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民法典规定,抚养权一方可以随时带走孩子,但是需要经过另一方的同意。因为父母双方都有抚养孩子的权利和义务,没有抚养权的一方依然对孩子有抚养和探视的权利。如果抚养权一方擅自将孩子带走,那么侵犯了对方的探视权,所以要经过对方的同意,双方协商一致即可。如果协商不成的可以上诉法院。
一、没结婚证女方能带走孩子吗
没结婚证女方也不能擅自带走孩子,无论双方是否结婚,双方都有孩子的抚养权与抚养义务。双方没有结婚的,可以协商约定孩子抚养权的归属,协商不成可以诉讼法院判决,法院一般会从有利于孩子成长的角度出发,判决孩子抚养权的归属;未获得抚养权的一方也有孩子的探视权。
二、孩子的抚养权可以给孩子换姓吗?
抚养权夺回来可以给孩子换姓。但是需要经过对方同意。未成年人需要改名字时,由本人或者父母、收养人向户口登记机关申请变更。如果对方不同意孩子改名字,那么抚养权一方是不能更改的。双方离婚后,任何一方都没有权利擅自更改孩子的名字。如果擅自更改,另一方也有权利向法院起诉。
三、离婚后重新要回抚养权可以吗
可以,对于孩子的抚养权,离婚后是可以变更的,即所谓的要回孩子抚养权。
根据现实情况,不论夫妻双方以何种方式达成离婚,在离婚前夫妻双方已达成离婚后孩子的抚养权归属问题和双方所承担的权利义务问题。双方离婚后,孩子归一方抚养,另一方不直接想有孩子的抚养权,但享有对孩子的探视权,同时也有义务承担孩子的抚养费。
实际生活中,在夫妻离婚后经过了一段时间,可能会出现一些特殊的情况,如父母的抚养条件发生变化了,那么,父母一方或者是双方会有变更孩子的抚养权的想法,出发点都是为了孩子着想。这种情况下,如果是双方都想变更孩子的抚养权,孩子的父母双方可协商处理,变更孩子的抚养权达成协议。若只有一方有变更抚养权的意向且协商不成的,可以向当地人民法院起诉,请求变更孩子的抚养权。
《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七条【父母的抚养义务和子女的赡养义务】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的,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要求父母给付抚养费的权利。
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
-
一方无抚养权能否擅自带走孩子
267人看过
-
抚养权持有者是否有权随时带走孩子?
231人看过
-
抚养权争议:能否让没有抚养权的一方带走孩子?
406人看过
-
孩子归随随着孩子的抚养权走可以吗
496人看过
-
抚养权是否能够限制家长随意带走孩子?
488人看过
-
孩子归男方抚养女方有权带走吗
224人看过
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更多>
-
有一方抚养权能否把小孩带走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3-12-11离婚之后没有抚养权的一方强行将孩子带走,这种做法是不合法的,同时也是对孩子不利的。 如果孩子的抚养权是通过法院判决来认定的,则可以去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要求将孩子的带回来。 一般情况下,没有抚养权的一方,只享有探望权。
-
孩子抚养权可以随着孩子的抚养权迁走吗浙江在线咨询 2022-08-181、两周岁以下的子女,一般随母方生活。母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随父方生活: (1)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子女不宜与其共同生活的; (2)有抚养条件不尽抚养义务,而父方要求子女随其生活的; (3)因其他原因,子女确无法随母方生活的。 2、父母双方协议两周岁以下子女随父方生活,并对子女健康成长无不利影响的,可予准许。 3、对两周岁以上未成年的子女,父方和母方均要求随其生活,一方有下列
-
离婚时带走孩子抚养权能作为证据吗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1-11可以作为证据使用的,离婚有两种方式,双方对是否离婚、财产分割、孩子抚养权协商一致的话带上身份证、户口本、结婚证、离婚协议书直接到任意一方户籍所在地的民政局办理离婚手续,如果协商不成需要收集夫妻感情破裂的证据(如分居两年以上、外遇、家庭暴力、赌博、酗酒、吸毒等)向被告经常居住地或者户籍所在地的法院起诉离婚,过错方不但可以分割夫妻共同财产,同时可以主张离婚损害赔偿金,未满两周岁的孩子一般归女方抚养,男
-
离婚后抚养权方未带走孩子抚养能不能变更宁夏在线咨询 2022-07-12一方要求变更子女抚养关系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支持 (一)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因患严重疾病或因伤残无力继续抚养子女的; (二)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不尽抚养义务或有虐待子女行为,或其与子女共同生活对子女身心健康确有不利影响的; (三)十周岁以上未成年子女,愿随另一方生活,该方又有抚养能力的; (四)有其他正当理由需要变更的。
-
没有孩子抚养权,能不能强制带走孩子新疆在线咨询 2022-08-20协商不成,到法院起诉,主张侵权赔偿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 第二条侵害民事权益,应当依照本法承担侵权责任。 本法所称民事权益,包括生命权、健康权、姓名权、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监护权、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著作权、专利权、商标专用权、发现权、股权、继承权等人身、财产权益。 第三条被侵权人有权请求侵权人承担侵权责任。 第四条侵权人因同一行为应当承担行政责任或者刑事责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