒驾后看守所取保候审申请书的写法:1.写明取保候审申请书的标题;2.写明申请人的身份,如有保证人,则还应写明保证人身份;3.写明申请事项、申请理由以及保证的具体内容;4.写明致送机关的名称以及申请人、保证人的签名;5.注明提出该项申请的年、月、日。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二、取保候审的期限取保候审的期限是十二个月。在取保候审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对于
    2023-10-09
    451人看过
  • 取保候审要求需到外地申请
    取保候审人员去外地需要向执行机关报告,经执行机关批准才能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执行机关一般是所在地的派出所。取保候审人员未经允许去外地的后果:取保候审是强制措施的一种,并不是刑事诉讼活动的终结。如未经批准不得离开居住的市、县,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被传讯时及时到案等。如果犯罪嫌疑人违反取保候审规定,情节严重的,则可以予以逮捕。取保候审需要去当地派出所报到吗一、取保候审需要去当地派出所报到吗1、取保候审需要去当地派出所报到。但是若有正当理由需要离开所居住的市、县,应当经执行机关批准。被取保候审人离开居住的市、县没有经公安机关批准的,已交纳保证金的,没收部分或者全部保证金。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
    2023-07-03
    93人看过
  • 怎么样去申请国外专利
    法律综合知识
    一、怎么样去申请国外专利向国外申请专利的方式:首先,当事人应当事先报经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进行保密审查。然后,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参加的有关国际条约、本法和国务院有关规定处理专利国际申请。《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十九条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将在中国完成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向外国申请专利的,应当事先报经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进行保密审查。保密审查的程序、期限等按照国务院的规定执行。中国单位或者个人可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参加的有关国际条约提出专利国际申请。申请人提出专利国际申请的,应当遵守前款规定。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参加的有关国际条约、本法和国务院有关规定处理专利国际申请。对违反本条第一款规定向外国申请专利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在中国申请专利的,不授予专利权。二、为什么要申请国外专利专利保护的范围仅限于该项专利的授予国家,跨出该国,该专利就不受保护,这就是专利的地域性。比如
    2023-05-28
    280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知识导航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是指涵盖法律领域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论、法律制度、法律实务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领域。... 更多>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在路上参与了醉驾想去外地,醉驾取保候能去外地吗?
      广东在线咨询 2022-07-05
      根据法律规定,机动车驾驶员醉酒驾驶的涉嫌危险驾驶罪,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处拘役并处罚金。拘役的期限为一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
    • 要去申请取保候审,表哥申请了醉驾取保候审算服刑吗
      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7-26
      取保候审只是不羁押嫌疑人或被告人,并不影响案件进程的推进,该判的依然要判。相关法律知识:《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两千元以下罚款。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
    • 取保候审后去外地怎么办,应该如何申请的啊
      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4-08-31
      《刑事诉讼法》第56条规定了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遵守的义务,有以下几项:1.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无正当理由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有正当理由需离开所居住的市、县的,应当经执行机关批准。如果取保候审是由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决定的,执行机关在批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离开所居住的市、县前,应当征得决定机关同意。2.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取保只
    • 家人去申请了去报后山醉驾判决后取保之后多久判刑
      西藏在线咨询 2022-06-28
      取保候审后,一般是6个月左右法院判刑
    • 取保候审期间有事可以申请去外地吗,取保候审现去外地怎么审批
      浙江在线咨询 2022-07-06
      取保候审人员去外地需要向执行机关报告,经执行机关批准才能离开所居住的市、县。依据新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九条规定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遵守以下规定: (一)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 (二)住址、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发生变动的,在二十四小时以内向执行机关报告; (三)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 (四)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 (五)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