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集体活动需冷静个人行为应自控
问:参加集体活动时应该注意什么?
答:“十一”期间各地大型集体活动即将陆续展开,为了保障为大家营造一个欢乐祥和的节日气氛,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在此提醒大家注意参加大型集体活动时个人物品妥善保管,在现场不要冲闯警戒线、翻跳看台护栏、向现场抛掷杂物,观众之间应避免纠纷互殴,不要损毁公私财物,不要在现场内燃烧物品等。另外,在商场促销活动的人多现场,不要拥挤,以免发生踩踏致人员伤亡的后果。
2、提高识别能力选择正规旅行服务企业
问:随团外出旅游应该注意什么?
答:首先,外出旅游要选择具有法定资质的旅游服务企业,要先查看其是否具有“一照、两证”--即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颁发的营业执照、旅游管理部门颁发的旅游资质证明。可以登陆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和旅游管理部门官方网站进行企业实名信息查询确认。其次,签约前详细询问旅游公司的各种服务项目及承诺等事项,一定要与旅游服务企业签订完整、详细的书面合同,并对合同内容条款不清、责任不明甚至存在“免除己方义务、排除消费者权益”的不公平、不合理的条款提出修改意见,必要时拒绝签订合同。提醒注意的是,对于包含有旅游公司服务承诺的书面资料一定要保留,一旦发生纠纷上述材料可以作为证据材料。再次,在旅游过程中,尤其是出境游的消费者,一定要警惕旅游公司或导游是否有擅自增加自费项目的行为,以及在旅途中临时更改旅游、观光的路线和时间的行为。购物时注意识别商品真伪,查看商品的生产厂家、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并索要相关票据,切忌“激情消费”,以免被商家误导、甚至欺诈。最后,在出行前最好记下几个投诉咨询电话,例如全国假日办已经公布了国庆、中秋假日旅游投诉电话,游客在权益受损时尽快投诉,为之后的维权行动预留相关证据。
3、自助游存在法律空白应做好事前预防
问:自助游要注意什么?
答:目前关于所谓的“驴友”自发组织的自助游,暂时并没有特定的法律法规予以规范,相关责任无法明确,存在法律空白和灰色地带。所以,法律对于自助游的某些纠纷可能是无能为力的。首先提醒“驴友”注意,在自助游出行前最好做充分的事前预防工作,如办理意外伤害险、集体推举若干负责人、协商制定相关的守则制度、初步明确责任等措施,以防事发后造成不必要的相互扯皮现象。其次,需要提醒自驾游的人们,在旅途中切忌贪图方便在路边随便停车,这容易导致汽车被盗或被扣。最后,提醒需要驾车出省自助游的,如果之前车辆保险承保范围是省内,应当在出行前及时扩大承保范围,以免在省外获得不到保险赔偿。
4、国庆旅途,搭车法律风险
(1)亲友搭车分摊油费,是否构成非法营运,是否影响保险理赔?
私家车以收费为目的的营运行为是非法的,但亲友间偶尔的行为则不能视为非法营运。非法营运一般不影响保险理赔,除非有明确约定。
(2)搭乘的顺风车是借来或租来的车,出了问题谁担责?
司机所开车辆系借用的,赔偿责任由驾驶员本人承担。如果车主对事故的发生也有过错(如明知车辆有安全隐患仍借出),则车主根据过错程度承担一定的责任。租车的情形同上。
(3)搭车人口头或书面放弃索赔,司机能否免责?
搭乘人乘车前口头或者书面放弃索赔的权利,根据法律规定,应视为搭乘人对自身权利的处分,可据此免除或减轻驾驶员的赔偿责任。但口头声明面临举证难题。事故的发生有多种情形,还需具体案件具体分析。
(4)司机免费让他人搭顺风车,责任会轻些吗?
驾车伤人,收钱与否都是一种侵权行为,司机就应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司机开车,应遵守交通规则,应尽到保护车内乘客人身安全的合理注意义务。司机对搭乘人的注意义务并不因有偿无偿作出区分。无偿搭载,司机仍应根据过错程度承担全部赔偿责任或部分补偿责任,承担与运输合同中对于正常旅客相同的赔偿并无不公正。
(5)司机究竟面临多大风险?
