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的鉴证机关:当地劳动行政机关或劳动争议仲裁部门。
一、拖欠工资多久可以申请赔偿金
拖欠工资超过一个月可以申请赔偿。
工资发放的周期为一个月,对超过一个月未发放的,可以以未及时发放为由提起仲裁并主张经济赔偿金。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如果用人单位确因生产经营困难,资金周转受到影响,暂时无法按时支付工资的,经与本单位工会协商一致,可以延期在一个月内支付劳动者工资。延期支付工资的时间应告知全体劳动者,并报主管部门备案,无主管部门的报市或区、县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备案。
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解除、终止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1、未依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未依照本法规定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
2、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3、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费的;
4、解除、终止劳动合同,未依照本法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
用人单位拖欠工资,可先和单位协议,协商不成,可走以下法律程序:
1、向当地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投诉举报;
2、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需要注意的是,要在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六十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
3、通过诉讼途径进行解决。
二、劳动合同不成立的条件
(一)合同主体不合格。如受雇一方提供了假的学历、学位、专业技术资格证书,聘用单位不具备招聘资格等。
(二)合同内容不合法,即劳动合同有悖法律、法规及善良风俗,或是损害了国家及社会的公共利益。如约定制造冰毒、假钞等。内容不合法的劳动合同不受法律保护。
(三)意思表示不真实。劳动合同是双方合意的产物,应该是当事人真实的意思表示。采取欺诈、威胁等手段订立的劳动合同,违背一方的真实意愿,因而是无效的。
(四)合同形式不合法。这是指劳动合同没有采取书面形式、当事人也未实际履行主要义务,或者依法或应当事人要求应当鉴证的劳动合同没有鉴证等。在一般情况下,只要当事人采取补救措施,使合同形式上合法化后,就可以认定合同有效。
三、老板拖欠工资没有签合同,没在单位工作,怎么办?
老板拖欠工资的可以向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投诉举报;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通过诉讼途径解决,等判决生效后,可以申请强制执行。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支付每月二倍的工资。
-
哪里是劳动合同的鉴证机构?
360人看过
-
在哪里认定劳动关系
402人看过
-
劳动工伤鉴定在哪里2023
193人看过
-
劳动关系认定在哪里做
318人看过
-
劳动合同在单位手里如何确定劳动关系
383人看过
-
劳动合同里鉴证机构怎么填写
115人看过
仲裁委员会是自律性社会公益组织,是非营利性事业单位法人,经省司法厅登记,挂靠于政府法制局。经费主要靠国家财政拨款,又通过自己的办案活动取得一定的收入。仲裁会可以为被聘用的没享受退休待遇的工作人员缴纳三金。... 更多>
-
在哪里鉴定劳动能力北京在线咨询 2021-11-20申请人应当向工伤发生地区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负责辖区内劳动能力的初步鉴定和复查。省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负责对初步鉴定或复查鉴定结论不服的再次鉴定。提交的申请材料:一、《工伤认定决定书》原件及复印件;二、被鉴定人的病历、诊断证明、检验报告、光片等诊疗资料复印件;三、工伤职工居民身份证、社会保障卡等其他有效身份证明原件及复印件;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规定的其它材料。市级劳
-
在我国劳动合同书鉴证单位哪里上海在线咨询 2022-11-05劳动合同的鉴证单位:当地劳动行政部门或劳动争议仲裁部门。 按照《劳动合同鉴证实施办法》第4条的规定,劳动合同鉴证的范围主要是: (一)全民所有制单位、集体所有制企业单位从城镇和农村招用劳动合同制工人、临时工签订的劳动合同; (二)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企业单位与职工签订的劳动合同; (三)私营企业雇主招用雇工,个体工商户招用帮工签订的劳动合同; (四)外商投资企业与职工签订的劳动合同; (五)经双方当
-
没有劳动合同,能否申请劳动合同鉴定鉴定机构陕西在线咨询 2022-08-30没有劳动合同做工伤鉴定在申请时,需要受伤职工提供双方存在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据,如工资单、考勤记录、工作证、上岗证、工作服等。 另外,如果用人单位没有申请工伤认定的,受伤职工应该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用人单位和职工应当遵守有关安全生产和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执行安全卫生规程和标准,预防工伤事故发生,避免和减少
-
-
区分劳务和劳动合同的关键点在哪里?浙江在线咨询 2024-11-16劳动和劳务是两个经常被混淆的概念。从法律适用角度来看,劳动者依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获得工资报酬,而劳务者的报酬则根据《合同法》中有关承揽合同、技术合同、居间合同等规定取得。签订劳动合同的员工与用人单位之间存在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用人单位除了支付工资报酬外,还应履行缴纳社会保险的义务。而劳务报酬则不存在这种关系,劳动者的行为受《合同法》调整。