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鞋类三包法最新规定是包括了包修、包换、包退这三种权利。三包法规定在产品售出之日起七天内存在故障的,是可以退货的,十五天内发生故障的,是可以换货的。
一、国家鞋类三包法最新规定
国家鞋类三包法最新规定包括包修、包换、包退。三包期限,自购鞋之日起。
1.包修:
(1)全天然皮革(真皮)三个月;
(2)人造革面/布面两个月。
2.包换:
(1)未穿过的新鞋因以下质量问题,予以包换。
①左右脚不配双;
②鞋面和鞋底有明显的色车。
(2)售出一个月内出现以下问题的鞋子,予以包换。
①鞋面有严重退色者;
②正常使用而鞋面断裂;
③正常使用而鞋底断裂。
3.包退:
(1)属包换原因1的,若无同货号或同款式可换,以原价退钱给消费者。
(2)属包换原因2的,若无同货号或同款式可换,以原价扣除每日0.5%的折扣费退钱给消费者。
(3)在第一个月内两次修理无效者,可酌情按原价每日0.5%收取折扣费,予以退货。
二、三包法规定多少天内退换货
产品自售出之日起7日内,发生性能故障的,消费者可以退货;产品自售出之日起15日内,发生性能故障的,消费者可以换货。
《部分商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第九条产品自售出之日起7日内,发生性能故障,消费者可以选择退货、换货或修理。退货时,销售者应当按发票价格一次退清货款,然后依法向生产者、供货者追偿或者按购销合同办理。
三、三包规定的时间
1.7日规定:产品自售出之日起7日内,发生性能故障,消费者可以选择退货、换货或修理。
2.15日规定:产品自售出之日起15日内,发生性能故障,消费者可以选择换货或修理。
3.三包有效期规定:三包有效期自开具发票之日起计算。在国家发布的第一批实施三包的l8种商品中,如彩电、手表等的三包有效期,整机分别为一年,主要部件(主板、液晶屏、背光模组)为三年。在三包有效期内修理两次,仍不能正常使用的产品,消费者可凭修理记录和证明,调换同型号同规格的产品或按有关规定退货,三包有效期应扣除因修理占用和无零配件待修的时间。
《部分商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第九条
-
鞋子三包的国家相关法规
251人看过
-
鞋类三包规定是什么
147人看过
-
2022年国家鞋类行业三包政策
342人看过
-
安徽省鞋类商品“三包”规定
437人看过
-
深圳市鞋类质量三包规定
433人看过
-
以案说法:为您详解鞋类三包规定
442人看过
-
国家鞋类三包规定第三条包含些什么内容?甘肃在线咨询 2022-09-05鞋类商品有下列质量问题的,经营者承担退货、更换、修理的“三包”责任。(一)出现严重脱胶(有侧帮缝线的除外)、裂浆、裂面、裂绑、裂底、断跟、泛硝、表皮脱落、塌芯、钉头突出、网面破裂(如旅游鞋)等质量问题的;(二)经消费者协会认定有其他质量问题的;(三)国家和省规定的其他情形的。
-
xx皮鞋三包法规定澳门在线咨询 2022-10-31皮鞋类商品“三包”期限为:皮类(即牛皮、羊皮、猪皮等)皮鞋和皮面旅游鞋3个月;非真皮面料鞋(即PU、仿皮、仿漆皮等)1个月,均以售出发票日期起算。“三包”内容1、包退:)凡在一个月内出现断底、断跟、断面、断帮脚等质量问题之一者;b)凡属包换的质量问题,而因故无法调换者。2、包换:)凡在一周内胶粘皮鞋发生开胶(帮底结合处脱落或弹开长度2公分、深度0.5公分以上者),皮鞋面子严重掉浆、泛硝、夹里严重脱
-
国家三清三拆最新政策的规定台湾在线咨询 2022-11-08三清指清路障、清淤泥、清垃圾。三拆指拆危房和残破建筑、拆违章建筑、拆旱厕。具体政策是: 农村旧房改造的范围包括全县乡、镇农户中被确定为整栋危房和局部危房的农村分散供养五保户、低保户、贫困残疾人家庭和其他贫困户等贫困户。按照优先帮助住房危险、经济贫困的农户解决基本安全住房的要求,合理确定补助对象。 《民法典》第二百四十三条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可以征收集体所有的土地和组织、个人
-
运动鞋三包规定内容山东在线咨询 2022-02-09运动鞋的三包是在一定期限内容对销售的鞋类实行“包修、包换、包退”的简称。以下是鞋子三包规定内容介绍:第一条鞋类商品的“三包”有效期:50元以上100元以下(含50元)的鞋类“三包”有效期限为30天;100元以上(含100元)的鞋类“三包”有效期限为90天;300元以上(含300元)的鞋类“三包”有效期限为120天。“三包”有效期自开具发票(包括有效凭证)之日起计算。“三包”有效期内消费者凭发票或“
-
国家关于三包规定新三包条件是什么意思云南在线咨询 2023-02-27《国家新三包规定》第一条规定,为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明确销售者、修理者、生产者承担的部分商品的修理、更换、退货(以下称为三包)的责任和义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及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定。 本规定所称部分商品,系指《实施三包的部分商品目录》中所列产品。目录由国务院产品质量监督管理部门会同商业主管部门、工业主管部门共同制定和调整,由国务院产品质量监督管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