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工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影响是什么
对于未签订劳动合同的企业,员工应尽量保留能够证明劳动关系的证据。根据《关于建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如果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且确定双方存在劳动关系,可参照以下凭证:
2.雇主向员工签发的“工作许可证”、“服务证”和其他能够证明身份的文件 III.招聘记录,如“登记表”和“登记表”由劳动者填写 四、考勤记录 五、其他劳动者的证词等 用人单位应当对第1、3、4项的相关凭证承担举证责任。劳动者拖欠工资的,应当及时维护自己的权利。一方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二十七条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与仲裁法》规定,申请劳动争议仲裁的时效期限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限自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受到侵害之日起计算。超过一年的,即使申请人提出申请对于劳动仲裁,其仲裁请求不能得到劳动仲裁委员会的支持。另一方面,如果未签订劳动合同,工人要求双倍工资是时效性的。根据《劳动法》的相关规定,用人单位应在1个月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自雇佣之日起。如果在第二个月至第十二个月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每月向员工支付两倍的工资。从第十二个月起,应视为已签订了无期限劳动合同,且不再支付两倍的工资>劳动合同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就建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义务达成的协议。订立和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不得违反本规定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劳动合同一经依法订立,即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必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以下简称《劳动法》)第十六条第一款的规定履行劳动合同义务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义务的协议。根据该协议,劳动者加入企业、个体经济组织、事业单位、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其他用人单位,成为劳动者的一员本单位承担一定工种、岗位或岗位,遵守本单位内部劳动规章制度和其他规章制度;用人单位应当及时安排聘用劳动者的工作,按照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支付劳动报酬,并提供必要的劳动条件根据劳动法律、法规和劳动合同的规定,确保劳动者享有劳动保护、社会保险和福利等权利和福利
-
未签订劳动合同是否会影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168人看过
-
签订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有哪些?不签订合同的影响
152人看过
-
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影响和后果
363人看过
-
签订劳动合同对工资克扣是否有影响?
74人看过
-
年龄限制是否影响劳动合同签订?
102人看过
-
劳动关系是否受到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影响?
315人看过
劳动合同应以书面形式签订,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 劳动合同的内容应包括: (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 (二)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 (三)劳动合同期限 (四)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 更多>
-
劳动合同签订次数不同影响工伤赔偿吗甘肃在线咨询 2022-02-08签订劳动合同的次数,并不影响享受工伤待遇。工伤保险待遇主要的补偿是:医疗费、一次性伤残补助金(7到24个月本人工资)、一次性就业补助金(根据受伤劳动者所在省的工伤条例确定,解除劳动关系时领取)、一次性医疗补助金(根据受伤劳动者所在省的工伤条例确定,解除劳动关系时领取)、停工留薪期工资(根据劳动能力鉴定结论通知书确定)、伙食补助费、护理费、交通费等。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七条及受伤劳动者所在省的
-
没有注册公司的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和签订的劳务合同不注册有什么影响湖北在线咨询 2022-01-19不注册不影响签订劳动合同。 工资应当按照合同约定发放,且不得低于最低工资标准,北京市是1260元,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你可以要求补发。工资包括基本工资、奖金、津贴、提成等全部费用。拖欠或扣发工资、改变工资发放形式都是违法行为,你可以要求按照合同约定的方式全额发放,并要求单位支付拖欠工资25%的经济补偿。超过合同约定工资发放日15天以上算拖欠。 不签定劳动合同是违法行为,你可以要求单位支付双倍工资,
-
-
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影响工伤的赔偿吗, 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工伤怎么赔偿浙江在线咨询 2022-03-091、没有签订劳动合同不影响工伤的赔偿2、一、医疗费职工治疗工伤应当在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就医,情况紧急时可以先到就近的医疗机构急救。二、生活护理费第三十四条工伤职工已经评定伤残等级并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需要生活护理的,从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付生活护理费。三、工伤治疗期间待遇第三十三条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
-
劳动合同签订后工资怎么算, 签订的是同工同酬还是按劳动合同签订的江西在线咨询 2022-02-08各地工资水平不同,由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参照本地区同岗位职工工资水平在劳动合同中约定。根据《劳动法》第四十六条、四十七条、四十八条和《劳动合同法》第十一条规定,用人单位工资分配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和最低工资保护制度,依法自主确定本单位工资分配形式和水平。不同经济水平地区,不同用人单位工资水平和分配形式不同,可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参照当地同岗位工种工资水平在订立劳动合同时协商确定。《劳动法》第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