不论搭乘人是否成年,只要与事故的发生没因果关系,司机都应承担赔偿责任。如果产生严重的伤亡后果,司机将要面临巨额民事赔偿的风险。以搭乘人死亡为例,要赔偿医药费、死亡赔偿金、精神抚慰金、丧葬费、误工费、交通住宿费、被抚养人生活费等。交通肇事且造成一定后果,则面临被判刑的危险。
5、旅游法相关注意事项
(1)根据法律规定因未到约定人数不能出团的,旅游者有权解除合同或接受组团社委托的其他旅行社履行合同;
(2)旅游行程开始前可向第三方转让合同;
(3)遇不可抗力影响行程的,可选择解除合同或按旅行社安排变更合同,并按实际支出退款及增、减费用。
(4)有权拒绝小费、另付费项目或到指定购物场所购物。
(5)在人身财产遇到危险时,有权请求经营者、政府和相关机构救助,但应支付相关费用。
二、国外旅游,相关注意事项
近期,多个国家发生针对中国公民的侵害案件,造成人员受伤,财物损失。随着国庆黄金周的到来,境外针对中国公民的盗抢案件有所上升,提醒中国公民出境游期间注意自身及财产安全。建议组团出境游的旅行社在安排行程和选择酒店时,务必考虑安全因素,尽量避免安排旅游团入住治安状况较差的地区,务必向游客介绍旅游目的地国家的治安状况,提高游客安全防范意识,做好游客行前安全提示。建议中国公民出境游注意下列事项:
1、在旅游参观过程中提高警惕,切忌麻痹大意。
2、避免随身携带大量现金、穿戴名牌服装、背名牌包、佩戴金、银首饰、名牌手表,尽量刷卡消费,使用有密码的银行卡,钱财或贵重物品勿外露。
3、在机场、火车站、地铁站等公共场所、名胜古迹等旅游景点、大型商场、购物中心内,请加倍提高警惕,做好防范措施,不同陌生人搭话,时刻留意随身物品。
4、妥善保管好护照等重要证件并备好复印件。
5、在购物时,要注意周围有无可疑的人。
6、在境外使用国内银行发行的银行卡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国内发行的银行卡带有中国银联、VISA/MASTERCARD联名标识。在中国境内消费需要凭预设密码支付;但在境外消费时,部分国家的部分商家只支持“无需验证密码,直接签字确认”的支付方式。请在拿到银行卡之后,在背面签字栏签字,以便商家验证。如果不签字,则会增加卡被盗后被不法分子盗刷的风险。建议持卡人在出境前,向发卡银行详细咨询海外用卡情况,并了解有关境外银行卡挂失,境外紧急服务及盗刷理赔等相关业务。同时,持卡人可以向发卡行申请开通交易短信通知服务,帮助持卡人及时发现异常交易,以便及时联系发卡银行进行限制。如果银行卡不慎丢失或者被盗,请在第一时间拨打银行卡挂失热线进行挂失,并联系发卡行了解盗刷赔付等相关事宜。
7、避免夜间独自外出,尽量在人多的街道上行走,不去不健康的酒吧或俱乐部等娱乐场所。
8、如遇盗抢,请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向就近的警察局报案,并向当地使领馆求助。
-
旅游投诉相关问题
326人看过
-
旅游要注意的法律问题
488人看过
-
出境旅游意外险理赔的相关问题
50人看过
-
旅游服务损害赔偿责任相关法律问题思考
272人看过
-
我国法律校园贷款两者相关的法律问题有哪些
386人看过
-
旅游者滞留境外不归引发纠纷的相关法律问题解析
424人看过
所谓不可抗力,是指合同订立后发生的,当事人订立合同时不能预见的,且不能避免和不能克服的导致合同不能履行或不能按期履行的客观现象。 不可抗力的范围包括以下三种情况: (1)自然灾害。如地震、台风、洪水、旱灾、海啸等。 (2)政府行为。... 更多>
-
交通法儿童旅游占座,有哪些样的相关内容?北京在线咨询 2022-08-04被法案认定为占座的行为,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是自己占座:上课期间,当事人到教室后放下占座物后又离开,离开的原因并不是临时接电话、上厕所等,且主观上“五分钟内没有回来的意思的”。
-
旅游法关于报名国内旅游还是出境旅游的规定宁夏在线咨询 2022-01-20首先你是报名的国内旅游还是出境旅游 根据《旅行社服务质量赔偿标准》第四条旅行社与旅游者订立合同或收取旅游者预付旅游费用后,因旅行社原因不能成行的,旅行社应在合理期限内通知旅游者,否则按下列标准承担赔偿责任: (一)国内旅游应提前7日(不含7日)通知旅游者,否则应向旅游者全额退还预付旅游费用,并按下述标准向旅游者支付违约金:出发前7日(含7日)至4日,支付旅游费用总额10%的违约金;出发前3日至1日
-
企业融资法律问题的相关内容都有哪些海南在线咨询 2022-08-071、投资人的法律主体地位。根据法律规定,某些组织是不能进行商业活动的,如果寻找这些组织进行投资将可能导致协议无效,浪费成本,造成经营风险。 2、投融资项目要符合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产业政策。在中国现有政策环境下,许多投资领域是不允许外资企业甚至民营企业涉足的。 3、融资方式的选择。融资的方式有很多选择,例如:债权融资、股权融资、优先股融资、租赁融资等,各种融资方式对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的分配也有很大的
-
旅游保险的一些问题山西在线咨询 2022-04-01旅游投保和索赔一些问题以及解答如下:旅行社责任保险期限和保险金额分别是多少答:旅行社责任保险的保险期限为一年。旅行社办理旅行社责任保险的保险金额不得低于下列标准: (一)国内旅游每人责任赔偿限额人民币8万元,入境旅游、出境旅游每人责任赔偿限额人民币16万元; (二)国内旅行社每次事故和每年累计责任赔偿限额人民币200万元,国际旅行社每次事故和每年累计责任赔偿限额人民币400万元。旅行社投保旅行社责
-
我国法律校园贷款两者相关的法律问题有哪些江苏在线咨询 2023-02-20校园贷是在校学生,网上提交资料、通过审核、支付一定手续费,就能轻松申请信用贷款。大学生金融服务成了近年来p2p金融发展最迅猛的产品类别之一。从目前校园贷衍生的案例中,大体涉及到的法律问题为高利贷和裸贷衍发的一系列法律问题: 1.校园贷中涉及的高利贷法律问题。校园贷中如果涉及高利问题,应该遵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间借贷的司法解释,审核其借款利息是否在法律规定的区间内。即是否超出了36%,如果超出即为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