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先向人社局的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伤残鉴定,根据等级享受工伤待遇。
工伤保险条例
第二十一条职工发生工伤,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
第二十二条劳动能力鉴定是指劳动功能障碍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碍程度的等级鉴定。
劳动功能障碍分为十个伤残等级,最重的为一级,最轻的为十级。
生活自理障碍分为三个等级: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和生活部分不能自理。
劳动能力鉴定标准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等部门制定。
第二十三条劳动能力鉴定由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并提供工伤认定决定和职工工伤医疗的有关资料。
第三十七条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七级至十级伤残的,享受以下待遇:
(一)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七级伤残为13个月的本人工资,八级伤残为11个月的本人工资,九级伤残为9个月的本人工资,十级伤残为7个月的本人工资;
(二)劳动、聘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聘用合同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交通事故工伤赔偿比例是多少?
而工伤赔偿的比例,需要根据受伤职工的劳动功能障碍程度、生活自理障碍程度、住院时间、停工留薪期、职工的工资、职工的家属人数等多种因素才能确定。并且,每个省的标准不一样,赔偿的数额也不一样。职工认定为工伤后,职工或者近亲属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工伤赔偿即可,如果对工伤赔偿的数额不满意,可以起诉到人民法院。需要注意的是,职工因交通事故导致工伤,侵权人已经对职工或者近亲属赔偿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不能以此为由拒绝向职工或者近亲属支付工伤保险待遇,但侵权人已经支付的医疗费用除外。
《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七条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七级至十级伤残的,享受以下待遇:
(一)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七级伤残为13个月的本人工资,八级伤残为11个月的本人工资,九级伤残为9个月的本人工资,十级伤残为7个月的本人工资;
(二)劳动、聘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聘用合同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
跟骨骨折赔偿多少工伤
59人看过
-
工伤骨折赔偿标准,农民工工伤骨折赔偿标准是多少
65人看过
-
腿部粉碎性骨折锁骨骨折工伤赔偿多少
368人看过
-
工伤赔偿能够赔偿多少钱,一般工伤骨折赔付多少
371人看过
-
农民工工伤骨折能拿多少赔偿
440人看过
-
工伤锁骨骨折能够要到多少赔偿
280人看过
交通事故通过工伤赔偿条件:职工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应当认定为工伤。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自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 更多>
-
-
工伤骨折怎么赔偿比较好?广东在线咨询 2022-05-061.认定为工伤后,做劳动能力鉴定,再根据伤残等级计算赔偿金额。 2.可要求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就业和医疗补助金、住院伙食补助费、停工留薪期福利待遇等等诸多项目,各项计算方法不同。
-
粉碎性骨折工伤赔偿用工单位和社保局赔偿比例是多少辽宁在线咨询 2022-06-27用工单位与社保局比例为: 缴纳工伤保险的0:100未缴纳工伤保险的100:0 第三十九条职工因工死亡,其近亲属按照下列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即,缴纳工伤保险的,基金出全部费用;未缴纳的,用人单位出全部费用。
-
上班的工伤骨折赔偿多少比较合理呢?湖北在线咨询 2022-07-25根据工伤鉴定标准(十级标准)(GB/T16180—1996)第十级工伤第14条,身体各部位骨折愈合后无功能障碍,为十级工伤。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七条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七级至十级伤残的,享受以下待遇: (一)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七级伤残为13个月的本人工资,八级伤残为11个月的本人工资,九级伤残为9个月的本人工资,十级伤残为7个月的本人工资; (二)劳动、
-
工伤骨折有多少钱赔偿福建在线咨询 2022-04-12这个要看有没有构成伤残了,工伤赔偿项目有主要有:1、造成一般伤害(未达到残疾)的赔偿医疗费、伤者住院期间的伙食补助费、生活护理费、工伤期间的工资、交通食宿费。2、造成伤残的赔偿医疗费、伤者住院期间的伙食补助费、生活护理费、工伤期间的工资、交通食宿费、辅助器具费、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伤残津贴、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3、造成死亡的赔偿丧葬补助金、一次性伤亡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