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刑事诉讼法如何规定释放的?
释放的法律规定有:
《刑事诉讼法》第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
(一)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二)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三)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四)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六)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第一百六十六条
人民检察院对直接受理的案件中被拘留的人,应当在拘留后的二十四小时以内进行讯问。在发现不应当拘留的时候,必须立即释放,发给释放证明。
第一百六十三条
在侦查过程中,发现不应对犯罪嫌疑人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撤销案件;犯罪嫌疑人已被逮捕的,应当立即释放,发给释放证明,并且通知原批准逮捕的人民检察院。
第一百七十八条
不起诉的决定,应当公开宣布,并且将不起诉决定书送达被不起诉人和他的所在单位。如果被不起诉人在押,应当立即释放。
二、判处缓刑后多久释放
判决缓刑后,非在押犯应该立即释放,如果是在押犯,法院首先变更强制措施,并立即通知公安机关,公安机关立即办理释放手续,这个期限一般是24小时内。
被判决缓刑的犯罪分子应当在判决书生效后10日内到执行地社区矫正机构报到,社区矫正执行地为罪犯的居住地,如果罪犯在多个地方居住的,可以确定其经常居住地为执行地。如果罪犯的居住地、经常居住地无法确定或者不适宜执行社区矫正的,则应当根据有利于罪犯接受矫正、更好地融入社会的原则,确定执行地。
三、监狱刑满释放需要办理的手续
刑满出狱需要办理以下手续;
1.对于判刑刑满出狱的人员,监狱应当及时按期释放并发给释放证明书;
2.公安机关应当根据监狱出具的释放证明书为刑满释放人员办理户籍登记;
3.当地人民政府应帮助刑满释放人员安置生活,对丧失劳动能力又无法定赡养人、扶养人和基本生活来源的刑满释放人员进行救济。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二章 侦查 第十一节 人民检察院对直接受理的案件的侦查 第一百六十六条 人民检察院对直接受理的案件中被拘留的人,应当在拘留后的二十四小时以内进行讯问。在发现不应当拘留的时候,必须立即释放,发给释放证明。
-
检察院不批捕释放刑事诉讼法有何规定
240人看过
-
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无罪释放有如下几种情形?
104人看过
-
《刑事诉讼法》中,关于刑事诉讼是如何规定的
437人看过
-
刑诉法释放法条关于刑事免处释放的相关规定有哪些?
412人看过
-
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刑事诉讼法怎样
476人看过
-
法律中规定如何刑事诉讼?
464人看过
-
刑事诉讼法中的拘留释放的相关规定是什么,刑事诉讼法的规定有哪些北京在线咨询 2023-02-13拘留释放根据刑事诉讼法一百六十一条之规定,在侦查过程中,发现不应对犯罪嫌疑人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撤销案件;犯罪嫌疑人已被逮捕的,应当立即释放,发给释放证明,并且通知原批准逮捕的人民检察院。此条适用于刑法第十五条的规定:第十五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 (一)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二)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
-
国家刑事诉讼法释放条款宁夏在线咨询 2021-12-29《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1。第八十四条公安机关应当在拘留后24小时内讯问被拘留的人。发现不应当拘留的,必须立即释放,并出具释放证明。2、第九十二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决定逮捕的,公安机关必须在逮捕后24小时内讯问经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的人。发现不应当逮捕的,必须立即释放,并出具释放证明。
-
2022年刑事诉讼法拘留释放重庆在线咨询 2022-10-161、根据《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一百一十三条对被拘留的犯罪嫌疑人审查后,根据案件情况报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分别作出如下处理: (一)需要逮捕的,在拘留期限内,依法办理提请批准逮捕手续; (二)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但不需要逮捕的,依法办理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手续后,直接向人民检察院移送起诉; (三)拘留期限内未能查清犯罪事实的,依法办理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手续后,继续侦查; (四)
-
-
如何确定刑事诉讼法规定的诉讼权力湖南在线咨询 2021-12-31有下列规定: 1、第十四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应当保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其他诉讼参与者依法享有的辩护权和其他诉讼权利。诉讼参与人有权起诉法官、检察官和调查人员侵犯公民诉讼权利和人身侮辱。 2、第九十九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应当释放、终止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或者依法变更强制措施。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或者辩护人对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采取强制措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