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不配合防疫法律责任是什么?
如果刻意隐瞒疫情重点地区旅居史、密切接触史的,最终导致他人感染,可能涉嫌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是指故意传播突发传染病病原体,危害公共安全的,依照我国《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第一百一十五条第一款规定,按照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处罚,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从疫情重点地区或者内地返回的人员,以及与上述人员、确诊或疑似新冠肺炎患者有密切接触的人员,不按规定主动登记报告,在工作人员询问时不如实告知的,将会依法被追究相关责任。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拒不执行人民政府在紧急状态下依法发布的决定、命令的规定,可处警告或者200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阻碍人民警察依法执行职务的,从重处罚。
如果不配合防疫管理,并打伤警察或执法人员的,将构成妨害公务罪。根据《刑法》第二百七十七条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
二、隐瞒疫情导致传染人员增多怎么办?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关于办理妨害预防、控制突发传染病疫情等灾害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等相关规定,故意传播突发传染病病原体,危害公共安全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第一百一十五条第一款的规定,按照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处罚。
患有突发传染病或者疑似突发传染病而拒绝接受检疫、强制隔离或者治疗,过失造成传染病传播,情节严重,危害公共安全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第二款的规定,按照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处罚。
根据刑法规定,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造成严重后果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过失犯前款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故意传播新冠肺炎病原体的确诊患者等,危害公共安全的,根据《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的规定,按照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处罚,最高可判处死刑。
-
不配合有关单位的防疫检查,会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463人看过
-
不配合防疫有什么法律后果?
214人看过
-
不配合防疫防控要承担哪些责任?
431人看过
-
不配合防疫工作的属于什么罪?
264人看过
-
疫情期间拒不配合防疫,是否违法?
318人看过
-
不配合防疫法律法规的行为有哪些?
163人看过
管制是指对犯罪分子不实行关押,依法实行社区矫正,限制其一定自由的刑罚方法。 管制具有以下特征: 1、对犯罪分子不予关押,不剥夺其人身自由。 2、被判处管制刑的罪犯须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其自由受到一定限制。 3、被判管制的罪犯可以自谋生计,在劳... 更多>
-
关于疫情不实言论的法律责任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5-01-08发布不实的新冠疫情言论将承担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规定,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以其他方式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将被处以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可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若情节较轻,则可处以五日以下拘留或五百元以下罚款。若构成犯罪,则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第二款规定,被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
对妨害疫情防控不服从、不配合有关政府决定命令有哪些法律责任澳门在线咨询 2023-01-261、对妨害疫情防控不服从、不配合有关政府决定命令的,可能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三十条的规定,触犯妨害传染病防治罪,最高判刑七年。 2、法律依据 《刑法》第三百三十条规定,违反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引起甲类传染病传播或者有传播严重危险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一)供水单位供应的饮用水不符合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的; (二)
-
防疫工作四方责任是什么广东在线咨询 2024-04-26疫情防控四方责任是指在疫情期间,全面落实属地、部门、单位、个人的四方责任。各地政府主要负责人对属地防控工作负总责,对辖区内的疫情防控工作进行督促检查,确保防控工作不留死角。政府各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切实做好本行业、本系统的防控工作。卫生健康部门要加强防控协调和监督执法,督促检查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疫情监测、研判、报告和防控工作。
-
拒不执行疫情防控的应承担什么法律责任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3-01-27拒不执行歇业修饰等疫情防控要求的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为:处警告或者200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
-
关于特殊侵权责任的法律责任是什么意思?河南在线咨询 2022-08-15过错责任亦称过失责任。无过错责任的对称。民事责任制度的一般原则。行为人只对其主观上有过错的不履行义务的违法行为承担民事责任若主观上并无过错,即使行为已致人损害且具有违法性,亦不负民事责任。 公民、法人由于过错侵害国家、集体的财产,侵害他人财产、人身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没有过错,但法律规定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据此,在法律规定的特殊侵权责任外的一般侵权行为中,不具有过错即不构成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