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虚假破产罪立案规定:
1、隐匿财产价值在五十万元以上的;
2、承担虚构的债务涉及金额在五十万元以上的;
3、以其他方法转移、处分财产价值在五十万元以上的;
4、造成债权人或者其他人直接经济损失数额累计在十万元以上的等。
虚假破产罪量刑
虚假破产罪的量刑:公司、企业通过隐匿财产、承担虚构的债务或者以其他方法转移、处分财产,实施虚假破产,严重损害债权人或者其他人利益的,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
《刑法》第一百六十二条之二规定,公司、企业通过隐匿财产、承担虚构的债务或者以其他方法转移、处分财产,实施虚假破产,严重损害债权人或者其他人利益的,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第九条
公司、企业通过隐匿财产、承担虚构的债务或者以其他方法转移、处分财产,实施虚假破产,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隐匿财产价值在五十万元以上的;
(二)承担虚构的债务涉及金额在五十万元以上的;
(三)以其他方法转移、处分财产价值在五十万元以上的;
(四)造成债权人或者其他人直接经济损失数额累计在十万元以上的;
(五)虽未达到上述数额标准,但应清偿的职工的工资、社会保险费用和法定补偿金得不到及时清偿,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
(六)其他严重损害债权人或者其他人利益的情形。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虚假破产罪立案规定?
266人看过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虚假出资罪立案规定?
55人看过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生产假药罪立案规定?
445人看过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生产假药罪立案规定
227人看过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生产假药罪立案规定
148人看过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虚假发票罪立案规定是什么
328人看过
有期徒刑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的一种,指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人的自由,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有期徒刑是我国适用面最广的刑罚方法。 对于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最高减刑数额为原判刑期的一半。判刑十五年,最多减刑七年六个月。... 更多>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虚假破产罪立案规定是什么贵州在线咨询 2023-01-12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关于虚假破产罪的立案规定为: (1)隐匿财产价值在五十万元以上的; (2)承担虚构的债务涉及金额在五十万元以上的; (3)以其他方法转移、处分财产价值在五十万元以上的; (4)造成债权人或者其他人直接经济损失数额累计在十万元以上的等。 2、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第九条公司、企业通过隐匿财产、承担虚构的债务或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虚假广告罪立案规定上海在线咨询 2021-10-10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违反国家规定,利用广告对商品和服务进行虚假宣传,怀疑以下情况之一的,立案追诉:(1)违法收入金额在10万元以上的;(2)对个人消费者直接经济损失金额在5万元以上的,或者对多个消费者直接经济损失金额累计在20万元以上的;(3)以预防、控制突发事件的名义,利用广告进行虚假宣传,使很多人上当,违法收入金额在3万元以上的;(4)虽然没有达到上述金额标准,但在2年内利用广告进行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虚假破产罪的介绍云南在线咨询 2021-10-10公司、企业隐瞒财产,承担虚构债务或以其他方式转移,处分财产,实施虚假破产,怀疑以下情况之一,应立案追诉:(1)隐瞒财产价值在50万元以上(2)承担虚构债务的金额在50万元以上(3)以其他方式转移,处分财产价值在50万元以上0万元以上的;(4)债权人或其他人直接经济损失金额累计在10万元以上的;(5)未达到上述金额标准,但应清算的员工工资、社会保险费用和法定补偿金未能及时清算,影响其他人的严重损害)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虚假破产罪有哪些安徽在线咨询 2021-11-10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虚假破产罪立案规定: 1、隐匿财产价值超过50万元的; 2、承担虚构债务涉及金额超过50万元的; 三、以其他方式转移.处分财产价值在50万元以上的; 4、债权人或者其他人直接经济损失累计在10万元以上的。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破坏生产经营罪立案规定河北在线咨询 2022-06-24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 (一)第34条规定:由于泄愤报复或者其他个人目的,毁坏机器设备、残害耕畜或者以其他方法破坏生产经营,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造成公私财物损失五千元以上的; (二)破坏生产经营三次以上的; (三)纠集三人以上公然破坏生产经营的; (四)其他破坏生产经营应予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 对于本罪立案标准的 第一种情形,只要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